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關燈
小
中
大
。
斐德洛要他解釋一處自己不甚明白的地方。
他想這樣可以緩和兩人之間的對立。
然而得到的回答卻是:"這下你可累了吧!"主席盡可能地辱罵他,但是卻傷害不到他。
因為主席拼命譴責斐德洛的,正是他自己最害怕的地方。
斐德洛望着窗外,為這位老牧羊人、教室裡的羊和狗而悲哀,而且也為自己永遠不可能成為他們的一分子而悲哀。
然後下課鈴響的時候,他離開了,永遠不再回來。
然而在伊利諾伊州的教學卻像野火一樣旺盛,學生現在非常專心地傾聽這位奇特的、留着胡須的人的講述,他從山上來,告訴他們宇宙間有所謂良質的存在。
他們知道他說的是什麼,但是他們不知道該怎樣形容,所以有些不确定。
還有一些人則對他有些畏懼,他們知道他有點危險。
但是大家都深深地為他着迷,想要聽更多的訊息。
但是斐德洛并不是牧羊人。
如果故意去扮演這樣的角色,那會把他給毀了。
這時課堂上經常會讓他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
坐在後排不那麼守規矩的學生往往對他所說的十分投入,而且也是他心愛的學生。
坐在前排像小羊一樣柔順的學生卻常常被他所說的吓住了。
但是學期結束的時候,這些像小羊一樣的學生總是能通過考試,而後排的卻無法通過。
雖然到現在斐德洛仍然不想承認,但是直覺上他做牧羊人的日子快結束了。
他越來越好奇,不知道接下來究竟會發生什麼事。
他害怕教室裡會出現沉寂,就是那種把主席給毀了的沉寂。
按他的本性,他并不喜歡連續幾個小時不斷地講話,那會讓他很疲勞。
然而現在沒有其他的事來轉移他的注意力,于是他開始注意這種害怕。
他來到教室的時候,上課鈴響了。
他坐在那兒一言不發。
整堂課他都靜靜的,有些學生想要刺激他,使他清醒些。
但是之後他們也不說話了。
有許多學生因為驚慌過度而不知所措。
下課鈴一響,全班同學立刻沖出教室,于是他又去上下一堂課,重複同樣的情形。
接下來的幾堂課他都是用同樣的方法去上。
然後他就回家了。
他越來越想知道接下來究竟會發生什麼事。
感恩節到了。
他連睡四堂課的本事已經縮減到兩堂課,然後是一堂課也沒有了。
所有的一切都結束了,他既不會回去上亞裡士多德的修辭學,也不會回伊利諾伊大學教這門課。
所有的一切都結束了。
他走過街道,内心在翻騰。
現在城市的身影籠罩在他身上,在他奇特的觀念中,這個城市變成了他信仰的對立面,并不是良質的大本營,反而是形式與本質的大本營。
像鋼筋水泥的船塢和道路、磚塊、柏油路、零件、老舊的收音機、鐵軌、動物的屍體;形式和本體,沒有良質。
這就是這個城市的靈魂。
盲目、巨大、邪惡而沒有人性;夜裡你可以看到南方有大火爐燃起熊熊的火焰,而在啤酒、比薩和洗衣店招牌之間是濃厚的煤灰,沿着街邊則是許多不知名而沒有意義的招牌。
如果到處都是磚塊和水泥,物質的純粹形式,既清楚又開闊,他就有可能存活。
正是對良質所做的那些卑微而悲慘的努力,才足以緻人于死地。
就拿那間公寓中石膏制的假壁爐來說,它被用來容納那從來不曾存在過的火焰。
或者像公寓與前面的樹籬之間那一片數英尺見方的青草地。
在蒙大拿州之後,數英尺見方的青草地。
如果他們忽略樹籬或青草地,那就沒事。
現在它的作用就是提醒人們去注意那些已然失去的事物。
沿着公寓附近的街道,他無法從磚頭、水泥,或霓虹燈的間隙中看到任何東西,但他确知,其中埋藏的是怪異的、扭曲的心靈,始終嘗試着借某種方式來證明自己擁有良質,它們從夢幻雜志或其他大衆媒體上學來各種奇怪的姿态與神色,而且還要把錢支付給物體的賣方。
