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8)
關燈
小
中
大
的成分,馬上就覺得惶惶不安。
保安機關怎麼知道克雷莫夫對她說的話呢?……她和克雷莫夫的關系是不可輕視的,她和他過的一段生活無法一筆勾銷。
她要跟克雷莫夫一起走。
就算他不原諒她,她該當永遠受他的責備,但是他是需要她的,他在監獄裡一直想着她。
諾維科夫和她分離會感到痛苦,但是他能撐得住。
可是她卻不明白,究竟怎樣她心裡才能平靜。
要是知道他已經不再愛她,已經安下心來,已經原諒了她,她心裡就平靜了嗎?還是相反,知道他還愛她,還十分苦惱,還不原諒她,她心裡就平靜嗎?而且對她自己來說,究竟怎樣更好呢?是知道他們已永遠分手,還是在内心深處相信他們還會在一起? 她給親人造成多大的痛苦呀。
難道這一切她不是為了别人幸福,而是因為自己古怪,是為了自己嗎?真是個精神變态的瘋子! 晚上,當維克托、柳德米拉、娜佳坐下來吃飯的時候,葉尼娅看着姐姐,忽然問道: “你可知道,我是什麼人?” “你嗎?”柳德米拉驚訝地問。
“是的,是的,我。
”葉尼娅說。
并且自己聲明說:“我是一條小狗,女性的。
” “是小母狗嗎?”娜佳快活地說。
“是的,是的,就是的。
”葉尼娅回答說。
忽然大家一齊哈哈大笑起來,雖然知道葉尼娅沒有心思笑。
“你們聽我說,”葉尼娅說,“在古比雪夫有一回裡蒙諾夫到我那兒來,對我說過婚外情是怎麼一回事兒。
他說,這是一種精神上的維生素缺乏症。
比如說,丈夫和妻子在一起過長久了,他就會發生精神饑餓,就像老牛缺乏鹽,或者像極地工作人員幾年見不到蔬菜。
妻子成了一個為所欲為的、專橫、強硬的人,于是丈夫就開始盼望有―個親切、溫柔、百依百順、羞澀的女子。
” “你那個裡蒙諾夫是渾蛋。
”柳德米拉說。
“要是一個人缺乏A、B、C、D這幾種維生素,又會怎樣呢?”娜佳問道。
後來,等大家都已經準備睡覺的時候,維克托說: “葉尼娅,我們常常譏笑知識分子像哈姆雷特一樣充滿矛盾,譏笑知識分子多疑,不堅定。
我在年輕時也很鄙視這些特點。
可是現在我的看法不同了:有些人之所以能有偉大的發明,能寫出偉大的作品,就因為他們不堅定和懷疑,他們做的事情不比那些甯折不彎的人少。
如果有必要,他們也會赴湯蹈火,也會到槍林彈雨之下,一點也不比那些剛強的、甯折不彎的人差。
” 葉尼娅說: “謝謝,維克托,你這是說的小母狗嗎?” “就是。
”維克托說。
他很想對葉尼娅說一些開心的話。
“葉尼娅,我又看了看你的畫,”他說,“我喜歡的是,畫裡有感情,要不然就會像那些左派畫家一樣,畫裡隻有勇敢和革新,而沒有靈魂了。
” “哦,還感情呢,”柳德米拉說,“綠色的男子,藍色的房子。
完全脫離了實際。
” “你可知道,”葉尼娅說,“馬蒂斯說:‘我用綠顔色的時候,并不意味着我要畫青草;我用藍顔色的時候,并不意味着我要畫天空。
’顔色表現的是畫家的内心感情。
” 盡管維克托一心想對葉尼娅說說開心的話,可是他還是忍不住用取笑的口吻插話說: “可是埃克爾曼卻說:‘如果歌德像上帝一樣創造世界,他還是把草創造成綠的,把天空創造成藍的。
’這話我聽說過很多遍了,可是我對我用來創造世界的物質另有一種态度……是的,所以我知道,既沒有顔色,又沒有顔料,隻有原子和原子之間的空間。
” 但是這一類的談話是不多的,大部分談的是戰争、檢察機關…… 這是很難過的日子。
