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2)
關燈
小
中
大
死的話,會當着很多軍官的面把他槍斃的。
那些被送進懲戒營、被法庭判了刑、在特别科被審訊的人,又是什麼感覺呢? 可是在戰前,他多次參與辦理這一類的案件,心安理得地看待一些朋友的話: “我在黨委說過我和彼得的談話。
” “他在黨的會議上如實地交代了伊萬來信的内容。
” “一傳訊,他作為一個共産黨員,當然應該把一切都說出來,他交代了同志們的思想情況,也交代了瓦洛佳多次來信的内容。
” 是的,是的,這些情況都有過。
唉,這又管什麼用……所有這些解釋,不論是書面的還是口頭的,都不能幫助任何人走出監獄。
其真正用意隻有一點:為的是自己不陷入泥坑,自己擺脫。
克雷莫夫沒有很好地維護自己的朋友,實在沒有,雖然他不喜歡幹這類事情,怕這類事情,千方百計地逃避。
他為什麼沖動,為什麼打顫呢?他希望怎樣呢?是希望盧比揚卡的值班看守知道他的孤獨?希望偵訊人員同情他被心愛的女子扔掉,在分析案情時要考慮到他夜夜在呼喚她,在咬自己的手,考慮到他母親還喚他的小名? 夜裡克雷莫夫醒來,睜開眼睛,看見德列林格在卡茨涅林鮑肯床前。
明亮的電燈光照在老囚犯的背上。
鮑戈列耶夫也醒了,用被子蓋着腿,坐在床上。
德列林格沖到門口,用皮包骨的拳頭擂起門來,用骨頭般的聲音叫喊起來: “喂,值班的,快叫醫生,犯人心髒病發作啦!” “别叫,住嘴!”值班看守跑到小孔跟前,喝道。
“怎麼能不叫,人要死啦!”克雷莫夫大聲叫道。
他也從床上跳起來,跑到門口,和德列林格一起用拳頭擂起門來。
他看到鮑戈列耶夫又在床上躺下來,用被子蒙住頭,顯然是怕參與這夜晚的特别事件。
一會兒門就開了,走進來好幾個人。
卡茨涅林鮑肯昏迷了,他身軀高大,老半天才把他弄到擔架上。
早晨,德列林格突然向克雷莫夫問道: “請問,您這位共産黨的政委在前方是不是常常遇到不滿的表現?” 克雷莫夫問: “什麼樣的不滿,對什麼不滿?” “我指的是對布爾什維克的集體化政策、對戰争的總的領導不滿,總之,是指政治上的不滿的表現。
” “從來沒有。
類似的思想表現連影子也沒有遇到過。
”克雷莫夫說。
“噢,噢,當然,我也是這樣想。
”德列林格說,并且滿意地點了點頭。
七 在斯大林格勒城下包圍德國人的主張,被認為是十分英明的。
在保盧斯軍隊兩翼秘密集結大量兵力,是襲用原始時代就誕生的原理:當光腳、歪額頭、大颌骨的原始人要包圍進入洞穴的森林野獸的時候,就是悄悄地在灌木叢中爬的。
有什麼驚異的呢,是驚異木棒和遠程大炮的不同,還是驚異古老武器和新式武器的原理幾千年來沒有變化? 不過,了解了人類活動的螺旋在不斷地向更廣和更高的方向增加其螺旋線的同時,卻有一個不變的軸,既不必感到失望,也不必感到驚異。
雖然成為斯大林格勒戰役關鍵的包圍原理不是新的,斯大林格勒大反攻的組織者們正确地選定了運用這一古老原理的地區,毫無疑問是有功績的。
他們還正确地選定了進行這一戰役的時機,很好地訓練了軍隊,巧妙地集結了軍隊;使三方面軍(即西南方面軍、頓河方面軍、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很好地配合,也是組織者的功績;在沒有自然條件作掩護的草原地帶秘密集結兵力也是很不容易的。
南面的部隊和北面的部隊要從德國人的左肩和右肩擦過,在卡拉奇會合,包圍敵人,打碎保盧斯部隊的骨頭,摘取其心和肺。
要花費很多力氣制訂戰役的細節,偵察敵軍的火器、兵力、後方、交通線。
不過,最高統帥斯大林、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沃羅諾夫、葉廖緬科、羅科索夫斯基和總參的許多有才能的軍官參與的這次戰役的籌劃,其基礎仍然是原始人早已運用于戰鬥實踐的兩翼包圍敵人的原理。
