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關燈
小
中
大
強接下來了。
在一個禮拜内,她和每一個人都談論這個題目。
兩個禮拜之後,她交出了一篇非常精彩的報告。
當她向同學講解的時候,因為大家并沒有花兩個禮拜的時間思索過,所以對于取消分數和學位的看法極力反對。
然而這一點并沒有使她放慢腳步,她陳述時的聲調聽起來好像古代熱情宣揚教義的傳教士,她懇請其他的學生聽她的講述,了解她所說的才是正确的。
她說:"我所說的這些,不是為了他,"然後看了斐德洛一眼,"而是為了你們。
"她懇求的聲調、宗教的熱忱,深深地打動了他。
而他也知道,在大學入學考試的時候,她的成績十分優秀,所以算是班上前幾名的學生。
在下學期教如何寫具有說服力的文章時,他又以這個題目作為示範。
他先自己寫了一篇文章,然後在學生面前反複修正。
斐德洛拿這篇文章當作範例,避免去談作文的種種規則,這些規則連他自己都十分懷疑它們的作用。
他認為直接把自己的文章拿給學生看,可能其中有不少錯誤的地方,也有不通之處,還有需要删減的地方;但是惟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多明白一點兒真正的寫作是怎麼一回事,而不必浪費時間慢慢去挑出學生的錯誤,或者拿大師的作品來模仿。
于是他就進一步研究取消整個分數和學位體系的可能,為了讓學生有真正的參與感,他決定這個學期不給學生打任何分數。
現在可以看到山頂上的積雪了,從山腳看上去,似乎需要幾天的時間才能爬到山頂。
山頂的岩石似乎非常陡峭,很難直接爬上去,尤其我們身上的行李又十分沉重,而且克裡斯還太小,不能用登山繩和爬岩釘的方式上去。
我們必須先穿越這一片山脊上的樹林,進入另外一個峽谷,然後走到盡頭,再轉回頭爬上山脊。
三天之内要爬上去可能趕了些,四天就會很輕松。
但如果我們九号以前沒有回去,狄威斯很可能就會開始找我們。
我們停下來休息一會兒,靠着一棵樹坐下,這樣才不會因為重心不穩而向後摔倒。
過了一會兒,我把手伸到背後,從背包裡拿出一把彎刀給克裡斯。
"你看到那裡有兩棵白楊樹嗎?直直的兩棵,在邊上?"我指着它們說,"把它們從離地面一英尺的地方砍下來。
""為什麼?""爬山的時候我們可能需要它們,也可以做帳-篷的柱子。
"克裡斯拿了彎刀正要去砍樹,又轉了回來,他說,"你去砍吧!"于是我拿起彎刀,走過去把樹砍下來,隻要一刀就可以把樹砍得十分整齊,隻差把樹皮扯掉。
走到岩石地區需要拐杖才能保持平衡,而上面的松樹并不适用,這是僅有的白楊樹。
不過我有點擔心,克裡斯不願意幫忙,在山上這不是個好現象。
休息了一會兒,我們繼續前行,過了好一會兒才習慣身上的重量。
現在我們對所有重量都會有消極的反應,繼續前行下去就會逐漸習慣了……斐德洛想要廢除分數和學位的論點,使學生們十分困惑,開始反抗。
有一些學生認為他想摧毀整個學校制度。
有一個學生開門見山地說:"你當然不可能廢除分數和學位制度,畢竟這是我們來這裡的目的。
"她說的沒錯。
雖然每一個人都不喜歡暴露自己的真實想法,但是如果說大部分的學生來學校受教育不是為了學位和分數,實在有點虛僞。
當然,确實有些學生隻是單純為了受教育而來的學校,但是學校裡機械化的教學方式很快就使他們放棄了自己的理想。
斐德洛在範文當中認為,取消分數和學位的制度可以消除這種虛僞的現象。
不過他不以整體為研究的對象,他單單舉出一位想像力十分豐富的學生作為代表——他來學校就是為了分數,而非真正的知識。
根據範文中的假設,這樣的學生上學之後就開始準備交報告,很可能出于慣性,第二個、第三個報告一直做下去,然後這門課的新鮮感逐漸消失,由于求學并不是他生活中惟一的目标,還有其他的任務和需求給他壓力,他很可能就無法再交報告了。
由于沒有評分和學位的制度,他很可能不會受到處罰,而老師在接下來的授課中則假設他已經交了作業,課程仍然循序漸進,他可能就會開始覺得困難。
接下來,這困難就減弱了他對這門課的興趣。
這種惡性循環之下,他很可能會根本交不出報告,然後他又不會受到任何懲罰。
在他愈來愈跟不上學校的進度時,他也可能愈來愈無法集中精神,最後他發現自己什麼也沒有學到,卻要不斷面對外界的各種壓力,于是他隻好停止上學,同時對自己的這種行為很慚愧。
這個時候,學校仍然沒有給他任何懲罰。
但是會發生什麼事呢?由于别人對他的評價不高,這個學生很可能就把自己給毀掉。
這樣最好,這正是應該有的現象,因為他最初就不是為了求取真正的知識而來,因而在班上也無所作為,這樣就省下不少時間、金錢還有精力。
在他心目中也不會認為自己曾經失敗,從而影響了他的後半生。
