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窦占龍炒菜
關燈
小
中
大
殼子,四方下巴,兩道粗杠子眉,一雙銅鈴般的大眼;還有一人不高不矮,相貌奇醜,塌鼻梁子,三角眼,臉上長滿了黑斑,遠看如同凍秋子梨,近看恰似山狸子皮,知道的是一張臉,不知道還以為是霜打的倭瓜。
窦占龍心念一閃:“憑他們三位的尊榮,必是山賊草寇無疑,但盼着不是白臉狼的手下。
遇上山賊草寇,那還有我一條活路,因為關東山人煙稀少,山匪劫财不殺人,你把人都殺光了,往後劫誰去?跟白臉狼一樣又劫财又殺人的少之又少,萬一是白臉狼派來的追兵,那我可是自尋死路了!”趕緊把身上的碎銀子和銀票掏出來,一臉無辜地求饒:“我是杆子幫做小買賣的,在山裡轉蒙了,不想遇上三位壯士,手上隻有這些銀子,萬望三位高擡貴手,留小人一條活命!”身材短小的那位眼睛一亮,搶過銀票瞅了瞅,厲聲罵道:“你他娘的騙鬼呢?大雪封山,你來林子裡跟熊瞎子做買賣?該不是白臉狼派來的探子?”窦占龍聽對方提及“白臉狼”三字,登時吃了一驚,不過白臉狼的手下,怎敢直呼其匪号?便含含糊糊地反問了一句:“白……白……白臉狼?” 那三人互相遞了個眼色,大腦殼對小個子說:“老三,我瞅這小子老實巴交的,又不是關東口音,不像給白臉狼放籠的皮子。
”小個子直眉瞪眼地說:“大哥,你咋瞅出他老實巴交的?我瞅他可挺鬼道,這倆眼珠子跟個夜貓子似的,還裝着不認識白臉狼,咱待着也是膩味,不如折騰折騰他,綁在樹上挖出心肝來下酒!”大腦殼子眉頭一皺,扭頭去問醜鬼:“老二,你咋說?”醜鬼沉着臉沒吭聲,但從他陰狠兇險的目光中,也不難看出他的心思。
窦占龍是做買賣的行商,最擅察言觀色,看他們仨提及白臉狼,皆是咬牙切齒一臉憤恨,又是殺又是剮的,那甭問了,肯定跟白臉狼有仇,連忙說道:“不瞞三位好漢,我跟着杆子幫跑關東,想多掙幾個錢,所以沒回老家,在鳇魚圈當個小打,隻因祖輩與白臉狼結仇,不巧在鳇魚宴上讓他認了出來,恨不得将我扒皮抽筋,我趁夜出逃,又讓白臉狼的圍狗攆上了,多虧我帶的卷毛哨拼死相救,拖着六條圍狗躍入深谷。
我不忍讓它橫屍山野,去到深谷底下尋找,結果走迷了路,誤打誤撞來至此處。
”小個子山匪問道:“你說的卷毛哨,是不是鬥過豹子的那條獵狗?”窦占龍使勁點了點頭:“對對對,拿麻線縫着半邊臉,跟個小馬駒子似的,您也聽說過我的大黃狗?”小個子山匪說道:“卷毛哨是關東山有名有号的獵狗,誰人不知?如若是掉在幹飯盆裡,那指定摔個稀爛,再讓大雪片子一蓋,連根毛兒也找不着了。
我勸你趁早死了心,那個地方沒人下得去。
”窦占龍聽得此言,心下一陣黯然。
三個山匪見他不是白臉狼的爪牙,臉上的神色緩和了不少。
三人也不避諱,逐一通了名号,平頂大腦殼子的綽号“海大刀”,扁擔壓不出個屁但城府最深的醜鬼叫“老索倫”,急脾氣的小個子,人稱“小釘子”。
他們頭上頂着匪号,卻并非殺人越貨的賊寇。
海大刀祖上是吃皇糧的軍官,傳至他這一代,在打牲烏拉總管衙門當差,官拜骁騎校,管着不少參戶和打牲丁,小釘子、老索倫二人是他的手下,跟着他十來年,有如左膀右臂一般。
