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關燈
小
中
大
我醒來的時候在想,是否是因為回憶或是空氣裡某些東西的關系,我才知道自己已經靠近山了。
我們住在飯店裡一間美麗的老木頭房間裡,太陽透過百葉窗照射在黑漆漆的木頭上,雖然有百葉窗遮着,我仍然可以感覺出,我們已經離山不遠了。
因為在房裡可以嗅到山的氣息,那是一種很清爽、有霧氣而且帶着芳香的空氣。
我深吸了一口氣,接着又吸進了另外一口,然後又一口,一直到我吸足了,我跳下床,拉起百葉窗,讓所有的陽光——那些燦爛、清涼、明亮、耀眼的陽光都照進來。
我有一種沖動,想去把克裡斯拽起來,要他起來看看這種景象。
但或許是由于我很尊重他,便讓他繼續睡了一會兒。
我拿起了刮胡刀和香皂,走到長廊盡頭一間同樣是木闆搭建的盥洗室。
一路走來,地闆嘎嘎作響。
浴室裡的水非常熱,幾乎不适合刮胡子,但是混了冷水之後就好多了。
透過鏡子上面的窗戶,我看到後面有一個天井,于是我梳洗好之後就走出去站在那兒。
天井和飯店四周種的樹頂端一般高。
那些樹和我一樣在迎接早晨清新的空氣。
樹枝和葉子輕輕地搖擺着,似乎也在期盼這一刻的來臨。
克裡斯很快就起來了,思薇雅從房裡出來說她和約翰已經吃過早餐了,約翰到外面去散步了,但是她會陪我們去吃早餐。
今天早上我們愛上了周遭的一切,去餐廳的一路上也都談着美好的事物,連早餐的蛋、煎餅和咖啡也好像從天而降的一般。
思薇雅和克裡斯親密地談着他的學校、朋友和個人的事,而我在一旁靜靜地聽着,然後透過餐廳前面寬大的玻璃窗,看看外面路上發生的事。
此刻所看到的,和在南達科他州那個孤寂的夜晚所看到的是多麼不同!在這些建築之外,就是綿延不斷的山脈和雪地。
思薇雅說約翰已經在城裡向别人打聽過,有另外一條路可以去波斯曼,從南邊走黃石公園。
“南邊?”我說,“你的意思是說,雷德洛奇?” “我想是吧!” 于是我想起來,那兒的六月依然是一片皚皚的白雪,“那條路的高度遠在雪線之上。
” 思薇雅問:“有那麼糟嗎?” “一定會很冷的,”在我腦海裡出現我們騎着摩托車經過雪地的情形,“但是一定非常壯觀。
” 我和約翰碰頭,然後就把事情決定了。
很快地,我們經過了一條立體交叉鐵道的地下通道,然後上了一條彎曲的柏油路,直往前面的山前進。
這是斐德洛一直非常熟悉的路,在這裡我到處可以看見他的影子,而前面橫亘的是黑色的阿布薩羅卡嶺。
沿着一條溪水往源頭前進,溪水在一個鐘頭之前可能還是白雪。
綠色的田野和岩石之間是溪水和小路,它們不斷地往上攀升。
在這樣的陽光之下,周遭一切的顔色都顯得非常濃重,黑色的影子、耀眼的陽光、湛藍的天空,太陽照過來的時候,非常刺眼而且酷熱,一旦來到樹陰底下又突然變冷了。
晚上我們和一輛藍色的保時捷車子比賽,超過他們的時候我們吹口哨,被超過的時候也吹口哨,于是就這樣競争了好幾次,而四周是白楊、青翠的草地還有樹叢。
這一切都值得記憶。
斐德洛也是走這條路到高山上去的,然後又從這條路走了四五天下來,運一些東西上去,然後再繼續向前行,他幾乎從生理上産生了對這座山的需要。
他抽象的思路已經變得這樣綿長,必須要在一個非常安靜的地方,才能夠保持思路的清晰。
稍有分心或是有其他的思想或是有責任在身,都很可能破壞思想的進展。
在他發瘋之前,他和别人的思考方式也非常不同。
在他的思想之中,所有的一切都在不斷迅速地改變,而社會的價值标準和理論也都消失了,隻剩下自我的精神在鼓舞着他不斷前進。
早期的失敗使他覺得不需要按照一般的社會标準去思考,他的思想早已很少有人能明白。
