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對啦,站在草坪邊緣的莉麗斷定,那條就是他們的船。
那條就是那灰棕色帆篷的小船,現在她看見它船身平穩地在水面上飛快地穿越那個海灣。
她想,他就坐在船中,孩子們依舊保持着沉默。
她又不可能到他那兒去。
她沒有向他表白出來的同情使她心情沉重,難以作畫。
她一向認為他難以相處。
回想起來,她從來沒能當面稱贊他一句。
這使他們之間的關系成為某種中性的東西,其中沒有性感的因素,而正是那種因素,使他在敏泰面前如此溫柔體貼,幾乎是興高采烈。
他會采一朵花兒獻給她,把他的書借給她。
但是,他真的相信敏泰會認真讀那些書嗎?她随身帶着它們在花園裡到處跑,把樹葉夾到書中來标出她讀到什麼地方。
“你還記得昔日的情景嗎,卡邁克爾先生?”她瞅着那老人,很想問問他。
但是,他把帽子遮住了半個額角;她猜想,他已經睡着了,或者正在夢想,或者正在推敲詩句。
“你還記得昔日的情景嗎?”她經過卡邁克爾身旁,就忍不住想要問問他。
她又想起了拉姆齊夫人坐在海灘上的情景;那隻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桶,随着波濤一上一下地晃動;那一頁頁的信紙随風飄散。
為什麼過了這些年月之後,這幕景象在記憶中保存了下來,萦回缭繞,閃閃發光,連細枝末節都曆曆在目,而在它以前或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的其他景象,都是一片空白呢? “它是一條小船嗎?它是一隻捕蝦的竹簍嗎?”拉姆齊夫人問道。
莉麗把她當時說的話複述了一遍,轉過身來,勉強地回到她的畫布面前。
謝天謝地,她重新拿起畫筆想道,那個空間的問題依然懸而未決。
它瞪着眼睛瞅她。
整幅畫面的平衡,就取決于這枚砝碼。
這畫的外表,應該美麗而光彩,輕盈而纖細,一種色彩和另一種色彩互相融合,宛若蝴蝶翅膀上的顔色;然而,在這外表之下,應該是用鋼筋鉗合起來的紮實結構。
它是如此輕盈,你的呼吸就能把它吹皺;它又是如此紮實,一隊馬匹也不能把它踩散。
于是她開始在畫布上抹上一層紅色、一層灰色,她開始用色彩一層一層填補那片空白,把她心目中的畫面逐漸體現出來。
與此同時,她又似乎和拉姆齊夫人一起坐在海灘上。
“它是一條小船嗎?它是一隻木桶嗎?”拉姆齊夫人問道。
她開始在周圍尋找她的眼鏡。
找到了眼鏡,她就坐着默默地眺望大海。
正在從容不迫地作畫的莉麗覺得,似乎有一扇門戶打開了,她走了進去,站在一個高大而非常陰暗、非常肅穆,像教堂一般的地方,默默地向四周凝視。
從一個遙遠的世界,傳來了喧嚷的聲音。
幾艘輪船化為縷縷輕煙,在遠處的地平線上消失了。
查爾士在擲着石片,讓它們在水面上漂躍。
拉姆齊夫人默然端坐。
莉麗想,她很高興在默默無言的狀态中休息;在這人類相互關系極端朦胧暧昧的狀态中休息。
誰知道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我們的内心感覺又如何?甚至在親密無間的瞬間,誰又能知道這一切?這就是學問嗎?拉姆齊夫人很可能會問(在她身旁,這種沉默的場面似乎經常會發生):如果把這些全說了出來,不會反而把事情弄糟嗎?我們如此默然相對,不是能夠表達更為豐富的内容嗎?至少在目前這一瞬間,似乎有着異常豐富的内涵。
