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鵝媽媽旅館
關燈
小
中
大
不上任何關系的人心存殺機的。
但實際上,除此之外,還存在另外的線索。
” “線索?” “據說哥哥死去的那間客房當時房門緊鎖,根本不可能從外邊進去。
而且窗戶也是……” 真琴盯着菜穗子的臉凝視了良久,之後扭動脖頸使得頸骨喀嘣作響,頗不耐煩地低聲念了一句:“密室啊……菜穗子,你究竟想說些什麼?” 菜穗子從衣兜裡掏出一張明信片。
收件人的名字是菜穗子,而寄件人就是話題的中心人物公一。
從明信片的照片上一眼就能看出,信件是從信州寄出來的。
看過明信片上的内容之後,真琴喃喃念了一句:“真是張奇怪的明信片啊。
” “馬利亞何時歸家……” “這張明信片是在哥哥死去之後才寄到的,估計應該是他在臨死之前寄出的吧。
” “感覺有點毛骨悚然啊。
” “這是哥哥寫來的最後一封信。
信上不是還有一句‘人生将會于此再次出發’嗎?這樣的人,可能會自殺嗎?” “别怪我說得難聽,”真琴把明信片遞還給菜穗子,說道,“光從這張明信片來看,我覺得你哥确實有些精神衰弱。
” “難以置信。
” “是不願相信吧?”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令人難以信服的地方。
我有沒有和你說過,有關那種毒藥的事?” “記得你曾經說過那是種很奇怪的毒藥,但名字被我忘了。
” 菜穗子說那種毒藥叫做“烏頭堿。
” “還是叫‘附子’比較淺顯易懂,就是那種植物。
” “以前曾經聽說過。
” “據說阿依努人在狩獵時常常會用到。
” “知道得挺詳細啊。
” “我從書上查的。
” 由夏至秋的時節裡,附子會開出紫色的花。
每到秋季,阿依努人就會依照他們代代相傳的方法,挖取附子的子根,拿去幹燥上三四個星期。
其主要成分為烏頭堿,分離淬取後呈白色粉末狀。
它的緻命劑量以毫克為單位,是一種比氰化鉀更厲害的毒藥——這些就是菜穗子對它的認識。
“問題在于,”真琴往後撩起了那頭飛機頭的發梢,“你哥是怎樣弄到那種毒藥的……” “他手上不應該會有那種東西。
”菜穗子的語調中帶有着少見的焦躁,“我也沒聽哥哥說過他認識阿依努人。
” “你哥哥他之前不是曾四處走的嗎?或許他去過北海道。
也有可能是在那時候弄到手的。
” “警方似乎也認為這種解釋很合理。
但我認為,這不過是在強詞奪理而已。
” “或許吧。
那些家夥就擅長幹這種事。
”說完之後,真琴把頭發揪得彎曲不已,“好了,你找我究竟啥事?我能理解菜穗子你不願相信你哥是自殺的心情,可咱們又能做得了什麼?如果你要找警察鳴冤,我可以跟你一起去,但我不敢保證他們在面對這起一年前便已結案的案子時會拿出幾分誠意來。
” 菜穗子的笑容中帶着幾分深意。
她回望着真琴的眼睛:“我想讓你陪我去的地方不是警察局。
”雖然嘴上說得很溫柔,她的目光卻很認真。
“我想去一趟信州。
” “信州?” “我想到那家旅館去看看。
” 盯着真琴的臉,菜穗子的眼眸中的光芒依舊很冷靜。
之後她淡淡地說:“我想去親眼确認一下,哥哥他當時是在一家怎樣的旅館裡,又是在怎樣的一種狀況下死去的。
然後再找出其中的真相來。
” “真相啊。
”真琴舒了口氣,“除了自殺之外,還能存在什麼真相呢?” “如果他不是自殺的,那就應該是被人殺掉的。
這樣一來的話,就必須把兇手找出來才行。
” 真琴睜大了雙眼,怔怔地盯着菜穗子:“你是認真的?” “對。
”菜穗子答道。
“事情都已經過去了一年,現在跑去旅館那邊,又能查到些什麼?真要查的話,那可得早點兒去啊。
” 菜穗子的語調依舊冷靜:“我是故意隔了一年之後再去查的。
”真琴驚異地“哎”了一聲。
“我自己也想早點兒去。
之所以隐忍至今,理由就在于,我聽說每年這時候住在那旅館裡的幾乎都是同一群人。
” “都是些常客啊?” “那旅館隻有幾間客房,每年一到這時節,預約房間的人幾乎都是同一批。
聽說去年住店的那些人裡,除了哥哥之外,也全都是些老住客。
