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死觀
關燈
小
中
大
,照主任說的我們隻複印了一下封礦時即一九七零年的,如果淺見不要的話,我們就還給大爺。
” “不,請一定借用一下,如果行的話,這就裝上車我帶走。
” “好,我來幫你。
”高澤幫着搬動紙箱。
“怎麼樣,那以後的搜查?”淺見一邊把紙箱放進車的後備箱裡,一邊看了一眼大門口貼的“專案組”幾個大字問道。
高澤不太感興趣似的搖搖頭後說:“一起去吃飯吧。
” 淺見把車放在警察署和高澤一起朝街上走去這一帶看上去房屋密集,但卻毫無半點生氣,說不定空房居多呢。
時值正午,從町政府方向傳來報時用的八音盒音樂聲,淺見不知道那是什麼曲子,而高澤好像會唱歌詞,随着音樂輕輕地唱起來。
或許天生的五音不全,高澤的歌聲全跑了調。
“是什麼歌?” “哦,是‘足尾的四季’,算是町歌吧。
‘芒草蒼蒼的山峰,灰蒙蒙的脫硫塔,皓月當空秋已到’的歌詞是第三段的,這脫硫塔,可是足尾町過去的縮影埃”“歌是不錯,不過很舊吧?” “可能吧,我不是本地人,不大清楚,不過第四段的歌詞最後是‘帶篷馬車奔馳在黃昏的街道上’,其歌詞可能是明治或者大正時期的吧。
” 正如歌詞所表達的那樣,足尾這個小鎮,不管它是否願意,它都與銅礦山共榮共衰。
在宇宙時代的當今,聽到歌詞裡出現帶篷馬車之類的内容,總會浮起一片淡淡的哀傷。
兩人走進一家荞麥面館。
“這兒不大衛生,但東西卻頂好吃。
”高澤在掀開店門前的門簾時小聲說道。
這是一家較舊的店鋪,那台滿屏“雪花”的電視正在播放“盡情地笑”的電視節目。
盡管已是中午時分,而店裡隻有兩個像是建築施工的年輕人,他們像是認識高澤似的邊吃着荞麥面邊朝着這邊點了下頭。
一位闆着臉的大媽走過來問:“要什麼?”高澤也不問問淺見的意見,就要了兩份野菜荞面。
“春天的野菜,秋天的蘑菇,就這兩種還過得去,”高澤小聲地笑着說,“除此以外沒啥好吃的。
” “警方的調查目前毫無進展。
”高澤喝了一口大媽端來的溫茶說道。
“無任何目擊者信息,又探聽不到任何消息,真是一點線索都沒有。
公司内部的調查表明他和任何人無怨恨關系,從工作上打交道的公司、個人都沒什麼糾纏,連被害人的家屬也說簡直無從想起。
那麼,究竟是誰,為什麼非殺田口不可呢。
” 高澤随着電視的聲音,盡量放低嗓門,但淺見仍擔心讓其他客人聽見。
“田口家好像在茨城縣的藤代町吧。
” “對,我也去過一趟,是一個周圍環水的安靜地方呢。
” “家裡有夫人和兩個孩子吧。
” “虧你記得也真清楚。
” “純屬偶然,他家正好和龍滿家一樣。
” “是嗎?哪一家都蠻可憐的呢,這以後的日子怎麼過。
龍滿家屬于警視廳的管轄範圍,我不大清楚,可田口家在經濟上真是太麻煩了。
” 荞麥面端了上來,盡管高澤一再說不好,可荞麥面本身像是不錯,以後即使不是野菜的季節,應該也挺好。
“真好吃。
”淺見真誠地贊賞道。
“哦,我沒說謊吧。
”高澤也挺滿意地說道。
從高澤那兒也聽說過田口家的事兒,淺見一直想去一趟。
翻開地圖一看,藤代町在取手市附近,從這兒去有點遠,但時間上沒問題。