他整夜整夜地想着這些,想着豪華炫目的鞋子、網襪,以及褪去的亵衣,他注視着被煤煙熏黑的窗戶,旁邊露出的奇形怪狀的貝殼,當表态逐漸褪去而真相愈見分明時,此地僅存的真理就是——哭喊天堂,上帝啊!這裡隻有死氣沉沉的霓虹燈、水泥,以及磚塊。
他對時間的感覺在逐漸消失。
有時候他的思想快得像光速,但是一旦要他做什麼決定的時候,卻又好幾分鐘想不出任何事來。
有一個念頭在他心裡出現,是從斐德洛的對話當中抽出來的一部分。
"寫作的好壞我們需要向呂西亞請教,或是向任何一位詩人和演說家請教嗎?"什麼是善,斐德洛,什麼又是惡——我們需要别人來告訴我們答案嗎?這就是幾個月前他在蒙大拿州的教室裡說的,這是自柏拉圖之後的每一位辯證學家所忽略的。
他們每一個人都想從知識的角度去界定良質,但是現在他發現自己和良質的距離非常遙遠,因為他也在做同樣的事。
他原來的目标是不要讓良質被界定,但是在和辯證學家對抗的過程中,他提出了許多論點,每一個論點都是他在良質旁邊建立的磚牆。
一旦想通過系統的思考去界定良質,就會破壞它最原始的目标,所以他所做的實在是一樁愚不可及的事。
到了第三天,走在一條不知名的十字路口,他突然什麼都看不見了。
等到恢複視覺的時候,他發現自己躺在人行道上。
旁邊有人在走動,好像完全無視于他的存在。
他很疲憊地爬起來,然後費力地回想回公寓的路。
他的思路越來越慢,越來越慢。
之後他就再沒有離開過公寓。
他雙腳交叉,望着牆壁。
在一間沒有床鋪的房間裡,地上鋪着毛毯。
所有的橋都斷了,沒有回去的路。
而現在連前進的路也沒有了。
斐德洛盯着卧室的牆壁看了三天三夜,他的思緒既未前進也未退後,隻停留在那一刹那。
妻子問他是否生病了,他沒有回答。
她很生氣,但是斐德洛卻沒有任何反應。
他知道她在說什麼,但是無法回答。
不隻他的思考停頓了下來,他的欲望也止住了。
最後一切變得一
斐德洛要他解釋一處自己不甚明白的地方。
他想這樣可以緩和兩人之間的對立。
然而得到的回答卻是:"這下你可累了吧!"主席盡可能地辱罵他,但是卻傷害不到他。
因為主席拼命譴責斐德洛的,正是他自己最害怕的地方。
斐德洛望着窗外,為這位老牧羊人、教室裡的羊和狗而悲哀,而且也為自己永遠不可能成為他們的一分子而悲哀。
然後下課鈴響的時候,他離開了,永遠不再回來。
然而在伊利諾伊州的教學卻像野火一樣旺盛,學生現在非常專心地傾聽這位奇特的、留着胡須的人的講述,他從山上來,告訴他們宇宙間有所謂良質的存在。
他們知道他說的是什麼,但是他們不知道該怎樣形容,所以有些不确定。
還有一些人則對他有些畏懼,他們知道他有點危險。
但是大家都深深地為他着迷,想要聽更多的訊息。
但是斐德洛并不是牧羊人。
如果故意去扮演這樣的角色,那會把他給毀了。
這時課堂上經常會讓他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
坐在後排不那麼守規矩的學生往往對他所說的十分投入,而且也是他心愛的學生。
坐在前排像小羊一樣柔順的學生卻常常被他所說的吓住了。
但是學期結束的時候,這些像小羊一樣的學生總是能通過考試,而後排的卻無法通過。
雖然到現在斐德洛仍然不想承認,但是直覺上他做牧羊人的日子快結束了。
他越來越好奇,不知道接下來究竟會發生什麼事。
他害怕教室裡會出現沉寂,就是那種把主席給毀了的沉寂。
按他的本性,他并不喜歡連續幾個小時不斷地講話,那會讓他很疲勞。
然而現在沒有其他的事來轉移他的注意力,于是他開始注意這種害怕。
他來到教室的時候,上課鈴響了。
他坐在那兒一言不發。
整堂課他都靜靜的,有些學生想要刺激他,使他清醒些。
但是之後他們也不說話了。
有許多學生因為驚慌過度而不知所措。
