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關燈
小
中
大
想,但是一無所獲。
我看到的多是一堆乏味的分類,用現代的知識似乎很難加以評價。
其間的結構非常薄弱,就好像博物館裡希臘人的陶藝品,顯得很原始。
我相信,如果我了解得更深入,我會發現它一點也不原始,但是沒有全盤的了解,我看不出亞裡士多德的著作為何能稱得上是偉大的書,或者為什麼會引起斐德洛的震怒。
很明顯,我看不出來亞裡士多德作品的價值所在。
然而偉大的書籍早已為世人所知,斐德洛的作品卻沒有出版,所以我的責任之一就是要把他的思想詳細地寫下來。
亞裡士多德認為,修辭學是一種藝術,因為它是一種理性的知識系統。
亞裡士多德的說法讓斐德洛非常震驚,他已經準備好要深入研究這位世人公認的偉大的哲學家,了解他極為複雜的思想體系,研究其中深刻的意義。
然而他卻受到了這種說法的迎頭痛擊。
竟然會出現這種胡說八道的論調!真讓他大大吃了一驚。
他又繼續讀下去:修辭學可分成特定實證和一般實證。
特定實證可分成實證方法和實證種類。
實證的方法有人為的實證方法以及非人為的實證方法。
人為的實證方法包括道德實證、情感實證、邏輯實證。
道德實證有應用知識、美德及善意,而善意需要有情感方面的知識。
針對忘記情感方面内容的人,亞裡士多德列了一張清單。
其中包括生氣、輕蔑(分成輕視、憎恨和侮辱)、溫柔、愛、友誼、恐懼、信心、恥辱、妒忌、施舍、仁慈、憐憫、義憤、無恥、競争和忽視。
你還記得我在南達科他州對摩托車進行的描述嗎?我把摩托車的各種零件和功能詳細地列出來。
你發現其中相似的地方了嗎?斐德洛現在深信,這是用這種方式寫作的起源。
亞裡士多德一頁又一頁地重複這種文體。
就像三流的技術指導員,把一切都列出來,然後仔細解說其間的關系,還不時自作聰明地指出其中一些新的關系,然後就等待下課,這樣他就能在下一堂課重複同樣的講述。
對這些講述,斐德洛沒有産生任何懷疑,也沒有任何敬畏之心,隻是嗅到了學究陳腐之氣。
亞裡士多德難道相信他的學生讀過這些名詞和彼此之間的關系之後就會變成優秀的修辭學者嗎?如果他并不這樣認為,那麼他真的認為自己在教修辭學嗎?斐德洛認為他的确是這麼想的。
從他的文章裡面嗅不出他對自己有任何懷疑。
斐德洛反倒看見他極為滿意,不斷叙述這些名詞,做各種分類。
在閱讀亞裡士多德作品的過程中,斐德洛自始至終都十分震驚。
如果不是亞裡士多德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死去,他很可能會痛快地把他給宰了。
因為他發現亞裡士多德樹立了一個壞榜樣,在曆史上有數以百萬計的無知而自滿的老師,他們運用這種愚笨的分析模式,這種盲目而機械的命名,無情地把學生的創造力給抹煞了。
現在進入任何一間教室,你都會聽到老師不斷地分析又分析和解釋其間的關系,然後樹立許多的原則,研究各種方法。
你聽到的隻不過是亞裡士多德數千年前的鬼魂在說話——那是一種缺乏生命力、贊成二元論思想的聲音。
研究亞裡士多德的課在一間陰暗的教室裡進行,教室裡有一張非常大的圓桌,對街有一家醫院。
午後的太陽從醫院屋頂上斜射過來,陽光似乎穿不透玻璃窗上厚厚的灰塵和都市裡污濁的空氣。
所以這間教室給人一種沮喪的感覺。
上課的時候,斐德洛發現木桌正中有一道裂痕,好像已經裂了許久,但是沒有人想去修理它。
一定是太忙了,有更多重要的事要處理。
在快下課的時候,他終于問老師:"我可以問一些亞裡士多德修辭學方面的問題嗎?"教授說:"你得先讀他的作品。
"斐德洛從哲學教授的眼中看到和他注冊的時候相同的神情。
似乎是在警告他:你最好回去把他的作品仔細讀過。
現在雨下得越來越大,我們停下來蓋好頭盔面罩,然後慢慢地向前騎去。
一路上必須特别留意馬路上的坑坑洞洞、沙石和被油污染的路面。
