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晴天霹靂
關燈
小
中
大
心,突然被扯開個大口子,拿手捂都捂不住。
什麼都沒用了。
姐姐緊緊摟着我的腰,企圖把我拽到沙發上。
這時我也才真切地看到,姐姐竟然那麼瘦小,肩膀瘦得跟刀背一般削薄,頭頂還不到我的下巴颏。
必須說明白。
我似乎聽到自己剛剛還絲瓜瓤一樣空落落的嗓音突然鋼錠般沉實了。
也許是受了這種感覺的鼓舞,我雙手摟住姐姐的肩膀,說,聽我的,必須說明白,這是他欠我們的,欠母親的。
姐姐下意識地扭頭看了眼餐廳牆上的石英鐘,說,看你這樣,養好了再說不行嗎? 不行。
我看到過道深處的光影突然暗了一下,那是姐夫走到卧室門口又閃回去了。
在我再三堅持回去後,這個我其實至今還算不上熟悉的男人穿戴齊整走出卧室,他是男人,他比姐姐更了解男人,盡管我還算不上一個男人。
姐姐也穿上厚衣物,到房間翻找出一條紅花小棉被,披在我身上。
我從學校出來時,身上隻穿着一件加絨的套頭衛衣和校服。
但這條紅花被子——我揚起胳膊想扯掉,後來轉念一想,揪住把它緊裹在肩上。
姐姐不讓他駕車,姐姐當然不願意讓他摻和我們的家事,哪怕這個人是她最信任的人。
但姐夫擋在車門前,堅持由他駕車,否則我們就甭想回去。
在我往前跨了一步,想搶過姐夫手裡的車鑰匙時,姐姐妥協了。
你送我們到家就回來。
姐姐說。
姐夫點了點頭。
姐夫想架着我下樓,被我擋開了。
我看到姐姐拿手輕輕拍了拍他的胳膊,現在想起來,我才明白這是在安慰他在她弟弟這裡受的委屈。
我們生命中,有那麼多瞬間,被我們粗暴地解讀或忽略了。
現在我想,寫日記,或者零散記錄點什麼,其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在珍藏這種我們當時并不明了的情愫,以備在餘生,可以無數次反刍,将當初來不及消化的一切重新打開和回味,最可貴的,是好多人和事,在時光的酒釀中發酵和提純,從而讓我們每一次回望自己的身後時,内心都熨帖而溫暖。
冬夜,風冷刺骨。
姐夫打開後座車門,姐姐緊裹着羽絨服在我身後鑽進去後揚着手,示意我小心坐進去。
姐姐哈着手說,好冷啊,可能要下雪了。
說着給我掖了掖身上的被角。
姐夫一路無話,好像在刻意保持他對姐姐的承諾。
一駛上路,适才在姐姐家激動的心情慢慢平息,周身的疼痛又回來了。
對面過來的車燈唰唰地在我們身上掃過,我看到自己在對面來車忽閃忽閃燈光下的一隻穿着運動鞋,一隻裹着紗布穿着拖鞋的腳,看着纏着紗布的左手,感受着背部一陣又一陣過電樣的灼痛。
在這個冬天的深夜,在河面一樣寬闊起伏的高速公路上,我感覺一切都像在做夢。
東城早已遠,南邊漸漸出現了零星的燈光,我知道廣安縣城越來越近了,我也知道,過了縣城,下了高速,很快就到家了,隻是這個家,從今晚起,可能就不再是我的家了。
當然,或許,它從來就沒有真正地屬于過我們,我、母親和姐姐。
雖然人生如寄,雖然早被宣判最輝煌的前途也就是個工人,雖然我早與父親(說不上什麼時候,也說不上什麼明确具體的因由)疏離,但一想到那個曾經給予了我們美好和幸福的地方變得和我們沒關系了,還是有些難過和心慌。
姐姐一路都把頭仰在椅背上,我不知道她睡着了,還是在想什麼。
不過四五十公裡的旅程,因黑夜、寒風和我們的沉默愈加漫長和沉悶。
車過了廣安城南的立交橋向西,走過中石化加油站,向南走一段繼續轉向西,走過一段兩側鋪面林立的小商業街,遠遠地,就看到我們曾經的家、如意家園小區門前的那塊整石雕刻的花籃了。
我和姐姐,都曾經嘲諷過它的古闆俗氣,同時每次從學校回家看到它,又妥帖而安适,但此刻,看到它再一次如張牙舞爪的巨獸般,黑黢黢地矗立在暗夜深處,心情五味雜陳。
我們進了小區,拐兩個彎,一路沉默的姐夫“嗯”了一聲,姐姐會意地往前指了指,說,停在這裡就行。
姐姐攙着我往樓門口走,防盜門還是我們住在這裡的樣子,門角處抵着一塊磚頭,夜晚也大開着,看來,五樓王伯伯家的老奶奶仍健在,仍住在他們裝修過的地下室裡。
那奶奶在老家院子裡住習慣了,死活不願意到五樓去“吊在半空裡”,這樣開着門,她拄着四腳拐杖,出來進去像在自家的院子裡。
我記得王伯伯為此,每年春節前都帶着肴驢肉和廣北農場的奶粉,挨家挨戶表達謝意。
進了門,姐姐打開手機上的手電筒,囑咐我慢慢走。
不知道是夜裡的原因,還是我們學校各個樓的樓梯過于寬闊,離家半年,我對眼前從小學到初中上上下下近十年的樓梯陌生了,發現它竟然是那麼狹窄逼仄破舊
