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關燈
小
中
大
讀者不妨把本書當做科學幻想小說來閱讀。
筆者構思行文着意于引人深思,喚起遐想。
然而,本書絕非杜撰之作。
它不是幻想,而是科學。
“事實比想象更離奇”,暫不論這句話是否有老生常談之嫌,它卻确切地表達了筆者對客觀事實的印象。
我們都是生存機器——作為運載工具的機器人,其程序是盲目編制的,為的是永久保存所謂基因這種禀性自私的分子。
這一事實直至今天猶使我驚歎不已。
我對其中道理雖已領略多年,但它始終使我感到有點難以置信。
但願我也能夠以此使讀者驚歎不已,這是我的希望之一。
在寫作過程中似乎有3位假想的讀者一直在我背後不時地觀望,我願将本書奉獻給他們。
第一位是我們稱之為外行的一般讀者。
為了他的緣故,我幾乎一概避免使用術語。
如屬不得已使用專門術語的地方,我都一一詳加說明。
我不明白為什麼我們不把一些學術性刊物裡的大部分術語也删掉呢?雖然我假定外行人不具備專業知識,但我卻并不認為他們愚昧無知。
隻要能做到深入淺出,就能使科學通俗易懂。
我全力以赴,試圖以通俗的語言把複雜艱澀的思想通俗化,但又不喪失其精髓。
我這樣嘗試的效果如何尚不得而知。
我的另一個抱負是,讓這本書成為一本引人入勝、扣人心弦的讀物,使其内容無愧于題材。
但這方面我能取得多大成功,心中也毫無把握。
我一向認為,生物學猶如一個神話故事那樣迷人,因為事實上,生物學的内容就是一個神話故事。
本書的題材理應激發讀者産生莫大的興趣并帶來啟發,但我所能做到的充其量不過是滄海一粟,再多我也不敢奢望了。
第二個假想的讀者是個行家。
他是一個苛求的評論家,對我所用的一些比拟筆法和修辭手段大不以為然。
他總是喜歡用這樣的短語:“除此之外……”,“但在另一方面……”,“啧!啧!”我細心地聽取了他的意見,純粹為了滿足他的要求,我甚至把書中的一章全部重寫了一遍。
但歸根結底,講述的方式畢竟還是我自己的。
這位專家對我的寫作方式恐怕不會完全沒有微詞吧!但我仍極為熱切地希望,即使是他也能在拙作中發現一點新内容,也許是對大家所熟悉的觀點的一種新見解,甚至受到啟發産生出自己的新觀點。
如果說我的這種心願太大,那麼,我是否可以希望,這本書至少能為他在旅途中消愁解悶? 我心目中的第三位讀者是位從外行向内行過渡的學生。
如果他至今還沒有抱定目标要在哪一方面成為專家,那麼我要奉勸他考慮一下我所從事的專業——動物學。
動物學固然自有其“實用價值”,而各種動物大部分又有其逗人喜愛之處。
但除此之外,研究動物學有其更為深遠的意義:因為宇宙萬物之中,我們這些動物當屬最為複雜、設計最為完美的“機器”了。
既然如此,棄動物學而求其他學科就令人費解了!對那些已經獻身于動物學研究的學生來說,但願本書能有一定的教育價值,因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孜孜不倦鑽研的經典理論著作和專業書籍,正是筆者撰寫本書的依據。
他們如果
筆者構思行文着意于引人深思,喚起遐想。
然而,本書絕非杜撰之作。
它不是幻想,而是科學。
“事實比想象更離奇”,暫不論這句話是否有老生常談之嫌,它卻确切地表達了筆者對客觀事實的印象。
我們都是生存機器——作為運載工具的機器人,其程序是盲目編制的,為的是永久保存所謂基因這種禀性自私的分子。
這一事實直至今天猶使我驚歎不已。
我對其中道理雖已領略多年,但它始終使我感到有點難以置信。
但願我也能夠以此使讀者驚歎不已,這是我的希望之一。
在寫作過程中似乎有3位假想的讀者一直在我背後不時地觀望,我願将本書奉獻給他們。
第一位是我們稱之為外行的一般讀者。
為了他的緣故,我幾乎一概避免使用術語。
如屬不得已使用專門術語的地方,我都一一詳加說明。
我不明白為什麼我們不把一些學術性刊物裡的大部分術語也删掉呢?雖然我假定外行人不具備專業知識,但我卻并不認為他們愚昧無知。
隻要能做到深入淺出,就能使科學通俗易懂。
我全力以赴,試圖以通俗的語言把複雜艱澀的思想通俗化,但又不喪失其精髓。
我這樣嘗試的效果如何尚不得而知。
我的另一個抱負是,讓這本書成為一本引人入勝、扣人心弦的讀物,使其内容無愧于題材。
但這方面我能取得多大成功,心中也毫無把握。
我一向認為,生物學猶如一個神話故事那樣迷人,因為事實上,生物學的内容就是一個神話故事。
本書的題材理應激發讀者産生莫大的興趣并帶來啟發,但我所能做到的充其量不過是滄海一粟,再多我也不敢奢望了。
第二個假想的讀者是個行家。
他是一個苛求的評論家,對我所用的一些比拟筆法和修辭手段大不以為然。
他總是喜歡用這樣的短語:“除此之外……”,“但在另一方面……”,“啧!啧!”我細心地聽取了他的意見,純粹為了滿足他的要求,我甚至把書中的一章全部重寫了一遍。
但歸根結底,講述的方式畢竟還是我自己的。
這位專家對我的寫作方式恐怕不會完全沒有微詞吧!但我仍極為熱切地希望,即使是他也能在拙作中發現一點新内容,也許是對大家所熟悉的觀點的一種新見解,甚至受到啟發産生出自己的新觀點。
如果說我的這種心願太大,那麼,我是否可以希望,這本書至少能為他在旅途中消愁解悶? 我心目中的第三位讀者是位從外行向内行過渡的學生。
如果他至今還沒有抱定目标要在哪一方面成為專家,那麼我要奉勸他考慮一下我所從事的專業——動物學。
動物學固然自有其“實用價值”,而各種動物大部分又有其逗人喜愛之處。
但除此之外,研究動物學有其更為深遠的意義:因為宇宙萬物之中,我們這些動物當屬最為複雜、設計最為完美的“機器”了。
既然如此,棄動物學而求其他學科就令人費解了!對那些已經獻身于動物學研究的學生來說,但願本書能有一定的教育價值,因為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孜孜不倦鑽研的經典理論著作和專業書籍,正是筆者撰寫本書的依據。
他們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