他認為像學校、教會、政府和政治組織這種機構,都是想用某種特定的目标而非真理來引導别人的思考,以使他們的機構能夠繼續存活下去,以控制别人來繼續為這些機構服務。
因而,他認為早年的失敗,其實對他來說是一種福氣,在偶然之間就使自己從為他所設下的陷阱中逃了出來。
在他的下半輩子,他對于這些機構所謂的真理警戒心變得非常高。
當然一開始,他并沒有這樣想,隻是後來逐漸演變成這樣。
斐德洛原本追尋的真理是側面的真理,而不是科學正面的真理。
想要研究這些正面的真理,必須受過相當的訓練,但是如果是從側面去了解真理,就要從你的眼角去觀察。
在實驗室裡,一旦你的研究開始混亂,所有的一切都不對勁,而且你掌握不住重心,甚至被意料之外的結果困住,這個時候你便覺得沒有任何的進展,隻能開始從側面的角度去思考。
從外表來看,他似乎是在飄浮,事實上也是如此。
你想要從側面了解真理的時候,你隻有飄浮,而沒有辦法從任何已知的方法和過程當中去了解真相,因為正是這些方法和過程從一開始就把他局限住了。
所以他隻有任憑自己四處飄蕩,他所能做的也就隻有這些了。
他飄到了軍隊裡,軍隊把他送往韓國。
關于這裡,他有着很美妙的一段記憶。
那是一面牆的畫面,他站在船頭,透過海港裡層層的濃霧,看到那面牆閃爍着光芒,仿佛是天國的門。
他一定很珍惜這些片斷的回憶,因而反複思考了許久。
雖然它和其他的事物并不相配,但是令他印象十分深刻,深刻到我自己也回憶了許多次,它似乎象征了某些非常重要的事,可以算是一個關鍵點。
他在韓國時所寫的信函和他早期的完全不同,就表示這也是個關鍵。
信散發出濃烈的情感,他把觀察到的一切事物都巨細靡遺地寫了下來:菜市場、玻璃門會滑動的商家、石闆瓦的屋頂、馬路、用稻草鋪的小屋,還有他所看到的其他一切。
有的時候充滿了狂野的熱情,有的時候十分沮喪,有的時候又十分地憤怒,有的時候甚至有些幽
我們住在飯店裡一間美麗的老木頭房間裡,太陽透過百葉窗照射在黑漆漆的木頭上,雖然有百葉窗遮着,我仍然可以感覺出,我們已經離山不遠了。
因為在房裡可以嗅到山的氣息,那是一種很清爽、有霧氣而且帶着芳香的空氣。
我深吸了一口氣,接着又吸進了另外一口,然後又一口,一直到我吸足了,我跳下床,拉起百葉窗,讓所有的陽光——那些燦爛、清涼、明亮、耀眼的陽光都照進來。
我有一種沖動,想去把克裡斯拽起來,要他起來看看這種景象。
但或許是由于我很尊重他,便讓他繼續睡了一會兒。
我拿起了刮胡刀和香皂,走到長廊盡頭一間同樣是木闆搭建的盥洗室。
一路走來,地闆嘎嘎作響。
浴室裡的水非常熱,幾乎不适合刮胡子,但是混了冷水之後就好多了。
透過鏡子上面的窗戶,我看到後面有一個天井,于是我梳洗好之後就走出去站在那兒。
天井和飯店四周種的樹頂端一般高。
那些樹和我一樣在迎接早晨清新的空氣。
樹枝和葉子輕輕地搖擺着,似乎也在期盼這一刻的來臨。
克裡斯很快就起來了,思薇雅從房裡出來說她和約翰已經吃過早餐了,約翰到外面去散步了,但是她會陪我們去吃早餐。
今天早上我們愛上了周遭的一切,去餐廳的一路上也都談着美好的事物,連早餐的蛋、煎餅和咖啡也好像從天而降的一般。
思薇雅和克裡斯親密地談着他的學校、朋友和個人的事,而我在一旁靜靜地聽着,然後透過餐廳前面寬大的玻璃窗,看看外面路上發生的事。
此刻所看到的,和在南達科他州那個孤寂的夜晚所看到的是多麼不同!在這些建築之外,就是綿延不斷的山脈和雪地。
思薇雅說約翰已經在城裡向别人打聽過,有另外一條路可以去波斯曼,從南邊走黃石公園。
“南邊?”我說,“你的意思是說,雷德洛奇?” “我想是吧!” 于是我想起來,那兒的六月依然是一片皚皚的白雪,“那條路的高度遠在雪線之上。