什麼都沒用了。
姐姐緊緊摟着我的腰,企圖把我拽到沙發上。
這時我也才真切地看到,姐姐竟然那麼瘦小,肩膀瘦得跟刀背一般削薄,頭頂還不到我的下巴颏。
必須說明白。
我似乎聽到自己剛剛還絲瓜瓤一樣空落落的嗓音突然鋼錠般沉實了。
也許是受了這種感覺的鼓舞,我雙手摟住姐姐的肩膀,說,聽我的,必須說明白,這是他欠我們的,欠母親的。
姐姐下意識地扭頭看了眼餐廳牆上的石英鐘,說,看你這樣,養好了再說不行嗎? 不行。
我看到過道深處的光影突然暗了一下,那是姐夫走到卧室門口又閃回去了。
在我再三堅持回去後,這個我其實至今還算不上熟悉的男人穿戴齊整走出卧室,他是男人,他比姐姐更了解男人,盡管我還算不上一個男人。
姐姐也穿上厚衣物,到房間翻找出一條紅花小棉被,披在我身上。
我從學校出來時,身上隻穿着一件加絨的套頭衛衣和校服。
但這條紅花被子——我揚起胳膊想扯掉,後來轉念一想,揪住把它緊裹在肩上。
姐姐不讓他駕車,姐姐當然不願意讓他摻和我們的家事,哪怕這個人是她最信任的人。
但姐夫擋在車門前,堅持由他駕車,否則我們就甭想回去。
在我往前跨了一步,想搶過姐夫手裡的車鑰匙時,姐姐妥協了。
你送我們到家就回來。
姐姐說。
姐夫點了點頭。
姐夫想架着我下樓,被我擋開了。
我看到姐姐拿手輕輕拍了拍他的胳膊,現在想起來,我才明白這是在安慰他在她弟弟這裡受的委屈。
我們生命中,有那麼多瞬間,被我們粗暴地解讀或忽略了。
現在我想,寫日記,或者零散記錄點什麼,其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在珍藏這種我們當時并不明了的情愫,以備在餘生,可以無數次反刍,将當初來不及消化的一切重新打開和回味,最可貴的,是好多人和事,在時光的酒釀中發酵和提純,從而讓我們每一次回望自己的身後時,内心都熨帖而溫暖。
冬夜,風冷刺骨。
姐夫打開後座車門,姐姐緊裹着羽絨服在我身後鑽進去後揚着手,示意我小心坐進去。
姐姐哈着手說,好冷啊,可能要下雪了。
說着給我掖了掖身上的被角。
姐夫一路無話,好像在刻意保持他對姐姐的承諾。
一駛上路,适才在姐姐家激動的心情慢慢平息,周身的疼痛又回來了。
對面過來的車燈唰唰地在我們身上掃過,我看到自己在對面來車忽閃忽閃燈光下的一隻穿着運動鞋,一隻裹着紗布穿着拖鞋的腳,看着纏着紗布的左手,感受着背部一陣又一陣過電樣的灼痛。
在這個冬天的深夜,在河面一樣寬闊起伏的高速公路上,我感覺一切都像在做夢。
東城早已遠,南邊漸漸出現了零星的燈光,我知道廣安縣城越來越近了,我也知道,過了縣城,下了高速,很快就到家了,隻是這個家,從今晚起,可能就不再是我的家了。
當然,或許,它從來就沒有真正地屬于過我們,我、母親和姐姐。
雖然人生如寄,雖然早被宣判最輝煌的前途也就是個工人,雖然我早與父親(說不上什麼時候,也說不上什麼明确具體的因由)疏離,但一想到那個曾經給予了我們美好和幸福的地方變得和我們沒關系了,還是有些難過和心慌。
姐姐一路都把頭仰在椅背上,我不知道她睡着了,還是在想什麼。
不過四五十公裡的旅程,因黑夜、寒風和我們的沉默愈加漫長和沉悶。
車過了廣安城南的立交橋向西,走過中石化加油站,向南走一段繼續轉向西,走過一段兩側鋪面林立的小商業街,遠遠地,就看到我們曾經的家、如意家園小區門前的那塊整石雕刻的花籃了。
我和姐姐,都曾經嘲諷過它的古闆俗氣,同時每次從學校回家看到它,又妥帖而安适,但此刻,看到它再一次如張牙舞爪的巨獸般,黑黢黢地矗立在暗夜深處,心情五味雜陳。
我們進了小區,拐兩個彎,一路沉默的姐夫“嗯”了一聲,姐姐會意地往前指了指,說,停在這裡就行。
姐姐攙着我往樓門口走,防盜門還是我們住在這裡的樣子,門角處抵着一塊磚頭,夜晚也大開着,看來,五樓王伯伯家的老奶奶仍健在,仍住在他們裝修過的地下室裡。
那奶奶在老家院子裡住習慣了,死活不願意到五樓去“吊在半空裡”,這樣開着門,她拄着四腳拐杖,出來進去像在自家的院子裡。
我記得王伯伯為此,每年春節前都帶着肴驢肉和廣北農場的奶粉,挨家挨戶表達謝意。
進了門,姐姐打開手機上的手電筒,囑咐我慢慢走。
不知道是夜裡的原因,還是我們學校各個樓的樓梯過于寬闊,離家半年,我對眼前從小學到初中上上下下近十年的樓梯陌生了,發現它竟然是那麼狹窄逼仄破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