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集萃

關燈
史插曲,現在它什麼也不是。

    赫林的一個觀點被與他對立的一個自然哲學家霍爾丹,揶揄道:該觀點就是,必有一個化合物擁有那些屬性,我們現在知道它就是脫氧核糖核酸,即DNA,所擁有的。

     ©《旁觀者》,1977 自然的博弈 漢密爾頓發表于《科學》,1977年5月13日(節選) 所有人都應該來閱讀這本書,此書也的确适合所有人群。

    它使用絕妙的技巧描述了進化論的新面孔。

    最近有很多書籍,緻力于以一種輕松、無礙的形式向公衆傳授新的生物學知識,但有時候那些知識卻是錯誤的。

    在我看來,與那些書相比,本書更加嚴謹也更加成功。

    它成功地完成了那個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即使用簡單、非技術性的英語來表達一些更深奧的、更數學的關于近期進化思潮的主題。

    以這些主題帶來的寬廣視角縱覽這本書,它甚至能使很多自認為已經清楚的研究型生物學家感到驚訝和振奮。

    至少,他們會對這個評論者感到驚訝。

    再重複一次,這本書對任何人都是很容易閱讀的,哪怕他沒有任何科學背景。

     就算不是故意去假冒内行,但當某人閱讀一本領域與自己研究興趣相似的暢銷書時,它幾乎都會情不自禁的去找茬:這個例子用得不好,那個觀點太模糊了,這個概念是錯的,很多年前就被放棄了。

    但本書令我無話可說。

    這并不是說這裡面沒有可能存在的問題——這對于一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現炒現賣的作品是不大現實的——而是指其中的生物學從整體上來看是朝向正确的方向的,其可能存在問題的論點也是非教條主義的。

    該作者對自己觀點的謙遜表達緩和了很多批評,讀者們總能在這裡或那裡找到這樣一個讓他們很開心的提議:如果他們不習慣給出的模型,他們應該能找出另一個更好的模型。

    能在暢銷書中做出如此嚴肅的邀請生動地反應了該話題的新穎性。

    不可思議的是,那些還未得以驗證的簡單觀點可能可以迅速地解決一些進化論裡的古老謎題,而這樣的可能性真的存在。

     那麼,進化論的新面孔究竟是什麼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就像是對莎士比亞的一個新的闡述:盡在書中,卻又視而不見。

    然而,我需要補充的是,出現問題的那些新觀點在達爾文的進化論書卷中并沒有它們在自然界中隐藏的那麼深,我們更像是有個20年的時間差而不是100年。

    例如,道金斯從那些我們了解得比較清楚的變化多端的螺旋狀分子起筆,但道金斯甚至不了解染色體或是染色體在性過程中演出的奇異舞蹈。

    但就算是20年,這時間也已經長的足夠令人驚訝了。

     第一章概括地描寫了這本書想要解釋的現象,并展示了它們在哲學上以及實際上對人類生命的重要性。

    一些有趣的或驚恐的動物事例抓住了我們的注意力。

    第二章回到了原始湯中的第一群複制因子。

    我們看着它們增殖并變得日益精巧。

    它們開始為物質競争,彼此之間戰鬥,甚至裂解或者吃掉對方。

    它們将自己以及它們的收獲及武器都藏在一個防禦圍欄中。

    使用這些圍欄并不隻是使他們免受競争者和捕食者的困擾,也是保護它們免受它們即将侵入的惡劣環境的影響,這樣它們繼續移動、定居、變成奇怪的形态、被潑灑在沙灘上,土地中,以及沙漠及無盡的風雪裡。

    在這些長久以來生命不能存在的邊界之中,原始湯被一遍遍的潑灑了數百萬次,以緻形成了一個異常奇特的模型多樣性。

    終于,它們被潑灑成了螞蟻和大象,山魈與人類。

    第二章總結到,考慮到這些古老複制者結合而成的一些終極後代:“保存它們正是我們存在的終極理由……今天,我們稱它們為基因,而我們就是它們的生存機器。

    ” 很有說服力并令人激動,讀者可能會這樣想,但是這真的非常新穎麼?好吧,到現在為止可能還不是,但是進化過程并沒有停滞于我們的身體。

    更重要的仍然是那些能使生物們在這擁擠的世界中存活下來的技能,這個世界有着超乎想象的微妙,微妙到遠超生物學家們在陳舊的、過時的、為了物種利益而适應的模型中所能展望到的。

    大緻來說,這本書剩餘部分的主題正是這種微妙性。

    舉一個簡單例子,鳥類的歌聲。

    這看上去似乎是一個非常沒有效率的安排:一個天真的唯物主義者在研究鸫屬中的一個種,探尋它們是如何活過嚴酷的冬天、食物匮乏等時,他會覺得發現它們中的雄性會發出豔麗的歌聲就如同降神會中真的降下靈魂那樣不現實。

    (更進一步的思考會使他覺得,這個物種竟然存在雄性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