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比利時(3)

關燈
費夏福的書名才這麼不同凡響:贊賞偉大藝術品的時刻。

    ” 他的小腿肚上沒長毛,奶酪一般白,腳踝周圍的皮膚是紅偏紫。

    他把校樣拿到眼皮底下。

     “做得棒極了。

    你父親是個有天分的藝術家,是我們偉大印刷師的繼承人,可惜他的前輩在艱苦的西班牙占領時期都跑去了荷蘭。

    ” “裡面有印刷錯誤嗎?” “哪兒的話……說真的,我沒發現半點錯誤。

    ” “但是您演講的日期還……” “該死,當然了,哎喲喂,我們差點兒都……哎喲喂……” 他坐到了桌子邊,桌布上到處都是燙出的洞。

    他就像剛跑完了五百米一樣氣喘籲籲。

    莫裡斯從來都是默不作聲的,現在他也不出聲,但已經受到了觸動。

     “你們坐下吧,坐下吧。

    ” “我們不會打擾到您吧?” “年輕人,我整晚都在創作。

    可以讓自己休息一小會兒了。

    不過……休息……怎麼可能呢……人類的宿命不就是‘無休無息’?”還好他并不期待别人回答他。

    他将一大團嗆人的煙吹到了莫裡斯臉上。

     “我還真想好好款待一下你們,給你們念一下我正在寫的這個劇本中的第三幕。

    這部劇非常仔細地描述了農民起義首領尼古拉斯·贊尼金[257]的故事。

    列法艾特博士,一位精通14世紀曆史的專家,肯定我說,我沒有對曆史真相做任何的歪曲,可惜啊,小夥兒們,我筋疲力盡了。

    不過我很清楚,你們,弗蘭德的年輕一代,了解了我對我們曆史的觀點後會很有收獲。

    你們還讀書嗎,我是說,除了學校裡要求你們讀的書以外?” 兩個人都乖乖地點了點頭。

    莫裡斯在椅子上不安地滑來滑去,很可能是要上廁所了。

    路易斯突然也尿急起來。

     “記得提醒我,待會兒把我的《詩和駁詩》送給你們。

    裡面有幾句六音步詩,你們肯定會喜歡的。

    可惜我的出版社‘德·柯赫’無恥地扔下我不管了,據說是紙源緊張。

    不然我會讓你們成為我的劇本《笛卡爾之死》的第一讀者,這是部五幕劇,我以日耳曼思想為出發點,好好清算了羅曼系的僞理性,這種僞理性借助法國對我們國家的強勢影響大大削弱了我們的民族,說過分點,是扼殺了我們的民族。

