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6)
關燈
小
中
大
米拉不了解底細,無意中成為他和瑪利亞聯系的橋梁,便覺得慚愧。
“柳德米拉,現在咱們和人們的聯系隻能是單方面的。
如果一個人坐了牢,他的妻子隻有在人家叫她去的時候,才能去。
她自己沒有權利說:我想上你們家去。
丈夫低下了,妻子也就低下了。
咱們進入了新的一個時期。
咱們再也不能給任何人寫信,隻能回信。
咱們現在也不能給任何人打電話,隻能在人家給咱們來電話的時候,拿起話筒。
咱們見了熟人,也不能首先打招呼,也許,人家不願意和咱們打招呼。
如果人家和我打招呼,我也不能首先開口說話。
也許人家認為可以和我點點頭,但是不願意和我說話。
讓人家先說,我就回答人家的話。
咱們已經進入碰也不能碰的賤民階層。
” 他沉默了一會兒,又說道: “不過,我們這些不能碰的人也算幸運,常規之中也有例外。
也有一兩個人—我說的不是自家人,如你媽媽、葉尼娅—不能碰的人對他們是可以充分信任的。
不必等待他們發出允許的信号,就可以給他們打電話,寫信。
比如契貝任!” “你說得很對,維克托,完全正确。
”柳德米拉說。
她的話使他吃了一驚。
不論在哪一方面,她已經很久沒有承認他正确了。
“我也有這樣的朋友,就是瑪利亞!” “柳德米拉!”他說。
“柳德米拉!你可知道,瑪利亞已經向索科洛夫做出保證,不再和咱們見面了?這麼着,你就去吧,給她打電話吧!喂,打呀,打呀!” 他摘下話筒,遞給柳德米拉。
這時候他的感情的小小的一角浮起希望,希望柳德米拉真的打打電話……哪怕是柳德米拉能聽到瑪利亞的聲音也好呀。
但是柳德米拉說道:“啊呀,原來是這樣呀。
”就把話筒放下了。
“怎麼葉尼娅還不回來呀?”維克托說。
“患難使我們更加親密。
我覺得她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可愛。
” 等到娜佳回來,維克托對她說: “娜佳,有些話我和你媽媽說過了,媽媽會對你詳細說說的。
在我已經變成可怕的東西的時候,你不能上波斯托耶夫家、古列維奇家和其他一些人家去。
所有這些人首先會想到你是我的女兒,我的女兒,我的女兒。
你是什麼人,明白嗎?是我家的一員。
我堅決要求你……” 他事先料定她會說什麼,料定她會反駁,會生氣的。
娜佳舉起一隻手,打斷他的話。
“是的,我看到你沒有去參加那些造孽的人的會,就全明白了。
” 他一時不知如何是好,看着女兒,後來用好笑的口吻說: “我希望這些事不影響你的中尉。
” “當然不會影響。
” “怎麼?” “不影響就是不影響,你會明白的。
” 維克托看了看妻子,看了看女兒,朝她們伸過手去,握了握手,便走出了房間。
在他的這一動作中,包含着那樣多的慌亂、歉疚、軟弱、感謝、摯愛,以至于母女倆挨在一起站了很久,沒有說一句話,也沒有互相看一眼。
二十九 自從戰争開始以來,達林斯基第一次走進攻的道路,他在追趕向西挺進的坦克部隊。
在雪地裡,田野上,道路兩旁,到處是燒毀和打壞的德軍坦克、大炮、圓頭的意大利載重汽車,到處是德國人和羅馬尼亞人的屍體。
死亡與嚴寒為觀看者保留着敵軍覆滅的場面。
混亂、驚慌、痛苦—這一切都印在雪上,凝凍在雪裡,在冰雪中保留着機器和人在大路上倉皇奔逃的最後掙紮和絕望情景。
