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關燈
現在在這個科學世界中我們随處可見。

    科學反而制造出反科學的混亂。

     讓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為什麼研究這個人這麼重要,以及我們前面提過的古典和浪漫的差異,以及兩者之間的沖突。

    心存浪漫的人認為科學和科技使得人的心靈更加混亂,而斐德洛和他們不同,他受過嚴密的科學訓練,他所能做的不隻是愁眉苦臉地搓着手或者逃避,或是站在一邊詛咒,而提不出任何解決方法。

     我曾經提過,他最後的确提出一些解決的方法,然而由于問題非常深奧而且複雜,沒有人真正了解他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性,所以不理解甚至誤解他所說的。

     他認為引起我們目前社會種種危機的原因是理性天生的一種缺憾。

    除非這種缺憾能得到彌補,否則危機會一直存在。

    我們目前所謂的理性模式并沒有把社會帶向更美好的世界,反而離它愈來愈遠。

    自從文藝複興以來,這些模式就一直存在。

    隻要人們主要的需求還在于衣食住行,這些模式就會存在下去,而且還會繼續運作。

    但是對現在大部分的人來說,這些基本的需要不再是主要的問題,因而從古代流傳下來的理性結構已經不符合所需,從而顯露出它真正的面目——在情感上是空虛的,在美學上沒有任何表現,而在靈性上更是一片空白。

    這就是它的現狀,而且它還會持續很長的一段時間。

     對于這種持續擴大的社會危機,沒有人了解究竟有多麼嚴重,更不要說有任何解決之道了。

    我看到像約翰和思薇雅這樣的人,在整個文明的理性結構下,活得很盲目而且很疏離。

    他們想要從這個結構之外尋找答案,但是卻找不到持久而令人滿意的答案。

    于是我就想到斐德洛和他在實驗室裡獨自想出來的解決方法——雖然關心的是同樣的危機,但是卻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而且是朝着相反的方向——我在這裡所做的就是想要把它結合起來。

    問題非常龐雜——這就是為什麼我有時候會有些失去方向。

     斐德洛從沒遇到過一個人能夠真正關心這個困擾他的問題,他們似乎都這樣說:“我們知道科學方法很有效,為什麼要這樣問呢?” 斐德洛不理解這種态度,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由于他研究科學并不是為了個人或是實用的目的,所以這使他完全停頓了下來。

    這就如同他在觀賞愛因斯坦曾經描述過的那座澄靜的山,突然在山與山之間裂開了一道溝,裡面什麼也沒有。

    然後你得慢慢地、十分困難地解釋它的由來。

    起初這些山嶺看起來好像會永遠存在,其實卻可能變成别的東西……很可能隻是他自己的幻想,所以他停下來了。

     因此,在十五歲的時候就已經讀完了大一課程的斐德洛,在十七歲的時候,卻因為不及格而被退學了。

    他們認為他很不成熟,而且上課不專心。

     别人都無能為力,既沒有辦法避免它發生,也沒有辦法幫助他改變,除非學校修改校規,否則他一定得退學。

     在這種情況之下,斐德洛覺得很震驚,于是開始了一連串心靈上的流浪和探索,最後他仍然回到我們現在所沿循的這條路,明天我會試着開始走這條路。

     在勞雷爾我們終于看到山了,于是我們就留在那兒過夜。

    晚風徐徐吹來,頗為涼爽,因為它是從山上的積雪那裡吹下來的。

    雖然太陽在一個鐘頭之前就已經西沉了,天空仍然殘留着一線光亮。

     思薇雅、約翰、我以及克裡斯在逐漸沉重的暮霭當中,走在那條長長的大街上,我們可以感覺到,雖然我們在談論其他的事情,山依然存在。

    我很高興再來到這裡,但也有一點哀傷。

    有的時候到達目的地還不如在旅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