” “嗯……” 真琴理解了菜穗子此舉的目的。
如果這件案子并非出于自殺,那麼兇手不是旅館的員工就是其住客。
要是能把他們所有人都召集到一起,就再找不出比這更适合調查案件真相的時機了。
真琴默念了一句:“似乎是認真的啊。
” “可警方當時也調查了許多情況,結果卻一無所獲啊?咱們這種外行就算跑斷了腿,估計也找不出什麼新發現。
” “時隔一年,或許敵人也已經開始有些麻痹大意了。
而且在面對警察時,敵人或許還會小心謹慎一些,而換作是面對一介女流,說不定會放松戒備。
當然了,我并不打算告訴任何人我是去年死掉那人的妹妹。
” “敵人啊……”真琴聳了聳肩。
看來菜穗子已經把這案子看作是件殺人案了。
“那你究竟想讓我做些什麼呢?”真琴問道,至于答案,其實心裡早已有數。
菜穗子低下頭,翻起眼睛。
“我在想,你能不能陪我走一趟呢?當然了,如果你不想去,我也不會勉強你。
” 真琴重重地聳了下肩,轉動黑眼珠望着天花闆,本想擺個崩潰的姿勢出來。
“也就是說,你要讓我陪你玩一場偵探遊戲?” 菜穗子垂下了視線。
“除了真琴你之外,我就再沒有任何人可依靠了。
不過沒關系的,我知道自己的請求有些強人所難了。
” “你爸媽對這事的意見呢?” “我隻告訴他們說我要去滑雪。
如果說真話,他們是不會讓我去的。
不過我告訴過他們,說我會讓你陪我一塊兒去的……我們一家人都很信任你。
” “幹嗎信任我……” 真琴嘎吱晃動了一下桌子,跳下來,之後低着頭從菜穗子身旁穿過,向着出口走去。
自己這麼做,是想告訴菜穗子,如果想要依靠他人,那就什麼事都做不成,不管對方是戀人還是家人…… 可聽到菜穗子之後的話之後,真琴不由得停下了腳步—— “這麼說倒也沒錯。
”纖弱的肩膀後傳來了微弱的話語聲,“這種事情,不管讓誰攤上都會不願啊……抱歉,是我太天真了。
你也不必在意,我會一個人去的。
但我有個請求,我想請你告訴我父母,說我是和你一塊兒滑雪去了。
不會給你添麻煩的。
你隻要幫着我圓下謊就行。
” “你真的要去?” “真的要去。
” 真琴皺起眉,再次撩起了自己的頭發,之後用盡全身力氣,狠狠地踹了一腳身旁的桌子,轉身緊緊抓住了她的雙肩。
“我有三個條件。
” 真琴的聲音中帶着一絲怒火,實際上也的确發火了,不管是對菜穗子還是對自己。
“不許做出危險的事來;查明确屬自殺之後就立刻回家;如果覺得自己無法應付就立刻返回。
就是這三個條件。
” “真琴……” “我再問一遍:你真的要去?” 菜穗子回答道:“真的要去。
” 3 指尖在朦胧的玻璃上擦出了圓形,玻璃上的輪廓清晰得如同在毛玻璃上開了個孔似的,窗外的景色展現在眼前。
天氣晴朗,天空藍得令人眼前發暈。
菜穗子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今年的十二月雖然算不上太冷,但窗外已經是一片白雪皚皚。
列車已經駛入了長野境内。
日本的國土挺遼闊的。
菜穗子的心中不禁湧起了這種無謂的感慨。
“差不多快到了吧?” 或許是強光的緣故,她身旁的真琴大大地伸了個懶腰。
菜穗子的手表指向了十一點的位置。
的确馬上就要到了。
五分鐘後,列車抵達了信濃天城站。
那站台小得讓人不禁擔心司機是不是會一不留神就開過站,而月台的構造也顯得雜亂無章。
列車的下車口與站台之間的落差很大,而且還是表面結冰的坡道,下車的時候,菜穗子不禁打了個趔趄。
包括自己和真琴在内,在這一站下車的人總共有四個。
另外兩人似乎是一對老夫妻。
列車開離月台後,老夫妻中的丈夫腳下絆了一跤。
從位置上來看,似乎是在下車時沒有站穩的緣故。
“不是跟你說了留神腳下嗎?可你就是不聽。
” 尖銳的嗓音在空蕩蕩的站台裡不停回響。
穿着黑色毛皮外套的妻子拉着男子的右手,扶住了丈夫。
男子腳底打了兩三次滑之後,總算站起了身。
隻見他身上穿了件及腰的灰色外衣,頭上戴着頂同樣顔色的鴨舌帽。
“我沒想到這落差居然會這麼大嘛,而且地面還凍得這麼硬。
