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崔老道聽書
關燈
小
中
大
是打這兒留下來的。
金蟾落在龍虎山五雷殿,後來又下山借了窦占龍的形竅。
擱下後話暫且不提,單說金翅大鵬明王……”崔道爺一上來還能狗戴嚼子——胡勒,勒了幾句沒新詞兒了,索性又給續上一段《嶽飛傳》,直說到金翅大鵬鳥下界投胎,途中與鐵背虬龍一場鏖戰,啄死蝦兵蟹将不計其數,這才又摔了一下法尺,來了句:“欲知後事如何,且留下回分解!” 在場的書座兒全聽傻了,一時間鴉雀無聲。
過了半天才有沒琢磨過味兒來的,嘬着牙花子問旁邊那位:“二哥,這個老道說的是《窦占龍憋寶》嗎?我怎麼聽着像《嶽飛傳》呢?”那位也直撓頭:“我也納悶兒啊,一上來說的倒是窦占龍,怎麼又拐到金翅大鵬鳥了?”還有不懂裝懂的:“你們知道什麼?人家先生高就高在這兒了,這叫埋扣子,扣子埋得越深這書越好,三分讓人聽七分讓人想,聽不到最後且不讓你明白呢!” 那麼說崔老道真是埋扣子嗎?他埋個蒜錘子!純屬蹚着走,應付一場是一場。
如果說他肚子裡沒有《窦占龍憋寶》,那也是冤枉他了,按他心中所想的梁子,上下兩本《窦占龍憋寶》,擱到書場子裡說,一天一個時辰,最多可以說半年,往後吃誰去?況且崔老道沒有說書的師承門戶,他這部書又沒過口,全是自己在肚子裡編纂的,沒經過錘煉,這樣的内容非得拿到台上,當着聽衆使一遍,邊說邊用眼角餘光觀瞧書座兒的反應,什麼時候眉頭緊鎖、什麼時候扼腕歎息、什麼時候咧嘴大笑、什麼時候拍案叫絕……說書的心裡頭才有底,才知道什麼節骨眼兒使什麼活兒。
書不過口,等于沒有,過了口又怕讓同行摳走。
台底下那麼多聽書的,肯定有來偷藝的。
按江湖上的說法“有相在場瞎胡侃,無相在場入正闆”,所以他兜過來繞過去,先拿《嶽飛傳》對付了一天! 一衆書座兒聽了個滿頭霧水,各自回到家,輾轉反側琢磨了一宿,轉天又是趕早來的,在台底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今天怎麼着不得聽出點眉目了? 今天來的人比昨天有增無減,屋裡坐得滿滿當當,門外的人還在往裡擠,夥計堵在門口作揖行禮:“列位列位,實在對不住了,人太多進不來,您先去别的書場子聽聽,過會兒再來吧!” 未曾開書之先,崔老道扒着台簾兒看罷多時,扭頭跟蔡老闆吹噓:“看見了嗎,咱這扣子勒得多瓷實?您瞧瞧今天這堂粘子,一個座兒沒掉,我瞅着還比頭天多了十來個!”蔡老闆沒說話,真要按照說書的規矩,就沖崔老道昨天那通胡吣,就夠萬剮淩遲的,可眼瞅着台底下全坐滿了,且看他今天怎麼說吧。
崔老道是一回生二回熟,俨然把書場子當成了南門口,大搖大擺來到台上,法尺一摔信口雌黃:“各位,咱們昨天開的書,單說一部《窦占龍憋寶》,可有人問了,咱不是講《窦占龍憋寶》嗎,怎麼又扯到金翅大鵬鳥轉世投胎了?這段連街底兒賣藥糖的都會說,還用得着你崔老道講嗎?好嘛,您是問到點子上了!并非貧道我不給書聽,皆因在座的各位都是會聽書的,什麼樣的書沒聽過呢?如若一上來就跑梁子,三天跑完了您還聽個什麼勁呢?何況咱說書的講古比今,不拿窦占龍跟嶽飛比對比對,怎麼顯得出他的能耐?行了,咱閑言少叙,不提嶽飛了,單表窦占龍!衆所周知,一個人一條命,窦爺一輩子卻要躲九死十三災,他得有多大的手段?又惹了多大的禍端?才引出這一番奇遇?” 3 崔老道二次登台說書,幾句話又攏住了一衆聽書的耳音,台底下鴉雀無聲,都覺得來着了,這可得好好聽聽。
