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2)
關燈
小
中
大
都是正确的。
可是皮包骨的老頭子沒有說。
這時候一名看守走進來,帶德列林格去廁所。
卡茨涅林鮑肯對克雷莫夫說: “我和他兩個人在這房間裡過了五天。
他一句話也不說。
我對他說,兩個猶太人,都上了年紀,在盧比揚卡附近的村子裡一塊兒過了好幾個晚上,一句話也不說,實在好笑。
不行!他就是不說話!為什麼不睬人?他為什麼不願意和我說話?是有血海深仇還是夜裡在拉克鮑伊麥拉赫殺了神甫?他要怎樣?真是一個老小孩兒。
” “是敵人。
”克雷莫夫說。
顯然大個子肅反工作人員對德列林格非常感興趣。
“您要知道,他的罪行很重!”他說。
“不可思議!他已經在勞改營裡待了很多年,前面還有棺材等着他,可是他毫不在乎。
我真羨慕他!來提審他,喊:誰是‘德’?他像樹樁一樣,就是不作聲。
直到喊他的姓,他才答應。
領導人來到囚室裡,打死他,他也不站起來。
” 等到德列林格上廁所回來,克雷莫夫對卡茨涅林鮑肯說: “在曆史法庭面前,一切都算不了什麼。
你我雖然在這裡面,還是要痛恨共産主義的敵人。
” 德列林格帶着好笑和好奇的神氣看了看克雷莫夫。
“什麼曆史法庭,”他沒有對着任何人,隻是說,“這是曆史性的迫害!” 卡茨涅林鮑肯羨慕德列林格的剛強也是枉然。
他的剛強已經不是人的剛強。
是一種盲目的、非人的狂熱用自己的化學熱在燃燒空虛而冷漠的心。
俄羅斯的轟轟烈烈的戰争、和戰争有關的一切大事都很少觸動他,他不問前方的戰事,也不問斯大林格勒的情形。
他不知道新興的城市,也不知道大力發展的工業。
他過的已經不是人的生活,而是在獨自下一局沒完沒了的、抽象的獄中棋。
克雷莫夫倒是對卡茨涅林鮑肯很感興趣。
克雷莫夫感覺出來、看出來,卡茨涅林鮑肯很聰明。
他說笑,打诨,瞎扯,但他的眼睛卻是深沉的、懶懶的、疲憊的。
見過世面、厭倦了人生而不怕死的人的眼睛往往是這樣的。
有一次談起在北冰洋沿岸建築鐵路,他對克雷莫夫說: “這計劃是非常美好的。
” 接着又說: “不過,要實現這一計劃,得付出上萬人的生命。
” “是有些可怕。
”克雷莫夫說。
卡茨涅林鮑肯聳了聳肩膀,說: “您要是看看勞改隊怎樣去上工就好啦。
全都像死人一般沉默着。
頭頂上是綠的和藍的北極光,四周圍都是冰雪,黑沉沉的北冰洋在怒吼。
在這兒也可以看到強大的力量。
” 他勸克雷莫夫說: “應該幫助偵訊員,他是新幹部,很難完成任務……如果幫助他,給他指示,那也是幫助自己,免得一次一次的提審。
結果反正一樣:專門會議會作出早就作出的決定。
” 克雷莫夫正要和他争論,他又說: “個人清白—是中世紀殘餘,是神話。
托爾斯泰說,世界上沒有有罪的人。
我們肅反工作人員卻得出最嚴密的結論:世界上沒有無罪的人,沒有不能判罪的人。
逮捕證寫的是誰,誰就有罪。
在逮捕證上寫誰都可以。
每個人都可以上逮捕證。
給别人寫逮捕證寫了一輩子的人也可以,摩爾人已經把事情幹完,摩爾人可以走了[1]嘛。
” 他認識克雷莫夫的很多朋友,有些是在一九三七年經他審訊時認識的。
他說起經他審訊的人,既不痛恨,也不抱愧,使人覺得有些奇怪,他說:“這人很有意思,”“真是怪人,”“這人挺讨人喜歡。
” 他常常提到法朗士,提到《阿巴納斯随想錄》,喜歡引用巴别爾筆下别尼亞·克裡克的話。
他說起大劇院的歌舞演員,都親切地叫他們的名字和父稱。
他搜集了不少珍本古書。
他說了說他在被捕前不久搜集到的一部拉季謝夫文選有多麼珍貴。
“要是能把我搜集到的書交給列甯圖書館,那就好了,”他說,“要不然那些渾蛋會讓那些書散失了,因為他們不懂書的價值。
