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關燈
小
中
大
自從離開波斯曼以來,我們把各樣東西不斷地從鞍囊和背袋裡拿進拿出,損壞了不少。
在晨曦中,我把它們全都攤在地闆上,看上去一團亂。
塑膠袋裡面含油的東西破掉了,油漏出來,浸到一卷衛生紙上。
衣服也被壓得都是皺紋,好像很難再平整。
防曬油的軟管也破了,在彎刀鞘上留下一堆白色的乳液,到處都是香氣。
燃油膏管也破了,弄得一團糟。
我在随身的筆記上寫下:要為受壓易破的東西買專用盒,洗衣服,買指甲刀、防曬油、燃油膏、鍊條護罩、衛生紙。
在結賬前要做完這些事,看看還真不少。
于是我把克裡斯搖醒,叫他起床,我們要去洗衣服。
到了洗衣店,我教克裡斯如何操作甩幹機,如何啟動洗衣機以及如何使用其他的功能。
所有的東西都買到了,隻差鍊條護罩。
賣零件的人說他們沒有,很可能也不會進這樣的貨。
我想前面所剩的路程不多了,但是如果沒有鍊條護罩就會濺得一車都是污泥。
這樣也很危險。
既然有這種可能,我就不能撒手不管,所以還是決定要把護罩修理好。
我看到一家焊接店,就走了進去。
這是我見過的最幹淨的一家焊接店。
店鋪後面是高大的樹和長長的草,讓人覺得像是一間鄉村的鐵匠鋪。
每一件工具都被小心地挂在牆上。
一切都很幹淨。
店裡沒有人,所以我打算過一會再來。
我騎回洗衣店,看克裡斯是否把衣服洗好了。
然後慢慢地沿着宜人的街道找地方吃飯。
這裡的交通很擁擠,大部分的車輛都保養得很好,駕車人也十分機警。
這就是西海岸。
在鎮邊上我們找到一家餐廳,我們坐在一張鋪了紅白相間的桌布的桌子旁。
克裡斯打開一份摩托車雜志,那是我在摩托車店買的,然後大聲念出各項比賽的優勝者和騎摩托車橫越大陸的消息。
女服務生有些好奇地看了他好一會兒,然後又看看我,把視線移到我的靴子上,然後記下我們點的菜。
她回廚房報了菜單,之後又出來在旁邊看我們。
我猜是因為這裡沒有别人,她才對我們這麼注意。
菜上來的時候,她往自動點唱機裡投了幾枚硬币。
早餐端上來了,是松餅、糖漿和臘腸。
啊——還有音樂。
克裡斯和我在聊摩托車雜志上的消息,為了壓過點唱機的聲音,我們盡量提高聲音說話,就好像所有在路上旅行很久的人放松了聊天一樣。
我從眼角看見有人一直在注視我們。
過了一會兒,克裡斯又問我一些問題。
由于受到别人目光的幹擾,我很難集中精神注意聽他在說什麼。
點唱機播出來的音樂是西部民謠,關于一位貨車司機……我和克裡斯結束了談話。
結賬出來之後,我們騎上摩托車,服務生仍然在門裡面望着我們,一副很寂寞的表情。
她可能還不了解,有這樣一副表情,她很快就不會再寂寞了。
我用力踩發動器,然後猛沖出去,仿佛受了些挫折。
去找焊接工之前,我需要一段時間撫平自己的情緒。
老闆已經回來了,他大概有六七十歲。
他有一點輕蔑地看着我——和那女服務生的态度完全不同。
我告訴他鍊條護罩的問題,過了一會兒他說:"我不替你卸它,你自己卸。
"我照着他的話做,然後拿給他,他說:"裡面都是油漬。
"我在後面的闆栗樹下找到一根樹枝,把所有的油漬都刮下來,弄到一個垃圾桶裡,他站得遠遠地說:"那兒有溶劑。
"于是我就用溶劑把護罩上剩餘的油漬清除幹淨。
我把護罩拿給他,他點點頭,然後慢慢走過去,把焊接槍的調整器裝好,然後看看火焰的大小,然後選擇了另外一把,不緊不慢地。
他拿起一支鋼棒,我想他是不是要去焊接那片薄薄的護罩,一般像這樣的金屬片我不會去焊接的。
我會用銅棒去銅鍍。
我會在上面打一個洞,然後用焊棒把它補上。
我問他:"你難道不打算銅鍍嗎?"他說:"不打算。
"他肯定覺得我是個多嘴的家夥。
他點燃了焊槍,然後維持小小的藍色的火苗。
當時的情形很難描述,事實上,焊槍和焊棒晃動的節奏不同,然而焊槍一靠近,焊棒就立刻滴下橘黃色的溶液在護罩上。
然後再換下一個地方。