三個人指山吃飯,娶妻生子,原本過得挺好,自打白臉狼把持了參幫,該交給朝廷的棒槌一兩不少,額外還得再給他多交一份,逼死了不少參戶。
頭幾年,小釘子挖的棒槌不夠數,挨了白臉狼手下一頓毒打,幾乎被活活打死。
海大刀忍不住氣,一刀宰了那個狗腿子,招呼老索倫以及另外十來個參戶,結夥上山落草為寇。
那時單有一路“山匪”,多則幾十人,少則三五人,各有各的山頭勢力,不幹殺人放火越貨劫财的勾當,仍是刨棒槌套皮子,隻不過挖參不交貢,私自賣給收參的老客,讓朝廷抓住了也得掉腦袋。
海大刀歲數最大,且為人敦厚,以前又是當官的,做了山匪也是首領,仍按參幫的規矩,稱其為“大把頭”。
白臉狼不容參戶造反,殺了海大刀等人的家眷,不斷派人進山追剿。
海大刀他們加着一萬個小心,哪怕嚴冬時節挖不了棒槌,也不敢下山貓冬,就在深山裡到處“下對兒”,套幾隻山牲口,剝皮取暖,割肉充饑,住在山洞或是窩棚裡,過得跟野獸似的。
下對兒就得溜對兒,漫山遍野地轉悠,天黑了趕不回住處,便在背風處攏火取暖。
窦占龍命不該絕,走投無路之際,撞上了他們三個。
各自交完了底,海大刀一努嘴,讓小釘子把銀票還給窦占龍。
他對窦占龍說:“既然你是白臉狼的對頭,我們非但不殺你,不搶你,還得幫着你,你這是往哪兒逃啊?”窦占龍深深打了一躬:“我想去海參窩子避禍,又怕白臉狼帶着馬隊追上來,懇求三位指點一條穿山的近路。
”小釘子插口道:“你去不成了,前一陣子俄賊擾邊,在海參窩子殺人放火,全燒沒了。
”窦占龍連聲叫苦,白臉狼為人歹毒,見得圍狗有去無回,必定會繼續派人追殺,那可怎麼辦呢?海大刀說:“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你跟俺們仨走,在山埂子躲上一冬,餓了有狍子肉,冷了有貉子皮,強似流水窯大車店,白臉狼也找不着你。
等天暖刨了棒槌,我們下山賣棒槌的時候,再帶上你入關。
”窦占龍心裡一陣熱乎,怪不得說“人不可貌相”,三個山匪面相吓人,心腸卻好,稱得上綠林好漢,當場下拜道:“活命之恩,恩同再造,三位大恩大德,我無以為報,給三位磕頭了!”海大刀一把将他拽起來,拉到火堆旁,與其餘二人圍坐成一圈,吃了些狍子肉充饑。
小釘子見窦占龍渾身上下都凍成了冰疙瘩,便往瓦罐裡抓了幾把雪,又放入幾塊野山姜,煮沸了給他喝下去,當時頭頂就見了汗。
四個人輪流迷瞪了一宿,攢足了力氣,嘎吱嘎吱地踩着積雪,一路往深山中走。
這一大片荒山野嶺,綿延幾百裡,走不完的深山老峪,望不盡的皚皚白雪。
山溝裡有采蘑菇人搭的窩棚,數九隆冬沒人住,成了山匪落腳的地方。
蘑菇窩棚八下子漏風,天熱倒還罷了,冬天怎麼住得了人呢?關外人有法子,在窩棚外圍鋪上厚厚一層雪,端着鐵鍋往上潑涼水,轉眼就凍成了冰坨子,風打不透,雪壓不塌,堪比銅牆鐵壁。
再在風口處,拿石礫子、樹杈子,混着積雪築起一道障子,将穿山的寒風擋下了十之八九,屋子裡再放上炭盆,鋪氈蓋皮,足以在裡面貓上一冬。
窦占龍在保定府的商号當了三年學徒,又效力三年,練成了一張能當銀子使的巧嘴,專揀好聽的說,還會炒菜、煮飯,盡管手藝馬馬虎虎,那也比隻會大鍋亂炖、架火燒烤的山匪厲害多了。
