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關燈
小
中
大
要求下來自己走,手推車被搖晃出來一陣類似鈴铛的聲響。
這部分好像都是真的,除了那輛莫名其妙的手推車。
我把她抱出來,熊掌雪地靴踩着空曠的廣場,她搖搖擺擺地沖着漢白玉台階跑了幾步。
宮殿把她襯托得格外的小。
她突然停了下來,也許是覺得路還是太遠了,她就站在台階的前面幾十米處,揚起蘋果臉,小身軀緊緊地挺拔着,對着金銮殿用力地喊了出來:“你好呀——我是蜂蜜——,我馬上——就要四——歲——啦——” 她的聲音在殿外回旋,重重疊疊地響起,越發稚嫩。
周遭三三兩兩的遊人都在笑這個入戲的小姑娘,她渾然不覺。
她隻是驚喜地轉過臉看着我:“大熊,原來皇帝就是回聲呀!” 我是怎麼回答她的?我真的回答過嗎?一陣風吹過,手推車像是自己滑了出去,金屬聲清脆地叮當響,視覺中遠近大小的關系完全亂了,紅牆與金頂都璀璨得咄咄逼人,我在黑暗中睜開了眼睛,一時間以為自己還是留學的時候,躺在跟人合租的那個鬥室裡。
窗戶上依稀敲打着十五年前的雨。
這十五年,我真的擁有了什麼嗎?沒錯,買醉的時候,至少拿得出比當初貴幾倍的酒,僅此而已。
窗簾沒有拉上,對面那棟樓隻有寥寥幾扇窗戶還亮着燈。
我在身邊摸到了手機,拿起來,原來已是淩晨。
未讀信息像是決堤洪水,把楊嫂那條年夜飯的安排沖到很遠。
我确定我已經完全清醒了,然後看到了武漢封城的消息。
年夜飯是我和楊嫂兩個人吃的,席間也跟老楊和雙胞胎視頻通話過。
老楊氣色看起來不錯,滿心覺得眼前的疫情很快就會過去了。
分别時楊嫂給了我兩盒口罩,還有一盒一次性手套——她在大家開始搶購之前,在醫院的便利店買的,囑咐我省着點用。
除夕的深夜,北京街頭的車很少,提速很容易,冷清而長驅直入的街道上,超車的時候,兩輛車都有種漠然的痛快。
也許是因為——大過年的,反正我們都沒有回家,萍水相逢,不必焦躁,誰也不關心誰從哪兒來。
看到限速70的标志開始踩刹車的時候,大年初一就到了。
接下來的十幾天我都是這麼過的——醒來刷一刷新聞,看看疫情鋪天蓋地的消息;家裡還有酒和好幾箱泡面,足夠了;到了下午我一個人開車随便走走,去哪兒都行,有時候沿着機場高速,有時候沿着通惠河,能走多遠就走多遠,行至某個沒有人的空曠的地方,再從車裡出來,站一會兒透透氣。
疫情之下,北京居然有這麼多的人迹罕至之處。
有一天我站在加油站的超市門口,看遠處黃昏将至,覺得就這樣過完一生也可以。
然後我的手機提示收到了新的郵件——倫敦的外派暫緩,不隻是我,所有的外派都暫時延期。
我一點都不意外,不過就像幾個月前我接到老闆的電話時一樣,我也沒有馬上告訴任何人這個消息。
微信裡,與崔蓮一的對話,已經是二月中旬了,上一次我跟她說話的時候還是大年初一早晨,我跟她說新年快樂,你要注意防護。
她沒有回複我。
居家辦公的效率極低,不過好在當世界停擺之後,工作低效暫時不是罪孽。
某個午後我開完一個冗長但其實沒什麼事情可讨論的視頻會議,看到微信的通訊錄裡有個人申請添加我,我以為是剛剛一起開會的某人,于是打開,那個ID讓我一瞬間有點恍惚。
通過之後對方火速發了信息給我:“大熊,我是嶽榕。
” 我知道是她。
她從BBS時代就喜歡稱呼自己為“什麼什麼榕樹”,原來至今未改。
我問她:“你好嗎?”她回答我:“不太好,我困在武漢。
” 然後她的信息就一條一條飛速而至,她打字一直非常快,也許她已經準備了很久。
