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2)
關燈
小
中
大
六
一天天過去。
沒有提審克雷莫夫。
他已經知道什麼時間吃飯,吃些什麼,知道放風的時間和洗澡的時間,知道監獄煙草的煙氣、點名的時間,知道圖書室裡大概有一些什麼樣的書,認識了一些看守的面孔,常常惶惶不安地等待着同囚室的人被提審歸來。
被提審次數最多的是卡茨涅林鮑肯。
提審鮑戈列耶夫總是在白天。
沒有自由的生活!這是疾病。
失去自由就等于失去健康。
電燈亮着,水龍頭裡有水,缽子裡有菜湯,但是燈光、水、面包都是不同的:是專門供應給你的。
有時為了偵訊的需要,可以使犯人一時見不到燈光,吃不到飯,睡不成覺。
因為他們得到這一切,不是為了他們本身,這是對待他們的一種工作方法。
瘦得皮包骨的老頭子被提審過一次,他回來以後,很神氣地說: “我三個小時不開口,偵訊官先生終于弄清楚了,我的姓确實是德列林格。
” 鮑戈列耶夫總是非常和藹可親,和同囚室的人說話總是用十分尊敬的口氣,常常詢問獄友的健康和睡眠情形。
有一天,他對克雷莫夫念起詩來,後來他忽然停住,說: “對不起,您好像不感興趣呀。
” 克雷莫夫笑了笑,說: “說實在的,我一竅不通。
不過我過去看過黑格爾的書,我倒是懂。
” 鮑戈列耶夫非常害怕提審。
他一聽到值班的看守來傳他去受審,就驚惶失措。
每次受審回來,似乎都瘦了,小了,老了。
他說起對他的審訊,都是前言不搭後語,繞來繞去,而且眯着眼睛。
無法理解他的罪名是什麼:也許是說他有意謀害斯大林,也許是說他不喜歡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精神創作的作品。
有一次大個子肅反工作人員對鮑戈列耶夫說: “您可以幫助他們制造一條罪狀。
我勸您這樣編造:‘我對一切新事物懷有刻骨的仇恨,凡是獲得斯大林獎金的藝術作品,我都不滿意。
’這樣也不過判十年徒刑。
盡量不要揭發自己的朋友,揭發朋友并不能保護自己,相反,他們倒是會說您參加什麼組織,就會把您關進保密勞改營。
” “您怎麼啦,”鮑戈列耶夫說,“他們什麼都知道。
我能怎麼辦?” 他常常就他喜歡的話題小聲發表議論:我們都是童話中的人物。
不論是威風凜凜的師首長、傘兵,不論是馬蒂斯、皮薩列夫的高徒,不論是黨員、地質學家、肅反工作人員、五年計劃的建設者、駕駛員、巨型鋼鐵産品的制造者,都是童話中的人物。
我們本來神氣活現,信心十足,可是一跨進這奇異的樓房的大門,魔杖一揮,我們就變成小不點兒,變成小豬崽子、小松鼠。
現在我們算什麼?不過是小蟲兒,不過是螞蟻蛋兒。
他的見解獨到、奇特,顯然也很深刻,不過在日常生活方面氣量卻很狹小,常常擔心發給他的東西比别人的少,比别人的壞,擔心縮短了放風時間,擔心有人在放風時間吃他的東西。
生活中充滿各種各樣的事件,但生活是空虛的,是虛假的。
囚室裡的人生存在幹涸的河槽裡。
偵訊員在偵查這河槽、石頭、裂縫、高高低低的堤岸。
但是當初沖成這河槽的水已經沒有了。
德列林格很少和人說話,如果說話,大半是和鮑戈列耶夫,顯然因為他不是黨員。
不過他在和鮑戈列耶夫說話的時候,常常發火。
“您是一個怪人,”有一次他說,“第一,您對您瞧不起的人又恭敬又親熱,第二,您天天問我身體怎樣,其實我是死是活對于您完全是一樣。
” 鮑戈列耶夫擡起頭看着囚室的天花闆,把兩手一攤,說:“您聽着。
”于是拖長聲調念道: “你的甲殼是什麼做的,可是龜甲?” 我這樣問,得到這樣的回答: “這是我積累的恐懼做成的, 世界上再沒有什麼比這更結實!” “這是您寫的詩嗎?”德列林格問道。
鮑戈列耶夫又把兩手一攤,沒有回答。
“老頭子很害怕,積累了不少恐懼。
”卡茨涅林鮑肯說。
