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朽的雙螺旋 · 1
關燈
小
中
大
題時,我将再引用其他比喻。
這裡順便提一下,當然是沒有“建築師”這回事,DNA指令是由自然選擇安排的。
DNA分子做的兩件重要事情是:第一,它們進行複制,就是說進行自身複制。
自從有生命以來,這樣的複制活動就從未中斷過。
現在DNA分子對于自身複制确已技巧精湛、駕輕就熟了。
一個成年人,全身有1000萬億個細胞,但在胚胎時,最初隻是一個單細胞,擁有建築師藍圖的一個原版拷貝。
這個單細胞一分為二,兩個細胞各自把自己的那卷藍圖拷貝接受了過來。
細胞依次再按4、8、16、32等倍數分裂,直到分裂成幾十億個。
每次分裂,DNA的藍圖都毫不走樣地拷貝了下來,極少發生差錯。
講DNA的複制隻是一個方面。
但如果DNA真的是建造一個人體的一套藍圖的話,又如何按藍圖開展工作呢?它們将如何轉變成人體的組織呢?這就是我要講的DNA做的第二件重要事情。
它間接地監督制造了不同種類的分子——蛋白質。
在前一章中提到過的血紅蛋白就是種類極為繁多的蛋白質分子中的一個例子。
以4個字母構成的核苷酸字母表所表示的DNA密碼信息,通過機械的簡單形式翻譯成另一種字母表。
這就是拼寫出的蛋白質分子的氨基酸字母表。
制造蛋白質似乎同制造人體還有一大段距離,但它卻是向制造人體這一方向前進的最初一小步。
蛋白質不僅是構成人體組織的主要成分,還對細胞内一切化學過程進行靈敏的控制,在準确的時間和準确的地點,有選擇地使這種化學過程繼續或停止。
這一過程最後到底如何發展成為一個嬰兒說來話長,胚胎學家要花費幾十年,也許幾世紀的時間才能研究出來。
但這一過程發展的最後結果是個嬰兒,卻是一個确鑿無疑的事實。
基因确實間接地控制着人體的制造,其影響全然是單向的:後天獲得的特性是不能遺傳的。
不論你一生獲得的聰明才智有多少,絕不會有點滴經由遺傳途徑傳給你的子女。
新的一代都是從零開始。
人體隻不過是基因保持自己不變的一種手段。
基因控制胚胎發育這一事實在進化上的重要意義在于:它意味着基因對自身的今後生存至少要負部分責任,因為它們的生存要取決于它們寄居其中,并幫助建造的人體的效能。
很久以前,自然選擇是由自由漂浮在原始湯中複制基因的差别性生存所構成的。
如今,自然選擇有利于能熟練地制造生存機器的複制基因,即能娴熟地控制胚胎發育的基因。
在這方面,複制基因和過去一樣是沒有自覺性和目的性的。
相互競争的分子之間那種憑借各自的長壽、生殖力以及精确複制的能力來進行的自動選擇,像在遙遠的時代一樣,仍在盲目地、不可避免地繼續。
基因沒有先見之明,它們事先并不進行籌劃。
某些基因比其他一些基因更甚。
情況就是這樣。
但決定基因長壽和生殖力的特性并不像原來那樣簡單,遠遠不是那樣簡單。
近年來(指過去的6億年左右),複制基因在建造生存機器的工藝學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如肌肉、心髒和眼睛(經曆幾次單獨的進化過程)。
在那以前,作為複制基因,它們生活方式的基本特點已有了根本的改變。
我們如果要想将我們的論證繼續下去的話,需要對此有所了解。
關于現代複制基因,要了解的第一件事就是,它具有高度群居性。
生存機器是一種運載工具,它包含的不隻是一個基因,而是成千上萬個基因。
制造人體是一種相互配合的、錯綜複雜的冒險事業,為了共同的事業,某一個基因作出的貢獻和另一個基因作出的貢獻幾乎是分不開的。
[*]一個基因對人體的不同部分會産生許多不同的影響。
人體的某一部分會受到許多基因的影響,而任何一個基因所起的作用都依賴于同許多其他基因間的相互作用。
某些基因充當主基因,控制一組其他基因的活動。
用比拟的說法,就是藍圖的任何一頁對建築物的許多不同部分都提供了參考内容,而每一頁隻有作為和