她告訴我老家已經沒有任何挂念的親人了——沒錯就是那個我們一起領結婚證的小城,她這次來武漢原本是想來童年時代關系最好的表姐家暫住一段日子,一起過個春節——她堅持她跟我提過很多次這位表姐的名字,但是我的确想不起來。
被困至今,她的健康倒是沒有任何問題,生活确實不方便不過還都能應付,隻是她之所以找我,當然需要我幫她一個忙。
“你可能也聽說了,我的生意在前年有了挺大的問題,不過後來好多了,我很努力,一直在維持,官司現在已經解決了,原本我們馬上就能開始賣房子,就有了回籠的資金。
可是我又被疫情困在了這兒。
老家那邊就剩下三五個特别好的員工還一直跟着我們撐,原本隻需要到三月我就可以把拖欠他們的工資付給他們,現在疫情來了,他們關在家裡什麼也做不了,所以大熊,拜托了,幫我個忙,我隻需要十萬塊,我自己一分都不會要,全是分給他們幾個人的,再過最多三個月,我們之前被法院凍結的賬戶就解封了,到那時候我一定第一時間還給你。
” 我在閱讀這段很長但漏洞百出的話,然後腦子裡會不停地蹦出來老楊氣急敗壞的臉:“熊漠北我可告訴你啊,你不準理她你千萬别再犯傻……”我翻出來她的微信名片,她的微信号是由幾個字母加一串數字組成的,那串數字看起來像是一個手機号碼。
我試着撥過去,居然接通了。
“喂?”電話那頭她的聲音聽起來依然如舊。
“嶽榕,好多年不見……”我遲疑地開口,“我剛剛在開會,你發了那麼多條我都沒顧得上看,我想着我得打個電話給你,所以到底發生了什麼,我怎麼什麼都沒聽說……” 當一個人書面寫下來什麼,和讓她重新口述一遍發生過什麼——這其間的差别,有可能非常大。
這是十幾年前,訓練我的第一個經理教我的事情,如今已變成我的本能。
我靜靜地聽她說,她基本上把微信發我的信息重新講述了一遍,加了很
這部分好像都是真的,除了那輛莫名其妙的手推車。
我把她抱出來,熊掌雪地靴踩着空曠的廣場,她搖搖擺擺地沖着漢白玉台階跑了幾步。
宮殿把她襯托得格外的小。
她突然停了下來,也許是覺得路還是太遠了,她就站在台階的前面幾十米處,揚起蘋果臉,小身軀緊緊地挺拔着,對着金銮殿用力地喊了出來:“你好呀——我是蜂蜜——,我馬上——就要四——歲——啦——” 她的聲音在殿外回旋,重重疊疊地響起,越發稚嫩。
周遭三三兩兩的遊人都在笑這個入戲的小姑娘,她渾然不覺。
她隻是驚喜地轉過臉看着我:“大熊,原來皇帝就是回聲呀!” 我是怎麼回答她的?我真的回答過嗎?一陣風吹過,手推車像是自己滑了出去,金屬聲清脆地叮當響,視覺中遠近大小的關系完全亂了,紅牆與金頂都璀璨得咄咄逼人,我在黑暗中睜開了眼睛,一時間以為自己還是留學的時候,躺在跟人合租的那個鬥室裡。
窗戶上依稀敲打着十五年前的雨。
這十五年,我真的擁有了什麼嗎?沒錯,買醉的時候,至少拿得出比當初貴幾倍的酒,僅此而已。
窗簾沒有拉上,對面那棟樓隻有寥寥幾扇窗戶還亮着燈。
我在身邊摸到了手機,拿起來,原來已是淩晨。
未讀信息像是決堤洪水,把楊嫂那條年夜飯的安排沖到很遠。
我确定我已經完全清醒了,然後看到了武漢封城的消息。
年夜飯是我和楊嫂兩個人吃的,席間也跟老楊和雙胞胎視頻通話過。
老楊氣色看起來不錯,滿心覺得眼前的疫情很快就會過去了。
分别時楊嫂給了我兩盒口罩,還有一盒一次性手套——她在大家開始搶購之前,在醫院的便利店買的,囑咐我省着點用。
除夕的深夜,北京街頭的車很少,提速很容易,冷清而長驅直入的街道上,超車的時候,兩輛車都有種漠然的痛快。