甚至炮彈爆炸的烈火與硝煙,煙氣騰騰的篝火,也印在雪上,成為一個個烏黃色斑點、一片片黃色和褐色冰淩。
蘇聯部隊向西挺進,一群群俘虜向東移動。
羅馬尼亞人穿的是綠色軍大衣,戴的是高高的羊皮帽。
他們顯然不像德國人那樣怕冷,達林斯基看到他們,不覺得這是打垮的軍隊的士兵,覺得這是一大群一大群疲憊無力的、饑餓的農民,戴着演戲用的皮帽。
大家都在嘲笑羅馬尼亞人,但是對他們卻沒有仇恨,而是用一種憐憫和鄙視的目光看待他們。
後來他看到,大家對意大利人更沒有什麼仇恨。
使人仇恨的是匈牙利人、芬蘭人,尤其是德國人。
德國俘虜的樣子是最糟的。
他們的頭上和肩膀都裹了破棉被。
他們的腿從靴子以上都裹了破布片和麻袋片,用鐵絲和繩子捆着。
不少人的耳朵、鼻子、臉上都有凍成瘡的黑斑。
腰上挂的飯盒叮當響着,像是戴着鐐铐。
達林斯基看着一具具顧不得羞臊露出癟下去的肚子和生殖器的屍體,看着一張張被草原冷風吹得通紅的押隊戰士的臉。
看着雪野上被打得歪七扭八的德軍坦克和汽車,看着凍僵的死人,看着被押着向東走去的人們,産生了一種複雜而奇怪的感情。
這是報應。
他想起一些故事,說德國人怎樣譏笑俄羅斯農舍的寒碜,帶着厭惡而驚訝的表情打量小孩子的搖籃、爐竈、瓦盆、木桶、牆上的畫、黏土捏的花公雞,打量那些看到德國坦克就逃走的孩子們出生和成長的可親可愛的天地。
汽車司機用好奇的口吻說: “您瞧,中校同志!” 四個德國士兵用軍大衣擡着一個士兵。
從他們的臉和繃緊的脖子可以看出來,他們不要多久也會倒下去的。
他們搖來晃去地走着。
他們裹的破布脫落到腳上,雪粒子擊打着他們失神的眼睛,凍僵的手指頭死死抓住軍大衣的邊兒。
“德國佬完蛋啦。
”司機說。
“這可不是我們請他們來的。
”達林斯基陰沉地說。
可是過了一會兒,一種幸福感一下子向他襲來:在茫茫的雪霧中,在沒有開墾的草原上,一隊隊蘇軍坦克向西開去,是T—34型坦克,又兇猛,又快,又堅固…… 一個個坦克手頭戴黑色盔形帽,身穿黑色小皮襖,從艙口裡探出半個身子,朝外張望着。
他們在遼闊無垠的草原上,在茫茫雪霧中奔馳,身後留下一團團模模糊糊的雪的浪花—幸福和自豪的感覺使他激動得喘不過氣來…… 煉成了鋼鐵的又威風又沉痛的俄羅斯向西奔去。
在進一個村子的時候出現了阻塞。
達林斯基下了汽車,從排成兩排的汽車和蓋了帆布的火箭炮旁走過去……一群俘虜正跨過這條道路朝大路上去。
從小汽車上走下來一位上校,頭戴銀灰色羊羔皮帽。
能戴這種帽子的,要麼是集團軍司令,要麼和前方軍需官十分要好。
上校看着俘虜。
押隊士兵朝俘虜們吆喝着,揮舞着自動步槍。
“快點兒,快點兒,快走!” 有一道無形的牆把俘虜和汽車司機、紅軍戰士隔開,有一種比草原酷寒更厲害的酷冷使眼睛不能對着眼睛。
“長尾巴的,小心點兒,小心點兒。
”有一個笑着的聲音說。
有一個德國兵爬着過大路。
露出一團團棉花的破棉被拖在他身後。
他急急忙忙地爬着,不停地倒動着胳膊和腿,連頭也不擡,好像在聞腳印子。
他朝着上校爬來,站在旁邊的司機說: “上校同志,他會咬您的,真的,他專門瞄着您。
” 上校朝旁邊跨了兩步,等德國兵爬到他跟前,他用靴子一踢。
這不太用勁兒的一踢,足可壓倒俘虜兵那麻雀一般的力氣。
俘虜兵的胳膊和腿都伸開了。