這裡順便提一下,當然是沒有“建築師”這回事,DNA指令是由自然選擇安排的。
DNA分子做的兩件重要事情是:第一,它們進行複制,就是說進行自身複制。
自從有生命以來,這樣的複制活動就從未中斷過。
現在DNA分子對于自身複制确已技巧精湛、駕輕就熟了。
一個成年人,全身有1000萬億個細胞,但在胚胎時,最初隻是一個單細胞,擁有建築師藍圖的一個原版拷貝。
這個單細胞一分為二,兩個細胞各自把自己的那卷藍圖拷貝接受了過來。
細胞依次再按4、8、16、32等倍數分裂,直到分裂成幾十億個。
每次分裂,DNA的藍圖都毫不走樣地拷貝了下來,極少發生差錯。
講DNA的複制隻是一個方面。
但如果DNA真的是建造一個人體的一套藍圖的話,又如何按藍圖開展工作呢?它們将如何轉變成人體的組織呢?這就是我要講的DNA做的第二件重要事情。
它間接地監督制造了不同種類的分子——蛋白質。
在前一章中提到過的血紅蛋白就是種類極為繁多的蛋白質分子中的一個例子。
以4個字母構成的核苷酸字母表所表示的DNA密碼信息,通過機械的簡單形式翻譯成另一種字母表。
這就是拼寫出的蛋白質分子的氨基酸字母表。
制造蛋白質似乎同制造人體還有一大段距離,但它卻是向制造人體這一方向前進的最初一小步。
蛋白質不僅是構成人體組織的主要成分,還對細胞内一切化學過程進行靈敏的控制,在準确的時間和準确的地點,有選擇地使這種化學過程繼續或停止。
這一過程最後到底如何發展成為一個嬰兒說來話長,胚胎學家要花費幾十年,也許幾世紀的時間才能研究出來。
但這一過程發展的最後結果是個嬰兒,卻是一個确鑿無疑的事實。
基因确實間接地控制着人體的制造,其影響全然是單向的:後天獲得的特性是不能遺傳的。
不論你一生獲得的聰明才智有多少,絕不會有點滴經由遺傳途徑傳給你的子女。
新的一代都是從零開始。
人體隻不過是基因保持自己不變的一種手段。
基因控制胚胎發育這一事實在進化上的重要意義在于:它意味着基因對自身的今後生存至少要負部分責任,因為它們的生存要取決于它們寄居其中,并幫助建造的人體的效能。
很久以前,自然選擇是由自由漂浮在原始湯中複制基因的差别性生存所構成的。
如今,自然選擇有利于能熟練地制造生存機器的複制基因,即能娴熟地控制胚胎發育的基因。
在這方面,複制基因和過去一樣是沒有自覺性和目的性的。
相互競争的分子之間那種憑借各自的長壽、生殖力以及精确複制的能力來進行的自動選擇,像在遙遠的時代一樣,仍在盲目地、不可避免地繼續。
基因沒有先見之明,它們事先并不進行籌劃。
某些基因比其他一些基因更甚。
情況就是這樣。
但決定基因長壽和生殖力的特性并不像原來那樣簡單,遠遠不是那樣簡單。
近年來(指過去的6億年左右),複制基因在建造生存機器的工藝學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如肌肉、心髒和眼睛(經曆幾次單獨的進化過程)。
在那以前,作為複制基因,它們生活方式的基本特點已有了根本的改變。
我們如果要想将我們的論證繼續下去的話,需要對此有所了解。
關于現代複制基因,要了解的第一件事就是,它具有高度群居性。
生存機器是一種運載工具,它包含的不隻是一個基因,而是成千上萬個基因。
制造人體是一種相互配合的、錯綜複雜的冒險事業,為了共同的事業,某一個基因作出的貢獻和另一個基因作出的貢獻幾乎是分不開的。
[*]一個基因對人體的不同部分會産生許多不同的影響。
人體的某一部分會受到許多基因的影響,而任何一個基因所起的作用都依賴于同許多其他基因間的相互作用。
某些基因充當主基因,控制一組其他基因的活動。
用比拟的說法,就是藍圖的任何一頁對建築物的許多不同部分都提供了參考内容,而每一頁隻有作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