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死觀
關燈
小
中
大
僞君子,可不知不覺地來了勁兒。
“光彥,你沖着和子來什麼氣?” 雪江出面幹涉了,淺見回過神來一看,嫂子正瞪着一雙吃驚的眼睛看着他呢。
“哦,對不起,我不是沖着嫂子,不知怎麼的就激動起來,我頭腦是否太簡單了點。
” “不過,我認為這樣的少爺才了不起哩。
”須美子有些小心翼翼地說。
“是指頭腦簡單嗎?” “不,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少爺那種耿直的性格特别值得贊賞……”須美子忙分辯說道。
“哈哈哈,謝謝。
”淺見有些害羞似的略略低了低頭。
“不過,确實像光彥所說的那樣,有可能出現那樣的人呢。
”和子嚴肅地說道。
“非常有錢的大财主,一旦出現必須進行内髒移植時情況,不管價錢有多高他都會出的吧,比如說幾億。
這樣的話,完全有可能出現為了金錢而犯罪的人。
” “這真令人讨厭呢……”雪江歎息道。
“類似這樣的犯罪另當别論,就算不是這樣,人類有必要像這樣用别人的死來換取自己的生存吧?” “這就牽涉到生死觀的問題了,也就是說人類如何去生,如何去死。
” “你怎麼看待這些呢?” “我嗎,我祟尚自然死亡,對啦,本人現在就聲明,即使患上什麼需要内髒移植的重病,請絕對不要給我做手術,我不需要去等着人家腦死亡。
” “對,我想光彥就會這麼說的,和子你呢?” “我也一樣,智美和雅人也是同樣心情,那樣确實很痛苦,但必須忍耐。
我想這比起由于某些事故或戰争而死亡要幸運得多。
” “請别再說了,别再說這些根本不可能發生的悲劇。
”須美于幾乎是哭着喊道。
“這樣挺好呢,阿美,還是說清楚比較好,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的。
” 雪江開導須美子說。
老二和大媳婦的想法,今老太大十分滿意。
第二天,淺見從嫂子口中得知,深夜才回家的陽一郎聽了和子的話也贊同大家的觀點。
在願意接受移植内髒的患者這個龐大的數目中,像淺見一家人這樣的可能隻是極少數,不過這樣一來,可以多少減少一些内髒提供者的數目。
淺見真想這樣感歎:“不管别人如何,隻要咱們家有這樣的覺悟就成。
” 在回答首相咨詢中,有關腦死亡的臨時調查,其結果存在兩種意見,即腦死亡即可認定為人死亡的多數派與對人的死亡确認應該謹慎對待的少數派。
盡管如此,從整體來看,腦死亡的認定已成為一大趨勢。
受此影響,執政黨派的國會議員開始積極活動,而那類平時對行政改革、綱紀更新漠不關心的議員,對此問題卻格外熱心,有關腦死亡的贊成、反對兩陣營的争論一時間沸沸揚揚,熱鬧非凡。
同時,學術界、文藝界、宗教界及社會各階層也紛紛寄書各大報紙。
由此可以感悟到輿論界濃厚的政治色彩。
無獨有偶,一先天性心髒缺陷的少女,帶着募捐到的數千萬日元,遠渡新西蘭等待心髒移植手術,結果未能如願,客死他鄉。
于是,各大電視台在早上的黃金時間紛紛以特别報道形式來報道這則。
悲劇”性的新聞。
對于内髒移植法案,多數國民起初并不怎麼關心,而面對這活生生的事實,腦死亡問題迅速升溫,電視台走上街頭,采訪贊成與反對的意見。
“本來已接近死亡的人,使用儀器什麼的,硬讓其活着,這太離奇,與其說如此,還不如把内髒捐給那些需要的人更有意義一些。
” “一旦自己的親人,當他心髒還在跳動,身體還有體溫,卻被視為死亡而将其内髒摘除,這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
” “把事實上已經死去的人,弄到特護室,使用精密儀器,投以昂貴的藥品進行長時間的治療,說得極端點簡直是浪費,這樣隻能是讓醫生和醫院發财,還不如早些認定為死亡,拯救那些等待着内髒移植的患者,這對消除國民健康保險這一巨額赤字也是有益的。
” 總之,持贊成意見的男性居多,而持反對或消極意見的多為女性。
雖然媒體的觀點比較慎重,但正逐漸地朝贊成方面傾斜。
然而,讓淺見不解的是,在這些議論中,卻沒有像與淺見家“有無必要用他人的死來換取自己的生”類似的觀點,或許是因為他們與媒體等的出發點各異,即媒體主要是從等待内髒移植的患者的角度去引導,才形成的吧。
