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關燈
緒,我輕輕地沖他眨眨眼睛,表示我很好。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看吧,在那鍍金的天空中, 飄滿了死者彎曲的倒影…… 餘老師的聲音突然把我震醒了。

    他美好而渾厚的音色讓全班同學不知如何是好,寂靜就這樣慢慢地改變了興緻,每一個剛剛還在聽他怒罵的人在逐漸欣賞着他的表演。

    他停頓了幾秒鐘,然後他的話劇腔調中摻雜了一些悲涼: 我來到這個世界上, 隻帶着紙、繩索,和身影, 為了在審判之前, 宣讀那些被判決的聲音。

     然後他突然又一次停頓:“現在,跟着我一起讀,所有人!快點。

    ” “告訴你吧,世界……” 零零散散的聲音遲疑地跟随着他,他突然暴怒了,手背狠狠地在黑闆上一砸——真厲害,不用黑闆擦,也能徒手砸出這種級别的巨響,他吼道:“沒吃飯嗎?聲音都去哪兒了?我又不是在審犯人!我要你們朗誦,朗誦懂嗎!” 這回所有人的聲音終于齊齊地沖口而出: 告訴你吧,世界,我——不——相——信, 縱使你腳下有一千名挑戰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藍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聲, 我不相信夢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無報應…… 這個聲音的洪流漸入佳境,終于從恐懼中飛翔了出來。

    餘老師像是在聽音樂一樣,臉龐甚至泛紅,他的左手在半空中輕輕地顫動,像是在為這樣的朗讀打出節拍。

    我想我開始懂了——那些看起來不知所雲的句子,那些聽上去好像還很幼稚的質問,那些感覺上像是神經病一樣的幻想,在這樣莊嚴的誦讀聲裡,它們開始有意義,它們開始流光溢彩。

     新的轉機和閃閃星鬥, 正在綴滿沒有遮攔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來人們凝視的眼睛。

     餘老師的手在空中一揮,用力地握住了拳頭,教室裡重歸寂靜。

    每個人臉上的神情都柔軟了下來。

    他沉默片刻,問我們:“就算你并不知道每句話的意思是什麼,你能不能感覺到,它是美的?審美這件事兒,确實不能強求,要耗太多精神才能理解的美,那就算了吧,但是你至少要懂得尊重!” 他似乎又想起來新仇舊恨,眼神淩厲地盯住我:“你現在知道你做錯了嗎?那你現在說說,剛剛是不是你說的,這首詩傻╳?是不是你說的?” “是我。

    ”我挺直了脊背。

     “還有沒有别人?” “沒了。

    ” “你們這幾排,”他用手臂憤怒地劃了一下,大概指的是四排課桌的範圍,涵蓋了大約十六個人吧,“剛剛的聲音,就是從你們這四排出來的,如果熊漠北你還不說實話,那這四排的同學,現在每人拿出一張紙,寫一個你剛才聽見誰說了髒話的人的名字,馬上。

    ” “就是我一個人說的!”我感覺所有的血液都湧到了臉上,我暗暗在底下握拳的手開始變冷,“你不管聽見多少句傻╳,都是我一個人說的!我不該罵作者,我向作者道歉,可是老師你沒必要讓别人因為我去做這種事,就是我一個人說的……反正上完這個學期我就要去深圳了,你能把我怎麼樣?反正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你又能把我怎麼樣?” 最後那兩句,本來是我的心理活動,可是我就這樣喊了出來。

    我想我應該是完蛋了,我的女同桌一臉驚訝地轉頭看着我,手掌按在了自己的嘴上。

     餘老師沒說話,一種不可思議的神情從他臉上滑過去。

    他甚至在講台上略微倒退了兩步,然後他笑了笑,恢複了他平時那種倦怠的嗓音,他說:“行了,你坐下吧。

    ” 全班同學都沒有跟上這個劇情的進展。

    他繼續說:“我剛剛要你們寫名字,沒别的意思,我是想找出那幾個說髒話的同學,你們這個周末的作業就是把這首詩背下來,星期一我檢查,現在——不必了。

    熊漠北,你以為我要幹什麼?既然你在這個時候,說得出來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那就說明,這首詩,你沒有白學。

    坐下吧。

    現在,所有人,我們再來朗讀一次……” 我剛剛坐穩,他就又開始怒吼起來:“我說了再朗讀一次,聽不懂嗎?”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 但是在二十幾年後的此刻,我非常想念餘老師。

