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關燈
小
中
大
不是隻有兩種而是有三種嚴謹的方法足以辯駁。
同時他也知道許多并不嚴謹的反擊方法。
所以他笑着面對他們。
他可以針對左角,反駁所謂的客觀暗指的是用科學測量的方法;或者他也可以針對右角,反駁主觀暗指的是你喜歡的一切。
或者他也可以選擇兩角之間,否定主觀和客觀是惟一的選擇。
當然他會從三個角度分别進行。
除了這三個符合邏輯的反駁方法之外,同時也有一些非邏輯性的反駁方法。
斐德洛身為修辭學家當然很明白這一點。
你可以把一把沙子丢進公牛的眼裡。
他已經這樣做了,同時還說,對良質的無知就是無能。
根據邏輯的推論,發言者的能力和他言論的真假無關,所以無能隻是那把沙子而已。
天底下最笨的人可以說太陽會照耀,但是這并不表示他會讓太陽西沉。
而蘇格拉底若是活着,會給斐德洛這樣的難題:"沒錯,我能接受你認為我對于良質無知的假設。
那麼現在請你告訴一位無能的老人,良質究竟是什麼?否則,我該如何改進呢?"或許斐德洛會思考幾分鐘,然後他不得不承認自己也不知道良質究竟是什麼。
所以以他的标準來說自己也是無能的。
你也可以用唱歌的方式把公牛哄睡。
斐德洛可以告訴質問的人,他對這種兩難的問題無法回答,因為遠超過他的能力。
但是他無法回答并不能證明就沒有答案。
這些經驗更豐富的人不是要幫助他找到答案嗎?然而現在用這種方法太遲了。
他們隻要這樣回答:"不行,我們太樸質。
除非你能找到答案,否則就按照既定的課程上課,這樣下學期我們就不會讓你的學生不及格了。
"而第三種解決兩難問題的方法,我認為它是最好的,就是根本拒絕回答這個問題。
斐德洛可以這樣說:"想劃分良質是主觀還是客觀,就是要去界定它。
我已經說過它是無法被界定的。
"然後就不必去解決這個問題,我相信狄威斯肯定這樣勸過他。
為什麼他沒有接受這種建議,而選擇用邏輯和辯證的方法回答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推測出來。
我想他認為整個理性教會屬于邏輯的範疇,如果他拒絕接受從邏輯的角度去讨論這個問題,無異于自絕于任何學術的讨論之外。
哲學上的神秘主義認為真理是無法界定的,自有曆史以來就存在,隻能通過非理性的方式了解。
這就是禅的根基,但是這并不屬于學校研究的範圍。
而學校這座理性教會主要就是研究那些能被界定的事物,所以一個人如果想研究神秘的主義,他就應該去修道院而不是去大學,大學要研究的是能夠形之于文字的事物。
我想另外一個他接受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他的驕傲。
他知道自己在邏輯和辯證方面功力深厚,他把這個兩難的問題當作是一種挑戰。
然而這種驕傲自大的心态引發了他所有的問題。
在前方兩百碼遠的地方,我看到有一隻鹿在動,鹿在我們上方的松樹林裡,我想要指給克裡斯看,但是一瞬間它就不見了。
斐德洛的第一個像牛角一樣的難題是:如果良質的确是客觀的存在,為什麼科學儀器總是無法探測出來呢?這隻牛角非常卑鄙,一開始他就知道它的殺傷力有多麼強。
如果起初他就假定自己是超級的科學家,能夠看出其他的科學家看不到的客觀事實,那麼無異于是想證明自己是瘋子或是笨蛋,甚至兼而有之。
因為在現今的世界裡,和科學相抵觸的思想是無法站住腳的。
他記得洛克曾經說過,不論是否屬于科學範疇,你隻能了解一個事物的良質而非其他。
這個無法駁倒的真理似乎認為,科學家之所以無法偵測出良質,是因為良質就是他們所偵測出來的全部。
客觀的事物就是一種理性的産物,是從許多性質當中推演出來的。
如果這個答案成立,自然就破解了這個難題。
這使他興奮了好一陣子。
但是這個答案最終證實并不成立。
他和學生在教室裡觀察到的良質和在實驗室裡觀察到的顔色、溫度、硬度的性質是不同的。
那些物理性質都可以借用儀器測量,而他的良質——卓越、價值、善——卻不屬于物理範疇,所以無法測量。
他被良質這個字眼的模糊特性困住了。
他奇怪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于是記下來,要研究這個詞的曆史根源,然後把它暫時擱置。
牛角的難題仍然存在。
于是他轉而注意另外一個有可能反駁的難題。
所謂的良質隻是你所喜好的事物嗎?這麼說使他十分憤怒。
曆史上的偉大藝術家如拉斐爾、貝多芬、米開朗琪羅,他們隻是把人們喜好的事物表達出來。
他們人生最重要的目标隻是用深刻的方法引導人們的感覺。
