慈雲喜舍

關燈
那最後怎麼解決的呢?”阿晏問,沙河灣紫氣城現在是京郊最俏的房子之一,靠山望水,連她這樣絲毫不關心房價的人都聽在耳裡。

     尹太又癟癟嘴,“具體怎麼弄的也不曉得,反正是師傅做了法,埋了點什麼東西,鎮在東北角,神秘兮兮的,還都保密,老尹也不肯講。

    他們董事長後來就出來了,對外說隻是配合調查,你看他們股價現在漲得。

    ” “中國人就是這個心理呀,你出事了,又沒事了,說明就是後台硬铮呀。

    這個比看财務報表管用,财務報表還作假呢。

    ”一個穿着藏藍色布衫的老太太說。

    老太太姓姜,她有很多件這樣非僧非道的中式布衫,同款不同色,一天一件。

    姜老師跟阿晏住一個屋,天天晚上要拉着人唠嗑,她是第四中學退休的曆史老師,先生是北京大學的物理系教授,跟牛頓一樣,晚年相信了有神論。

    先生去世以後,兒女都在國外,她一個人閑着沒事幹,除了炒股,就熱衷于報名參加佛系社團活動,天南海北地亂竄。

     “哦?這麼靈?那他幫人看陰宅不看?”左手邊一位戴着翡翠老玉镯頭的女人明顯來了興趣,她皮膚又白又薄,紅血絲清晰可見,氣質很娴雅。

     “應該看的,法師慈悲為懷,回頭你托托他呀,怎麼李太你要看陰宅麼?” 李太不肯多話,隻微微一笑,“也沒什麼,想看看祖墳,可能需要動一動。

    不知道法師肯不肯幫忙,老家有點遠。

    ” 胖女士熱心腸,馬上發動對面的團友,“尹太太,等下吃完飯我們倆一起去幫着說一說呗,你先生是沙河灣的高管,師傅肯定記得的。

    ” 宏聲搭乘的班機到達斯裡蘭卡的時候是半夜裡,阿晏關機了,等他們相見時,阿晏已經擺脫了胖女士和她的佛學團。

     “怎麼逃出來的?” “說好回程的時候在機場碰頭,團費不退。

    ” “就這麼放你走了?不怕你黑在這兒?” “她又不是旅行社,我們都是個人按自由行過來的,她不擔責任的。

    再說了,我跑得掉嗎?北京的店不要啦?” “這麼說已經進入角色了?不回去了?” 她搖搖頭,“回不去啦,房子都賣了。

    ” “還說這個呢,說起來我就生氣,你急用錢,為什麼不來找我?” 兩個人躺在海邊,并排兩張沙灘椅,棕榈樹葉在臉上割出一道道陰影。

    他從北京來的時候穿着厚羽絨服,完全是意外的旅程,毫無準備,剝洋蔥似的,一件一件脫出來,最裡面是一件秋衣。

    臨時在機場買了兩件短袖衫和沙灘褲,全都是奔放的熱帶大花,套在他身上顯得格外滑稽。

    宏聲沒那麼老,雖然是私營老闆,可是有一種機關老幹部的風範。

    在生意場上,這種國有氣質竟然很讓人放心。

    相形之下,她是流浪的三毛,妝也不化了,頭發在海風裡吹得一縷一縷的,披拂在肩膀上,三千煩惱如絲,那一兩年她掉發掉得厲害,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覺,現在慢慢長回來了。