” 思薇雅問:“有那麼糟嗎?” “一定會很冷的,”在我腦海裡出現我們騎着摩托車經過雪地的情形,“但是一定非常壯觀。
” 我和約翰碰頭,然後就把事情決定了。
很快地,我們經過了一條立體交叉鐵道的地下通道,然後上了一條彎曲的柏油路,直往前面的山前進。
這是斐德洛一直非常熟悉的路,在這裡我到處可以看見他的影子,而前面橫亘的是黑色的阿布薩羅卡嶺。
沿着一條溪水往源頭前進,溪水在一個鐘頭之前可能還是白雪。
綠色的田野和岩石之間是溪水和小路,它們不斷地往上攀升。
在這樣的陽光之下,周遭一切的顔色都顯得非常濃重,黑色的影子、耀眼的陽光、湛藍的天空,太陽照過來的時候,非常刺眼而且酷熱,一旦來到樹陰底下又突然變冷了。
晚上我們和一輛藍色的保時捷車子比賽,超過他們的時候我們吹口哨,被超過的時候也吹口哨,于是就這樣競争了好幾次,而四周是白楊、青翠的草地還有樹叢。
這一切都值得記憶。
斐德洛也是走這條路到高山上去的,然後又從這條路走了四五天下來,運一些東西上去,然後再繼續向前行,他幾乎從生理上産生了對這座山的需要。
他抽象的思路已經變得這樣綿長,必須要在一個非常安靜的地方,才能夠保持思路的清晰。
稍有分心或是有其他的思想或是有責任在身,都很可能破壞思想的進展。
在他發瘋之前,他和别人的思考方式也非常不同。
在他的思想之中,所有的一切都在不斷迅速地改變,而社會的價值标準和理論也都消失了,隻剩下自我的精神在鼓舞着他不斷前進。
早期的失敗使他覺得不需要按照一般的社會标準去思考,他的思想早已很少有人能明白。
他認為像學校、教會、政府和政治組織這種機構,都是想用某種特定的目标而非真理來引導别人的思考,以使他們的機構能夠繼續存活下去,以控制别人來繼續為這些機構服務。
因而,他認為早年的失敗,其實對他來說是一種福氣,在偶然之間就使自己從為他所設下的陷阱中逃了出來。
在他的下半輩子,他對于這些機構所謂的真理警戒心變得非常高。
當然一開始,他并沒有這樣想,隻是後來逐漸演變成這樣。
斐德洛原本追尋的真理是側面的真理,而不是科學正面的真理。
想要研究這些正面的真理,必須受過相當的訓練,但是如果是從側面去了解真理,就要從你的眼角去觀察。
在實驗室裡,一旦你的研究開始混亂,所有的一切都不對勁,而且你掌握不住重心,甚至被意料之外的結果困住,這個時候你便覺得沒有任何的進展,隻能開始從側面的角度去思考。
從外表來看,他似乎是在飄浮,事實上也是如此。
你想要從側面了解真理的時候,你隻有飄浮,而沒有辦法從任何已知的方法和過程當中去了解真相,因為正是這些方法和過程從一開始就把他局限住了。
所以他隻有任憑自己四處飄蕩,他所能做的也就隻有這些了。
他飄到了軍隊裡,軍隊把他送往韓國。
關于這裡,他有着很美妙的一段記憶。
那是一面牆的畫面,他站在船頭,透過海港裡層層的濃霧,看到那面牆閃爍着光芒,仿佛是天國的門。
他一定很珍惜這些片斷的回憶,因而反複思考了許久。
雖然它和其他的事物并不相配,但是令他印象十分深刻,深刻到我自己也回憶了許多次,它似乎象征了某些非常重要的事,可以算是一個關鍵點。
他在韓國時所寫的信函和他早期的完全不同,就表示這也是個關鍵。
信散發出濃烈的情感,他把觀察到的一切事物都巨細靡遺地寫了下來:菜市場、玻璃門會滑動的商家、石闆瓦的屋頂、馬路、用稻草鋪的小屋,還有他所看到的其他一切。
有的時候充滿了狂野的熱情,有的時候十分沮喪,有的時候又十分地憤怒,有的時候甚至有些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