也許是因為——大過年的,反正我們都沒有回家,萍水相逢,不必焦躁,誰也不關心誰從哪兒來。
看到限速70的标志開始踩刹車的時候,大年初一就到了。
接下來的十幾天我都是這麼過的——醒來刷一刷新聞,看看疫情鋪天蓋地的消息;家裡還有酒和好幾箱泡面,足夠了;到了下午我一個人開車随便走走,去哪兒都行,有時候沿着機場高速,有時候沿着通惠河,能走多遠就走多遠,行至某個沒有人的空曠的地方,再從車裡出來,站一會兒透透氣。
疫情之下,北京居然有這麼多的人迹罕至之處。
有一天我站在加油站的超市門口,看遠處黃昏将至,覺得就這樣過完一生也可以。
然後我的手機提示收到了新的郵件——倫敦的外派暫緩,不隻是我,所有的外派都暫時延期。
我一點都不意外,不過就像幾個月前我接到老闆的電話時一樣,我也沒有馬上告訴任何人這個消息。
微信裡,與崔蓮一的對話,已經是二月中旬了,上一次我跟她說話的時候還是大年初一早晨,我跟她說新年快樂,你要注意防護。
她沒有回複我。
居家辦公的效率極低,不過好在當世界停擺之後,工作低效暫時不是罪孽。
某個午後我開完一個冗長但其實沒什麼事情可讨論的視頻會議,看到微信的通訊錄裡有個人申請添加我,我以為是剛剛一起開會的某人,于是打開,那個ID讓我一瞬間有點恍惚。
通過之後對方火速發了信息給我:“大熊,我是嶽榕。
” 我知道是她。
她從BBS時代就喜歡稱呼自己為“什麼什麼榕樹”,原來至今未改。
我問她:“你好嗎?”她回答我:“不太好,我困在武漢。
” 然後她的信息就一條一條飛速而至,她打字一直非常快,也許她已經準備了很久。
她告訴我老家已經沒有任何挂念的親人了——沒錯就是那個我們一起領結婚證的小城,她這次來武漢原本是想來童年時代關系最好的表姐家暫住一段日子,一起過個春節——她堅持她跟我提過很多次這位表姐的名字,但是我的确想不起來。
被困至今,她的健康倒是沒有任何問題,生活确實不方便不過還都能應付,隻是她之所以找我,當然需要我幫她一個忙。
“你可能也聽說了,我的生意在前年有了挺大的問題,不過後來好多了,我很努力,一直在維持,官司現在已經解決了,原本我們馬上就能開始賣房子,就有了回籠的資金。
可是我又被疫情困在了這兒。
老家那邊就剩下三五個特别好的員工還一直跟着我們撐,原本隻需要到三月我就可以把拖欠他們的工資付給他們,現在疫情來了,他們關在家裡什麼也做不了,所以大熊,拜托了,幫我個忙,我隻需要十萬塊,我自己一分都不會要,全是分給他們幾個人的,再過最多三個月,我們之前被法院凍結的賬戶就解封了,到那時候我一定第一時間還給你。
” 我在閱讀這段很長但漏洞百出的話,然後腦子裡會不停地蹦出來老楊氣急敗壞的臉:“熊漠北我可告訴你啊,你不準理她你千萬别再犯傻……”我翻出來她的微信名片,她的微信号是由幾個字母加一串數字組成的,那串數字看起來像是一個手機号碼。
我試着撥過去,居然接通了。
“喂?”電話那頭她的聲音聽起來依然如舊。
“嶽榕,好多年不見……”我遲疑地開口,“我剛剛在開會,你發了那麼多條我都沒顧得上看,我想着我得打個電話給你,所以到底發生了什麼,我怎麼什麼都沒聽說……” 當一個人書面寫下來什麼,和讓她重新口述一遍發生過什麼——這其間的差别,有可能非常大。
這是十幾年前,訓練我的第一個經理教我的事情,如今已變成我的本能。
我靜靜地聽她說,她基本上把微信發我的信息重新講述了一遍,加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