    ” 他一口氣都不歇就大聲吼道:“瑪——麗——亞!” 一個骨瘦如柴的人兒,一個穿着咔嚓響的白色圍裙的百歲老孤兒出現了,用恨意十足的眼神看着路易斯。

     “瑪麗亞,給兩個年輕小夥兒倒上杯波爾圖葡萄酒!其實他們的年紀還不夠喝這個,不過我們要盡早教會他們自由不羁地享受人生啊。

    誰知道明天會怎樣呢,對吧,我的先生們?”她倒上了酒。

    波爾圖葡萄酒溫熱,甜得膩人。

     “怎麼樣?” “有點太暖和了。

    ”莫裡斯說。

     德·派德抿了一口。

    “見鬼,你還真說對了。

    瑪麗亞,馬上把酒瓶放到地窖裡去。

    不,還是算了。

    我們地窖裡還有多少瓶?” “四瓶。

    ” “這屋裡有人背着我啊……”她啪地一下把門砸着關了,動靜大得牆上那些弗拉芒棟梁都抖了抖。

     “她偷喝的。

    ”馬爾尼克斯·德·派德悄悄說,“我倒随她去,隻要不是喝這種波爾圖葡萄酒。

    本來有人送過我十二瓶的,就在我在宏泰斯先生家辦了場音樂會之後。

    ” “我祖父跟我講過那場音樂會,”路易斯說,“他可感動了。

    ” “是啊,我們的塞涅夫對德彪西可是情有獨鐘。

    ” 德·派德給自己斟了酒,一口氣喝光。

     “我朋友,安特衛普的荷蘭王室劇院的約利斯·迪爾斯,他當然是第一個讀到《笛卡爾之死》的讀者,他向我表示了熱烈的祝賀。

    ” “這個劇本真是有五幕咯?”路易斯問。

    因為他得找點什麼說,尤其在有莫裡斯這個悶葫蘆在場時。

     德·派德慢慢地點了點頭。

    他直接拿着酒瓶喝。

    “我看出來了,小夥兒,你在想,這是不是太古典主義了?我要這麼來回答你:是的,這就是古典主義,實驗劇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重建時代開場了,不僅僅要重建我們的集體,還要重建這種集體的形式。

    而我對這個還是能說上兩句話的,因為我是冒險者陣營的,我們拓寬了語言的界限,追随的是我的故友保羅·凡·奧斯特泰因[258]的足迹。

    而這讓我有幸,既沒有被伊凡李斯特·保文神父的選集《南與北》,也沒有被尤裡安·凱珀斯的《金門》收錄。

    其一,我明白,我們的好心神父顯然不太喜歡我有點兒天馬行空式自由揮灑的思緒和行文;其二,我隻能說,我不屬于那個聾啞大軍的行列,如果你懂我指的是什麼的話。

    ” 他又從那個大肚子酒瓶裡猛喝了一大口。

     聾啞大軍?這我隻能……我能問誰呢?路易斯注意到平時什麼都知道的莫裡斯也一籌莫展。

    “我的劇本《笛卡爾之死》不是用亞曆山大詩體寫成的,不,别擔心,我不會走到費夏福的地盤上去。

    這裡也不是滿滿的靈魂渴望,雖然出自靈魂的渴望是許多藝術品的根基、主題和動力。

    不,這部戲,在某種程度上,你們現在要吃驚了,幾乎是部古典主義喜劇。

    ” 莫裡斯做出吃驚的樣子。

    “講笛卡爾的喜劇?” 德·派德高興地哼哼起來,奶酪白的兩條腿互相壓來壓去。

    “是的,是的!我不需要對你們講述笛卡爾的生平,這個你們的老師在學校裡肯定已經講得很詳細了,但是我要給你們展示他生命中最後幾個月的詭異狀況:他在走過可怕的歧途之後,遭到一大幫教會壞蛋迫害而逃到克裡斯蒂娜女王那裡避難。

    ” 瑪麗亞把門撞開一條縫,說:“廁所堵住了。

    ” “又堵了!”派德叫了起來,“可是瑪麗亞,你到底幹了什麼好事?” “我?”這個顫巍巍的、身着孤兒制服的老天使牙齒直打戰。

     “是啊,就是你,不然還有誰?” 瑪麗亞笑不露齒地拉開了臉。

    “都是阿瑪迪奧斯幹的!” “别撒謊!你怎麼敢栽髒給我兒子!” 她還在冷笑。

    “那就是夫人幹的。

    ” 這個可能性讓德·派德陷入了思考。

    他扯了扯自己的睡袍,拉長蓋住膝蓋。

     “以前就是這樣的。

    ”瑪麗亞幸災樂禍地煽風點火,“去年,夫人,您知道的,讓廁所堵上了,您知道的。

    ” “瑪麗亞,别再用這些女人家的事兒來煩我們了。

    我求你了!想辦法解決一下,用……” “我會用刷子試一試的。

    ”瑪麗亞說。

     “瑞典女王,”德·派德說,“不僅僅有引人注目的精神力量,而且還有一種奇特的個性。

    那些婆娘的品行,呃,魅力,常常被我們可以直接叫作男性品格的東西給壓下去了。

    她就像我們男人一樣傾向于探索人類精神或身體能力的界限。

    比如說:她早上四點就冒着刺骨的寒冷起來騎馬外出了。

     “而笛卡爾呢,你們知道,他其實叫杜·佩隆,就像去年死掉的那個荷蘭散文家,他剖析事物的懷疑主義和過分的巴黎至上主義給我們弗拉芒人帶來了很大損害。

    笛卡爾當然是浪漫的,比他浪漫的沒處兒找的,你們去仔細看看弗蘭斯·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