他從下面朝踢他的人看了看:在他的眼睛裡,就像要死的羊的眼睛裡那樣,沒有責難的神情,甚至也沒有痛苦,隻有溫順。
“還爬呢,哼,還想侵略呢。
”上校一面說,一面在雪上擦着靴底。
在觀看的人群裡掠過一陣輕輕的笑聲。
達林斯基感覺他的頭腦一陣迷糊,感覺到已經不是他自己,而是他又認識又不認識的另一個人,一個什麼也不含糊的人在支配着自己的行動。
“上校同志,俄羅斯人不打倒下的人。
”他說。
“依您看,我是什麼人,不是俄羅斯人嗎?”上校問。
“您是惡棍。
”達林斯基說。
他看到上校朝他走來,就搶在上校發火和威吓之前,高聲說:“我姓達林斯基!達林斯基中校,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司令部作戰科監察員。
我對您說的話,我願意在方面軍司令面前,面對軍事法庭再說一說。
” 上校恨恨地對他說:“好吧,達林斯基中校,您等着瞧吧。
”便朝一旁走去。
幾名俘虜把躺在地上的俘虜拖到一邊。
很奇怪,不論達林斯基把臉轉向哪一邊,他的眼睛總是和擠成一堆的俘虜們的眼睛碰到一起。
好像他有什麼東西吸引着他們。
他慢慢朝汽車走去,聽到有一個譏笑的聲音說: “德國佬有了衛士啦。
” 不久達林斯基又上了車往前走,迎面又有一群群穿灰衣的德國俘虜和穿綠衣的羅馬尼亞俘虜走來,常常影響汽車開動。
司機側眼看着達林斯基抽煙時抖動的手指,說: “我一點也不可憐他們。
我可以把他們一個一個都槍斃。
” “好啦,好啦,”達林斯基說,“你要槍斃他們,最好是在一九四一年,在你像我一樣,被他們打得頭也不回地逃跑的時候。
” 一路上他再也沒有說話。
不過那個俘虜的事并沒有使他一心向善。
他該有的善心好像已經消耗完了。
當初他上亞什庫時走過的加爾梅克草原和今天走的道路多麼不同呀。
難道那是他站在沙漠的霧中,站在巨大的月亮底下,望着潰逃的紅軍,望着一匹匹駱駝一伸一曲的脖子,思慮着俄羅斯土地那最後的邊沿上所有親愛的軟弱可憐的人們? 三十 坦克軍軍部駐紮在村子邊上。
達林斯基的汽車來到軍部的房子門前。
天色已經黑下來。
顯然,軍部來到村裡才不久:有些紅軍士兵正在從汽車上往下卸箱子、褥墊,電話兵在架電話線。
一名站崗的士兵很不情願地走進過道,喚了一聲副官。
一名副官很不情願地走出門來,和所有的副官一樣,不是看着來人的臉,而是看着肩章,說: “中校同志,軍長剛剛從旅裡回來,在休息呢。
您等會兒再來吧。
” “您去報告軍長,達林斯基中校來了。
懂嗎?”來人很傲慢地說。
副官歎了一口氣,朝房裡走去。
過了一分鐘,他走出來,高聲說: “中校同志,請進!” 達林斯基上了台階,諾維科夫出來迎接他。
他們高興地笑着,互相打量了一小會兒。
“終于見面了。
”諾維科夫說。
這是一次十分愉快的重逢。
兩個聰明的腦袋又像過去一樣,俯在地圖上面了。
“我現在前進的速度,就跟當初逃跑時一樣,”諾維科夫說,“不過在這一地段,超過了逃跑時的速度。
” “這是冬天,冬天,”達林斯基說,“到夏天又會怎樣呢?” “我看沒有問題。
” “我也這樣看。
” 讓達林斯基看地圖,諾維科夫覺得是一種愉快的享受。
他思路敏捷,關注那些似乎隻有諾維科夫能夠察覺的細節,他提出的問題都是諾維科夫覺得應該考慮的…… 諾維科夫放低聲音,就像吐露隐秘私情似的說: “對于進攻中坦克運動地帶的偵