” “每次你都會在這兒跌跤,怎麼老也不長記性?這
但實際上,除此之外,還存在另外的線索。
” “線索?” “據說哥哥死去的那間客房當時房門緊鎖,根本不可能從外邊進去。
而且窗戶也是……” 真琴盯着菜穗子的臉凝視了良久,之後扭動脖頸使得頸骨喀嘣作響,頗不耐煩地低聲念了一句:“密室啊……菜穗子,你究竟想說些什麼?” 菜穗子從衣兜裡掏出一張明信片。
收件人的名字是菜穗子,而寄件人就是話題的中心人物公一。
從明信片的照片上一眼就能看出,信件是從信州寄出來的。
看過明信片上的内容之後,真琴喃喃念了一句:“真是張奇怪的明信片啊。
” “馬利亞何時歸家……” “這張明信片是在哥哥死去之後才寄到的,估計應該是他在臨死之前寄出的吧。
” “感覺有點毛骨悚然啊。
” “這是哥哥寫來的最後一封信。
信上不是還有一句‘人生将會于此再次出發’嗎?這樣的人,可能會自殺嗎?” “别怪我說得難聽,”真琴把明信片遞還給菜穗子,說道,“光從這張明信片來看,我覺得你哥确實有些精神衰弱。
” “難以置信。
” “是不願相信吧?”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令人難以信服的地方。
我有沒有和你說過,有關那種毒藥的事?” “記得你曾經說過那是種很奇怪的毒藥,但名字被我忘了。
” 菜穗子說那種毒藥叫做“烏頭堿。
” “還是叫‘附子’比較淺顯易懂,就是那種植物。
” “以前曾經聽說過。
” “據說阿依努人在狩獵時常常會用到。
” “知道得挺詳細啊。
” “我從書上查的。
” 由夏至秋的時節裡,附子會開出紫色的花。
每到秋季,阿依努人就會依照他們代代相傳的方法,挖取附子的子根,拿去幹燥上三四個星期。
其主要成分為烏頭堿,分離淬取後呈白色粉末狀。
它的緻命劑量以毫克為單位,是一種比氰化鉀更厲害的毒藥——這些就是菜穗子對它的認識。
“問題在于,”真琴往後撩起了那頭飛機頭的發梢,“你哥是怎樣弄到那種毒藥的……” “他手上不應該會有那種東西。
”菜穗子的語調中帶有着少見的焦躁,“我也沒聽哥哥說過他認識阿依努人。
” “你哥哥他之前不是曾四處走的嗎?或許他去過北海道。
也有可能是在那時候弄到手的。
” “警方似乎也認為這種解釋很合理。
但我認為,這不過是在強詞奪理而已。
” “或許吧。
那些家夥就擅長幹這種事。
”說完之後,真琴把頭發揪得彎曲不已,“好了,你找我究竟啥事?我能理解菜穗子你不願相信你哥是自殺的心情,可咱們又能做得了什麼?如果你要找警察鳴冤,我可以跟你一起去,但我不敢保證他們在面對這起一年前便已結案的案子時會拿出幾分誠意來。
” 菜穗子的笑容中帶着幾分深意。
她回望着真琴的眼睛:“我想讓你陪我去的地方不是警察局。
”雖然嘴上說得很溫柔,她的目光卻很認真。
“我想去一趟信州。
” “信州?” “我想到那家旅館去看看。
” 盯着真琴的臉,菜穗子的眼眸中的光芒依舊很冷靜。
之後她淡淡地說:“我想去親眼确認一下,哥哥他當時是在一家怎樣的旅館裡,又是在怎樣的一種狀況下死去的。
然後再找出其中的真相來。
” “真相啊。
”真琴舒了口氣,“除了自殺之外,還能存在什麼真相呢?” “如果他不是自殺的,那就應該是被人殺掉的。
這樣一來的話,就必須把兇手找出來才行。
” 真琴睜大了雙眼,怔怔地盯着菜穗子:“你是認真的?” “對。
”菜穗子答道。
“事情都已經過去了一年,現在跑去旅館那邊,又能查到些什麼?真要查的話,那可得早點兒去啊。
” 菜穗子的語調依舊冷靜:“我是故意隔了一年之後再去查的。
”真琴驚異地“哎”了一聲。
“我自己也想早點兒去。
之所以隐忍至今,理由就在于,我聽說每年這時候住在那旅館裡的幾乎都是同一群人。
” “都是些常客啊?” “那旅館隻有幾間客房,每年一到這時節,預約房間的人幾乎都是同一批。
聽說去年住店的那些人裡,除了哥哥之外,也全都是些老住客。
” “嗯……” 真琴理解了菜穗子此舉的目的。
如果這件案子并非出于自殺,那麼兇手不是旅館的員工就是其住客。
