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他走近她的身旁——他還在平台上徘徊——她就覺得災難和騷亂在向她逼近。

    她沒法作畫。

    她彎下腰去;她轉過身來;她拿起擦筆的抹布;她擠一下那管顔料。

    她所幹的這一切,不過是暫時把他擋開罷了。

    他使她什麼事也幹不了。

    因為,隻要她稍微給他一點機會,隻要他看見她有片刻的空閑,隻要她向他那邊瞥上一眼,他就會走過來對她說(就像他昨晚說過的):“你發現咱們家裡變化不小吧。

    ”昨天晚上,他從椅子裡站起來,站在她的面前,說了那句話。

    他們慣常用英國國王和王後的名字來稱呼的那六個孩子——紅色的某某、美麗的某某、任性的某某、冷酷的某某——雖然都默默地坐在那兒,瞪着眼睛瞅着他們的父親,她感覺到他們的心中是多麼憤怒。

    好心腸的貝克威斯老太太說了幾句通情達理的話來安慰他。

    但是,這一家人充滿着各種互不相幹的強烈感情——整個黃昏,她都有這種感覺。

    在這混亂的情緒達到頂點之時,拉姆齊先生站了起來,緊緊地握着她的手說:“你将會發現,咱們家的變化可不小。

    ”孩子們沒有一個動彈一下,或者說一句話,他們都坐在那兒,好像迫不得已隻好就讓他那末說。

    隻有詹姆斯(當然是那憂郁的詹姆斯)憤怒地瞪着眼睛,凝視着那燈光,還有凱姆,在手指上絞着她的手帕。

    然後他提醒他們,明天他們将到燈塔去,在七點半鐘,他們必須準備好,等候在大廳裡。

    他的手放在門上,他停下了腳步,轉過身來面對着他們。

    難道他們不想去嗎?他要求他們回答。

    如果他們膽敢說半個不字(他有某種理由想要得到一個否定的回答),他就會凄慘地往後一仰,倒在地上,流下絕望的眼淚。

    他就有這種裝腔作勢的天才。

    他看上去就像一個被放逐的落泊君主。

    詹姆斯倔強地表示同意。

    凱姆更加沮喪地吞吞吐吐答應了。

    噢,好的,他們會準備好的,他們說。

    這使莉麗大為震動,這是悲劇——不是靈柩、塵土和屍布;而是受到強制脅迫的孩子,他們活潑的精神被抑制了。

    詹姆斯十六歲,凱姆也許十七歲。

    莉麗環顧四周,尋找一個不在場的人物,可想而知是在尋找拉姆齊夫人。

    但是,隻有善良的貝克威斯夫人,在燈下翻閱她的速寫。

    她疲倦了,她的思潮還在随着大海的波濤起伏,這些闊别多年的地方的特殊氣味熏醉了她,燭光在她眼前搖晃閃爍,使她心醉神迷、不能自已。

    那是一個奇妙的夜晚,星鬥滿天;他們上樓之時,聽見陣陣濤聲;當他們經過樓梯的窗口時,一輪巨大而蒼白的明月,使他們感到驚異。

    她一上床就睡着了。

     她把一幅幹淨的油畫布穩固地安放在畫架上,作為一種脆弱的屏障,但是她希望它足以有效地阻擋拉姆齊先生和他的激動心情的幹擾。

    當他的背脊轉過去時,她盡可能盯着她的畫瞧:那兒一根線條;這兒一堆油彩。

    但是,毫無用處。

    讓他站在五十英尺之外,即使他沒對你說話,甚至沒看見你,但他的影響滲透彌漫,壓倒一切,他把他的影響強加于你,叫你無從回避。

    他的存在改變了一切。

    她看不見那些色彩;她看不見那些線條;甚至在他的背脊對着她時,她也在想:再過一會兒,他就會走到我的面前提出要求——要求某種她覺得自己無法給予他的東西。

    她丢下一支畫筆;她另外又選了一支。

    孩子們要什麼時候才出來?他們什麼時候動身?她心情煩躁、坐立不安。

    她的怒火燃燒起來,她想,那個男人隻想攫取别人對他的同情,他自己從來就不給别人一點兒同情。

    另一方面,她就會被迫給他以同情。

    拉姆齊夫人就曾給予他同情。

    她慷慨地把自己的感情施舍,施舍,施舍,現在她已死去——留下了這一切後果。

    真的,她對拉姆齊夫人感到不滿。

    畫筆在她手裡輕輕顫抖,她凝視着樹籬、石階和牆壁。

    這都是拉姆齊夫人幹的好事。

    她死了。

    現在,莉麗待在這兒,四十四歲了,卻在浪費她寶貴的時間,站在這兒什麼也幹不了,把繪畫當作兒戲,把她一貫嚴肅對待的工作當作兒戲,這都是拉姆齊夫人的過錯。

    她死了。

    她過去經常坐的石階空着。

    她死了。

     但是,為什麼老是舊調重彈?為什麼總是要企圖激起她并不具備的某種感情?這裡面包含着一種亵渎。

    她的感情早已幹涸、枯萎、消耗殆盡。

    他們本來就不應該邀請她;她也不應該來。

    一個人到了四十四歲,就不能再浪費時間。

    她痛恨把繪畫當作兒戲。

    一支畫筆,是這個處處是鬥争、毀滅和騷亂的世界上唯一可以信賴的東西——決不能把它當作兒戲,即使是明知故犯也不行:她對此極為厭惡。

    但是,他迫使她這樣做。

    他似乎在向她走來,對她說:在你把我所要求的東西給我之前,你休想動筆。

    現在他又貪婪而激動地逼近過來了。

    好吧,莉麗墜下握筆的右手,她絕望地想道:比較簡單的辦法,還是讓這件事情早點了結吧。

    她肯定能夠根據回憶來模仿她在許多婦女臉上(譬如拉姆齊夫人臉上)看到過的那種激動、狂熱、俯首聽命的表情,當她們遇到這樣的場合,她們的熱情就燃燒起來(她還記得拉姆齊夫人臉上的表情),陷入一種狂熱的同情,由于她們所得到的報答而萬分喜悅,雖然她并不明白其中的緣故,這種報答,顯然是人性可能給予她們的最高的幸福。

    他走了過來,停留在她的身旁。

    她将盡她所能地給他以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