“柳德米拉,現在咱們和人們的聯系隻能是單方面的。
如果一個人坐了牢,他的妻子隻有在人家叫她去的時候,才能去。
她自己沒有權利說:我想上你們家去。
丈夫低下了,妻子也就低下了。
咱們進入了新的一個時期。
咱們再也不能給任何人寫信,隻能回信。
咱們現在也不能給任何人打電話,隻能在人家給咱們來電話的時候,拿起話筒。
咱們見了熟人,也不能首先打招呼,也許,人家不願意和咱們打招呼。
如果人家和我打招呼,我也不能首先開口說話。
也許人家認為可以和我點點頭,但是不願意和我說話。
讓人家先說,我就回答人家的話。
咱們已經進入碰也不能碰的賤民階層。
” 他沉默了一會兒,又說道: “不過,我們這些不能碰的人也算幸運,常規之中也有例外。
也有一兩個人—我說的不是自家人,如你媽媽、葉尼娅—不能碰的人對他們是可以充分信任的。
不必等待他們發出允許的信号,就可以給他們打電話,寫信。
比如契貝任!” “你說得很對,維克托,完全正确。
”柳德米拉說。
她的話使他吃了一驚。
不論在哪一方面,她已經很久沒有承認他正确了。
“我也有這樣的朋友,就是瑪利亞!” “柳德米拉!”他說。
“柳德米拉!你可知道,瑪利亞已經向索科洛夫做出保證,不再和咱們見面了?這麼着,你就去吧,給她打電話吧!喂,打呀,打呀!” 他摘下話筒,遞給柳德米拉。
這時候他的感情的小小的一角浮起希望,希望柳德米拉真的打打電話……哪怕是柳德米拉能聽到瑪利亞的聲音也好呀。
但是柳德米拉說道:“啊呀,原來是這樣呀。
”就把話筒放下了。
“怎麼葉尼娅還不回來呀?”維克托說。
“患難使我們更加親密。
我覺得她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可愛。
” 等到娜佳回來,維克托對她說: “娜佳,有些話我和你媽媽說過了,媽媽會對你詳細說說的。
在我已經變成可怕的東西的時候,你不能上波斯托耶夫家、古列維奇家和其他一些人家去。
所有這些人首先會想到你是我的女兒,我的女兒,我的女兒。
你是什麼人,明白嗎?是我家的一員。
我堅決要求你……” 他事先料定她會說什麼,料定她會反駁,會生氣的。
娜佳舉起一隻手,打斷他的話。
“是的,我看到你沒有去參加那些造孽的人的會,就全明白了。
” 他一時不知如何是好,看着女兒,後來用好笑的口吻說: “我希望這些事不影響你的中尉。
” “當然不會影響。
” “怎麼?” “不影響就是不影響,你會明白的。
” 維克托看了看妻子,看了看女兒,朝她們伸過手去,握了握手,便走出了房間。
在他的這一動作中,包含着那樣多的慌亂、歉疚、軟弱、感謝、摯愛,以至于母女倆挨在一起站了很久,沒有說一句話,也沒有互相看一眼。
二十九 自從戰争開始以來,達林斯基第一次走進攻的道路,他在追趕向西挺進的坦克部隊。
在雪地裡,田野上,道路兩旁,到處是燒毀和打壞的德軍坦克、大炮、圓頭的意大利載重汽車,到處是德國人和羅馬尼亞人的屍體。
死亡與嚴寒為觀看者保留着敵軍覆滅的場面。
混亂、驚慌、痛苦—這一切都印在雪上,凝凍在雪裡,在冰雪中保留着機器和人在大路上倉皇奔逃的最後掙紮和絕望情景。
甚至炮彈爆炸的烈火與硝煙,煙氣騰騰的篝火,也印在雪上,成為一個個烏黃色斑點、一片片黃色和褐色冰淩。