     他們訂的是海邊的小别墅,房子有點舊了,視野很好,推窗見海,晚上不拉窗簾,躺在床上就能看見海面上起伏的細小鱗光,深不可測,具體而微。

    大海隻有在夜裡才微微歎息,清晨的時候幾乎是嚴厲的,一言不發。

    别墅裡帶廚房,可以自己開夥,太陽起來了之後,把換下來的衣服丢進洗衣機轉,他們倆就提個籃子去附近的市場買菜。

    宏聲喜歡做飯,時常在外面應酬,挺貴的吃喝,心不定似的,總像沒飽,回家還要自己下廚,煮一碗面,一絲不苟地切着蔥花辣子,才能放松下來,消消停停嗞一口寬湯。

     “以後退休了,就去你店裡,給你打工。

    ”他把碗端到她面前,她一向不太擅長做飯,沒承想現在開了餐廳,一天三頓都有着落了。

    “粉是素的,擱了豆芽,湯就是葷湯,我拿蛤蜊吊的高湯。

    ” “沒事兒,”她端起碗來喝了一大口,“香。

    ” “可惜沒買到面,米粉還是差點意思,這大蒜也不行,要我說,海鮮米粉哪裡比得上我們那兒的雞蛋豆角打鹵面。

    ”他們兩個算老鄉,彼此的村莊隻相隔四十公裡,從味蕾到胃壁,都是一路的,渴一口熱乎的面湯。

    這裡菜場上各種古怪的香料被尊到了主菜地位,堆成小山,按斤大宗采購,兩人不太有把握,最後也就隻買了薄荷、香茅這幾個常見款。

    小青檸對半切開,丢在茶裡,她挺愛喝,他就不樂意,什麼怪味道,酸裡吧唧的,糟蹋了我的好茶。

     活蹦鮮跳的大蝦簡單灼一下,蘸點醬汁就很好吃,他怕她隻是客氣說不礙,後來看她的吃相,好像确實也是沒什麼顧忌,不像在持戒,才放心下來,又去開了支酒。

     淨塵法師來大陸的那天,靜姑婆讓她去給法師送一件棉袍,是之前靜姑婆自己縫的,絮了極好的絲棉,又輕又暖,靜姑婆很虔誠,縫一針,念一聲阿彌陀佛。

    但是靜姑婆已經走不動了,阿晏跟淨塵法師身邊的弟子妙華法師聯系了一下,帶着衣服就去了,沒想到一進去,房間裡正在舉行一場小型的皈依儀式,六十多個信徒,屏息靜氣地立着那裡。

    淨塵法師是蜚聲海内外的高僧大德,此刻端坐在椅子上,雙目微晗,聲音很小。

    聽靜姑婆說,法師年邁,這幾年身體越發弱,不但患有嚴重的糖尿病,還做了心髒搭橋,眼睛也不太看得見了。

     人們按照淨塵法師的指示,跟随持頌,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行跪拜禮,低低的佛樂缭繞,信徒們朗聲念誦,氣氛莊嚴感人,她也随之喃喃,六十多号人齊刷刷地跪下去,她不能獨自站着,于是也趕緊找個蒲團跪下,雙手合十,跟着做完了全套。