從足尾先到日光,然後從日光宇都官道進入東北車道南下,過川口立交橋,經由外環線往三鄉,再從三鄉上常磐車道,在谷和原高速路出入口進入一般公路,全程約15公裡。
雖然較遠,但因幾乎都是高速路,所以在傍晚前就到了藤代町。
面向六号國道(水戶街道)的藤代町是從前的古宿驿8T,地勢低窪,一條叫小貝川的一級小河彎彎曲曲地圍着它向東流去,其地名從前叫綠代。
田口家住的高須一帶,不遠處就是農田。
近年來,藤代町作為東京上班族的住宅城迅速發展起來。
連河岸一帶都建了許多住宅,田口家也是剛買不久的期房。
田口夫人圓臉短發,以前可能性格較爽朗,現在卻很憔悴。
田口夫人接過沒有頭銜的名片,變得有些警惕。
“我是GREEN制藥龍滿科長的朋友。
” 聽了淺見的介紹,夫人好像放心了些,“請進,”便将房門打開。
屋子裡飄着淡淡的線香味,淺見請求讓其點了一柱香。
在日式客廳的側櫥上放着一個小小的佛龛。
佛憲裡擺着田口的照片,那是一張和家人一起拍的經剪接後放大的照片,雖然照片有些模糊,但田口的笑容很自然。
“很溫和的先生呢。
”淺見剛說完,夫人眼裡馬上噙滿了淚水。
“是的,他是一個對家庭充滿愛的人,可這樣的好人為什麼……”她無法再說下去。
淺見強烈地感覺到了她那份遺憾,心靈受到震動。
這時客廳裡邊的一扇門裡,一個約莫十歲左右的男孩伸出頭來喊道:“媽媽,過來一下。
”那孩子穿着一身睡衣,臉色異常地蒼白。
夫人慌忙起身說“對不起”,像要把孩子藏起來似的消失在隔壁房間裡,從門縫裡傳來少年的聲音以及夫人哄孩子的聲音,不一會再回到客廳來的夫人的表情更為陰沉。
可以看得出她非常的悲哀。
“那孩子有病嗎?” 聽了淺見的問話,夫人隻是“哦……”了一聲,腦袋無力地左右搖了搖,仿佛不想再說什麼似的。
“剛才的孩子是小的吧?” “是的,大的在上中學,那孩子……”夫人如同老太太似的沙啞着嗓子說道。
田口夫人看上去不會比淺見年長多少,或許在搬新家前生活本來就過得并不十分寬裕,又突然失去丈夫,平靜的生活被打亂,一想到得拖着兩個孩子過着艱難的日子,就十分難過吧。
“龍滿太太挺擔心的,說是你們家孩子又小,這以後的日子不好過吧。
” “是的,我丈夫在時拼命地工作,可現在這房子的貸款,加上兩個孩子,生活相當困難。
丈夫死後,我才知道他還有借款,為了這個家,他是盡了力的,我從心底裡感激他。
一想到這以後,眼前真是一片漆黑。
” 淺見最怕聽到這類悲慘的事兒,即便是想伸出援助之手,卻又無能為力,淺見感到十分痛心。
“冒昧地問幾句,你丈夫沒買生命保險嗎?” “隻買了一點,我丈夫不喜歡保險,他說加入保險隻是讓保險公司發财,一旦倒閉,就會全軍覆滅,我也知道有保險公司破産的。
” “哦,是嗎?我還真不知道有這樣的事呢。
” “他就是這樣想的,他說别相信保險,他會拼命工作,來年帶兒子去澳大利亞,口氣蠻大的夫人說着眼睛又潮濕了,她急忙用手帕擦了擦。
“哦,去澳大利亞?” “那是讓我們寬寬心,鼓勵兒子的罷了,我們哪有那種運氣喲。
” “您丈夫愛開這種玩笑嗎?” “哦?沒有的。
不管怎麼說,絕對不可能去澳大利亞什麼的,像我們這号貧困家庭……”夫人的口氣有些不耐煩起來,丈夫生前瞞着她去借債,卻在家裡硬無好漢,其夫人惱怒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淺見想如果隻是去趟澳大利亞,也沒什麼“絕對不可能”的。