    我想問問他,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那所有的卑鄙者也終有一死,他們的墓碑上,又該刻上什麼呢? 我在微信通訊錄裡,找出了那個地理課代表——我與故鄉的朋友和老同學幾乎都沒聯系了,除了他,偶爾互相點贊。

    我問他:“你能不能把餘老師的微信名片推給我?我最近很想問候一下他。

    ” 蘇阿姨從廚房探出了身子:“大熊叔叔,早飯好了,你先吃,我去叫蜂蜜起床。

    ” “要不然,咱們倆先一起吃吧,讓她再多睡會兒。

    ” “也行。

    ”蘇阿姨說。

     當我坐在餐桌邊的時候,地理課代表回複了我:“餘老師兩個多月以前去世了,肝癌。

    從确診到人走,很快,隻有四個多月。

    ” 我盯着手機發呆,随後,地理課代表發了幾張葬禮的照片給我。

    遺像上面是餘老師老去之後的樣子,其實他不老,直到最後也不過五十六歲,隻是已經與我的記憶完全扯不上關系。

    有一個花籃是代表我們班送的:“恩師餘香橼千古。

    954班全體同學敬挽”。

     地理課代表還在打字:“上周是餘老師的七七,我去家裡看了師母。

    你還記不記得他教我們那首《回答》?師母說,其實并不是每一屆學生都上過那節課,隻有他比較看重的班級,他才會挑時候講一講現代詩。

    我們那屆,是他第一次當班主任,所以……” 所以他喜歡我們,但是沒興趣讓我們知道。

     我隻是想告訴餘老師,我在多年後的死亡現場,重逢了一個同鄉。

    我很後悔,那天在超市裡,我應該多問一句,她是哪兒的人?我的意思是,她是來自鐵路局大院,還是92廠或者重型機械廠的孩子?說不定是我們設計院的孩子呢?——故鄉裡,沒有土生土長的市民,所有的年輕人基本就是這幾個來曆。

    餘老師比誰都清楚這一點。

     我還想告訴餘老師,我現在有一個女兒,她就是那首詩裡說的未來的人,專注凝視着什麼的時候,眼睛就像星星一樣澄明。

     可是此刻,我不敢叫醒她。

     睡吧蜂蜜,安心睡。

    等他們把外邊地上的血迹清洗幹淨以後,你再醒來。

    等你醒了,那個媽媽買的一模一樣的木馬就到貨了,它會出現在牆角,一切就像沒有發生。

     我在心裡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這幾句話,全神貫注,用力得就像是禱告。

     我和崔蓮一最終還是辦了一場簡單的婚禮。

     “最終”這個詞用在這裡,實在是過于輕描淡寫。

    起初,我們打算在2021年的夏天舉辦。

    崔上校和崔太想先回南京辦一場,因為他們家的親戚密友都在那邊——老熊先生和我媽覺得,那就索性在南京舉行好了,因為我們有限的幾位故鄉的親友,到南京來也比去北京近得多。

    除了老楊和楊嫂,我不打算邀請任何人。

    為了趕上我的婚禮,老楊帶着雙胞胎拼死先從厄瓜多爾入境了邁阿密,到了邁阿密才搶到了回國的票。

    當他終于結束了入境隔離之後,南京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這一切泡湯了。

    崔上校不得不打出去二十幾個電話道歉和解釋,酒店倒是全額退了款,但是過程極為麻煩。

     這樣折騰一圈之後,大家一緻決定,隻辦一個最小規模的儀式,不用再大張旗鼓,隻請幾個人在北京的最親密的朋友。

    所以地點定在北京——這樣除了我爸媽,其他人都沒有進京健康碼的問題。

    這一次的日子定在深秋,隻不過在十月的時候,北京的疫情也卷土重來,酒店把我們付過的宴會廳的訂金爽快地退給了我們。

    但是崔蓮一找的那個派對公司卻誠懇地打來電話,問訂金可不可以不退,他們願意配合着我們,根據新的時間和地點修改方案。

    我們知道,這兩年,他們過得不容易,所以我們也同意了。

     新的日子索性定在春節之後,2月26号,已經是春天了,據黃曆說,宜嫁娶。

    如此一來——我的ModelX的車貸都已經快要還完了,而我們的婚禮依然沒能成功舉行。

    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