衆議院的厚生委員會召集醫學界的專家學者;征求其對腦死亡問題的最終意見。
這其中的一人,就是積極陳述贊成論的人——加賀裕史郎。
醫學博士、前醫師聯盟會長的加賀以醫療工作者的身份參加了答辯會。
他提出為了拯救更多的患者,請求政府盡快制定一個認定腦死為人死的法理。
加賀面色紅潤,絲毫看不出他已是八十歲高齡的老人,他聲音洪亮,說起話來幾乎是喋喋不休,有時以至于提問的委員都不得不禮貌地打斷他的話。
“真佩服先生對腦死問題的熱心勁兒。
”有委員略帶嘲諷的口吻這樣評論道。
不管好與歹,三名學者中加賀最具有威懾力,對部分議員所持的立據不足的消極論或謹慎論,加賀如同一頭雄獅那樣疾聲厲色地進行了反駁。
“請設身考慮一下,就在我們大肆發表議論之際,由于沒能接受内髒移植而失去生命的那些患者。
” 這口氣如同在教室裡訓斥學生。
實際上,在議員中也有加賀過去的學生,在參加臨時調查的醫學界出身的人士中,受加賀影響的人為數不少,因此不能否認臨時調查的結論,會受到加賀主張的誘導這一事實。
本來,在衆議院厚生委員會的成員裡,就存在着一種在臨時調查答辯中接受腦死亡即人死亡這一結論的傾向。
厚生省和大藏省幾乎也持肯定态度,而這種态度正不斷地向衆議院議員滲透,因這背後畢竟存在着巨額的國民健康保險赤字。
而惟一的擔心的就是輿論界,輿論界未必就與臨時調查委員會的意見一緻。
根據最近的輿論調查,對于腦死亡問題,贊成與反對意見各占一半,這說明尚未完全取得國民的一緻支持。
以上述輿論調查為後盾,改革派議員開始強調反對意見,在聯合執政的在野黨中,不排除女性議員的反對票,再加上持謹慎論态度而觀望形勢的議員,贊成派難以過半數,就這樣,法案沒能順利通過,而審議也就常常中斷。
這其中最不可理解的是政府首腦特别是總理大臣對此問題所持的模棱兩可的态度,作為總理本人及其他大臣對于内髒移植法案是贊成還是反對,是否認定腦死是死亡等等,都未做出半點反應。
對于國民生死問題的重要法案,一國之首的總理大臣這樣地沉默,這在在野黨内部也有異議,出現了一股要強行突破這份“沉靜”的勢力。
盡管如此,媒體的基本論調已明顯出現向腦死亡認定的傾斜,醫學界的勢力尤其如此,反對或是持謹慎論的意見大有被抹殺的趨勢。
淺見感覺到有一股強大的勢力在操縱着世界,使輿論慢慢發生變化。
進入十一月後不久,淺見去了一趟闆木縣的足尾町。
渡浪濑川溪谷的紅葉已開始凋謝,冬季即将來臨。
一直對淺見敬而遠之的高澤部長,這次卻是個例外,一見淺見便笑着說道:“啊呀呀,正想着你該出現了呢,我往你家去過電話,剛一報完自己的姓名,對方便不耐煩地說不在家然後就挂斷了電話。
是你太太吧?” “哈哈哈,我還是單身呢,可能是我母親或我家保姆,她們對警察都很過敏。
”淺見邊說邊低頭緻歉。
“呵,你母親對警察過敏是什麼意思?”高澤的問話中含有對“刑偵局長”胞弟的諷刺之意。
“不,是這樣,因我總愛管些閑事兒,她們擔心我給警方添麻煩。
” “哦,确實如此,看來,這是你的弱點吧。
”高澤在淺見面前首次有了優越感似的痛快地笑了。
“不談那個,總之,打電話找我有什麼事兒?”淺見催促道。
“說不上什麼大事兒,在當時分析案情時,你不是說過熟悉當地情況的很早以前的居民嗎?我把這話告訴了發現遺體的那個叫秋野的大爺,他說那樣的話,礦山那會兒的職工怎樣呢,結果拿來了一些當時的名冊,東西是借來了,可難為死了我,恐怕還得由你來收拾這些。
”高澤邊說邊帶着淺見來到文件櫃前。
“那位大爺可不一般,你在町政府那兒拿到一本本gT曆史的書吧,那上面有一篇反對古河礦業關閉礦山的請願書,其起草者的中心人物就是那位大爺,因此他有很多有關足尾銅礦曆史方面的資料。
” 高澤打開櫃子,兩個大紙箱裡裝滿了确實不好整理的資料文獻,那名冊分幾年訂為一冊,大概有三十來冊,有的生了黴,有的則破損相當嚴重,最舊的有明治時期的。
“你要查這個嗎?”高澤看着淺見問道。
“警方不查嗎?” “隻是大概翻了一下,主任說就這些破玩藝兒沒辦法,如果要一個人一個人地去跟蹤調查的話,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總之