下一個禮拜,斐德洛讀過亞裡士多德的作品,準備好攻擊他的理論,就是說:修辭學能夠成為理性的思想體系,是一種藝術。
如果用這種标準來衡量,通用公司所制造的汽車就是一種藝術,而畢加索的作品反倒不是藝術了。
如果亞裡士多德的作品果真有深刻的意義,那麼這正是讓它們顯現出來的大好時機。
但是他的問題一直都沒能提出來。
斐德洛舉起手,他突然看到老師的眼睛裡閃過一絲恨意,然後突然有一位學生打岔說:"我想這裡有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
"教授制止他說:"先生,我們來這裡不是要研究你想什麼,而是要研究亞裡士多德想什麼。
"教授當面-羞-辱他,"一旦我們要研究你的思想時,我們會在學校裡專門開一門課。
"沒有人說話,這位學生吓得說不出話來,别人也是一樣。
然而哲學教授還沒有攻擊完,他手指着這位學生,問他:"根據亞裡士多德的說法,特定修辭學分成哪三種?"大家更沉默了,這位學生不知道答案。
"那麼你沒有讀過他的作品了,是不是?"從他的眼神當中,可以看出他早已準備這麼做,接着他就指向斐德洛。
"你,先生,特定修辭學分成哪三種?"但是斐德洛是有備而來,他很平靜又沉穩地回答:"讨論的、審議的以及展示的。
""什麼是展示的技巧?""就是分辨異同、贊美,以及詳述的技巧。
"哲學教授慢慢地說:"啊——是的。
"然後整個教室一片寂然。
其他的學生吓了一跳,他們都奇怪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隻有斐德洛知道,或許哲學教授也知道——這位無辜的學生替他承擔了原來準備給他的打擊。
現在每一個人的表情都變得小心翼翼,想要預防老師提出更多同類的問題。
哲學教授犯了一個錯,他把自己的權威浪費在這名無辜的學生身上。
而斐德洛這個有意攻擊他的人卻逍遙法外,似乎越來越嚣張。
由于斐德洛沒有問任何問題,所以他無從下手。
現在他看到了自己提出的問題斐德洛是怎樣回答的,所以他不願意繼續問下去。
那位無辜的學生低頭看着桌子,臉漲得通紅,然後用雙手蓋着臉。
斐德洛看到他受窘的情形十分氣憤。
他在自己的班上從來不會這樣對待學生。
原來這就是他們芝加哥大學教古典文學的方法。
斐德洛現在認清了哲學教授的面目,但是哲學教授卻沒有認清他。
天空仍下着雨,一路上到處可見各種标志。
我們來到了加州的克雷森特城,這裡既寒冷又潮——濕。
克裡斯和我看着碼頭那灰色建築另一端的海洋。
這是我們這些天努力的目标。
然後我們到一家鋪着紅色華麗地毯的餐廳吃飯。
在鑲着花邊的菜單上,每一道菜的價格都非常貴。
我們是這裡惟一的顧客。
靜靜地用過餐、付過賬後我們就上路了。
現在我們向南走,一路上很冷而且霧很大。
下一堂課那位無辜的學生就沒有再來。
這個結果并不令人意外,整個班的學生都吓壞了。
一旦發生這種情形,這個結果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以後的每一堂課,都隻有哲學教授一個人唱獨角戲,他自顧自地說着,大家臉上毫無表情,看不出是同意還是反對。
哲學教授似乎很清楚發生了什麼事。
原來他看斐德洛時總是懷有敵意,現在則帶着一絲恐懼。
他了解目前教室裡的情形,一旦時機一到,他很可能會得到報應,而不會有學生同情他。
所以既然無法避免被攻擊,他就盡可能地不讓這種情況發生。
為了不讓事情惡化,他必須更小心謹慎,每一句話都得完全正确。
斐德洛也了解這一點。
雖然他保持沉默,但他明白自己處在非常有利的地位。
這期間斐德洛很努力地研究,而且學習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再也不開口說話了。
然而如果認為他是好學生,那麼你就錯了。