崔老道三言五語壓住了場子,心中暗暗得意,不緊不慢地接着往下說:“這麼一位驚天動地的奇人,可也是娘生媽養的,能生下這麼一個兒子,這位當娘的能是一般人嗎?提起這位窦老夫人可了不得,首先來說長得太好了,畫上的美人兒不過如此,且又知書達理、溫文爾雅,天底下那麼多當娘的,再難找出一位能跟她媲美的,哪位說真沒有嗎?依貧道看來也不盡然,還有一位嶽母,那也是大大地有名,在兒子背上刺下四個大字叫‘精……忠……報……國’!想當年,金翅大鵬鳥啄死了鐵背虬龍外帶蝦兵蟹将龜丞相,投胎到嶽員外家中……”就這麼着又說上《嶽飛傳》了! 台底下的可不幹了,大夥氣不打一處來:“你個牛鼻子老道也忒難點兒了,以為咱地道外的老少爺們兒是軟面捏的嗎?敬你一聲‘先生’,你倒把我們當傻子糊弄!”地道外的人又不同于别處,向來以民風彪悍出名,當時就有愣主兒,抓起桌子上的茶壺,權當翻天印,奔着崔老道的腦袋就扔。
崔老道坐在書案後左躲右閃,躲過了茶,沒閃開壺,正打在腦門子上,“嘩啦”一聲響,茶壺碎了,他的腦袋也開了,滿臉血刺呼啦。
還有嫌不解恨的,又沖上來三五位,在台上追着崔老道打。
崔道爺坐不住了,屁股往起一彈,撒開腿圍着書案繞圈,口中不住求告:“哎哎哎,君子動口不動手啊,天津衛的老爺兒們不興以多欺少!”台下衆人卻是幸災樂禍,拍着巴掌起哄喝彩:“今兒個咱可開眼了,書台上演全武行,開天辟地頭一遭啊!” 後台的蔡老闆看見前邊亂作一團,止不住搖頭歎氣,暗罵:“你個牛鼻子老道真是錯翻眼皮子了,讓你登台說書,你卻挖點來了,也不出去掃聽掃聽,地道外聽書的有善茬兒嗎?甭看穿得人五人六的,其中可是藏污納垢,什麼叫粗胳膊老五,怎麼是細胳膊老六,專在書場子裡飛貼打網、訛錢鬧事,重一重能把園子給‘鉚’了,你這不是自己找打嗎?” 再看崔老道,他這肚子裡常年裝的是豆餅雜合面,肝腎兩虛,氣血不足,腿腳又不利索,跑着跑着就沒力氣了,腳底下一滑打了個趔趄,被衆人順勢摁在台上,拳腳相加一頓臭揍。
蔡老闆也生着悶氣,巴不得那幾位狠狠收拾崔老道一通,冷眼瞧了半天,看見揍得差不多了,這才出來打圓場。
蔡老闆在地道外混迹多年,也是通着河連着海有頭有臉的江湖人物,以往沒人敢在他的場子鬧事。
隻因崔老道今天犯了衆怒,不打不足以平民憤,大夥實在忍不住了才動的手,說到底不過是來聽玩意兒圖個消遣,犯不上鬧出人命,既然有蔡老闆出面勸說,便借着這個台階,就此作罷了。
崔老道讓人揍了個鼻青臉腫,腦袋上還開了個大口子,也沒臉再去見蔡老闆了,垂頭喪氣地回到家,怪自己貪小便宜吃大虧,人家讓他說《窦占龍憋寶》,他非得偷奸耍滑,拿說過三百多遍的《嶽飛傳》對付書座兒,剛端上的飯碗,沒等焐熱乎就砸了個稀碎。
眼瞅着家裡又揭不開鍋了,隻得頂風冒雪推着卦車去南門口做生意,怎知道說了半天沒開張,卻聽來一樁出奇的怪事——蔡記書場又請了一位先生,每天夜裡開書,說的仍是《窦占龍憋寶》! 原來崔老道在地道外蔡記書場子上買賣,偷奸耍滑挨了一頓胖揍,杵頭子也沒置下來。
所幸隻是皮外傷,在自家炕上躺了三天,頭上的傷口漸漸恢複,胳膊腿也不那麼疼了,可眼瞅着又瓢底了,過年之前蔡老闆給他的定錢早花光了,說書頭一天打賞的着實不少,但是按規矩初一十五才分賬,沒等混到分賬那天,他就讓人打了出來,有心回去讨要那一天的份兒錢,想想還是沒敢去,真要算細賬,也許還得倒找人家定錢。
如今囊中沒錢、缸中無米,崔道爺隻得重操舊業,推着卦車一瘸一拐來到南門口。
此時還沒出正月,他出來得又早,東一瞅西一瞧,小風兒嗖嗖的,街上冷得連條狗都沒有,抱着肩膀蹲了一個多時辰,路上才逐漸有