是不是就是這樣?這麼說讓他憤怒。
然而更讓他生氣的是,他沒有辦法
同時他也知道許多并不嚴謹的反擊方法。
所以他笑着面對他們。
他可以針對左角,反駁所謂的客觀暗指的是用科學測量的方法;或者他也可以針對右角,反駁主觀暗指的是你喜歡的一切。
或者他也可以選擇兩角之間,否定主觀和客觀是惟一的選擇。
當然他會從三個角度分别進行。
除了這三個符合邏輯的反駁方法之外,同時也有一些非邏輯性的反駁方法。
斐德洛身為修辭學家當然很明白這一點。
你可以把一把沙子丢進公牛的眼裡。
他已經這樣做了,同時還說,對良質的無知就是無能。
根據邏輯的推論,發言者的能力和他言論的真假無關,所以無能隻是那把沙子而已。
天底下最笨的人可以說太陽會照耀,但是這并不表示他會讓太陽西沉。
而蘇格拉底若是活着,會給斐德洛這樣的難題:"沒錯,我能接受你認為我對于良質無知的假設。
那麼現在請你告訴一位無能的老人,良質究竟是什麼?否則,我該如何改進呢?"或許斐德洛會思考幾分鐘,然後他不得不承認自己也不知道良質究竟是什麼。
所以以他的标準來說自己也是無能的。
你也可以用唱歌的方式把公牛哄睡。
斐德洛可以告訴質問的人,他對這種兩難的問題無法回答,因為遠超過他的能力。
但是他無法回答并不能證明就沒有答案。
這些經驗更豐富的人不是要幫助他找到答案嗎?然而現在用這種方法太遲了。
他們隻要這樣回答:"不行,我們太樸質。
除非你能找到答案,否則就按照既定的課程上課,這樣下學期我們就不會讓你的學生不及格了。
"而第三種解決兩難問題的方法,我認為它是最好的,就是根本拒絕回答這個問題。
斐德洛可以這樣說:"想劃分良質是主觀還是客觀,就是要去界定它。
我已經說過它是無法被界定的。
"然後就不必去解決這個問題,我相信狄威斯肯定這樣勸過他。
為什麼他沒有接受這種建議,而選擇用邏輯和辯證的方法回答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推測出來。
我想他認為整個理性教會屬于邏輯的範疇,如果他拒絕接受從邏輯的角度去讨論這個問題,無異于自絕于任何學術的讨論之外。
哲學上的神秘主義認為真理是無法界定的,自有曆史以來就存在,隻能通過非理性的方式了解。
這就是禅的根基,但是這并不屬于學校研究的範圍。
而學校這座理性教會主要就是研究那些能被界定的事物,所以一個人如果想研究神秘的主義,他就應該去修道院而不是去大學,大學要研究的是能夠形之于文字的事物。
我想另外一個他接受這個問題的原因是他的驕傲。
他知道自己在邏輯和辯證方面功力深厚,他把這個兩難的問題當作是一種挑戰。
然而這種驕傲自大的心态引發了他所有的問題。
在前方兩百碼遠的地方,我看到有一隻鹿在動,鹿在我們上方的松樹林裡,我想要指給克裡斯看,但是一瞬間它就不見了。
斐德洛的第一個像牛角一樣的難題是:如果良質的确是客觀的存在,為什麼科學儀器總是無法探測出來呢?這隻牛角非常卑鄙,一開始他就知道它的殺傷力有多麼強。
如果起初他就假定自己是超級的科學家,能夠看出其他的科學家看不到的客觀事實,那麼無異于是想證明自己是瘋子或是笨蛋,甚至兼而有之。
因為在現今的世界裡,和科學相抵觸的思想是無法站住腳的。
他記得洛克曾經說過,不論是否屬于科學範疇,你隻能了解一個事物的良質而非其他。
這個無法駁倒的真理似乎認為,科學家之所以無法偵測出良質,是因為良質就是他們所偵測出來的全部。
客觀的事物就是一種理性的産物,是從許多性質當中推演出來的。
如果這個答案成立,自然就破解了這個難題。
這使他興奮了好一陣子。
但是這個答案最終證實并不成立。
他和學生在教室裡觀察到的良質和在實驗室裡觀察到的顔色、溫度、硬度的性質是不同的。
那些物理性質都可以借用儀器測量,而他的良質——卓越、價值、善——卻不屬于物理範疇,所以無法測量。
他被良質這個字眼的模糊特性困住了。
他奇怪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于是記下來,要研究這個詞的曆史根源,然後把它暫時擱置。
牛角的難題仍然存在。
于是他轉而注意另外一個有可能反駁的難題。
所謂的良質隻是你所喜好的事物嗎?這麼說使他十分憤怒。
曆史上的偉大藝術家如拉斐爾、貝多芬、米開朗琪羅,他們隻是把人們喜好的事物表達出來。
他們人生最重要的目标隻是用深刻的方法引導人們的感覺。
是不是就是這樣?這麼說讓他憤怒。
然而更讓他生氣的是,他沒有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