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4)
關燈
小
中
大
十六
在斯大林格勒地區的勝利進攻,消除了蘇軍防線上的許多缺口。
消除的不僅是斯大林格勒與頓河兩大方面軍範圍内的缺口,不僅是在崔可夫集團軍與布置在北面的蘇軍幾個師之間的缺口,也不僅是在一些脫離後方的連與排之間和隐藏在房屋中的小分隊和戰鬥小組之間的缺口。
孤立感、被半包圍和包圍的感覺也從人們的意識中消失了,換成了整體、團結一緻和兵力十足的感覺。
這種個人與衆多的軍隊合為一體的意識,便是所謂緻勝的士氣。
當然,在陷入重圍的德軍士兵的頭腦和心靈中,出現了完全相反的思想變化。
由幾十萬有思想、有感覺的細胞組成的組織,從德國武裝力量的肌體上脫離了。
虛無缥缈的無線電波和更加虛無缥缈的關于軍隊和德國一直保持聯系的宣傳,證實了保盧斯在斯大林格勒的一些師已經被包圍。
托爾斯泰當年提出,完全包圍一支軍隊是不可能的,這一說法一再為托爾斯泰時代的軍事經驗所證實。
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的戰争卻證明:可以包圍一支集團軍,把它牢牢困在原地。
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戰争期間,被圍是蘇聯和德國許多軍隊的殘酷現實。
托爾斯泰的思想在他那個時代毫無疑問是正确的。
但是,許多偉大人物提出的有關政治或戰争的思想,大都不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在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的戰争中,包圍之所以成為現實,是因為軍隊有極大的機動性,而軍隊的機動性所依靠的後方的笨重龐大,極不靈活。
進行包圍的部隊可以利用機動性的一切有利條件。
被包圍的部隊完全失去機動性,因為在包圍中不可能為現代化的軍隊組織多層次的、大範圍的、工廠式的後方。
被圍的部隊陷入癱瘓。
進行包圍的部隊則可以利用陸上和空中的一切機械。
被圍的軍隊失去機動性,不僅是失去軍事機械方面的優勢。
被圍的軍隊的士兵和軍官就好像從現代文明世界掉進過去的世界。
被圍部隊的士兵和軍官不僅會重新估計作戰部隊的力量、戰争的前景,還會重新評價國家的政策、黨的領袖的魔力、法典、憲法、民族性格、民族的過去和将來。
那些像鷹一樣洋洋得意地感到自己的翅膀強勁有力、在被縛住的無可奈何的獵物之上翺翔的人,同樣也會重新評價上述一些問題,不過,當然帶有相反的特點。
保盧斯的軍隊在斯大林格勒被包圍,決定了戰争進程的轉折。
斯大林格勒的勝利決定了戰争的結局,但是在勝利了的人民和勝利了的國家之間仍然進行着無聲的争論。
人的命運、人的自由取決于這一争論。
十七 在東普魯士和立陶宛邊境,在格爾利茨秋天的森林裡,下着稀稀拉拉的小雨。
一個中等個頭兒的人披着灰色鬥篷,在高大樹木之間的小道上走着。
衛兵們一見到希特勒便屏住呼吸,一動也不動,雨滴從他們臉上緩緩流下。
他想呼吸呼吸新鮮空氣,獨自待一會兒。
潮濕的空氣使人非常舒服。
飄灑着可喜的冷雨。
一株株多麼可愛、多麼沉靜的大樹。
在柔軟的落葉上走一走,多麼惬意。
野戰大本營裡的人一整天把他氣得不得了……斯大林從來不曾引起他的尊敬。
在戰前他就覺得斯大林所做的一切又愚蠢又笨拙。
斯大林的狡猾和奸詐都像莊稼漢一樣簡單。
他的國家也是不像樣子的。
丘吉爾有一天總會明白新德國的悲劇性作用:正是德國用自己的身體掩護了歐洲,抵擋了亞洲的斯大林的布爾什維克主義入侵。
他想象那些主張從斯大林格勒撤出第六集團軍的人—他們倒是特别持重,特别恭敬的。
使他生氣的是那些輕率地相信他的人—他們總是啰啰唆唆地對他表示自己的忠誠。
他一直希望帶着蔑視的心情想想斯大林,把斯大林想得一錢不值,他又感覺到,他這種願望是失去優勢的感覺引起的……斯大林不過是一個狠毒的、報複心很重的高加索小鋪老闆。
他今天的勝利根本改變不了什麼局面……老渾蛋蔡茨列爾會不會暗暗用嘲笑的目光看他?他一想到戈培爾會向他報告英國首相評論他的軍事才能的俏皮話,就十分生氣。
戈培爾會笑着說:“要承認,他說的話實在夠俏皮。
”在他那聰明而好看的眼睛裡會浮現出隐藏得很深的嫉妒者的得意神情。
第六集團軍不愉快的處境使他心慌意亂,失去本色。
事情主要的糟糕之處,不在于丢了斯大林格勒,不在于一些師被包圍;也不在于斯大林赢了他。