金蟾落在龍虎山五雷殿,後來又下山借了窦占龍的形竅。
擱下後話暫且不提,單說金翅大鵬明王……”崔道爺一上來還能狗戴嚼子——胡勒,勒了幾句沒新詞兒了,索性又給續上一段《嶽飛傳》,直說到金翅大鵬鳥下界投胎,途中與鐵背虬龍一場鏖戰,啄死蝦兵蟹将不計其數,這才又摔了一下法尺,來了句:“欲知後事如何,且留下回分解!” 在場的書座兒全聽傻了,一時間鴉雀無聲。
過了半天才有沒琢磨過味兒來的,嘬着牙花子問旁邊那位:“二哥,這個老道說的是《窦占龍憋寶》嗎?我怎麼聽着像《嶽飛傳》呢?”那位也直撓頭:“我也納悶兒啊,一上來說的倒是窦占龍,怎麼又拐到金翅大鵬鳥了?”還有不懂裝懂的:“你們知道什麼?人家先生高就高在這兒了,這叫埋扣子,扣子埋得越深這書越好,三分讓人聽七分讓人想,聽不到最後且不讓你明白呢!” 那麼說崔老道真是埋扣子嗎?他埋個蒜錘子!純屬蹚着走,應付一場是一場。
如果說他肚子裡沒有《窦占龍憋寶》,那也是冤枉他了,按他心中所想的梁子,上下兩本《窦占龍憋寶》,擱到書場子裡說,一天一個時辰,最多可以說半年,往後吃誰去?況且崔老道沒有說書的師承門戶,他這部書又沒過口,全是自己在肚子裡編纂的,沒經過錘煉,這樣的内容非得拿到台上,當着聽衆使一遍,邊說邊用眼角餘光觀瞧書座兒的反應,什麼時候眉頭緊鎖、什麼時候扼腕歎息、什麼時候咧嘴大笑、什麼時候拍案叫絕……說書的心裡頭才有底,才知道什麼節骨眼兒使什麼活兒。
書不過口,等于沒有,過了口又怕讓同行摳走。
台底下那麼多聽書的,肯定有來偷藝的。
按江湖上的說法“有相在場瞎胡侃,無相在場入正闆”,所以他兜過來繞過去,先拿《嶽飛傳》對付了一天! 一衆書座兒聽了個滿頭霧水,各自回到家,輾轉反側琢磨了一宿,轉天又是趕早來的,在台底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今天怎麼着不得聽出點眉目了? 今天來的人比昨天有增無減,屋裡坐得滿滿當當,門外的人還在往裡擠,夥計堵在門口作揖行禮:“列位列位,實在對不住了,人太多進不來,您先去别的書場子聽聽,過會兒再來吧!” 未曾開書之先,崔老道扒着台簾兒看罷多時,扭頭跟蔡老闆吹噓:“看見了嗎,咱這扣子勒得多瓷實?您瞧瞧今天這堂粘子,一個座兒沒掉,我瞅着還比頭天多了十來個!”蔡老闆沒說話,真要按照說書的規矩,就沖崔老道昨天那通胡吣,就夠萬剮淩遲的,可眼瞅着台底下全坐滿了,且看他今天怎麼說吧。
崔老道是一回生二回熟,俨然把書場子當成了南門口,大搖大擺來到台上,法尺一摔信口雌黃:“各位,咱們昨天開的書,單說一部《窦占龍憋寶》,可有人問了,咱不是講《窦占龍憋寶》嗎,怎麼又扯到金翅大鵬鳥轉世投胎了?這段連街底兒賣藥糖的都會說,還用得着你崔老道講嗎?好嘛,您是問到點子上了!并非貧道我不給書聽,皆因在座的各位都是會聽書的,什麼樣的書沒聽過呢?如若一上來就跑梁子,三天跑完了您還聽個什麼勁呢?何況咱說書的講古比今,不拿窦占龍跟嶽飛比對比對,怎麼顯得出他的能耐?行了,咱閑言少叙,不提嶽飛了,單表窦占龍!衆所周知,一個人一條命,窦爺一輩子卻要躲九死十三災,他得有多大的手段?又惹了多大的禍端?才引出這一番奇遇?” 3 崔老道二次登台說書,幾句話又攏住了一衆聽書的耳音,台底下鴉雀無聲,都覺得來着了,這可得好好聽聽。