三個山匪之前還處處防着窦占龍,擔心他是白臉狼手下的探子,至此才對他刮目相看,再無疑慮。
合計着等天氣暖和了,也讓窦占龍一道去挖棒槌,掙了錢有他一份,不白耽誤這一年。
他們仨言而有信,轉過年來,待到冰雪消融,窦占龍和海大刀、老索倫、小釘子四個人,帶上挖棒槌的一應之物,各攜弓刀棍棒,離開蘑菇窩棚,去到山中一座天坑。
此處有座老廟,俗稱“棒槌廟”,各路山匪挖棒槌之前,必定到此燒香磕頭祭拜神靈,求告祖師爺保着自己多擡大貨,少遇官兵。
窦占龍不懂參幫的規矩,不敢亂說亂動,隻跟着三個山匪跪下磕頭,祈求棒槌祖宗保佑。
祭拜已畢,海大刀帶着他們出了棒槌廟,一猛子鑽入浩瀚無邊的山林。
關東山有外山與深山之分,挖金的、挖參的、打獵的隻在外山轉悠。
山匪亡命山林,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挖棒槌,那也不是天不怕地不怕,首先得躲着官兵,其次要避開白臉狼的爪牙,再一個是不敢往真正的深山裡走,頂多在深山和外山交界之處走動,因為關外是塊寶地,萬物皆有靈,即便是鄉下的水缸、掃帚、碾子、磨盤、醬杵子,傳得年深歲久,都能沾上仙氣兒,遠不止“胡黃常蟒鬼”,往下排還有“灰黑桑古皮”。
密不透風的莽莽林海之中,神出鬼沒的東西太多了! [1]棒槌:人參别名,東北三省的養參人、采參人、賣參人習慣将人參稱為“棒槌”。
[2]黑龍江部分魚類的統稱。
“三花”指的是鳌花、鳊花、鲫花;“五羅”指的是哲羅、法羅、雅羅、胡羅、銅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為概指,無法一一列舉具體魚類的名稱。
窦占龍心念一閃:“憑他們三位的尊榮,必是山賊草寇無疑,但盼着不是白臉狼的手下。
遇上山賊草寇,那還有我一條活路,因為關東山人煙稀少,山匪劫财不殺人,你把人都殺光了,往後劫誰去?跟白臉狼一樣又劫财又殺人的少之又少,萬一是白臉狼派來的追兵,那我可是自尋死路了!”趕緊把身上的碎銀子和銀票掏出來,一臉無辜地求饒:“我是杆子幫做小買賣的,在山裡轉蒙了,不想遇上三位壯士,手上隻有這些銀子,萬望三位高擡貴手,留小人一條活命!”身材短小的那位眼睛一亮,搶過銀票瞅了瞅,厲聲罵道:“你他娘的騙鬼呢?大雪封山,你來林子裡跟熊瞎子做買賣?該不是白臉狼派來的探子?”窦占龍聽對方提及“白臉狼”三字,登時吃了一驚,不過白臉狼的手下,怎敢直呼其匪号?便含含糊糊地反問了一句:“白……白……白臉狼?” 那三人互相遞了個眼色,大腦殼對小個子說:“老三,我瞅這小子老實巴交的,又不是關東口音,不像給白臉狼放籠的皮子。
”小個子直眉瞪眼地說:“大哥,你咋瞅出他老實巴交的?我瞅他可挺鬼道,這倆眼珠子跟個夜貓子似的,還裝着不認識白臉狼,咱待着也是膩味,不如折騰折騰他,綁在樹上挖出心肝來下酒!”大腦殼子眉頭一皺,扭頭去問醜鬼:“老二,你咋說?”醜鬼沉着臉沒吭聲,但從他陰狠兇險的目光中,也不難看出他的心思。