下課鈴一響,全班同學立刻沖出教室,于是他又去上下一堂課,重複同樣的情形。
接下來的幾堂課他都是用同樣的方法去上。
然後他就回家了。
他越來越想知道接下來究竟會發生什麼事。
感恩節到了。
他連睡四堂課的本事已經縮減到兩堂課,然後是一堂課也沒有了。
所有的一切都結束了,他既不會回去上亞裡士多德的修辭學,也不會回伊利諾伊大學教這門課。
所有的一切都結束了。
他走過街道,内心在翻騰。
現在城市的身影籠罩在他身上,在他奇特的觀念中,這個城市變成了他信仰的對立面,并不是良質的大本營,反而是形式與本質的大本營。
像鋼筋水泥的船塢和道路、磚塊、柏油路、零件、老舊的收音機、鐵軌、動物的屍體;形式和本體,沒有良質。
這就是這個城市的靈魂。
盲目、巨大、邪惡而沒有人性;夜裡你可以看到南方有大火爐燃起熊熊的火焰,而在啤酒、比薩和洗衣店招牌之間是濃厚的煤灰,沿着街邊則是許多不知名而沒有意義的招牌。
如果到處都是磚塊和水泥,物質的純粹形式,既清楚又開闊,他就有可能存活。
正是對良質所做的那些卑微而悲慘的努力,才足以緻人于死地。
就拿那間公寓中石膏制的假壁爐來說,它被用來容納那從來不曾存在過的火焰。
或者像公寓與前面的樹籬之間那一片數英尺見方的青草地。
在蒙大拿州之後,數英尺見方的青草地。
如果他們忽略樹籬或青草地,那就沒事。
現在它的作用就是提醒人們去注意那些已然失去的事物。
沿着公寓附近的街道,他無法從磚頭、水泥,或霓虹燈的間隙中看到任何東西,但他确知,其中埋藏的是怪異的、扭曲的心靈,始終嘗試着借某種方式來證明自己擁有良質,它們從夢幻雜志或其他大衆媒體上學來各種奇怪的姿态與神色,而且還要把錢支付給物體的賣方。
他整夜整夜地想着這些,想着豪華炫目的鞋子、網襪,以及褪去的亵衣,他注視着被煤煙熏黑的窗戶,旁邊露出的奇形怪狀的貝殼,當表态逐漸褪去而真相愈見分明時,此地僅存的真理就是——哭喊天堂,上帝啊!這裡隻有死氣沉沉的霓虹燈、水泥,以及磚塊。
他對時間的感覺在逐漸消失。
有時候他的思想快得像光速,但是一旦要他做什麼決定的時候,卻又好幾分鐘想不出任何事來。
有一個念頭在他心裡出現,是從斐德洛的對話當中抽出來的一部分。
"寫作的好壞我們需要向呂西亞請教,或是向任何一位詩人和演說家請教嗎?"什麼是善,斐德洛,什麼又是惡——我們需要别人來告訴我們答案嗎?這就是幾個月前他在蒙大拿州的教室裡說的,這是自柏拉圖之後的每一位辯證學家所忽略的。
他們每一個人都想從知識的角度去界定良質,但是現在他發現自己和良質的距離非常遙遠,因為他也在做同樣的事。
他原來的目标是不要讓良質被界定,但是在和辯證學家對抗的過程中,他提出了許多論點,每一個論點都是他在良質旁邊建立的磚牆。
一旦想通過系統的思考去界定良質,就會破壞它最原始的目标,所以他所做的實在是一樁愚不可及的事。
到了第三天,走在一條不知名的十字路口,他突然什麼都看不見了。
等到恢複視覺的時候,他發現自己躺在人行道上。
旁邊有人在走動,好像完全無視于他的存在。
他很疲憊地爬起來,然後費力地回想回公寓的路。
他的思路越來越慢,越來越慢。
之後他就再沒有離開過公寓。
他雙腳交叉,望着牆壁。
在一間沒有床鋪的房間裡,地上鋪着毛毯。
所有的橋都斷了,沒有回去的路。
而現在連前進的路也沒有了。
斐德洛盯着卧室的牆壁看了三天三夜,他的思緒既未前進也未退後,隻停留在那一刹那。
妻子問他是否生病了,他沒有回答。
她很生氣,但是斐德洛卻沒有任何反應。
他知道她在說什麼,但是無法回答。
不隻他的思考停頓了下來,他的欲望也止住了。
最後一切變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