蘇聯部隊向西挺進,一群群俘虜向東移動。
羅馬尼亞人穿的是綠色軍大衣,戴的是高高的羊皮帽。
他們顯然不像德國人那樣怕冷,達林斯基看到他們,不覺得這是打垮的軍隊的士兵,覺得這是一大群一大群疲憊無力的、饑餓的農民,戴着演戲用的皮帽。
大家都在嘲笑羅馬尼亞人,但是對他們卻沒有仇恨,而是用一種憐憫和鄙視的目光看待他們。
後來他看到,大家對意大利人更沒有什麼仇恨。
使人仇恨的是匈牙利人、芬蘭人,尤其是德國人。
德國俘虜的樣子是最糟的。
他們的頭上和肩膀都裹了破棉被。
他們的腿從靴子以上都裹了破布片和麻袋片,用鐵絲和繩子捆着。
不少人的耳朵、鼻子、臉上都有凍成瘡的黑斑。
腰上挂的飯盒叮當響着,像是戴着鐐铐。
達林斯基看着一具具顧不得羞臊露出癟下去的肚子和生殖器的屍體,看着一張張被草原冷風吹得通紅的押隊戰士的臉。
看着雪野上被打得歪七扭八的德軍坦克和汽車,看着凍僵的死人,看着被押着向東走去的人們,産生了一種複雜而奇怪的感情。
這是報應。
他想起一些故事,說德國人怎樣譏笑俄羅斯農舍的寒碜,帶着厭惡而驚訝的表情打量小孩子的搖籃、爐竈、瓦盆、木桶、牆上的畫、黏土捏的花公雞,打量那些看到德國坦克就逃走的孩子們出生和成長的可親可愛的天地。
汽車司機用好奇的口吻說: “您瞧,中校同志!” 四個德國士兵用軍大衣擡着一個士兵。
從他們的臉和繃緊的脖子可以看出來,他們不要多久也會倒下去的。
他們搖來晃去地走着。
他們裹的破布脫落到腳上,雪粒子擊打着他們失神的眼睛,凍僵的手指頭死死抓住軍大衣的邊兒。
“德國佬完蛋啦。
”司機說。
“這可不是我們請他們來的。
”達林斯基陰沉地說。
可是過了一會兒,一種幸福感一下子向他襲來:在茫茫的雪霧中,在沒有開墾的草原上,一隊隊蘇軍坦克向西開去,是T—34型坦克,又兇猛,又快,又堅固…… 一個個坦克手頭戴黑色盔形帽,身穿黑色小皮襖,從艙口裡探出半個身子,朝外張望着。
他們在遼闊無垠的草原上,在茫茫雪霧中奔馳,身後留下一團團模模糊糊的雪的浪花—幸福和自豪的感覺使他激動得喘不過氣來…… 煉成了鋼鐵的又威風又沉痛的俄羅斯向西奔去。
在進一個村子的時候出現了阻塞。
達林斯基下了汽車,從排成兩排的汽車和蓋了帆布的火箭炮旁走過去……一群俘虜正跨過這條道路朝大路上去。
從小汽車上走下來一位上校,頭戴銀灰色羊羔皮帽。
能戴這種帽子的,要麼是集團軍司令,要麼和前方軍需官十分要好。
上校看着俘虜。
押隊士兵朝俘虜們吆喝着,揮舞着自動步槍。
“快點兒,快點兒,快走!” 有一道無形的牆把俘虜和汽車司機、紅軍戰士隔開,有一種比草原酷寒更厲害的酷冷使眼睛不能對着眼睛。
“長尾巴的,小心點兒,小心點兒。
”有一個笑着的聲音說。
有一個德國兵爬着過大路。
露出一團團棉花的破棉被拖在他身後。
他急急忙忙地爬着,不停地倒動着胳膊和腿,連頭也不擡,好像在聞腳印子。
他朝着上校爬來,站在旁邊的司機說: “上校同志,他會咬您的,真的,他專門瞄着您。
” 上校朝旁邊跨了兩步,等德國兵爬到他跟前,他用靴子一踢。
這不太用勁兒的一踢,足可壓倒俘虜兵那麻雀一般的力氣。
俘虜兵的胳膊和腿都伸開了。
他從下面朝踢他的人看了看:在他的眼睛裡,就像要死的羊的眼睛裡那樣,沒有責難的神情,甚至也沒有痛苦,隻有溫順。
“還爬呢,哼,還想侵略呢。