學生最大的問題就是,
在一個禮拜内,她和每一個人都談論這個題目。
兩個禮拜之後,她交出了一篇非常精彩的報告。
當她向同學講解的時候,因為大家并沒有花兩個禮拜的時間思索過,所以對于取消分數和學位的看法極力反對。
然而這一點并沒有使她放慢腳步,她陳述時的聲調聽起來好像古代熱情宣揚教義的傳教士,她懇請其他的學生聽她的講述,了解她所說的才是正确的。
她說:"我所說的這些,不是為了他,"然後看了斐德洛一眼,"而是為了你們。
"她懇求的聲調、宗教的熱忱,深深地打動了他。
而他也知道,在大學入學考試的時候,她的成績十分優秀,所以算是班上前幾名的學生。
在下學期教如何寫具有說服力的文章時,他又以這個題目作為示範。
他先自己寫了一篇文章,然後在學生面前反複修正。
斐德洛拿這篇文章當作範例,避免去談作文的種種規則,這些規則連他自己都十分懷疑它們的作用。
他認為直接把自己的文章拿給學生看,可能其中有不少錯誤的地方,也有不通之處,還有需要删減的地方;但是惟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多明白一點兒真正的寫作是怎麼一回事,而不必浪費時間慢慢去挑出學生的錯誤,或者拿大師的作品來模仿。
于是他就進一步研究取消整個分數和學位體系的可能,為了讓學生有真正的參與感,他決定這個學期不給學生打任何分數。
現在可以看到山頂上的積雪了,從山腳看上去,似乎需要幾天的時間才能爬到山頂。
山頂的岩石似乎非常陡峭,很難直接爬上去,尤其我們身上的行李又十分沉重,而且克裡斯還太小,不能用登山繩和爬岩釘的方式上去。
我們必須先穿越這一片山脊上的樹林,進入另外一個峽谷,然後走到盡頭,再轉回頭爬上山脊。
三天之内要爬上去可能趕了些,四天就會很輕松。
但如果我們九号以前沒有回去,狄威斯很可能就會開始找我們。
我們停下來休息一會兒,靠着一棵樹坐下,這樣才不會因為重心不穩而向後摔倒。
過了一會兒,我把手伸到背後,從背包裡拿出一把彎刀給克裡斯。
"你看到那裡有兩棵白楊樹嗎?直直的兩棵,在邊上?"我指着它們說,"把它們從離地面一英尺的地方砍下來。
""為什麼?""爬山的時候我們可能需要它們,也可以做帳-篷的柱子。
"克裡斯拿了彎刀正要去砍樹,又轉了回來,他說,"你去砍吧!"于是我拿起彎刀,走過去把樹砍下來,隻要一刀就可以把樹砍得十分整齊,隻差把樹皮扯掉。
走到岩石地區需要拐杖才能保持平衡,而上面的松樹并不适用,這是僅有的白楊樹。
不過我有點擔心,克裡斯不願意幫忙,在山上這不是個好現象。
休息了一會兒,我們繼續前行,過了好一會兒才習慣身上的重量。
現在我們對所有重量都會有消極的反應,繼續前行下去就會逐漸習慣了……斐德洛想要廢除分數和學位的論點,使學生們十分困惑,開始反抗。
有一些學生認為他想摧毀整個學校制度。
有一個學生開門見山地說:"你當然不可能廢除分數和學位制度,畢竟這是我們來這裡的目的。
"她說的沒錯。
雖然每一個人都不喜歡暴露自己的真實想法,但是如果說大部分的學生來學校受教育不是為了學位和分數,實在有點虛僞。
當然,确實有些學生隻是單純為了受教育而來的學校,但是學校裡機械化的教學方式很快就使他們放棄了自己的理想。
斐德洛在範文當中認為,取消分數和學位的制度可以消除這種虛僞的現象。
不過他不以整體為研究的對象,他單單舉出一位想像力十分豐富的學生作為代表——他來學校就是為了分數,而非真正的知識。
根據範文中的假設,這樣的學生上學之後就開始準備交報告,很可能出于慣性,第二個、第三個報告一直做下去,然後這門課的新鮮感逐漸消失,由于求學并不是他生活中惟一的目标,還有其他的任務和需求給他壓力,他很可能就無法再交報告了。
由于沒有評分和學位的制度,他很可能不會受到處罰,而老師在接下來的授課中則假設他已經交了作業,課程仍然循序漸進,他可能就會開始覺得困難。
接下來,這困難就減弱了他對這門課的興趣。
這種惡性循環之下,他很可能會根本交不出報告,然後他又不會受到任何懲罰。
在他愈來愈跟不上學校的進度時,他也可能愈來愈無法集中精神,最後他發現自己什麼也沒有學到,卻要不斷面對外界的各種壓力,于是他隻好停止上學,同時對自己的這種行為很慚愧。
這個時候,學校仍然沒有給他任何懲罰。
但是會發生什麼事呢?由于别人對他的評價不高,這個學生很可能就把自己給毀掉。
這樣最好,這正是應該有的現象,因為他最初就不是為了求取真正的知識而來,因而在班上也無所作為,這樣就省下不少時間、金錢還有精力。
在他心目中也不會認為自己曾經失敗,從而影響了他的後半生。
學生最大的問題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