” 他的妻子是芭蕾舞演員。
他擔心拉季謝夫文集的命運,顯然勝過擔心妻子的命運。
克雷莫夫說到這個想法,他回答說: “我的安格琳娜是一個聰明女子,她不會倒黴的。
” 似乎他什麼都明白,但是什麼感情也沒有。
一些很普通的概念,如離别、磨難、自由、愛情、女人的忠貞、痛苦,他都無法理解。
他說起他在肅反委員會工作的頭幾年,他的聲音中出現了興奮的意味。
“那時候多好呀,那些人多棒呀。
”他說。
至于克雷莫夫一生的所作所為,他認為那屬于宣傳範疇。
他說過斯大林: “敬佩斯大林,勝過敬佩列甯。
他是我真正愛戴的唯一的一個人。
” 但是,這個當年參與制定處治反對派首領方案、在貝利亞手下主持北極圈大規模勞改營建設的人,如今在自己原來工作的樓房裡,夜間提着剪掉了扣子的褲子前去受審,為什麼竟這樣心平氣和,處之泰然?而孟什維克德列林格用沉默對他表示不滿,他卻那樣不安,那樣難受? 有時克雷莫夫自己也懷疑起來。
為什麼他在給斯大林寫信的時候,那樣憤怒、沖動,渾身打顫,渾身冒汗。
摩爾人已經把事幹完,摩爾人可以走了。
這事就出在一九三七年,好幾萬黨員,都是像他這樣的,甚至比他更好。
摩爾人可以走了。
為什麼他現在對“彙報”這個詞兒這樣反感?僅僅是因為他坐了牢,正是由于什麼人的彙報。
過去他常常聽取排裡政治時事宣傳員的政治彙報。
那是很平常的事。
很平常的彙報。
紅軍士兵裡亞鮑什坦貼身戴着十字架,說共産黨員是不懂天理的人;裡亞鮑什坦進了懲戒連,活了多久呢?紅軍士兵高爾傑耶夫說他不相信蘇聯武裝力量的強大,認為希特勒一定會勝利;高爾傑耶夫進了懲戒排,活了多久呢?紅軍士兵馬爾凱維奇說:“所有共産黨員都是賊,等時候一到,我們用刺刀把他們戳死,人民就自由了。
”軍事法庭判處馬爾凱維奇死刑。
都是他彙報的。
他還向方面軍政治部彙報過格列科夫,如果不是德國的炸彈把格列科夫炸
可是皮包骨的老頭子沒有說。
這時候一名看守走進來,帶德列林格去廁所。
卡茨涅林鮑肯對克雷莫夫說: “我和他兩個人在這房間裡過了五天。
他一句話也不說。
我對他說,兩個猶太人,都上了年紀,在盧比揚卡附近的村子裡一塊兒過了好幾個晚上,一句話也不說,實在好笑。
不行!他就是不說話!為什麼不睬人?他為什麼不願意和我說話?是有血海深仇還是夜裡在拉克鮑伊麥拉赫殺了神甫?他要怎樣?真是一個老小孩兒。
” “是敵人。
”克雷莫夫說。
顯然大個子肅反工作人員對德列林格非常感興趣。
“您要知道,他的罪行很重!”他說。
“不可思議!他已經在勞改營裡待了很多年,前面還有棺材等着他,可是他毫不在乎。
我真羨慕他!來提審他,喊:誰是‘德’?他像樹樁一樣,就是不作聲。
直到喊他的姓,他才答應。
領導人來到囚室裡,打死他,他也不站起來。
” 等到德列林格上廁所回來,克雷莫夫對卡茨涅林鮑肯說: “在曆史法庭面前,一切都算不了什麼。
你我雖然在這裡面,還是要痛恨共産主義的敵人。
” 德列林格帶着好笑和好奇的神氣看了看克雷莫夫。
“什麼曆史法庭,”他沒有對着任何人,隻是說,“這是曆史性的迫害!” 卡茨涅林鮑肯羨慕德列林格的剛強也是枉然。
他的剛強已經不是人的剛強。
是一種盲目的、非人的狂熱用自己的化學熱在燃燒空虛而冷漠的心。
俄羅斯的轟轟烈烈的戰争、和戰争有關的一切大事都很少觸動他,他不問前方的戰事,也不問斯大林格勒的情形。
他不知道新興的城市,也不知道大力發展的工業。
他過的已經不是人的生活,而是在獨自下一局沒完沒了的、抽象的獄中棋。
克雷莫夫倒是對卡茨涅林鮑肯很感興趣。
克雷莫夫感覺出來、看出來,卡茨涅林鮑肯很聰明。
他說笑,打诨,瞎扯,但他的眼睛卻是深沉的、懶懶的、疲憊的。
見過世面、厭倦了人生而不怕死的人的眼睛往往是這樣的。