她在沙灘上戳了一個洞,再用沙子把它蓋沒,好像這樣就把這完美的瞬間埋藏了進去。
它就像一滴銀液,人們在其中蘸了一下,就照明了過去的黑暗。
莉麗往後退了一步,使她的畫布——就這樣——處于她視野的中心。
畫家所走的可是一條奇特的道路。
你往外走得越來越遠,直到最後,你好像走到了海上的一條狹窄的跳闆上,孑然一身,形影相吊。
當她用畫筆去蘸藍色的顔料之時,她也在筆端上蘸滿了往昔的回憶。
她想起來了,現在拉姆齊夫人已經從沙灘上站了起來。
是回家的時候了——快吃午飯了。
他們大家一起從海灘上往回走,她和威廉·班克斯并肩走在後面,敏泰走在他們前面,她的襪子上破了一個洞。
那個小小的圓窟窿裡露出來的粉紅色的腳後跟多麼紮眼!威廉·班克斯看到它感到多麼厭惡!雖然就她記憶所及,他什麼也沒說。
對他說來,這個窟窿意味着女人的毀滅性打擊,意味着不整潔的習慣,意味着仆人紛紛離去、到了中午還沒把床鋪好——意味着他所最憎惡的一切。
他有一個習慣性的動作:哆嗦着伸開他的手指,好像去遮蔽一件不堪入目的東西。
現在他就做了這個動作——把手遮在他面前。
敏泰繼續往前走去,大概保羅遇見了她,他們倆就一塊兒進了花園。
莉麗·布裡斯庫想起了雷萊夫婦,把綠色的顔料擠到調色闆上。
她把對于雷萊夫婦的印象在心裡集中起來。
在她眼前浮現出他們婚後生活的一連串景象;其中有一幕,在拂曉時分發生在樓梯上。
保羅早就回家上床安寝了;敏泰遲遲未歸。
大約在淩晨三點鐘,敏泰走上了樓梯,她戴着花環,濃妝豔抹,打扮得花枝招展。
保羅穿着睡衣走了出來,他手裡拿着一根撥火棍,以防碰上小偷。
敏泰站在半樓梯的窗口,在蒼白的晨曦中啃
那條就是那灰棕色帆篷的小船,現在她看見它船身平穩地在水面上飛快地穿越那個海灣。
她想,他就坐在船中,孩子們依舊保持着沉默。
她又不可能到他那兒去。
她沒有向他表白出來的同情使她心情沉重,難以作畫。
她一向認為他難以相處。
回想起來,她從來沒能當面稱贊他一句。
這使他們之間的關系成為某種中性的東西,其中沒有性感的因素,而正是那種因素,使他在敏泰面前如此溫柔體貼,幾乎是興高采烈。
他會采一朵花兒獻給她,把他的書借給她。
但是,他真的相信敏泰會認真讀那些書嗎?她随身帶着它們在花園裡到處跑,把樹葉夾到書中來标出她讀到什麼地方。
“你還記得昔日的情景嗎,卡邁克爾先生?”她瞅着那老人,很想問問他。
但是,他把帽子遮住了半個額角;她猜想,他已經睡着了,或者正在夢想,或者正在推敲詩句。
“你還記得昔日的情景嗎?”她經過卡邁克爾身旁,就忍不住想要問問他。
她又想起了拉姆齊夫人坐在海灘上的情景;那隻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桶,随着波濤一上一下地晃動;那一頁頁的信紙随風飄散。
為什麼過了這些年月之後,這幕景象在記憶中保存了下來,萦回缭繞,閃閃發光,連細枝末節都曆曆在目,而在它以前或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的其他景象,都是一片空白呢? “它是一條小船嗎?它是一隻捕蝦的竹簍嗎?”拉姆齊夫人問道。
莉麗把她當時說的話複述了一遍,轉過身來,勉強地回到她的畫布面前。
謝天謝地,她重新拿起畫筆想道,那個空間的問題依然懸而未決。