天才的定義隻适用于實現了新的思想的人,而且新思想是指核心,不是皮殼;是軸,不是繞軸轉的螺旋圈兒。
從馬其頓王亞曆山大時代起,所有戰略與戰術的拟定,都和這一類的神奇行動毫無共同之處。
人的意識震懾于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就常常把規模之大和統帥的思想成就之大混為一談。
戰争的曆史表明,統帥們在突破防線的戰鬥中,在追擊、迂回、包圍戰中,運用的并不是新的原理。
他們運用的是尼安德特人時代就知道的原理,可以說,這些原理就連那些包圍牲口的狼和抵禦狼的牲口都知道。
―個能幹而認真負責的廠長,一定會保證原料和燃料的及時供應,使各車間保持聯系,使工廠生産所需要的幾十種大大小小的條件得到滿足。
可是,如果曆史學家說,是廠長的活動創造了冶金學、電工學和金屬的倫琴射線原理,研究工廠史的人的意識就會不贊成:發明倫琴射線的是倫琴,不是我們的廠長……煉鐵爐在我們的廠長以前就有了。
真正偉大的科學發明可以使人變得比大自然更聰明。
大自然借助這些發明、通過這些發明認識自己。
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在認識空間、時間、物質和力方面所做的事,就屬于這樣的人類偉大事件。
人類通過這些發明,創造了超過自然存在的深度和高度,因此促進了自然界的自我認識并促使自然界更加豐富。
有些已經自然形成的、可以看到、可以感觸到的已經存在的原理,隻是由人說出來,這是低一級的,是二級發明。
鳥飛、魚遊、風滾草和圓石的滾動、風吹得樹木搖搖晃晃并且擺動枝葉、海參的噴射運動—這一切都是這種或那種可以感觸到的、明顯的原理的表現。
人類從現象中得出原理,應用于人類環境中,并且根據需要和可能性不斷地加以發展。
飛機、渦輪機、噴氣式發動機、火箭在生活中是有巨大意義的,人類制造出這些東西應歸功于人類的才能,不過并不是天才。
運用人類發現和總結出來的、
那些被送進懲戒營、被法庭判了刑、在特别科被審訊的人,又是什麼感覺呢? 可是在戰前,他多次參與辦理這一類的案件,心安理得地看待一些朋友的話: “我在黨委說過我和彼得的談話。
” “他在黨的會議上如實地交代了伊萬來信的内容。
” “一傳訊,他作為一個共産黨員,當然應該把一切都說出來,他交代了同志們的思想情況,也交代了瓦洛佳多次來信的内容。
” 是的,是的,這些情況都有過。
唉,這又管什麼用……所有這些解釋,不論是書面的還是口頭的,都不能幫助任何人走出監獄。
其真正用意隻有一點:為的是自己不陷入泥坑,自己擺脫。
克雷莫夫沒有很好地維護自己的朋友,實在沒有,雖然他不喜歡幹這類事情,怕這類事情,千方百計地逃避。
他為什麼沖動,為什麼打顫呢?他希望怎樣呢?是希望盧比揚卡的值班看守知道他的孤獨?希望偵訊人員同情他被心愛的女子扔掉,在分析案情時要考慮到他夜夜在呼喚她,在咬自己的手,考慮到他母親還喚他的小名? 夜裡克雷莫夫醒來,睜開眼睛,看見德列林格在卡茨涅林鮑肯床前。
明亮的電燈光照在老囚犯的背上。
鮑戈列耶夫也醒了,用被子蓋着腿,坐在床上。
德列林格沖到門口,用皮包骨的拳頭擂起門來,用骨頭般的聲音叫喊起來: “喂,值班的,快叫醫生,犯人心髒病發作啦!” “别叫,住嘴!”值班看守跑到小孔跟前,喝道。
“怎麼能不叫,人要死啦!”克雷莫夫大聲叫道。
他也從床上跳起來,跑到門口,和德列林格一起用拳頭擂起門來。
他看到鮑戈列耶夫又在床上躺下來,用被子蒙住頭,顯然是怕參與這夜晚的特别事件。
一會兒門就開了,走進來好幾個人。
卡茨涅林鮑肯昏迷了,他身軀高大,老半天才把他弄到擔架上。
早晨,德列林格突然向克雷莫夫問道: “請問,您這位共産黨的政委在前方是不是常常遇到不滿的表現?” 克雷莫夫問: “什麼樣的不滿,對什麼不滿?” “我指的是對布爾什維克的集體化政策、對戰争的總的領導不滿,總之,是指政治上的不滿的表現。