沒有任何坑洞,你幾乎看不出焊接的痕迹。
我說:"焊得真好!"他說:"一塊錢。
"臉上毫無表情。
我在他眼睛中看到一絲疑問,難道他在懷疑自己收費過高嗎?不是,是一些别的東西……就是寂寞,和那位女服務生一樣。
或許他認為我在胡說八道,誰還真正懂得欣賞這樣的手藝呢?我們把行李收拾好,現在離開旅館大概也該到結賬的時候了。
很快我們又沿着海岸邊的美國杉林區由俄勒岡州進入加州。
路上車流洶湧,非常擁擠,我們幾乎沒機會切入。
天氣又轉涼了,而且暗了下來。
我們把車停下來,穿上毛衣和夾克,但是還是覺得寒風刺骨。
氣溫大概隻有十度左右。
天氣冷得讓我的思想也凍僵了。
在城裡我也看到了寂寞的人,在超級市場裡,在洗衣店裡,從汽車旅館結賬出來的時候,甚至在美國杉林裡,那些來自各方的露營者,處處都看到寂寞的人。
他們有的是退休了,徑自看着樹,看着海。
你會在一張陌生的臉上突然捕捉到一絲搜尋的眼神,然後立刻又消失了。
我現在已經看過許多這種寂寞的表情。
而這裡正是号稱世界上人口最擁擠的地區之一。
這似乎有些矛盾。
在東西兩岸的大城裡,寂寞的情形最嚴重。
然而在人口稀少的俄勒岡州、愛達荷州、蒙大拿州和達科他州,你本來很可能以為人們會更寂寞,但情況并非如此。
我認為這是因為身\_體上的距離和寂寞毫不相關,造成寂寞的原因是心理的距離。
在蒙大拿和愛達荷州,身\_體上的距離雖然很遙遠,人們心理的距離卻很近,而在這裡正好相反。
我們現在身在美國的主要都市裡,這兒有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還有大型的飛機場,以及電視和電影明星。
然而在這裡,大部分的人很可能對周遭的一切毫無知覺,大衆媒體讓他們以為身邊的事物是不重要的,這就是他們寂寞的原因。
你可以從他們臉上看到寂寞。
先是他們眼中閃過一絲搜尋的神情,然後一旦看見你,你對他們來說便隻不過像一個物體,算不得什麼,而不是他們想要尋找的對象,因為你不是電視上的人物。
但是在我們經過的美國其他地區,比如說像窮鄉僻壤的地區,像曾經有中國人挖過壕溝的地區,還有乘馬車的地區,整片是山脈的地區,人們有更多沉思的機會,孩子會去玩松果,也會有大黃蜂在四處飛舞。
我們頭上頂着一片綿綿無盡的藍天。
周圍的一切都深深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
所以從來不覺得寂寞。
一兩百年前人們的生活與這種情形比較相像。
人口少多了,而寂寞的感覺也不會這麼強烈。
當然,我這麼說毫無疑問地是太簡略了,但是如果舉出一些确切的證據,你就會明白我所言不虛。
造成這種寂寞的主要原因就是科技,就是科技的産品,像電視、噴射機、高速公路等等——但是我希望說明一點,真正的禍首并不是科技本身,而是科技所帶來的一種趨勢,物化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也就是在科技背後截然二分主客觀的看法造成了這種現象。
這就是為什麼我要費盡心力借着科技來改變這種現象。
一個知道如何懷着良質去修理摩托車的人,要比不具有這種情懷的人有更多的朋友,而且他的朋友不會把他視為一個物體。
良質總是能夠消滅主客體之間的距離。
如果有的人工作很枯燥——或者手中的工作遲早都會變得很枯燥——為了讓自己過得愉快些,他會開始選擇良質,然後悄悄地為自身着想而追尋這個目标,因此使自己手中的工作變成一種藝術。
他很可能會發現,自己成了一個更有趣的人。
而對他周圍的人來說,他也不再是物體,因為他選擇了良質。
不隻他自己和工作受到影響,在他周圍的人也會逐漸改變,因為良質會像水波一樣蕩漾開來。
他手中的工作具有良質,于是會讓人有不同的感受。
感受到的人會覺得這種感受不錯,就可能會把它傳播給别人,這樣一來良質就會不斷繁衍開來。