夫人用不着那麼生氣。
“哦,還想問問,有關龍滿科長的事,您丈夫有說過什麼嗎?” “哦,這話警察也問過,好像沒什麼特别的……隻是憤慨地說過‘真殘忍,把人命都當什麼了?’”“您丈夫出事兒的前一天,有什麼反常的地方嗎?” “反常好像倒沒有,隻是像剛才說過的那樣,說去澳大利亞什麼的。
” “咽,去澳大利亞是哪一天說的?” “是的,說這話的第二天就……或許是種預感吧。
” 夫人緘默了,但淺見不認為這隻是一種預感。
田口對家裡人說去澳大利亞一事的前一天,龍滿夫人曾打電話問他是否去常隆寺取過骨灰。
對田口來說,盜用自己的名字是種令人惡心的事兒,一般情緒都不會太好。
哪裡開朗得起來呢?那麼令田口感到寬慰的後面,有什麼背景呢? “再問一下,您丈夫說去澳大利亞一事的前一天晚上,他情緒怎樣?” “啥?前一天晚上?……” “對,前一天晚上至當天的早上,總之,您丈夫去上班前的情況。
” “哦,這麼說來,當時還真有些無精打采的,像是有什麼心事。
對啦,那一晚他回來得較晚,情緒也不大好……而後來說去澳大利亞時卻相當開心.這前後的情緒相差蠻大的呢。
” 從接到龍滿太大的電話至次日早上,田口也可能遇到什麼比較棘手的問題。
盜用自己的名片固然令他不安,但更主要的恐怕是在猜測那件事的特别意義吧。
淺見想,如果是這樣的話,田口說不定悟出了龍滿被害的原因呢。
到那時為止,田口一直相信警方的分析,即龍滿的被害隻是一個偶然,可得知骨灰盒一事的那一瞬間,便察覺到事出另有其原因。
” “不,請一定借用一下,如果行的話,這就裝上車我帶走。
” “好,我來幫你。
”高澤幫着搬動紙箱。
“怎麼樣,那以後的搜查?”淺見一邊把紙箱放進車的後備箱裡,一邊看了一眼大門口貼的“專案組”幾個大字問道。
高澤不太感興趣似的搖搖頭後說:“一起去吃飯吧。
” 淺見把車放在警察署和高澤一起朝街上走去這一帶看上去房屋密集,但卻毫無半點生氣,說不定空房居多呢。
時值正午,從町政府方向傳來報時用的八音盒音樂聲,淺見不知道那是什麼曲子,而高澤好像會唱歌詞,随着音樂輕輕地唱起來。
或許天生的五音不全,高澤的歌聲全跑了調。
“是什麼歌?” “哦,是‘足尾的四季’,算是町歌吧。
‘芒草蒼蒼的山峰,灰蒙蒙的脫硫塔,皓月當空秋已到’的歌詞是第三段的,這脫硫塔,可是足尾町過去的縮影埃”“歌是不錯,不過很舊吧?” “可能吧,我不是本地人,不大清楚,不過第四段的歌詞最後是‘帶篷馬車奔馳在黃昏的街道上’,其歌詞可能是明治或者大正時期的吧。
” 正如歌詞所表達的那樣,足尾這個小鎮,不管它是否願意,它都與銅礦山共榮共衰。
在宇宙時代的當今,聽到歌詞裡出現帶篷馬車之類的内容,總會浮起一片淡淡的哀傷。
兩人走進一家荞麥面館。
“這兒不大衛生,但東西卻頂好吃。
”高澤在掀開店門前的門簾時小聲說道。
這是一家較舊的店鋪,那台滿屏“雪花”的電視正在播放“盡情地笑”的電視節目。
盡管已是中午時分,而店裡隻有兩個像是建築施工的年輕人,他們像是認識高澤似的邊吃着荞麥面邊朝着這邊點了下頭。