”上校一面說,一面在雪上擦着靴底。
在觀看的人群裡掠過一陣輕輕的笑聲。
達林斯基感覺他的頭腦一陣迷糊,感覺到已經不是他自己,而是他又認識又不認識的另一個人,一個什麼也不含糊的人在支配着自己的行動。
“上校同志,俄羅斯人不打倒下的人。
”他說。
“依您看,我是什麼人,不是俄羅斯人嗎?”上校問。
“您是惡棍。
”達林斯基說。
他看到上校朝他走來,就搶在上校發火和威吓之前,高聲說:“我姓達林斯基!達林斯基中校,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司令部作戰科監察員。
我對您說的話,我願意在方面軍司令面前,面對軍事法庭再說一說。
” 上校恨恨地對他說:“好吧,達林斯基中校,您等着瞧吧。
”便朝一旁走去。
幾名俘虜把躺在地上的俘虜拖到一邊。
很奇怪,不論達林斯基把臉轉向哪一邊,他的眼睛總是和擠成一堆的俘虜們的眼睛碰到一起。
好像他有什麼東西吸引着他們。
他慢慢朝汽車走去,聽到有一個譏笑的聲音說: “德國佬有了衛士啦。
” 不久達林斯基又上了車往前走,迎面又有一群群穿灰衣的德國俘虜和穿綠衣的羅馬尼亞俘虜走來,常常影響汽車開動。
司機側眼看着達林斯基抽煙時抖動的手指,說: “我一點也不可憐他們。
我可以把他們一個一個都槍斃。
” “好啦,好啦,”達林斯基說,“你要槍斃他們,最好是在一九四一年,在你像我一樣,被他們打得頭也不回地逃跑的時候。
” 一路上他再也沒有說話。
不過那個俘虜的事并沒有使他一心向善。
他該有的善心好像已經消耗完了。
當初他上亞什庫時走過的加爾梅克草原和今天走的道路多麼不同呀。
難道那是他站在沙漠的霧中,站在巨大的月亮底下,望着潰逃的紅軍,望着一匹匹駱駝一伸一曲的脖子,思慮着俄羅斯土地那最後的邊沿上所有親愛的軟弱可憐的人們? 三十 坦克軍軍部駐紮在村子邊上。
達林斯基的汽車來到軍部的房子門前。
天色已經黑下來。
顯然,軍部來到村裡才不久:有些紅軍士兵正在從汽車上往下卸箱子、褥墊,電話兵在架電話線。
一名站崗的士兵很不情願地走進過道,喚了一聲副官。
一名副官很不情願地走出門來,和所有的副官一樣,不是看着來人的臉,而是看着肩章,說: “中校同志,軍長剛剛從旅裡回來,在休息呢。
您等會兒再來吧。
” “您去報告軍長,達林斯基中校來了。
懂嗎?”來人很傲慢地說。
副官歎了一口氣,朝房裡走去。
過了一分鐘,他走出來,高聲說: “中校同志,請進!” 達林斯基上了台階,諾維科夫出來迎接他。
他們高興地笑着,互相打量了一小會兒。
“終于見面了。
”諾維科夫說。
這是一次十分愉快的重逢。
兩個聰明的腦袋又像過去一樣,俯在地圖上面了。
“我現在前進的速度,就跟當初逃跑時一樣,”諾維科夫說,“不過在這一地段,超過了逃跑時的速度。
” “這是冬天,冬天,”達林斯基說,“到夏天又會怎樣呢?” “我看沒有問題。
” “我也這樣看。
” 讓達林斯基看地圖,諾維科夫覺得是一種愉快的享受。
他思路敏捷,關注那些似乎隻有諾維科夫能夠察覺的細節,他提出的問題都是諾維科夫覺得應該考慮的…… 諾維科夫放低聲音,就像吐露隐秘私情似的說: “對于進攻中坦克運動地帶的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