一個好學生會用公正的态度去面對學問,但是斐德洛卻不然。
他别有企圖,所以他要找的資料都是對自己有幫助的,以及如何擊倒對方的方法。
他對其他人所著的偉大書籍不感興趣。
他之所以在這裡,隻是他想要寫出一本屬于他自己的偉大書籍。
他對待亞裡士多德的态度有些不公平,就好像亞裡士多德對他的後繼者不公平一樣——因為亞裡士多德的言論破壞了他的思想。
亞裡士多德如何破壞了他的思想呢?他視修辭學為自己思想體系中非常不重要的一環。
它是實用科學的一支,和亞裡士多德主要的研究——理論科學,有些關系。
作為實用科學的一支,它和其他主要真理、善與美之間就隔絕了。
所以,在亞裡士多德的體系當中,良質和修辭學完全分離了。
亞裡士多德如此輕視修辭學,但寫作時又極盡華麗之能事,這讓斐德洛在讀他的著作時,忍不住要想辦法輕視他、攻擊他。
要做到這一點毫無問題。
亞裡士多德在曆史上一直受到各種挑戰和攻擊。
攻擊他的荒謬和可笑就好像在桶中射魚,輕而易舉,無法讓人滿足。
如果斐德洛對亞裡士多德的成見不是這麼深,他也許能學到一點亞裡士多德創新知識的方法——這正是委員會存在的目的。
然而如果不是如此緻力于研究良質,那麼一開始他就不會來這裡。
所以他實在沒有機會去研究亞裡士多德的方法。
在哲學教授講課時,斐德洛注意聽他說有關古典形式和浪漫形體的問題。
在讨論到辯證法的時候,教授似乎非常不安。
雖然用古典的說法找不到原因,但是斐德洛浪漫的直覺告訴他,他聞到了一樣東西——問題的根源。
辯證法嗎?亞裡士多德一開始就用非常神秘的方式讨論辯證法,他認為修辭學是辯證法的一體兩面,他這麼一說,顯得它仿佛極為重要,至于為什麼會這麼重要,亞裡士多德卻沒有進一步解釋。
接下來有一堆并不連貫的議論,讓人覺得似乎有一大堆思想被遺漏了,或是把資料拼錯了,或是印刷的人遺漏了,因為不論他讀了多少遍也無法完全了解。
人們隻發現亞裡士多德非常注意修辭和辯證之間的關系。
就斐德洛看來,這表示他和教授一樣不安。
哲學教授也曾為辯證法下過定義,斐德洛專心聽着
我看到的多是一堆乏味的分類,用現代的知識似乎很難加以評價。
其間的結構非常薄弱,就好像博物館裡希臘人的陶藝品,顯得很原始。
我相信,如果我了解得更深入,我會發現它一點也不原始,但是沒有全盤的了解,我看不出亞裡士多德的著作為何能稱得上是偉大的書,或者為什麼會引起斐德洛的震怒。
很明顯,我看不出來亞裡士多德作品的價值所在。
然而偉大的書籍早已為世人所知,斐德洛的作品卻沒有出版,所以我的責任之一就是要把他的思想詳細地寫下來。
亞裡士多德認為,修辭學是一種藝術,因為它是一種理性的知識系統。
亞裡士多德的說法讓斐德洛非常震驚,他已經準備好要深入研究這位世人公認的偉大的哲學家,了解他極為複雜的思想體系,研究其中深刻的意義。
然而他卻受到了這種說法的迎頭痛擊。
竟然會出現這種胡說八道的論調!真讓他大大吃了一驚。
他又繼續讀下去:修辭學可分成特定實證和一般實證。
特定實證可分成實證方法和實證種類。
實證的方法有人為的實證方法以及非人為的實證方法。
人為的實證方法包括道德實證、情感實證、邏輯實證。
道德實證有應用知識、美德及善意,而善意需要有情感方面的知識。
針對忘記情感方面内容的人,亞裡士多德列了一張清單。
其中包括生氣、輕蔑(分成輕視、憎恨和侮辱)、溫柔、愛、友誼、恐懼、信心、恥辱、妒忌、施舍、仁慈、憐憫、義憤、無恥、競争和忽視。
你還記得我在南達科他州對摩托車進行的描述嗎?我把摩托車的各種零件和功能詳細地列出來。
你發現其中相似的地方了嗎?斐德洛現在深信,這是用這種方式寫作的起源。
亞裡士多德一頁又一頁地重複這種文體。
就像三流的技術指導員,把一切都列出來,然後仔細解說其間的關系,還不時自作聰明地指出其中一些新的關系,然後就等待下課,這樣他就能在下一堂課重複同樣的講述。
對這些講述,斐德洛沒有産生任何懷疑,也沒有任何敬畏之心,隻是嗅到了學究陳腐之氣。