葉尼娅準備回古比雪夫。
她的假期快完了。
她很怕向領導解釋。
因為她是擅自上莫斯科來的,接連好幾天她天天上監獄去,而且向檢察機關和内務人民委員部寫了申訴書。
她一生害怕官場,害怕寫呈文,每次在換身份證之前她都睡不好覺,提心吊膽。
可是近來似乎命運強迫她隻能和公安局、檢察機關打交道,隻能和戶口簿、身份證、傳票、申訴書打交道。
姐姐家裡有一種很不自然的安靜氣氛。
維克托不去上班了,經常一個人坐在自己的房間裡。
柳德米拉從配給商店回來,總是心情很壞,很難過,說一些熟人的家屬不和她打招呼了。
葉尼娅看出來,維克托的神經十分緊張。
他一聽到電話鈴聲就哆嗦,急忙抓起話筒。
在吃午飯或吃晚飯的時候常常突然打斷别人的話,說:“别作聲,别作聲,我好像聽到有人按門鈴。
”他便去開門,回來時很不自然地笑着。
姐妹倆心裡明白,為什麼他總是緊張地等待着門鈴響—他是怕逮捕。
“迫害恐懼症就是這樣害起來的,”柳德米拉說,“在一九三七年精神病醫院裡住滿了這樣的人。
” 葉尼娅看到維克托天天這樣提心吊膽,所以他對她的态度就特别使她感動。
有一次他說: “葉尼娅,你記住,你住在我家,為被捕的人操心,不管人家怎麼想,我一點也不在乎。
你明白嗎?這就是你的家!” 晚上,葉尼娅很喜歡和娜佳談談。
“你太聰明了,”葉尼娅對娜佳說,“你不像一個小姑娘,倒是像以前的苦役政治犯秘密團體的一名成員。
” “不是以前,而是未來的,”維克托說,“你大概常常和你那位中尉談政治了。
” “談又怎樣?”娜佳說。
“頂好還是光接接吻。
”葉尼娅說。
“我也是這樣說,”維克托說,“這樣總要安全些。
” 娜佳确實老是想談談一些尖銳的問題。
有時她忽然問起布哈林,有時問,列甯是不是真的很看重托洛
保安機關怎麼知道克雷莫夫對她說的話呢?……她和克雷莫夫的關系是不可輕視的,她和他過的一段生活無法一筆勾銷。
她要跟克雷莫夫一起走。
就算他不原諒她,她該當永遠受他的責備,但是他是需要她的,他在監獄裡一直想着她。
諾維科夫和她分離會感到痛苦,但是他能撐得住。
可是她卻不明白,究竟怎樣她心裡才能平靜。
要是知道他已經不再愛她,已經安下心來,已經原諒了她,她心裡就平靜了嗎?還是相反,知道他還愛她,還十分苦惱,還不原諒她,她心裡就平靜嗎?而且對她自己來說,究竟怎樣更好呢?是知道他們已永遠分手,還是在内心深處相信他們還會在一起? 她給親人造成多大的痛苦呀。
難道這一切她不是為了别人幸福,而是因為自己古怪,是為了自己嗎?真是個精神變态的瘋子! 晚上,當維克托、柳德米拉、娜佳坐下來吃飯的時候,葉尼娅看着姐姐,忽然問道: “你可知道,我是什麼人?” “你嗎?”柳德米拉驚訝地問。
“是的,是的,我。
”葉尼娅說。
并且自己聲明說:“我是一條小狗,女性的。
” “是小母狗嗎?”娜佳快活地說。
“是的,是的,就是的。
”葉尼娅回答說。
忽然大家一齊哈哈大笑起來,雖然知道葉尼娅沒有心思笑。
“你們聽我說,”葉尼娅說,“在古比雪夫有一回裡蒙諾夫到我那兒來,對我說過婚外情是怎麼一回事兒。
他說,這是一種精神上的維生素缺乏症。
比如說,丈夫和妻子在一起過長久了,他就會發生精神饑餓,就像老牛缺乏鹽,或者像極地工作人員幾年見不到蔬菜。
妻子成了一個為所欲為的、專橫、強硬的人,于是丈夫就開始盼望有―個親切、溫柔、百依百順、羞澀的女子。
” “你那個裡蒙諾夫是渾蛋。
”柳德米拉說。