吃過早飯以後,德列林格給鮑戈列耶夫看了看一本書的封面,問道: “您喜歡嗎?” “說實在的,不喜歡。
”鮑戈列耶夫說。
德列林格點了點頭。
“我也不贊賞這部作品。
蓋奧爾吉·瓦連季諾維奇說:‘高爾基塑造的母親形象是聖像,工人階級不需要聖像。
’” “一代一代的人都在讀《母親》,”克雷莫夫說,“……怎麼是聖像?” 德列林格用幼兒園保育員的語調說: “所有希望奴役工人階級的人,都需要聖像。
比如,在你們共産黨的神龛裡就有列甯的聖像,也有聖斯大林的聖像。
涅克拉索夫不需要聖像。
” 似乎不光是他的頭頂、額頭、手、鼻子是用白骨頭旋成的,他的話也當當響,好像是骨頭做成的。
“噢呀,真是一個壞家夥。
”克雷莫夫在心裡說。
鮑戈列耶夫生起氣來。
克雷莫夫從來沒看到這個和藹可親、善于隐忍的人這樣生氣。
鮑戈列耶夫說: “您在對詩的認識方面,隻知道有涅克拉索夫,卻不知後來又出了布洛克,出了曼德爾施塔姆,出了赫列布尼科夫。
” “曼德爾施塔姆我不了解,”德列林格說,“可是赫列布尼科夫不過是頹廢、堕落。
” “去您的吧!”鮑戈列耶夫第一次十分激烈地大聲說。
“我讨厭透了您那普列漢諾夫的老一套說教。
在咱們這房間裡,你們是不同派别的馬克思主義者,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對詩歌一竅不通,根本不懂得詩是怎麼一回事兒。
” 說來很奇怪。
克雷莫夫一想到,在看守人員的眼裡,不論值夜班的、值日班的人員眼裡,他這個布爾什維克、這位政委竟和壞老頭子德列林格沒有任何不同,他就特别不痛快。
所以現在,他這個一向反對象征派、頹廢派、一生喜歡涅克拉索夫的人,甯願在争論中支持鮑戈列耶夫了。
如果皮包骨的老頭子說起葉若夫的壞話,他也會信心十足地代為辯護的,會說槍斃布哈林是正确的,妻子不揭發丈夫被流放也是正确的。
可怕的判決、可怕的審訊
沒有提審克雷莫夫。
他已經知道什麼時間吃飯,吃些什麼,知道放風的時間和洗澡的時間,知道監獄煙草的煙氣、點名的時間,知道圖書室裡大概有一些什麼樣的書,認識了一些看守的面孔,常常惶惶不安地等待着同囚室的人被提審歸來。
被提審次數最多的是卡茨涅林鮑肯。
提審鮑戈列耶夫總是在白天。
沒有自由的生活!這是疾病。
失去自由就等于失去健康。
電燈亮着,水龍頭裡有水,缽子裡有菜湯,但是燈光、水、面包都是不同的:是專門供應給你的。
有時為了偵訊的需要,可以使犯人一時見不到燈光,吃不到飯,睡不成覺。
因為他們得到這一切,不是為了他們本身,這是對待他們的一種工作方法。
瘦得皮包骨的老頭子被提審過一次,他回來以後,很神氣地說: “我三個小時不開口,偵訊官先生終于弄清楚了,我的姓确實是德列林格。
” 鮑戈列耶夫總是非常和藹可親,和同囚室的人說話總是用十分尊敬的口氣,常常詢問獄友的健康和睡眠情形。
有一天,他對克雷莫夫念起詩來,後來他忽然停住,說: “對不起,您好像不感興趣呀。
” 克雷莫夫笑了笑,說: “說實在的,我一竅不通。
不過我過去看過黑格爾的書,我倒是懂。
” 鮑戈列耶夫非常害怕提審。
他一聽到值班的看守來傳他去受審,就驚惶失措。
每次受審回來,似乎都瘦了,小了,老了。
他說起對他的審訊,都是前言不搭後語,繞來繞去,而且眯着眼睛。
無法理解他的罪名是什麼:也許是說他有意謀害斯大林,也許是說他不喜歡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精神創作的作品。
有一次大個子肅反工作人員對鮑戈列耶夫說: “您可以幫助他們制造一條罪狀。
我勸您這樣編造:‘我對一切新事物懷有刻骨的仇恨,凡是獲得斯大林獎金的藝術作品,我都不滿意。
’這樣也不過判十年徒刑。