我個人的感覺是,這就是世界不斷改進的方法:讓個人越來越珍惜良質,僅此而已。
我不願意通過大規模的社會運動聚集許多人,進行一些大型的活動,然而卻忽略了這種個人的良質。
讓我們重新考慮這些活動。
它們當然很重要,隻是我們必須意識到,它們要以具有良質的個人為基礎。
過去我們曾經擁有這種屬于個人的良質,但是卻把它當作一種天生的感受力,而沒有深入地去了解它。
現在它快要枯竭了,幾乎每一個人都要喪失良質了,我想此刻我們應該開始重視這項極大的資源——個人的價值。
許多年來,有一些政治家曾經提出過相似的學說,但是我并不是他們的一分子。
當然,他們提倡個人真正的價值,而不把它當作輸送更多金錢給有錢人的途徑,就這方面而言,他們是對的。
我們的确需要重新珍惜個人的操守、對自我的信賴以及老式的進取心。
我們真的很需要。
我希望在這一次肖陶擴當中能夠指出某些方向。
而斐德洛卻從這個觀念出發,走出了不同的路。
我認為那條路是錯誤的。
但是如果我在他的情況下,很可能也會走相同的路。
他覺得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創造一套新的哲學,或者他認為比這個範圍更廣——創造新的理性——那麼二元化的科技思想所造成的醜陋、孤寂和空虛的心靈就會消失。
理性不再和價值無關,理性必須受制于良質,他确定他會找到其中的原因,這并不需要完全深入到希臘哲學家的思想當中。
這些希臘神話曾經深深影響我們的文化,造成今日科技的趨勢——做雖然合理但是沒有任何好處的事。
這就是問題的根源。
就在這兒。
許久前我曾經提到,斐德洛在追求理性的鬼魂。
這就是我的意思。
理性和良質分家了,而且互相對立,良質被迫屈居于理性之下。
開始下了一點雨,但是還不需要停車,這隻是下小雨之前的一點毛毛雨。
我們已經離開高大的森林,眼前是一片廣闊無垠的、灰蒙蒙的天空。
于是,我又一次重讀亞裡士多德的著作,想要從中找到斐德洛提過的可怕的思
在晨曦中,我把它們全都攤在地闆上,看上去一團亂。
塑膠袋裡面含油的東西破掉了,油漏出來,浸到一卷衛生紙上。
衣服也被壓得都是皺紋,好像很難再平整。
防曬油的軟管也破了,在彎刀鞘上留下一堆白色的乳液,到處都是香氣。
燃油膏管也破了,弄得一團糟。
我在随身的筆記上寫下:要為受壓易破的東西買專用盒,洗衣服,買指甲刀、防曬油、燃油膏、鍊條護罩、衛生紙。
在結賬前要做完這些事,看看還真不少。
于是我把克裡斯搖醒,叫他起床,我們要去洗衣服。
到了洗衣店,我教克裡斯如何操作甩幹機,如何啟動洗衣機以及如何使用其他的功能。
所有的東西都買到了,隻差鍊條護罩。
賣零件的人說他們沒有,很可能也不會進這樣的貨。
我想前面所剩的路程不多了,但是如果沒有鍊條護罩就會濺得一車都是污泥。
這樣也很危險。
既然有這種可能,我就不能撒手不管,所以還是決定要把護罩修理好。
我看到一家焊接店,就走了進去。
這是我見過的最幹淨的一家焊接店。
店鋪後面是高大的樹和長長的草,讓人覺得像是一間鄉村的鐵匠鋪。
每一件工具都被小心地挂在牆上。
一切都很幹淨。
店裡沒有人,所以我打算過一會再來。
我騎回洗衣店,看克裡斯是否把衣服洗好了。
然後慢慢地沿着宜人的街道找地方吃飯。
這裡的交通很擁擠,大部分的車輛都保養得很好,駕車人也十分機警。
這就是西海岸。
在鎮邊上我們找到一家餐廳,我們坐在一張鋪了紅白相間的桌布的桌子旁。
克裡斯打開一份摩托車雜志,那是我在摩托車店買的,然後大聲念出各項比賽的優勝者和騎摩托車橫越大陸的消息。
女服務生有些好奇地看了他好一會兒,然後又看看我,把視線移到我的靴子上,然後記下我們點的菜。
她回廚房報了菜單,之後又出來在旁邊看我們。
我猜是因為這裡沒有别人,她才對我們這麼注意。
菜上來的時候,她往自動點唱機裡投了幾枚硬币。
早餐端上來了,是松餅、糖漿和臘腸。