一切他都能扭轉。
消除的不僅是斯大林格勒與頓河兩大方面軍範圍内的缺口,不僅是在崔可夫集團軍與布置在北面的蘇軍幾個師之間的缺口,也不僅是在一些脫離後方的連與排之間和隐藏在房屋中的小分隊和戰鬥小組之間的缺口。
孤立感、被半包圍和包圍的感覺也從人們的意識中消失了,換成了整體、團結一緻和兵力十足的感覺。
這種個人與衆多的軍隊合為一體的意識,便是所謂緻勝的士氣。
當然,在陷入重圍的德軍士兵的頭腦和心靈中,出現了完全相反的思想變化。
由幾十萬有思想、有感覺的細胞組成的組織,從德國武裝力量的肌體上脫離了。
虛無缥缈的無線電波和更加虛無缥缈的關于軍隊和德國一直保持聯系的宣傳,證實了保盧斯在斯大林格勒的一些師已經被包圍。
托爾斯泰當年提出,完全包圍一支軍隊是不可能的,這一說法一再為托爾斯泰時代的軍事經驗所證實。
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的戰争卻證明:可以包圍一支集團軍,把它牢牢困在原地。
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戰争期間,被圍是蘇聯和德國許多軍隊的殘酷現實。
托爾斯泰的思想在他那個時代毫無疑問是正确的。
但是,許多偉大人物提出的有關政治或戰争的思想,大都不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在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的戰争中,包圍之所以成為現實,是因為軍隊有極大的機動性,而軍隊的機動性所依靠的後方的笨重龐大,極不靈活。
進行包圍的部隊可以利用機動性的一切有利條件。
被包圍的部隊完全失去機動性,因為在包圍中不可能為現代化的軍隊組織多層次的、大範圍的、工廠式的後方。
被圍的部隊陷入癱瘓。
進行包圍的部隊則可以利用陸上和空中的一切機械。
被圍的軍隊失去機動性,不僅是失去軍事機械方面的優勢。
被圍的軍隊的士兵和軍官就好像從現代文明世界掉進過去的世界。
被圍部隊的士兵和軍官不僅會重新估計作戰部隊的力量、戰争的前景,還會重新評價國家的政策、黨的領袖的魔力、法典、憲法、民族性格、民族的過去和将來。
那些像鷹一樣洋洋得意地感到自己的翅膀強勁有力、在被縛住的無可奈何的獵物之上翺翔的人,同樣也會重新評價上述一些問題,不過,當然帶有相反的特點。
保盧斯的軍隊在斯大林格勒被包圍,決定了戰争進程的轉折。
斯大林格勒的勝利決定了戰争的結局,但是在勝利了的人民和勝利了的國家之間仍然進行着無聲的争論。
人的命運、人的自由取決于這一争論。
十七 在東普魯士和立陶宛邊境,在格爾利茨秋天的森林裡,下着稀稀拉拉的小雨。
一個中等個頭兒的人披着灰色鬥篷,在高大樹木之間的小道上走着。
衛兵們一見到希特勒便屏住呼吸,一動也不動,雨滴從他們臉上緩緩流下。
他想呼吸呼吸新鮮空氣,獨自待一會兒。
潮濕的空氣使人非常舒服。
飄灑着可喜的冷雨。
一株株多麼可愛、多麼沉靜的大樹。
在柔軟的落葉上走一走,多麼惬意。
野戰大本營裡的人一整天把他氣得不得了……斯大林從來不曾引起他的尊敬。
在戰前他就覺得斯大林所做的一切又愚蠢又笨拙。
斯大林的狡猾和奸詐都像莊稼漢一樣簡單。
他的國家也是不像樣子的。
丘吉爾有一天總會明白新德國的悲劇性作用:正是德國用自己的身體掩護了歐洲,抵擋了亞洲的斯大林的布爾什維克主義入侵。
他想象那些主張從斯大林格勒撤出第六集團軍的人—他們倒是特别持重,特别恭敬的。
使他生氣的是那些輕率地相信他的人—他們總是啰啰唆唆地對他表示自己的忠誠。
他一直希望帶着蔑視的心情想想斯大林,把斯大林想得一錢不值,他又感覺到,他這種願望是失去優勢的感覺引起的……斯大林不過是一個狠毒的、報複心很重的高加索小鋪老闆。
他今天的勝利根本改變不了什麼局面……老渾蛋蔡茨列爾會不會暗暗用嘲笑的目光看他?他一想到戈培爾會向他報告英國首相評論他的軍事才能的俏皮話,就十分生氣。
戈培爾會笑着說:“要承認,他說的話實在夠俏皮。
”在他那聰明而好看的眼睛裡會浮現出隐藏得很深的嫉妒者的得意神情。
第六集團軍不愉快的處境使他心慌意亂,失去本色。
事情主要的糟糕之處,不在于丢了斯大林格勒,不在于一些師被包圍;也不在于斯大林赢了他。
一切他都能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