“光彥,你沖着和子來什麼氣?” 雪江出面幹涉了,淺見回過神來一看,嫂子正瞪着一雙吃驚的眼睛看着他呢。
“哦,對不起,我不是沖着嫂子,不知怎麼的就激動起來,我頭腦是否太簡單了點。
” “不過,我認為這樣的少爺才了不起哩。
”須美子有些小心翼翼地說。
“是指頭腦簡單嗎?” “不,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說少爺那種耿直的性格特别值得贊賞……”須美子忙分辯說道。
“哈哈哈,謝謝。
”淺見有些害羞似的略略低了低頭。
“不過,确實像光彥所說的那樣,有可能出現那樣的人呢。
”和子嚴肅地說道。
“非常有錢的大财主,一旦出現必須進行内髒移植時情況,不管價錢有多高他都會出的吧,比如說幾億。
這樣的話,完全有可能出現為了金錢而犯罪的人。
” “這真令人讨厭呢……”雪江歎息道。
“類似這樣的犯罪另當别論,就算不是這樣,人類有必要像這樣用别人的死來換取自己的生存吧?” “這就牽涉到生死觀的問題了,也就是說人類如何去生,如何去死。
” “你怎麼看待這些呢?” “我嗎,我祟尚自然死亡,對啦,本人現在就聲明,即使患上什麼需要内髒移植的重病,請絕對不要給我做手術,我不需要去等着人家腦死亡。
” “對,我想光彥就會這麼說的,和子你呢?” “我也一樣,智美和雅人也是同樣心情,那樣确實很痛苦,但必須忍耐。
我想這比起由于某些事故或戰争而死亡要幸運得多。
” “請别再說了,别再說這些根本不可能發生的悲劇。
”須美于幾乎是哭着喊道。
“這樣挺好呢,阿美,還是說清楚比較好,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的。
” 雪江開導須美子說。
老二和大媳婦的想法,今老太大十分滿意。
第二天,淺見從嫂子口中得知,深夜才回家的陽一郎聽了和子的話也贊同大家的觀點。
在願意接受移植内髒的患者這個龐大的數目中,像淺見一家人這樣的可能隻是極少數,不過這樣一來,可以多少減少一些内髒提供者的數目。
淺見真想這樣感歎:“不管别人如何,隻要咱們家有這樣的覺悟就成。
” 在回答首相咨詢中,有關腦死亡的臨時調查,其結果存在兩種意見,即腦死亡即可認定為人死亡的多數派與對人的死亡确認應該謹慎對待的少數派。
盡管如此,從整體來看,腦死亡的認定已成為一大趨勢。
受此影響,執政黨派的國會議員開始積極活動,而那類平時對行政改革、綱紀更新漠不關心的議員,對此問題卻格外熱心,有關腦死亡的贊成、反對兩陣營的争論一時間沸沸揚揚,熱鬧非凡。
同時,學術界、文藝界、宗教界及社會各階層也紛紛寄書各大報紙。
由此可以感悟到輿論界濃厚的政治色彩。
無獨有偶,一先天性心髒缺陷的少女,帶着募捐到的數千萬日元,遠渡新西蘭等待心髒移植手術,結果未能如願,客死他鄉。
于是,各大電視台在早上的黃金時間紛紛以特别報道形式來報道這則。
悲劇”性的新聞。
對于内髒移植法案,多數國民起初并不怎麼關心,而面對這活生生的事實,腦死亡問題迅速升溫,電視台走上街頭,采訪贊成與反對的意見。
“本來已接近死亡的人,使用儀器什麼的,硬讓其活着,這太離奇,與其說如此,還不如把内髒捐給那些需要的人更有意義一些。
” “一旦自己的親人,當他心髒還在跳動,身體還有體溫,卻被視為死亡而将其内髒摘除,這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
” “把事實上已經死去的人,弄到特護室,使用精密儀器,投以昂貴的藥品進行長時間的治療,說得極端點簡直是浪費,這樣隻能是讓醫生和醫院發财,還不如早些認定為死亡,拯救那些等待着内髒移植的患者,這對消除國民健康保險這一巨額赤字也是有益的。
” 總之,持贊成意見的男性居多,而持反對或消極意見的多為女性。
雖然媒體的觀點比較慎重,但正逐漸地朝贊成方面傾斜。
然而,讓淺見不解的是,在這些議論中,卻沒有像與淺見家“有無必要用他人的死來換取自己的生”類似的觀點,或許是因為他們與媒體等的出發點各異,即媒體主要是從等待内髒移植的患者的角度去引導,才形成的吧。
衆議院的厚生委員會召集醫學界的專家學者;征求其對腦死亡問題的最終意見。