啊——還有音樂。
克裡斯和我在聊摩托車雜志上的消息,為了壓過點唱機的聲音,我們盡量提高聲音說話,就好像所有在路上旅行很久的人放松了聊天一樣。
我從眼角看見有人一直在注視我們。
過了一會兒,克裡斯又問我一些問題。
由于受到别人目光的幹擾,我很難集中精神注意聽他在說什麼。
點唱機播出來的音樂是西部民謠,關于一位貨車司機……我和克裡斯結束了談話。
結賬出來之後,我們騎上摩托車,服務生仍然在門裡面望着我們,一副很寂寞的表情。
她可能還不了解,有這樣一副表情,她很快就不會再寂寞了。
我用力踩發動器,然後猛沖出去,仿佛受了些挫折。
去找焊接工之前,我需要一段時間撫平自己的情緒。
老闆已經回來了,他大概有六七十歲。
他有一點輕蔑地看着我——和那女服務生的态度完全不同。
我告訴他鍊條護罩的問題,過了一會兒他說:"我不替你卸它,你自己卸。
"我照着他的話做,然後拿給他,他說:"裡面都是油漬。
"我在後面的闆栗樹下找到一根樹枝,把所有的油漬都刮下來,弄到一個垃圾桶裡,他站得遠遠地說:"那兒有溶劑。
"于是我就用溶劑把護罩上剩餘的油漬清除幹淨。
我把護罩拿給他,他點點頭,然後慢慢走過去,把焊接槍的調整器裝好,然後看看火焰的大小,然後選擇了另外一把,不緊不慢地。
他拿起一支鋼棒,我想他是不是要去焊接那片薄薄的護罩,一般像這樣的金屬片我不會去焊接的。
我會用銅棒去銅鍍。
我會在上面打一個洞,然後用焊棒把它補上。
我問他:"你難道不打算銅鍍嗎?"他說:"不打算。
"他肯定覺得我是個多嘴的家夥。
他點燃了焊槍,然後維持小小的藍色的火苗。
當時的情形很難描述,事實上,焊槍和焊棒晃動的節奏不同,然而焊槍一靠近,焊棒就立刻滴下橘黃色的溶液在護罩上。
然後再換下一個地方。
沒有任何坑洞,你幾乎看不出焊接的痕迹。
我說:"焊得真好!"他說:"一塊錢。
"臉上毫無表情。
我在他眼睛中看到一絲疑問,難道他在懷疑自己收費過高嗎?不是,是一些别的東西……就是寂寞,和那位女服務生一樣。
或許他認為我在胡說八道,誰還真正懂得欣賞這樣的手藝呢?我們把行李收拾好,現在離開旅館大概也該到結賬的時候了。
很快我們又沿着海岸邊的美國杉林區由俄勒岡州進入加州。
路上車流洶湧,非常擁擠,我們幾乎沒機會切入。
天氣又轉涼了,而且暗了下來。
我們把車停下來,穿上毛衣和夾克,但是還是覺得寒風刺骨。
氣溫大概隻有十度左右。
天氣冷得讓我的思想也凍僵了。
在城裡我也看到了寂寞的人,在超級市場裡,在洗衣店裡,從汽車旅館結賬出來的時候,甚至在美國杉林裡,那些來自各方的露營者,處處都看到寂寞的人。
他們有的是退休了,徑自看着樹,看着海。
你會在一張陌生的臉上突然捕捉到一絲搜尋的眼神,然後立刻又消失了。
我現在已經看過許多這種寂寞的表情。
而這裡正是号稱世界上人口最擁擠的地區之一。
這似乎有些矛盾。
在東西兩岸的大城裡,寂寞的情形最嚴重。
然而在人口稀少的俄勒岡州、愛達荷州、蒙大拿州和達科他州,你本來很可能以為人們會更寂寞,但情況并非如此。
我認為這是因為身\_體上的距離和寂寞毫不相關,造成寂寞的原因是心理的距離。
在蒙大拿和愛達荷州,身\_體上的距離雖然很遙遠,人們心理的距離卻很近,而在這裡正好相反。
我們現在身在美國的主要都市裡,這兒有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還有大型的飛機場,以及電視和電影明星。
然而在這裡,大部分的人很可能對周遭的一切毫無知覺,大衆媒體讓他們以為身邊的事物是不重要的,這就是他們寂寞的原因。
你可以從他們臉上看到寂寞。
先是他們眼中閃過一絲搜尋的神情,然後一旦看見你,你對他們來說便隻不過像一個物體,算不得什麼,而不是他們想要尋找的對象,因為你不是電視上的人物。