窦占龍是做買賣的行商,最擅察言觀色,看他們仨提及白臉狼,皆是咬牙切齒一臉憤恨,又是殺又是剮的,那甭問了,肯定跟白臉狼有仇,連忙說道:“不瞞三位好漢,我跟着杆子幫跑關東,想多掙幾個錢,所以沒回老家,在鳇魚圈當個小打,隻因祖輩與白臉狼結仇,不巧在鳇魚宴上讓他認了出來,恨不得将我扒皮抽筋,我趁夜出逃,又讓白臉狼的圍狗攆上了,多虧我帶的卷毛哨拼死相救,拖着六條圍狗躍入深谷。
我不忍讓它橫屍山野,去到深谷底下尋找,結果走迷了路,誤打誤撞來至此處。
”小個子山匪問道:“你說的卷毛哨,是不是鬥過豹子的那條獵狗?”窦占龍使勁點了點頭:“對對對,拿麻線縫着半邊臉,跟個小馬駒子似的,您也聽說過我的大黃狗?”小個子山匪說道:“卷毛哨是關東山有名有号的獵狗,誰人不知?如若是掉在幹飯盆裡,那指定摔個稀爛,再讓大雪片子一蓋,連根毛兒也找不着了。
我勸你趁早死了心,那個地方沒人下得去。
”窦占龍聽得此言,心下一陣黯然。
三個山匪見他不是白臉狼的爪牙,臉上的神色緩和了不少。
三人也不避諱,逐一通了名号,平頂大腦殼子的綽号“海大刀”,扁擔壓不出個屁但城府最深的醜鬼叫“老索倫”,急脾氣的小個子,人稱“小釘子”。
他們頭上頂着匪号,卻并非殺人越貨的賊寇。
海大刀祖上是吃皇糧的軍官,傳至他這一代,在打牲烏拉總管衙門當差,官拜骁騎校,管着不少參戶和打牲丁,小釘子、老索倫二人是他的手下,跟着他十來年,有如左膀右臂一般。
三個人指山吃飯,娶妻生子,原本過得挺好,自打白臉狼把持了參幫,該交給朝廷的棒槌一兩不少,額外還得再給他多交一份,逼死了不少參戶。
頭幾年,小釘子挖的棒槌不夠數,挨了白臉狼手下一頓毒打,幾乎被活活打死。
海大刀忍不住氣,一刀宰了那個狗腿子,招呼老索倫以及另外十來個參戶,結夥上山落草為寇。
那時單有一路“山匪”,多則幾十人,少則三五人,各有各的山頭勢力,不幹殺人放火越貨劫财的勾當,仍是刨棒槌套皮子,隻不過挖參不交貢,私自賣給收參的老客,讓朝廷抓住了也得掉腦袋。
海大刀歲數最大,且為人敦厚,以前又是當官的,做了山匪也是首領,仍按參幫的規矩,稱其為“大把頭”。
白臉狼不容參戶造反,殺了海大刀等人的家眷,不斷派人進山追剿。
海大刀他們加着一萬個小心,哪怕嚴冬時節挖不了棒槌,也不敢下山貓冬,就在深山裡到處“下對兒”,套幾隻山牲口,剝皮取暖,割肉充饑,住在山洞或是窩棚裡,過得跟野獸似的。
下對兒就得溜對兒,漫山遍野地轉悠,天黑了趕不回住處,便在背風處攏火取暖。
窦占龍命不該絕,走投無路之際,撞上了他們三個。
各自交完了底,海大刀一努嘴,讓小釘子把銀票還給窦占龍。
他對窦占龍說:“既然你是白臉狼的對頭,我們非但不殺你,不搶你,還得幫着你,你這是往哪兒逃啊?”窦占龍深深打了一躬:“我想去海參窩子避禍,又怕白臉狼帶着馬隊追上來,懇求三位指點一條穿山的近路。
”小釘子插口道:“你去不成了,前一陣子俄賊擾邊,在海參窩子殺人放火,全燒沒了。
”窦占龍連聲叫苦,白臉狼為人歹毒,見得圍狗有去無回,必定會繼續派人追殺,那可怎麼辦呢?海大刀說:“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你跟俺們仨走,在山埂子躲上一冬,餓了有狍子肉,冷了有貉子皮,強似流水窯大車店,白臉狼也找不着你。