盡量不要揭發自己的朋友,揭發朋友并不能保護自己,相反,他們倒是會說您參加什麼組織,就會把您關進保密勞改營。
” “您怎麼啦,”鮑戈列耶夫說,“他們什麼都知道。
我能怎麼辦?” 他常常就他喜歡的話題小聲發表議論:我們都是童話中的人物。
不論是威風凜凜的師首長、傘兵,不論是馬蒂斯、皮薩列夫的高徒,不論是黨員、地質學家、肅反工作人員、五年計劃的建設者、駕駛員、巨型鋼鐵産品的制造者,都是童話中的人物。
我們本來神氣活現,信心十足,可是一跨進這奇異的樓房的大門,魔杖一揮,我們就變成小不點兒,變成小豬崽子、小松鼠。
現在我們算什麼?不過是小蟲兒,不過是螞蟻蛋兒。
他的見解獨到、奇特,顯然也很深刻,不過在日常生活方面氣量卻很狹小,常常擔心發給他的東西比别人的少,比别人的壞,擔心縮短了放風時間,擔心有人在放風時間吃他的東西。
生活中充滿各種各樣的事件,但生活是空虛的,是虛假的。
囚室裡的人生存在幹涸的河槽裡。
偵訊員在偵查這河槽、石頭、裂縫、高高低低的堤岸。
但是當初沖成這河槽的水已經沒有了。
德列林格很少和人說話,如果說話,大半是和鮑戈列耶夫,顯然因為他不是黨員。
不過他在和鮑戈列耶夫說話的時候,常常發火。
“您是一個怪人,”有一次他說,“第一,您對您瞧不起的人又恭敬又親熱,第二,您天天問我身體怎樣,其實我是死是活對于您完全是一樣。
” 鮑戈列耶夫擡起頭看着囚室的天花闆,把兩手一攤,說:“您聽着。
”于是拖長聲調念道: “你的甲殼是什麼做的,可是龜甲?” 我這樣問,得到這樣的回答: “這是我積累的恐懼做成的, 世界上再沒有什麼比這更結實!” “這是您寫的詩嗎?”德列林格問道。
鮑戈列耶夫又把兩手一攤,沒有回答。
“老頭子很害怕,積累了不少恐懼。
”卡茨涅林鮑肯說。
吃過早飯以後,德列林格給鮑戈列耶夫看了看一本書的封面,問道: “您喜歡嗎?” “說實在的,不喜歡。
”鮑戈列耶夫說。
德列林格點了點頭。
“我也不贊賞這部作品。
蓋奧爾吉·瓦連季諾維奇說:‘高爾基塑造的母親形象是聖像,工人階級不需要聖像。
’” “一代一代的人都在讀《母親》,”克雷莫夫說,“……怎麼是聖像?” 德列林格用幼兒園保育員的語調說: “所有希望奴役工人階級的人,都需要聖像。
比如,在你們共産黨的神龛裡就有列甯的聖像,也有聖斯大林的聖像。
涅克拉索夫不需要聖像。
” 似乎不光是他的頭頂、額頭、手、鼻子是用白骨頭旋成的,他的話也當當響,好像是骨頭做成的。
“噢呀,真是一個壞家夥。
”克雷莫夫在心裡說。
鮑戈列耶夫生起氣來。
克雷莫夫從來沒看到這個和藹可親、善于隐忍的人這樣生氣。
鮑戈列耶夫說: “您在對詩的認識方面,隻知道有涅克拉索夫,卻不知後來又出了布洛克,出了曼德爾施塔姆,出了赫列布尼科夫。
” “曼德爾施塔姆我不了解,”德列林格說,“可是赫列布尼科夫不過是頹廢、堕落。
” “去您的吧!”鮑戈列耶夫第一次十分激烈地大聲說。
“我讨厭透了您那普列漢諾夫的老一套說教。
在咱們這房間裡,你們是不同派别的馬克思主義者,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對詩歌一竅不通,根本不懂得詩是怎麼一回事兒。
” 說來很奇怪。
克雷莫夫一想到,在看守人員的眼裡,不論值夜班的、值日班的人員眼裡,他這個布爾什維克、這位政委竟和壞老頭子德列林格沒有任何不同,他就特别不痛快。
所以現在,他這個一向反對象征派、頹廢派、一生喜歡涅克拉索夫的人,甯願在争論中支持鮑戈列耶夫了。
如果皮包骨的老頭子說起葉若夫的壞話,他也會信心十足地代為辯護的,會說槍斃布哈林是正确的,妻子不揭發丈夫被流放也是正确的。
可怕的判決、可怕的審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