一位闆着臉的大媽走過來問:“要什麼?”高澤也不問問淺見的意見,就要了兩份野菜荞面。
“春天的野菜,秋天的蘑菇,就這兩種還過得去,”高澤小聲地笑着說,“除此以外沒啥好吃的。
” “警方的調查目前毫無進展。
”高澤喝了一口大媽端來的溫茶說道。
“無任何目擊者信息,又探聽不到任何消息,真是一點線索都沒有。
公司内部的調查表明他和任何人無怨恨關系,從工作上打交道的公司、個人都沒什麼糾纏,連被害人的家屬也說簡直無從想起。
那麼,究竟是誰,為什麼非殺田口不可呢。
” 高澤随着電視的聲音,盡量放低嗓門,但淺見仍擔心讓其他客人聽見。
“田口家好像在茨城縣的藤代町吧。
” “對,我也去過一趟,是一個周圍環水的安靜地方呢。
” “家裡有夫人和兩個孩子吧。
” “虧你記得也真清楚。
” “純屬偶然,他家正好和龍滿家一樣。
” “是嗎?哪一家都蠻可憐的呢,這以後的日子怎麼過。
龍滿家屬于警視廳的管轄範圍,我不大清楚,可田口家在經濟上真是太麻煩了。
” 荞麥面端了上來,盡管高澤一再說不好,可荞麥面本身像是不錯,以後即使不是野菜的季節,應該也挺好。
“真好吃。
”淺見真誠地贊賞道。
“哦,我沒說謊吧。
”高澤也挺滿意地說道。
從高澤那兒也聽說過田口家的事兒,淺見一直想去一趟。
翻開地圖一看,藤代町在取手市附近,從這兒去有點遠,但時間上沒問題。
從足尾先到日光,然後從日光宇都官道進入東北車道南下,過川口立交橋,經由外環線往三鄉,再從三鄉上常磐車道,在谷和原高速路出入口進入一般公路,全程約15公裡。
雖然較遠,但因幾乎都是高速路,所以在傍晚前就到了藤代町。
面向六号國道(水戶街道)的藤代町是從前的古宿驿8T,地勢低窪,一條叫小貝川的一級小河彎彎曲曲地圍着它向東流去,其地名從前叫綠代。
田口家住的高須一帶,不遠處就是農田。
近年來,藤代町作為東京上班族的住宅城迅速發展起來。
連河岸一帶都建了許多住宅,田口家也是剛買不久的期房。
田口夫人圓臉短發,以前可能性格較爽朗,現在卻很憔悴。
田口夫人接過沒有頭銜的名片,變得有些警惕。
“我是GREEN制藥龍滿科長的朋友。
” 聽了淺見的介紹,夫人好像放心了些,“請進,”便将房門打開。
屋子裡飄着淡淡的線香味,淺見請求讓其點了一柱香。
在日式客廳的側櫥上放着一個小小的佛龛。
佛憲裡擺着田口的照片,那是一張和家人一起拍的經剪接後放大的照片,雖然照片有些模糊,但田口的笑容很自然。
“很溫和的先生呢。
”淺見剛說完,夫人眼裡馬上噙滿了淚水。
“是的,他是一個對家庭充滿愛的人,可這樣的好人為什麼……”她無法再說下去。
淺見強烈地感覺到了她那份遺憾,心靈受到震動。
這時客廳裡邊的一扇門裡,一個約莫十歲左右的男孩伸出頭來喊道:“媽媽,過來一下。
”那孩子穿着一身睡衣,臉色異常地蒼白。
夫人慌忙起身說“對不起”,像要把孩子藏起來似的消失在隔壁房間裡,從門縫裡傳來少年的聲音以及夫人哄孩子的聲音,不一會再回到客廳來的夫人的表情更為陰沉。
可以看得出她非常的悲哀。
“那孩子有病嗎?” 聽了淺見的問話,夫人隻是“哦……”了一聲,腦袋無力地左右搖了搖,仿佛不想再說什麼似的。
“剛才的孩子是小的吧?” “是的,大的在上中學,那孩子……”夫人如同老太太似的沙啞着嗓子說道。