崔老道三言五語壓住了場子,心中暗暗得意,不緊不慢地接着往下說:“這麼一位驚天動地的奇人,可也是娘生媽養的,能生下這麼一個兒子,這位當娘的能是一般人嗎?提起這位窦老夫人可了不得,首先來說長得太好了,畫上的美人兒不過如此,且又知書達理、溫文爾雅,天底下那麼多當娘的,再難找出一位能跟她媲美的,哪位說真沒有嗎?依貧道看來也不盡然,還有一位嶽母,那也是大大地有名,在兒子背上刺下四個大字叫‘精……忠……報……國’!想當年,金翅大鵬鳥啄死了鐵背虬龍外帶蝦兵蟹将龜丞相,投胎到嶽員外家中……”就這麼着又說上《嶽飛傳》了! 台底下的可不幹了,大夥氣不打一處來:“你個牛鼻子老道也忒難點兒了,以為咱地道外的老少爺們兒是軟面捏的嗎?敬你一聲‘先生’,你倒把我們當傻子糊弄!”地道外的人又不同于别處,向來以民風彪悍出名,當時就有愣主兒,抓起桌子上的茶壺,權當翻天印,奔着崔老道的腦袋就扔。
崔老道坐在書案後左躲右閃,躲過了茶,沒閃開壺,正打在腦門子上,“嘩啦”一聲響,茶壺碎了,他的腦袋也開了,滿臉血刺呼啦。
還有嫌不解恨的,又沖上來三五位,在台上追着崔老道打。
崔道爺坐不住了,屁股往起一彈,撒開腿圍着書案繞圈,口中不住求告:“哎哎哎,君子動口不動手啊,天津衛的老爺兒們不興以多欺少!”台下衆人卻是幸災樂禍,拍着巴掌起哄喝彩:“今兒個咱可開眼了,書台上演全武行,開天辟地頭一遭啊!” 後台的蔡老闆看見前邊亂作一團,止不住搖頭歎氣,暗罵:“你個牛鼻子老道真是錯翻眼皮子了,讓你登台說書,你卻挖點來了,也不出去掃聽掃聽,地道外聽書的有善茬兒嗎?甭看穿得人五人六的,其中可是藏污納垢,什麼叫粗胳膊老五,怎麼是細胳膊老六,專在書場子裡飛貼打網、訛錢鬧事,重一重能把園子給‘鉚’了,你這不是自己找打嗎?” 再看崔老道,他這肚子裡常年裝的是豆餅雜合面,肝腎兩虛,氣血不足,腿腳又不利索,跑着跑着就沒力氣了,腳底下一滑打了個趔趄,被衆人順勢摁在台上,拳腳相加一頓臭揍。
蔡老闆也生着悶氣,巴不得那幾位狠狠收拾崔老道一通,冷眼瞧了半天,看見揍得差不多了,這才出來打圓場。
蔡老闆在地道外混迹多年,也是通着河連着海有頭有臉的江湖人物,以往沒人敢在他的場子鬧事。
隻因崔老道今天犯了衆怒,不打不足以平民憤,大夥實在忍不住了才動的手,說到底不過是來聽玩意兒圖個消遣,犯不上鬧出人命,既然有蔡老闆出面勸說,便借着這個台階,就此作罷了。
崔老道讓人揍了個鼻青臉腫,腦袋上還開了個大口子,也沒臉再去見蔡老闆了,垂頭喪氣地回到家,怪自己貪小便宜吃大虧,人家讓他說《窦占龍憋寶》,他非得偷奸耍滑,拿說過三百多遍的《嶽飛傳》對付書座兒,剛端上的飯碗,沒等焐熱乎就砸了個稀碎。
眼瞅着家裡又揭不開鍋了,隻得頂風冒雪推着卦車去南門口做生意,怎知道說了半天沒開張,卻聽來一樁出奇的怪事——蔡記書場又請了一位先生,每天夜裡開書,說的仍是《窦占龍憋寶》! 原來崔老道在地道外蔡記書場子上買賣,偷奸耍滑挨了一頓胖揍,杵頭子也沒置下來。
所幸隻是皮外傷,在自家炕上躺了三天,頭上的傷口漸漸恢複,胳膊腿也不那麼疼了,可眼瞅着又瓢底了,過年之前蔡老闆給他的定錢早花光了,說書頭一天打賞的着實不少,但是按規矩初一十五才分賬,沒等混到分賬那天,他就讓人打了出來,有心回去讨要那一天的份兒錢,想想還是沒敢去,真要算細賬,也許還得倒找人家定錢。
如今囊中沒錢、缸中無米,崔道爺隻得重操舊業,推着卦車一瘸一拐來到南門口。
此時還沒出正月,他出來得又早,東一瞅西一瞧,小風兒嗖嗖的,街上冷得連條狗都沒有,抱着肩膀蹲了一個多時辰,路上才逐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