這其中的一人,就是積極陳述贊成論的人——加賀裕史郎。
醫學博士、前醫師聯盟會長的加賀以醫療工作者的身份參加了答辯會。
他提出為了拯救更多的患者,請求政府盡快制定一個認定腦死為人死的法理。
加賀面色紅潤,絲毫看不出他已是八十歲高齡的老人,他聲音洪亮,說起話來幾乎是喋喋不休,有時以至于提問的委員都不得不禮貌地打斷他的話。
“真佩服先生對腦死問題的熱心勁兒。
”有委員略帶嘲諷的口吻這樣評論道。
不管好與歹,三名學者中加賀最具有威懾力,對部分議員所持的立據不足的消極論或謹慎論,加賀如同一頭雄獅那樣疾聲厲色地進行了反駁。
“請設身考慮一下,就在我們大肆發表議論之際,由于沒能接受内髒移植而失去生命的那些患者。
” 這口氣如同在教室裡訓斥學生。
實際上,在議員中也有加賀過去的學生,在參加臨時調查的醫學界出身的人士中,受加賀影響的人為數不少,因此不能否認臨時調查的結論,會受到加賀主張的誘導這一事實。
本來,在衆議院厚生委員會的成員裡,就存在着一種在臨時調查答辯中接受腦死亡即人死亡這一結論的傾向。
厚生省和大藏省幾乎也持肯定态度,而這種态度正不斷地向衆議院議員滲透,因這背後畢竟存在着巨額的國民健康保險赤字。
而惟一的擔心的就是輿論界,輿論界未必就與臨時調查委員會的意見一緻。
根據最近的輿論調查,對于腦死亡問題,贊成與反對意見各占一半,這說明尚未完全取得國民的一緻支持。
以上述輿論調查為後盾,改革派議員開始強調反對意見,在聯合執政的在野黨中,不排除女性議員的反對票,再加上持謹慎論态度而觀望形勢的議員,贊成派難以過半數,就這樣,法案沒能順利通過,而審議也就常常中斷。
這其中最不可理解的是政府首腦特别是總理大臣對此問題所持的模棱兩可的态度,作為總理本人及其他大臣對于内髒移植法案是贊成還是反對,是否認定腦死是死亡等等,都未做出半點反應。
對于國民生死問題的重要法案,一國之首的總理大臣這樣地沉默,這在在野黨内部也有異議,出現了一股要強行突破這份“沉靜”的勢力。
盡管如此,媒體的基本論調已明顯出現向腦死亡認定的傾斜,醫學界的勢力尤其如此,反對或是持謹慎論的意見大有被抹殺的趨勢。
淺見感覺到有一股強大的勢力在操縱着世界,使輿論慢慢發生變化。
進入十一月後不久,淺見去了一趟闆木縣的足尾町。
渡浪濑川溪谷的紅葉已開始凋謝,冬季即将來臨。
一直對淺見敬而遠之的高澤部長,這次卻是個例外,一見淺見便笑着說道:“啊呀呀,正想着你該出現了呢,我往你家去過電話,剛一報完自己的姓名,對方便不耐煩地說不在家然後就挂斷了電話。
是你太太吧?” “哈哈哈,我還是單身呢,可能是我母親或我家保姆,她們對警察都很過敏。
”淺見邊說邊低頭緻歉。
“呵,你母親對警察過敏是什麼意思?”高澤的問話中含有對“刑偵局長”胞弟的諷刺之意。
“不,是這樣,因我總愛管些閑事兒,她們擔心我給警方添麻煩。
” “哦,确實如此,看來,這是你的弱點吧。
”高澤在淺見面前首次有了優越感似的痛快地笑了。
“不談那個,總之,打電話找我有什麼事兒?”淺見催促道。
“說不上什麼大事兒,在當時分析案情時,你不是說過熟悉當地情況的很早以前的居民嗎?我把這話告訴了發現遺體的那個叫秋野的大爺,他說那樣的話,礦山那會兒的職工怎樣呢,結果拿來了一些當時的名冊,東西是借來了,可難為死了我,恐怕還得由你來收拾這些。
”高澤邊說邊帶着淺見來到文件櫃前。
“那位大爺可不一般,你在町政府那兒拿到一本本gT曆史的書吧,那上面有一篇反對古河礦業關閉礦山的請願書,其起草者的中心人物就是那位大爺,因此他有很多有關足尾銅礦曆史方面的資料。
” 高澤打開櫃子,兩個大紙箱裡裝滿了确實不好整理的資料文獻,那名冊分幾年訂為一冊,大概有三十來冊,有的生了黴,有的則破損相當嚴重,最舊的有明治時期的。
“你要查這個嗎?”高澤看着淺見問道。
“警方不查嗎?” “隻是大概翻了一下,主任說就這些破玩藝兒沒辦法,如果要一個人一個人地去跟蹤調查的話,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兒。
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