    最後人們排成一個長圈,挨個上前,等待大師伸手為他們摩頂,表贈法物。

    輪到她的時候,她把棉袍舉了起來,說明原委,法師身邊随侍的一個弟子趕緊把衣服接了過去。

    淨塵法師并未開言,也不知聽見沒有,依然是微微地合着眼,在她的頭頂摩挲了一圈,然後贈與她一串黃色水晶手珠,她來不及有更多的表示,排在她後面的人已經走了上來。

     儀式結束後,這些新晉的佛門弟子都在殿外領取戒牒,當然沒有她的。

    妙華法師特意追出來,向她道謝,詢問靜姑婆最近的身體狀況。

    她們都認得靜姑婆,知道是淨塵法師多年的舊交。

    淨塵法師特别交代,要妙華趁着在北京的時候,介紹一個姓雷的名醫給靜姑婆看病,雷醫生是拔尖的腫瘤專家。

    對方一開腔,阿晏才知道妙華法師是個比丘尼,容顔清癯,沒出家前應該是個美人,現在青筋骨骼畢露,沒有頭發又穿了僧衣,完全看不出女性曲線。

     “所以你要說我皈依了呢,我其實沒有師傅給起的法号,也沒有戒牒,等于沒有官方認證文件,但你要說我沒皈依呢,我又是按流程走了全套,師傅面前起了誓言的。

    ”她擡起腕子,讓宏聲看她手上那串黃澄澄的念珠。

     吃完飯,宏聲有點微醺了,倒在沙發上剔牙,阿晏端了髒盤子去洗。

    你耕田來我織布,過起小日子來的假象。

    于他們兩個來說,這都是難得的假期。

    洗完碗,她把盤子一個一個擦幹,收進碗櫃,抹布用開水燙過,晾起來,然後很仔細地洗手,塗手霜。

    她希望她走出來的時候,宏聲已經盹過去了,他有午休的習慣,中午總要眯那麼一會兒。

     他拍拍沙發,示意阿晏坐過去,兩個人就那麼靠着坐了一會兒。

     “她好點了嗎?”她還是沒忍住。

     他好像确實是困了,搖搖頭。

    過了一會兒說,“化療這兩天剛做完,可能後面還要再做一期。

    ” “你出來了,誰照顧她?” “薇薇不是放假回來了嘛。

    她們那種病房,我一個大男人老在裡面也不方便。

    ”又停了停,“請了個護工陪夜。

    ” 她拍拍他的手,“你困了,要睡床上去睡,沙發上腰疼。

    ” 宏聲站起來,拖趿着鞋子回卧室了。

    她找根皮筋把頭發紮起來,拿本書想去沙灘上找個蔭涼地方待會兒,臨出門了,看到茶幾上宏聲新泡的茶,又折回來,倒進一個有蓋的玻璃瓶裡,随身帶着。

     太陽很好,曬得人睜不開眼睛,她沒有戴墨鏡的習慣,每年入夏都會買新墨鏡,總是随買随丢。

    試過像别人那樣,不戴的時候很潇灑地把眼鏡推至頭頂,但她前額的角度有點斜,老是尴尬萬分地滑脫下來。

    來斯裡蘭卡前新買的墨鏡,已經毫無懸念地丢在了機場的快餐店裡。

     站在沙灘上張望,正午的日頭,并無一絲風花,每一棵樹木,隻在正下方吝啬地吐出一小點陰影,這可不是散步的好時候,但她覺得溫暖。

    熱量從每一個毛孔裡鑽進來,把别的什麼東西一點點從身體裡擠出去,感到一種想要大聲喊叫的沖動。

    大海把人還原成動物:雙足,無毛,喜怒不能自理。

    她脫了鞋子,朝海浪的方向走去,她不會走到海裡去的,她可不想打濕雙腳。

    她要始終感覺幹燥、滾燙的細沙,偶爾夾雜着粗粝的石子,碎貝殼尖銳的邊緣,頂住她的腳心。

     店鋪裝修的時候,跟藤佐秀樹商量軟裝風格,阿晏堅持要把店裡原先供的那些石雕佛像、刺繡的觀音、蓮花燈統統撤掉,隻留下一幅淨塵法師的墨寶,寫的是,“一念之間”。

     “你确定嗎?要不要保留一尊石雕佛像,放在通道的盡頭,也不增加成本,我們可以給他一束光,會美得很高級。

    ” 她想了一下,“還是不要了,太複雜,我希望空一點。

    ” 最初是秀樹提出來的,他考察了周邊的社區,舊房改造工程之後,年輕人漸漸成為這裡的租戶,周邊新建的商場和創意園區也帶來了很多潮人,“他們吃素可不是禮佛,而是為了減肥”。

    他建議她弱化餐廳的佛教色彩,往養生禅意那個路數去走,沒想到她弱化得這麼徹底,幹脆什麼都不要了。

     “你簡直像個異教徒哦。

    ”他笑着,開她的玩笑。

     “沒說錯,我出生就受洗了,我以前是非常虔誠的天主教徒。

    ”她也笑。

     “真的假的?你開玩笑?” “你呢,你信什麼嗎?” 他聳聳肩膀,“我信銅鑼燒。

    哆啦A夢最喜歡吃的,你看過哆啦A夢吧?” “看過,我們那會兒翻譯不叫這個名字,叫機器貓。

    ” “對,就是那個藍胖子。

    淺草寺門口,一條街全是小吃攤,紅豆餡的銅鑼燒特别好吃,我小時候去淺草寺,都是拜銅鑼燒。

    ”他笑嘻嘻地擠個鬼臉,做作揖狀。

    跟不同種族的人說話真累,不配合誇張的表情就沒辦法表示這是一個笑話,他覺得自己像個小醜。

    他不想說節日裡母親和服盛裝起來,一大早就領他去祈福,滴滴答答的木屐小碎步敲在石闆路上,讓人無端地緊張,覺得有不祥的事情要發生。

    母親逼他用水勺洗手,在廟前挂上心願木牌,祈禱爸爸回家,而他惦記着行為舉止如果不出錯,等下就能吃到銅鑼燒。

    人們的心願重重疊疊,在風中彼此敲打,喀喇作響。

    擡眼望着那欲念的巨陣,他可不像媽媽那麼好騙。

    這麼多心事如麻,按邏輯和概率,肯定會有張三李四彼此矛盾的心願,老天爺幫誰不幫誰呢?隻有銅鑼燒是立等可取的。

     正是把室内極簡做到了極緻的時候,阿晏想出了屋頂的主意。

    她很興奮地跑去找秀樹商量,秀樹一開始很抵觸,工程已近尾聲,他心裡知道這也許是個好主意,但這一改動,意味着很多地方得推翻重來,整個屋頂要全部扒掉,承重要重新計算,排水要額外設計,訂制這個尺寸的特種玻璃需要時間,更何況還要把它改造成水族箱。

    真是一個異想天開的女人。

    這麼小的一個案子,他并不想在其中浪費太多時間。

     “這樣就必須做成平頂,北方的雨雪會給屋頂帶來很大的承重考驗。

    之後的清潔維護也是問題,灰霾天氣,玻璃屋頂估計一個月就黑掉了。

    而且這個屋頂的成本可能會比你整個改建工程都貴。

    ”他用不帶任何感情色彩的專業性說話,希望能就此唬住她。

     她想了一下,“我會再找我另外一個建築師朋友咨詢一下可行性,另外也拜托您做一個大緻的預算價格給我。

    ” 秀樹故意拖了一個星期,然後報出一個不可能的價格。

    她會知難而退的,他想。

    沒想到,猶豫片刻之後,她竟然答應了,隻說要再給她一些時間籌錢。

    他沒什麼可說的,真要按這個價格去做,他相當有利可圖。

    他再一次确認了之前對中國客戶的認知,他本來都要動搖了,結果他們确實是錢多、任性。

     “錢多、人傻,速來!”他想起以前同事跟他開玩笑說的那個網絡段子,自己偷偷用生硬的中文學了一遍:“見多、人殺,出來!” 他不知道她怎麼籌的錢,也不便細問,阿晏看起來不像有錢人,不過這可說不準。

    他并不了解中國人,他到中國來的目的也不是為了了解他們,他們有點像亞洲的猶太人。

    十天之後,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