田口夫人看上去不會比淺見年長多少,或許在搬新家前生活本來就過得并不十分寬裕,又突然失去丈夫,平靜的生活被打亂,一想到得拖着兩個孩子過着艱難的日子,就十分難過吧。
“龍滿太太挺擔心的,說是你們家孩子又小,這以後的日子不好過吧。
” “是的,我丈夫在時拼命地工作,可現在這房子的貸款,加上兩個孩子,生活相當困難。
丈夫死後,我才知道他還有借款,為了這個家,他是盡了力的,我從心底裡感激他。
一想到這以後,眼前真是一片漆黑。
” 淺見最怕聽到這類悲慘的事兒,即便是想伸出援助之手,卻又無能為力,淺見感到十分痛心。
“冒昧地問幾句,你丈夫沒買生命保險嗎?” “隻買了一點,我丈夫不喜歡保險,他說加入保險隻是讓保險公司發财,一旦倒閉,就會全軍覆滅,我也知道有保險公司破産的。
” “哦,是嗎?我還真不知道有這樣的事呢。
” “他就是這樣想的,他說别相信保險,他會拼命工作,來年帶兒子去澳大利亞,口氣蠻大的夫人說着眼睛又潮濕了,她急忙用手帕擦了擦。
“哦,去澳大利亞?” “那是讓我們寬寬心,鼓勵兒子的罷了,我們哪有那種運氣喲。
” “您丈夫愛開這種玩笑嗎?” “哦?沒有的。
不管怎麼說,絕對不可能去澳大利亞什麼的,像我們這号貧困家庭……”夫人的口氣有些不耐煩起來,丈夫生前瞞着她去借債,卻在家裡硬無好漢,其夫人惱怒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淺見想如果隻是去趟澳大利亞,也沒什麼“絕對不可能”的。
夫人用不着那麼生氣。
“哦,還想問問,有關龍滿科長的事,您丈夫有說過什麼嗎?” “哦,這話警察也問過,好像沒什麼特别的……隻是憤慨地說過‘真殘忍,把人命都當什麼了?’”“您丈夫出事兒的前一天,有什麼反常的地方嗎?” “反常好像倒沒有,隻是像剛才說過的那樣,說去澳大利亞什麼的。
” “咽,去澳大利亞是哪一天說的?” “是的,說這話的第二天就……或許是種預感吧。
” 夫人緘默了,但淺見不認為這隻是一種預感。
田口對家裡人說去澳大利亞一事的前一天,龍滿夫人曾打電話問他是否去常隆寺取過骨灰。
對田口來說,盜用自己的名字是種令人惡心的事兒,一般情緒都不會太好。
哪裡開朗得起來呢?那麼令田口感到寬慰的後面,有什麼背景呢? “再問一下,您丈夫說去澳大利亞一事的前一天晚上,他情緒怎樣?” “啥?前一天晚上?……” “對,前一天晚上至當天的早上,總之,您丈夫去上班前的情況。
” “哦,這麼說來,當時還真有些無精打采的,像是有什麼心事。
對啦,那一晚他回來得較晚,情緒也不大好……而後來說去澳大利亞時卻相當開心.這前後的情緒相差蠻大的呢。
” 從接到龍滿太大的電話至次日早上,田口也可能遇到什麼比較棘手的問題。
盜用自己的名片固然令他不安,但更主要的恐怕是在猜測那件事的特别意義吧。
淺見想,如果是這樣的話,田口說不定悟出了龍滿被害的原因呢。
到那時為止,田口一直相信警方的分析,即龍滿的被害隻是一個偶然,可得知骨灰盒一事的那一瞬間,便察覺到事出另有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