但是在我們經過的美國其他地區,比如說像窮鄉僻壤的地區,像曾經有中國人挖過壕溝的地區,還有乘馬車的地區,整片是山脈的地區,人們有更多沉思的機會,孩子會去玩松果,也會有大黃蜂在四處飛舞。
我們頭上頂着一片綿綿無盡的藍天。
周圍的一切都深深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
所以從來不覺得寂寞。
一兩百年前人們的生活與這種情形比較相像。
人口少多了,而寂寞的感覺也不會這麼強烈。
當然,我這麼說毫無疑問地是太簡略了,但是如果舉出一些确切的證據,你就會明白我所言不虛。
造成這種寂寞的主要原因就是科技,就是科技的産品,像電視、噴射機、高速公路等等——但是我希望說明一點,真正的禍首并不是科技本身,而是科技所帶來的一種趨勢,物化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也就是在科技背後截然二分主客觀的看法造成了這種現象。
這就是為什麼我要費盡心力借着科技來改變這種現象。
一個知道如何懷着良質去修理摩托車的人,要比不具有這種情懷的人有更多的朋友,而且他的朋友不會把他視為一個物體。
良質總是能夠消滅主客體之間的距離。
如果有的人工作很枯燥——或者手中的工作遲早都會變得很枯燥——為了讓自己過得愉快些,他會開始選擇良質,然後悄悄地為自身着想而追尋這個目标,因此使自己手中的工作變成一種藝術。
他很可能會發現,自己成了一個更有趣的人。
而對他周圍的人來說,他也不再是物體,因為他選擇了良質。
不隻他自己和工作受到影響,在他周圍的人也會逐漸改變,因為良質會像水波一樣蕩漾開來。
他手中的工作具有良質,于是會讓人有不同的感受。
感受到的人會覺得這種感受不錯,就可能會把它傳播給别人,這樣一來良質就會不斷繁衍開來。
我個人的感覺是,這就是世界不斷改進的方法:讓個人越來越珍惜良質,僅此而已。
我不願意通過大規模的社會運動聚集許多人,進行一些大型的活動,然而卻忽略了這種個人的良質。
讓我們重新考慮這些活動。
它們當然很重要,隻是我們必須意識到,它們要以具有良質的個人為基礎。
過去我們曾經擁有這種屬于個人的良質,但是卻把它當作一種天生的感受力,而沒有深入地去了解它。
現在它快要枯竭了,幾乎每一個人都要喪失良質了,我想此刻我們應該開始重視這項極大的資源——個人的價值。
許多年來,有一些政治家曾經提出過相似的學說,但是我并不是他們的一分子。
當然,他們提倡個人真正的價值,而不把它當作輸送更多金錢給有錢人的途徑,就這方面而言,他們是對的。
我們的确需要重新珍惜個人的操守、對自我的信賴以及老式的進取心。
我們真的很需要。
我希望在這一次肖陶擴當中能夠指出某些方向。
而斐德洛卻從這個觀念出發,走出了不同的路。
我認為那條路是錯誤的。
但是如果我在他的情況下,很可能也會走相同的路。
他覺得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創造一套新的哲學,或者他認為比這個範圍更廣——創造新的理性——那麼二元化的科技思想所造成的醜陋、孤寂和空虛的心靈就會消失。
理性不再和價值無關,理性必須受制于良質,他确定他會找到其中的原因,這并不需要完全深入到希臘哲學家的思想當中。
這些希臘神話曾經深深影響我們的文化,造成今日科技的趨勢——做雖然合理但是沒有任何好處的事。
這就是問題的根源。
就在這兒。
許久前我曾經提到,斐德洛在追求理性的鬼魂。
這就是我的意思。
理性和良質分家了,而且互相對立,良質被迫屈居于理性之下。
開始下了一點雨,但是還不需要停車,這隻是下小雨之前的一點毛毛雨。
我們已經離開高大的森林,眼前是一片廣闊無垠的、灰蒙蒙的天空。
于是,我又一次重讀亞裡士多德的著作,想要從中找到斐德洛提過的可怕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