” “從來沒有。
類似的思想表現連影子也沒有遇到過。
”克雷莫夫說。
“噢,噢,當然,我也是這樣想。
”德列林格說,并且滿意地點了點頭。
七 在斯大林格勒城下包圍德國人的主張,被認為是十分英明的。
在保盧斯軍隊兩翼秘密集結大量兵力,是襲用原始時代就誕生的原理:當光腳、歪額頭、大颌骨的原始人要包圍進入洞穴的森林野獸的時候,就是悄悄地在灌木叢中爬的。
有什麼驚異的呢,是驚異木棒和遠程大炮的不同,還是驚異古老武器和新式武器的原理幾千年來沒有變化? 不過,了解了人類活動的螺旋在不斷地向更廣和更高的方向增加其螺旋線的同時,卻有一個不變的軸,既不必感到失望,也不必感到驚異。
雖然成為斯大林格勒戰役關鍵的包圍原理不是新的,斯大林格勒大反攻的組織者們正确地選定了運用這一古老原理的地區,毫無疑問是有功績的。
他們還正确地選定了進行這一戰役的時機,很好地訓練了軍隊,巧妙地集結了軍隊;使三方面軍(即西南方面軍、頓河方面軍、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很好地配合,也是組織者的功績;在沒有自然條件作掩護的草原地帶秘密集結兵力也是很不容易的。
南面的部隊和北面的部隊要從德國人的左肩和右肩擦過,在卡拉奇會合,包圍敵人,打碎保盧斯部隊的骨頭,摘取其心和肺。
要花費很多力氣制訂戰役的細節,偵察敵軍的火器、兵力、後方、交通線。
不過,最高統帥斯大林、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沃羅諾夫、葉廖緬科、羅科索夫斯基和總參的許多有才能的軍官參與的這次戰役的籌劃,其基礎仍然是原始人早已運用于戰鬥實踐的兩翼包圍敵人的原理。
天才的定義隻适用于實現了新的思想的人,而且新思想是指核心,不是皮殼;是軸,不是繞軸轉的螺旋圈兒。
從馬其頓王亞曆山大時代起,所有戰略與戰術的拟定,都和這一類的神奇行動毫無共同之處。
人的意識震懾于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就常常把規模之大和統帥的思想成就之大混為一談。
戰争的曆史表明,統帥們在突破防線的戰鬥中,在追擊、迂回、包圍戰中,運用的并不是新的原理。
他們運用的是尼安德特人時代就知道的原理,可以說,這些原理就連那些包圍牲口的狼和抵禦狼的牲口都知道。
―個能幹而認真負責的廠長,一定會保證原料和燃料的及時供應,使各車間保持聯系,使工廠生産所需要的幾十種大大小小的條件得到滿足。
可是,如果曆史學家說,是廠長的活動創造了冶金學、電工學和金屬的倫琴射線原理,研究工廠史的人的意識就會不贊成:發明倫琴射線的是倫琴,不是我們的廠長……煉鐵爐在我們的廠長以前就有了。
真正偉大的科學發明可以使人變得比大自然更聰明。
大自然借助這些發明、通過這些發明認識自己。
伽利略、牛頓、愛因斯坦在認識空間、時間、物質和力方面所做的事,就屬于這樣的人類偉大事件。
人類通過這些發明,創造了超過自然存在的深度和高度,因此促進了自然界的自我認識并促使自然界更加豐富。
有些已經自然形成的、可以看到、可以感觸到的已經存在的原理,隻是由人說出來,這是低一級的,是二級發明。
鳥飛、魚遊、風滾草和圓石的滾動、風吹得樹木搖搖晃晃并且擺動枝葉、海參的噴射運動—這一切都是這種或那種可以感觸到的、明顯的原理的表現。
人類從現象中得出原理,應用于人類環境中,并且根據需要和可能性不斷地加以發展。
飛機、渦輪機、噴氣式發動機、火箭在生活中是有巨大意義的,人類制造出這些東西應歸功于人類的才能,不過并不是天才。
運用人類發現和總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