它瞪着眼睛瞅她。
整幅畫面的平衡,就取決于這枚砝碼。
這畫的外表,應該美麗而光彩,輕盈而纖細,一種色彩和另一種色彩互相融合,宛若蝴蝶翅膀上的顔色;然而,在這外表之下,應該是用鋼筋鉗合起來的紮實結構。
它是如此輕盈,你的呼吸就能把它吹皺;它又是如此紮實,一隊馬匹也不能把它踩散。
于是她開始在畫布上抹上一層紅色、一層灰色,她開始用色彩一層一層填補那片空白,把她心目中的畫面逐漸體現出來。
與此同時,她又似乎和拉姆齊夫人一起坐在海灘上。
“它是一條小船嗎?它是一隻木桶嗎?”拉姆齊夫人問道。
她開始在周圍尋找她的眼鏡。
找到了眼鏡,她就坐着默默地眺望大海。
正在從容不迫地作畫的莉麗覺得,似乎有一扇門戶打開了,她走了進去,站在一個高大而非常陰暗、非常肅穆,像教堂一般的地方,默默地向四周凝視。
從一個遙遠的世界,傳來了喧嚷的聲音。
幾艘輪船化為縷縷輕煙,在遠處的地平線上消失了。
查爾士在擲着石片,讓它們在水面上漂躍。
拉姆齊夫人默然端坐。
莉麗想,她很高興在默默無言的狀态中休息;在這人類相互關系極端朦胧暧昧的狀态中休息。
誰知道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我們的内心感覺又如何?甚至在親密無間的瞬間,誰又能知道這一切?這就是學問嗎?拉姆齊夫人很可能會問(在她身旁,這種沉默的場面似乎經常會發生):如果把這些全說了出來,不會反而把事情弄糟嗎?我們如此默然相對,不是能夠表達更為豐富的内容嗎?至少在目前這一瞬間,似乎有着異常豐富的内涵。
她在沙灘上戳了一個洞,再用沙子把它蓋沒,好像這樣就把這完美的瞬間埋藏了進去。
它就像一滴銀液,人們在其中蘸了一下,就照明了過去的黑暗。
莉麗往後退了一步,使她的畫布——就這樣——處于她視野的中心。
畫家所走的可是一條奇特的道路。
你往外走得越來越遠,直到最後,你好像走到了海上的一條狹窄的跳闆上,孑然一身,形影相吊。
當她用畫筆去蘸藍色的顔料之時,她也在筆端上蘸滿了往昔的回憶。
她想起來了,現在拉姆齊夫人已經從沙灘上站了起來。
是回家的時候了——快吃午飯了。
他們大家一起從海灘上往回走,她和威廉·班克斯并肩走在後面,敏泰走在他們前面,她的襪子上破了一個洞。
那個小小的圓窟窿裡露出來的粉紅色的腳後跟多麼紮眼!威廉·班克斯看到它感到多麼厭惡!雖然就她記憶所及,他什麼也沒說。
對他說來,這個窟窿意味着女人的毀滅性打擊,意味着不整潔的習慣,意味着仆人紛紛離去、到了中午還沒把床鋪好——意味着他所最憎惡的一切。
他有一個習慣性的動作:哆嗦着伸開他的手指,好像去遮蔽一件不堪入目的東西。
現在他就做了這個動作——把手遮在他面前。
敏泰繼續往前走去,大概保羅遇見了她,他們倆就一塊兒進了花園。
莉麗·布裡斯庫想起了雷萊夫婦,把綠色的顔料擠到調色闆上。
她把對于雷萊夫婦的印象在心裡集中起來。
在她眼前浮現出他們婚後生活的一連串景象;其中有一幕,在拂曉時分發生在樓梯上。
保羅早就回家上床安寝了;敏泰遲遲未歸。
大約在淩晨三點鐘,敏泰走上了樓梯,她戴着花環,濃妝豔抹,打扮得花枝招展。
保羅穿着睡衣走了出來,他手裡拿着一根撥火棍,以防碰上小偷。
敏泰站在半樓梯的窗口,在蒼白的晨曦中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