“要是一個人缺乏A、B、C、D這幾種維生素,又會怎樣呢?”娜佳問道。
後來,等大家都已經準備睡覺的時候,維克托說: “葉尼娅,我們常常譏笑知識分子像哈姆雷特一樣充滿矛盾,譏笑知識分子多疑,不堅定。
我在年輕時也很鄙視這些特點。
可是現在我的看法不同了:有些人之所以能有偉大的發明,能寫出偉大的作品,就因為他們不堅定和懷疑,他們做的事情不比那些甯折不彎的人少。
如果有必要,他們也會赴湯蹈火,也會到槍林彈雨之下,一點也不比那些剛強的、甯折不彎的人差。
” 葉尼娅說: “謝謝,維克托,你這是說的小母狗嗎?” “就是。
”維克托說。
他很想對葉尼娅說一些開心的話。
“葉尼娅,我又看了看你的畫,”他說,“我喜歡的是,畫裡有感情,要不然就會像那些左派畫家一樣,畫裡隻有勇敢和革新,而沒有靈魂了。
” “哦,還感情呢,”柳德米拉說,“綠色的男子,藍色的房子。
完全脫離了實際。
” “你可知道,”葉尼娅說,“馬蒂斯說:‘我用綠顔色的時候,并不意味着我要畫青草;我用藍顔色的時候,并不意味着我要畫天空。
’顔色表現的是畫家的内心感情。
” 盡管維克托一心想對葉尼娅說說開心的話,可是他還是忍不住用取笑的口吻插話說: “可是埃克爾曼卻說:‘如果歌德像上帝一樣創造世界,他還是把草創造成綠的,把天空創造成藍的。
’這話我聽說過很多遍了,可是我對我用來創造世界的物質另有一種态度……是的,所以我知道,既沒有顔色,又沒有顔料,隻有原子和原子之間的空間。
” 但是這一類的談話是不多的,大部分談的是戰争、檢察機關…… 這是很難過的日子。
葉尼娅準備回古比雪夫。
她的假期快完了。
她很怕向領導解釋。
因為她是擅自上莫斯科來的,接連好幾天她天天上監獄去,而且向檢察機關和内務人民委員部寫了申訴書。
她一生害怕官場,害怕寫呈文,每次在換身份證之前她都睡不好覺,提心吊膽。
可是近來似乎命運強迫她隻能和公安局、檢察機關打交道,隻能和戶口簿、身份證、傳票、申訴書打交道。
姐姐家裡有一種很不自然的安靜氣氛。
維克托不去上班了,經常一個人坐在自己的房間裡。
柳德米拉從配給商店回來,總是心情很壞,很難過,說一些熟人的家屬不和她打招呼了。
葉尼娅看出來,維克托的神經十分緊張。
他一聽到電話鈴聲就哆嗦,急忙抓起話筒。
在吃午飯或吃晚飯的時候常常突然打斷别人的話,說:“别作聲,别作聲,我好像聽到有人按門鈴。
”他便去開門,回來時很不自然地笑着。
姐妹倆心裡明白,為什麼他總是緊張地等待着門鈴響—他是怕逮捕。
“迫害恐懼症就是這樣害起來的,”柳德米拉說,“在一九三七年精神病醫院裡住滿了這樣的人。
” 葉尼娅看到維克托天天這樣提心吊膽,所以他對她的态度就特别使她感動。
有一次他說: “葉尼娅,你記住,你住在我家,為被捕的人操心,不管人家怎麼想,我一點也不在乎。
你明白嗎?這就是你的家!” 晚上,葉尼娅很喜歡和娜佳談談。
“你太聰明了,”葉尼娅對娜佳說,“你不像一個小姑娘,倒是像以前的苦役政治犯秘密團體的一名成員。
” “不是以前,而是未來的,”維克托說,“你大概常常和你那位中尉談政治了。
” “談又怎樣?”娜佳說。
“頂好還是光接接吻。
”葉尼娅說。
“我也是這樣說,”維克托說,“這樣總要安全些。
” 娜佳确實老是想談談一些尖銳的問題。
有時她忽然問起布哈林,有時問,列甯是不是真的很看重托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