亞裡士多德難道相信他的學生讀過這些名詞和彼此之間的關系之後就會變成優秀的修辭學者嗎?如果他并不這樣認為,那麼他真的認為自己在教修辭學嗎?斐德洛認為他的确是這麼想的。
從他的文章裡面嗅不出他對自己有任何懷疑。
斐德洛反倒看見他極為滿意,不斷叙述這些名詞,做各種分類。
在閱讀亞裡士多德作品的過程中,斐德洛自始至終都十分震驚。
如果不是亞裡士多德早在兩千多年前就已死去,他很可能會痛快地把他給宰了。
因為他發現亞裡士多德樹立了一個壞榜樣,在曆史上有數以百萬計的無知而自滿的老師,他們運用這種愚笨的分析模式,這種盲目而機械的命名,無情地把學生的創造力給抹煞了。
現在進入任何一間教室,你都會聽到老師不斷地分析又分析和解釋其間的關系,然後樹立許多的原則,研究各種方法。
你聽到的隻不過是亞裡士多德數千年前的鬼魂在說話——那是一種缺乏生命力、贊成二元論思想的聲音。
研究亞裡士多德的課在一間陰暗的教室裡進行,教室裡有一張非常大的圓桌,對街有一家醫院。
午後的太陽從醫院屋頂上斜射過來,陽光似乎穿不透玻璃窗上厚厚的灰塵和都市裡污濁的空氣。
所以這間教室給人一種沮喪的感覺。
上課的時候,斐德洛發現木桌正中有一道裂痕,好像已經裂了許久,但是沒有人想去修理它。
一定是太忙了,有更多重要的事要處理。
在快下課的時候,他終于問老師:"我可以問一些亞裡士多德修辭學方面的問題嗎?"教授說:"你得先讀他的作品。
"斐德洛從哲學教授的眼中看到和他注冊的時候相同的神情。
似乎是在警告他:你最好回去把他的作品仔細讀過。
現在雨下得越來越大,我們停下來蓋好頭盔面罩,然後慢慢地向前騎去。
一路上必須特别留意馬路上的坑坑洞洞、沙石和被油污染的路面。
下一個禮拜,斐德洛讀過亞裡士多德的作品,準備好攻擊他的理論,就是說:修辭學能夠成為理性的思想體系,是一種藝術。
如果用這種标準來衡量,通用公司所制造的汽車就是一種藝術,而畢加索的作品反倒不是藝術了。
如果亞裡士多德的作品果真有深刻的意義,那麼這正是讓它們顯現出來的大好時機。
但是他的問題一直都沒能提出來。
斐德洛舉起手,他突然看到老師的眼睛裡閃過一絲恨意,然後突然有一位學生打岔說:"我想這裡有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
"教授制止他說:"先生,我們來這裡不是要研究你想什麼,而是要研究亞裡士多德想什麼。
"教授當面-羞-辱他,"一旦我們要研究你的思想時,我們會在學校裡專門開一門課。
"沒有人說話,這位學生吓得說不出話來,别人也是一樣。
然而哲學教授還沒有攻擊完,他手指着這位學生,問他:"根據亞裡士多德的說法,特定修辭學分成哪三種?"大家更沉默了,這位學生不知道答案。
"那麼你沒有讀過他的作品了,是不是?"從他的眼神當中,可以看出他早已準備這麼做,接着他就指向斐德洛。
"你,先生,特定修辭學分成哪三種?"但是斐德洛是有備而來,他很平靜又沉穩地回答:"讨論的、審議的以及展示的。
""什麼是展示的技巧?""就是分辨異同、贊美,以及詳述的技巧。
"哲學教授慢慢地說:"啊——是的。
"然後整個教室一片寂然。
其他的學生吓了一跳,他們都奇怪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隻有斐德洛知道,或許哲學教授也知道——這位無辜的學生替他承擔了原來準備給他的打擊。
現在每一個人的表情都變得小心翼翼,想要預防老師提出更多同類的問題。
哲學教授犯了一個錯,他把自己的權威浪費在這名無辜的學生身上。
而斐德洛這個有意攻擊他的人卻逍遙法外,似乎越來越嚣張。
由于斐德洛沒有問任何問題,所以他無從下手。
現在他看到了自己提出的問題斐德洛是怎樣回答的,所以他不願意繼續問下去。
那位無辜的學生低頭看着桌子,臉漲得通紅,然後用雙手蓋着臉。