要是能把他們所有人都召集到一起,就再找不出比這更适合調查案件真相的時機了。
真琴默念了一句:“似乎是認真的啊。
” “可警方當時也調查了許多情況,結果卻一無所獲啊?咱們這種外行就算跑斷了腿,估計也找不出什麼新發現。
” “時隔一年,或許敵人也已經開始有些麻痹大意了。
而且在面對警察時,敵人或許還會小心謹慎一些,而換作是面對一介女流,說不定會放松戒備。
當然了,我并不打算告訴任何人我是去年死掉那人的妹妹。
” “敵人啊……”真琴聳了聳肩。
看來菜穗子已經把這案子看作是件殺人案了。
“那你究竟想讓我做些什麼呢?”真琴問道,至于答案,其實心裡早已有數。
菜穗子低下頭,翻起眼睛。
“我在想,你能不能陪我走一趟呢?當然了,如果你不想去,我也不會勉強你。
” 真琴重重地聳了下肩,轉動黑眼珠望着天花闆,本想擺個崩潰的姿勢出來。
“也就是說,你要讓我陪你玩一場偵探遊戲?” 菜穗子垂下了視線。
“除了真琴你之外,我就再沒有任何人可依靠了。
不過沒關系的,我知道自己的請求有些強人所難了。
” “你爸媽對這事的意見呢?” “我隻告訴他們說我要去滑雪。
如果說真話,他們是不會讓我去的。
不過我告訴過他們,說我會讓你陪我一塊兒去的……我們一家人都很信任你。
” “幹嗎信任我……” 真琴嘎吱晃動了一下桌子,跳下來,之後低着頭從菜穗子身旁穿過,向着出口走去。
自己這麼做,是想告訴菜穗子,如果想要依靠他人,那就什麼事都做不成,不管對方是戀人還是家人…… 可聽到菜穗子之後的話之後,真琴不由得停下了腳步—— “這麼說倒也沒錯。
”纖弱的肩膀後傳來了微弱的話語聲,“這種事情,不管讓誰攤上都會不願啊……抱歉,是我太天真了。
你也不必在意,我會一個人去的。
但我有個請求,我想請你告訴我父母,說我是和你一塊兒滑雪去了。
不會給你添麻煩的。
你隻要幫着我圓下謊就行。
” “你真的要去?” “真的要去。
” 真琴皺起眉,再次撩起了自己的頭發,之後用盡全身力氣,狠狠地踹了一腳身旁的桌子,轉身緊緊抓住了她的雙肩。
“我有三個條件。
” 真琴的聲音中帶着一絲怒火,實際上也的确發火了,不管是對菜穗子還是對自己。
“不許做出危險的事來;查明确屬自殺之後就立刻回家;如果覺得自己無法應付就立刻返回。
就是這三個條件。
” “真琴……” “我再問一遍:你真的要去?” 菜穗子回答道:“真的要去。
” 3 指尖在朦胧的玻璃上擦出了圓形,玻璃上的輪廓清晰得如同在毛玻璃上開了個孔似的,窗外的景色展現在眼前。
天氣晴朗,天空藍得令人眼前發暈。
菜穗子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今年的十二月雖然算不上太冷,但窗外已經是一片白雪皚皚。
列車已經駛入了長野境内。
日本的國土挺遼闊的。
菜穗子的心中不禁湧起了這種無謂的感慨。
“差不多快到了吧?” 或許是強光的緣故,她身旁的真琴大大地伸了個懶腰。
菜穗子的手表指向了十一點的位置。
的确馬上就要到了。
五分鐘後,列車抵達了信濃天城站。
那站台小得讓人不禁擔心司機是不是會一不留神就開過站,而月台的構造也顯得雜亂無章。
列車的下車口與站台之間的落差很大,而且還是表面結冰的坡道,下車的時候,菜穗子不禁打了個趔趄。
包括自己和真琴在内,在這一站下車的人總共有四個。
另外兩人似乎是一對老夫妻。
列車開離月台後,老夫妻中的丈夫腳下絆了一跤。
從位置上來看,似乎是在下車時沒有站穩的緣故。
“不是跟你說了留神腳下嗎?可你就是不聽。
” 尖銳的嗓音在空蕩蕩的站台裡不停回響。
穿着黑色毛皮外套的妻子拉着男子的右手,扶住了丈夫。
男子腳底打了兩三次滑之後,總算站起了身。
隻見他身上穿了件及腰的灰色外衣,頭上戴着頂同樣顔色的鴨舌帽。
“我沒想到這落差居然會這麼大嘛,而且地面還凍得這麼硬。
” “每次你都會在這兒跌跤,怎麼老也不長記性?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