等天暖刨了棒槌,我們下山賣棒槌的時候,再帶上你入關。
”窦占龍心裡一陣熱乎,怪不得說“人不可貌相”,三個山匪面相吓人,心腸卻好,稱得上綠林好漢,當場下拜道:“活命之恩,恩同再造,三位大恩大德,我無以為報,給三位磕頭了!”海大刀一把将他拽起來,拉到火堆旁,與其餘二人圍坐成一圈,吃了些狍子肉充饑。
小釘子見窦占龍渾身上下都凍成了冰疙瘩,便往瓦罐裡抓了幾把雪,又放入幾塊野山姜,煮沸了給他喝下去,當時頭頂就見了汗。
四個人輪流迷瞪了一宿,攢足了力氣,嘎吱嘎吱地踩着積雪,一路往深山中走。
這一大片荒山野嶺,綿延幾百裡,走不完的深山老峪,望不盡的皚皚白雪。
山溝裡有采蘑菇人搭的窩棚,數九隆冬沒人住,成了山匪落腳的地方。
蘑菇窩棚八下子漏風,天熱倒還罷了,冬天怎麼住得了人呢?關外人有法子,在窩棚外圍鋪上厚厚一層雪,端着鐵鍋往上潑涼水,轉眼就凍成了冰坨子,風打不透,雪壓不塌,堪比銅牆鐵壁。
再在風口處,拿石礫子、樹杈子,混着積雪築起一道障子,将穿山的寒風擋下了十之八九,屋子裡再放上炭盆,鋪氈蓋皮,足以在裡面貓上一冬。
窦占龍在保定府的商号當了三年學徒,又效力三年,練成了一張能當銀子使的巧嘴,專揀好聽的說,還會炒菜、煮飯,盡管手藝馬馬虎虎,那也比隻會大鍋亂炖、架火燒烤的山匪厲害多了。
三個山匪之前還處處防着窦占龍,擔心他是白臉狼手下的探子,至此才對他刮目相看,再無疑慮。
合計着等天氣暖和了,也讓窦占龍一道去挖棒槌,掙了錢有他一份,不白耽誤這一年。
他們仨言而有信,轉過年來,待到冰雪消融,窦占龍和海大刀、老索倫、小釘子四個人,帶上挖棒槌的一應之物,各攜弓刀棍棒,離開蘑菇窩棚,去到山中一座天坑。
此處有座老廟,俗稱“棒槌廟”,各路山匪挖棒槌之前,必定到此燒香磕頭祭拜神靈,求告祖師爺保着自己多擡大貨,少遇官兵。
窦占龍不懂參幫的規矩,不敢亂說亂動,隻跟着三個山匪跪下磕頭,祈求棒槌祖宗保佑。
祭拜已畢,海大刀帶着他們出了棒槌廟,一猛子鑽入浩瀚無邊的山林。
關東山有外山與深山之分,挖金的、挖參的、打獵的隻在外山轉悠。
山匪亡命山林,把腦袋拴在褲腰帶上挖棒槌,那也不是天不怕地不怕,首先得躲着官兵,其次要避開白臉狼的爪牙,再一個是不敢往真正的深山裡走,頂多在深山和外山交界之處走動,因為關外是塊寶地,萬物皆有靈,即便是鄉下的水缸、掃帚、碾子、磨盤、醬杵子,傳得年深歲久,都能沾上仙氣兒,遠不止“胡黃常蟒鬼”,往下排還有“灰黑桑古皮”。
密不透風的莽莽林海之中,神出鬼沒的東西太多了! [1]棒槌:人參别名,東北三省的養參人、采參人、賣參人習慣将人參稱為“棒槌”。
[2]黑龍江部分魚類的統稱。
“三花”指的是鳌花、鳊花、鲫花;“五羅”指的是哲羅、法羅、雅羅、胡羅、銅羅;“十八子”“七十二雜魚”為概指,無法一一列舉具體魚類的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