有一次談起在北冰洋沿岸建築鐵路,他對克雷莫夫說: “這計劃是非常美好的。
” 接着又說: “不過,要實現這一計劃,得付出上萬人的生命。
” “是有些可怕。
”克雷莫夫說。
卡茨涅林鮑肯聳了聳肩膀,說: “您要是看看勞改隊怎樣去上工就好啦。
全都像死人一般沉默着。
頭頂上是綠的和藍的北極光,四周圍都是冰雪,黑沉沉的北冰洋在怒吼。
在這兒也可以看到強大的力量。
” 他勸克雷莫夫說: “應該幫助偵訊員,他是新幹部,很難完成任務……如果幫助他,給他指示,那也是幫助自己,免得一次一次的提審。
結果反正一樣:專門會議會作出早就作出的決定。
” 克雷莫夫正要和他争論,他又說: “個人清白—是中世紀殘餘,是神話。
托爾斯泰說,世界上沒有有罪的人。
我們肅反工作人員卻得出最嚴密的結論:世界上沒有無罪的人,沒有不能判罪的人。
逮捕證寫的是誰,誰就有罪。
在逮捕證上寫誰都可以。
每個人都可以上逮捕證。
給别人寫逮捕證寫了一輩子的人也可以,摩爾人已經把事情幹完,摩爾人可以走了[1]嘛。
” 他認識克雷莫夫的很多朋友,有些是在一九三七年經他審訊時認識的。
他說起經他審訊的人,既不痛恨,也不抱愧,使人覺得有些奇怪,他說:“這人很有意思,”“真是怪人,”“這人挺讨人喜歡。
” 他常常提到法朗士,提到《阿巴納斯随想錄》,喜歡引用巴别爾筆下别尼亞·克裡克的話。
他說起大劇院的歌舞演員,都親切地叫他們的名字和父稱。
他搜集了不少珍本古書。
他說了說他在被捕前不久搜集到的一部拉季謝夫文選有多麼珍貴。
“要是能把我搜集到的書交給列甯圖書館,那就好了,”他說,“要不然那些渾蛋會讓那些書散失了,因為他們不懂書的價值。
” 他的妻子是芭蕾舞演員。
他擔心拉季謝夫文集的命運,顯然勝過擔心妻子的命運。
克雷莫夫說到這個想法,他回答說: “我的安格琳娜是一個聰明女子,她不會倒黴的。
” 似乎他什麼都明白,但是什麼感情也沒有。
一些很普通的概念,如離别、磨難、自由、愛情、女人的忠貞、痛苦,他都無法理解。
他說起他在肅反委員會工作的頭幾年,他的聲音中出現了興奮的意味。
“那時候多好呀,那些人多棒呀。
”他說。
至于克雷莫夫一生的所作所為,他認為那屬于宣傳範疇。
他說過斯大林: “敬佩斯大林,勝過敬佩列甯。
他是我真正愛戴的唯一的一個人。
” 但是,這個當年參與制定處治反對派首領方案、在貝利亞手下主持北極圈大規模勞改營建設的人,如今在自己原來工作的樓房裡,夜間提着剪掉了扣子的褲子前去受審,為什麼竟這樣心平氣和,處之泰然?而孟什維克德列林格用沉默對他表示不滿,他卻那樣不安,那樣難受? 有時克雷莫夫自己也懷疑起來。
為什麼他在給斯大林寫信的時候,那樣憤怒、沖動,渾身打顫,渾身冒汗。
摩爾人已經把事幹完,摩爾人可以走了。
這事就出在一九三七年,好幾萬黨員,都是像他這樣的,甚至比他更好。
摩爾人可以走了。
為什麼他現在對“彙報”這個詞兒這樣反感?僅僅是因為他坐了牢,正是由于什麼人的彙報。
過去他常常聽取排裡政治時事宣傳員的政治彙報。
那是很平常的事。
很平常的彙報。
紅軍士兵裡亞鮑什坦貼身戴着十字架,說共産黨員是不懂天理的人;裡亞鮑什坦進了懲戒連,活了多久呢?紅軍士兵高爾傑耶夫說他不相信蘇聯武裝力量的強大,認為希特勒一定會勝利;高爾傑耶夫進了懲戒排,活了多久呢?紅軍士兵馬爾凱維奇說:“所有共産黨員都是賊,等時候一到,我們用刺刀把他們戳死,人民就自由了。
”軍事法庭判處馬爾凱維奇死刑。
都是他彙報的。
他還向方面軍政治部彙報過格列科夫,如果不是德國的炸彈把格列科夫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