斐德洛看到他受窘的情形十分氣憤。
他在自己的班上從來不會這樣對待學生。
原來這就是他們芝加哥大學教古典文學的方法。
斐德洛現在認清了哲學教授的面目,但是哲學教授卻沒有認清他。
天空仍下着雨,一路上到處可見各種标志。
我們來到了加州的克雷森特城,這裡既寒冷又潮——濕。
克裡斯和我看着碼頭那灰色建築另一端的海洋。
這是我們這些天努力的目标。
然後我們到一家鋪着紅色華麗地毯的餐廳吃飯。
在鑲着花邊的菜單上,每一道菜的價格都非常貴。
我們是這裡惟一的顧客。
靜靜地用過餐、付過賬後我們就上路了。
現在我們向南走,一路上很冷而且霧很大。
下一堂課那位無辜的學生就沒有再來。
這個結果并不令人意外,整個班的學生都吓壞了。
一旦發生這種情形,這個結果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以後的每一堂課,都隻有哲學教授一個人唱獨角戲,他自顧自地說着,大家臉上毫無表情,看不出是同意還是反對。
哲學教授似乎很清楚發生了什麼事。
原來他看斐德洛時總是懷有敵意,現在則帶着一絲恐懼。
他了解目前教室裡的情形,一旦時機一到,他很可能會得到報應,而不會有學生同情他。
所以既然無法避免被攻擊,他就盡可能地不讓這種情況發生。
為了不讓事情惡化,他必須更小心謹慎,每一句話都得完全正确。
斐德洛也了解這一點。
雖然他保持沉默,但他明白自己處在非常有利的地位。
這期間斐德洛很努力地研究,而且學習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再也不開口說話了。
然而如果認為他是好學生,那麼你就錯了。
一個好學生會用公正的态度去面對學問,但是斐德洛卻不然。
他别有企圖,所以他要找的資料都是對自己有幫助的,以及如何擊倒對方的方法。
他對其他人所著的偉大書籍不感興趣。
他之所以在這裡,隻是他想要寫出一本屬于他自己的偉大書籍。
他對待亞裡士多德的态度有些不公平,就好像亞裡士多德對他的後繼者不公平一樣——因為亞裡士多德的言論破壞了他的思想。
亞裡士多德如何破壞了他的思想呢?他視修辭學為自己思想體系中非常不重要的一環。
它是實用科學的一支,和亞裡士多德主要的研究——理論科學,有些關系。
作為實用科學的一支,它和其他主要真理、善與美之間就隔絕了。
所以,在亞裡士多德的體系當中,良質和修辭學完全分離了。
亞裡士多德如此輕視修辭學,但寫作時又極盡華麗之能事,這讓斐德洛在讀他的著作時,忍不住要想辦法輕視他、攻擊他。
要做到這一點毫無問題。
亞裡士多德在曆史上一直受到各種挑戰和攻擊。
攻擊他的荒謬和可笑就好像在桶中射魚,輕而易舉,無法讓人滿足。
如果斐德洛對亞裡士多德的成見不是這麼深,他也許能學到一點亞裡士多德創新知識的方法——這正是委員會存在的目的。
然而如果不是如此緻力于研究良質,那麼一開始他就不會來這裡。
所以他實在沒有機會去研究亞裡士多德的方法。
在哲學教授講課時,斐德洛注意聽他說有關古典形式和浪漫形體的問題。
在讨論到辯證法的時候,教授似乎非常不安。
雖然用古典的說法找不到原因,但是斐德洛浪漫的直覺告訴他,他聞到了一樣東西——問題的根源。
辯證法嗎?亞裡士多德一開始就用非常神秘的方式讨論辯證法,他認為修辭學是辯證法的一體兩面,他這麼一說,顯得它仿佛極為重要,至于為什麼會這麼重要,亞裡士多德卻沒有進一步解釋。
接下來有一堆并不連貫的議論,讓人覺得似乎有一大堆思想被遺漏了,或是把資料拼錯了,或是印刷的人遺漏了,因為不論他讀了多少遍也無法完全了解。
人們隻發現亞裡士多德非常注意修辭和辯證之間的關系。
就斐德洛看來,這表示他和教授一樣不安。
哲學教授也曾為辯證法下過定義,斐德洛專心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