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9)
關燈
小
中
大
、饑餓、集中營和死亡的威脅下走的每一步,在受制約的同時,也表現出一個人的不受約束的意志。
在這位監督隊長走過的道路上,從鄉村到戰壕,從黨外的平民到自覺的國家社會主義黨黨員,到處都有他的意志的痕迹。
命運帶着人走什麼路,一個人跟着走,是因為他願意;他也可以不願意。
命運帶領着一個人,這個人會成為毀滅性力量的工具,但是他可以從中撈到便宜,而不是吃虧。
他知道這一點,于是他便去撈便宜;可怕的命運和人有不同的目的,但是二者走的道路是一條。
不是無罪和慈悲的天國審判官,不是英明的、以國家和社會利益為準繩的國家最高審判庭,不是聖人,不是教士,而是可憐的、受到法西斯壓迫的肮髒而有罪的人,親身體驗過極權制國家的恐怖政策的人,自己已經倒下過、已經彎下腰、畏畏縮縮、低三下四的人,這樣的人在宣布判決。
他會說: “在可怕的世界上,罪人是有的!我就有罪!” 四十五 行程的最後一天到了。
一節節車廂哐啷哐啷,制動器發出刺耳的吱嘎聲,然後靜了下來,響起門闩的叮當聲,響起口令聲: “全體下車!” 人們紛紛走出來,來到新雨後潮漉漉的站台上。
一張張熟悉的臉,出了黑暗的車廂,顯得多麼奇怪啊! 大衣和頭巾比人的變化要小些;女褂和連衫裙使人想起當初在裡面穿衣的房間和對着試衣服的鏡子。
出了車廂的人擠成一堆一堆的,緊緊地靠在一起,就有一種習慣的、可以使人放心的氣氛;在熟悉的氣味、熟悉的熱氣和熟悉的痛苦的臉上和眼睛裡,在從四十二節貨車車廂裡走出來、緊緊靠在一起的巨大人群中,洋溢着這樣的氣氛。
兩名穿長大衣的黨衛軍巡邏兵慢慢走着,那釘了鐵掌的靴子敲得水泥地當當響。
他們帶着一副傲慢和沉思的神氣,不看那兩個擡出一個白臉上披着白發的死老婆子的猶太小夥子,不看那個趴着在水窪裡喝水的卷發小矮子,也不看那個掀起裙子系褲帶的駝背女人。
兩名黨衛軍士兵有時交換一下眼色,說一兩句話。
他們在水泥地上走着,那神氣就像太陽在天上走。
太陽并不注視風、雲彩、海浪和樹葉的動靜,但是它在從容自若的移動中知道,大地上因為有了陽光,一切事情在正常地進行着。
一些身穿藍色工裝、頭戴大檐便帽、袖子上帶着白色臂章的人在叫喊着,催促從車上下來的人,他們用的是奇怪的語言,是俄語、德語、猶太語、波蘭語和烏克蘭語的大雜燴。
穿藍色工裝的人快速、熟練地調理着站台上的人群,挑出站也站不住的人,讓比較強壯的人把這些半死不活的人擡上汽車,讓亂糟糟的人群站成隊伍,讓隊伍移動,指明移動的方向和目的。
隊伍中每排有六個人,在隊伍裡傳着一個消息: “上澡堂去,先上澡堂去!” 似乎慈悲的上帝再也想不出更慈善的主意了。
“好啦,猶太人,咱們走吧。
” 一個頭戴便帽的押解隊的頭頭兒叫喊着,一面打量着人群。
男人和女人們都提起包裹,孩子們抓住媽媽的裙子或父親的衣襟。
“上澡堂去……上澡堂去……” 這話催眠般地填滿人的意識。
那個戴便帽的大個子身上有一股平易近人、招人喜歡的神氣,似乎他和這些不幸的人親近,而不是和那些身穿灰大衣、頭戴鋼盔的人親近。
一個老奶奶帶着祈禱時的小心神氣用指尖撫摩着他的工裝袖子,問: “是去洗澡嗎?” “是的,是的,大娘,是去洗澡!” 他忽然用嘶啞的嗓門大聲發出口令: “開步走!” 站台空了,一些穿工裝的人在打掃水泥地上的破布片、繃帶、有人扔掉的破套鞋、孩子們丢下的拼字方塊,還有人在轟隆轟隆地關車廂的門。
一節節車廂上的鋼鐵叮叮當當響動起來,像波浪似的擴展開去。
空空的列車動了,前去消毒。
服務隊幹完了活兒,經過公務大門回到集中營裡。
東方來的列車是最糟糕的,在裡面最多的是死人、病人,在車廂裡可以找到的是虱子,可以聞到的是臭氣。
這些列車跟匈牙利或者荷蘭,或者比利時來的列車不同,在裡面找不到一瓶香水、一包可可、一聽煉乳。
在這位監督隊長走過的道路上,從鄉村到戰壕,從黨外的平民到自覺的國家社會主義黨黨員,到處都有他的意志的痕迹。
命運帶着人走什麼路,一個人跟着走,是因為他願意;他也可以不願意。
命運帶領着一個人,這個人會成為毀滅性力量的工具,但是他可以從中撈到便宜,而不是吃虧。
他知道這一點,于是他便去撈便宜;可怕的命運和人有不同的目的,但是二者走的道路是一條。
不是無罪和慈悲的天國審判官,不是英明的、以國家和社會利益為準繩的國家最高審判庭,不是聖人,不是教士,而是可憐的、受到法西斯壓迫的肮髒而有罪的人,親身體驗過極權制國家的恐怖政策的人,自己已經倒下過、已經彎下腰、畏畏縮縮、低三下四的人,這樣的人在宣布判決。
他會說: “在可怕的世界上,罪人是有的!我就有罪!” 四十五 行程的最後一天到了。
一節節車廂哐啷哐啷,制動器發出刺耳的吱嘎聲,然後靜了下來,響起門闩的叮當聲,響起口令聲: “全體下車!” 人們紛紛走出來,來到新雨後潮漉漉的站台上。
一張張熟悉的臉,出了黑暗的車廂,顯得多麼奇怪啊! 大衣和頭巾比人的變化要小些;女褂和連衫裙使人想起當初在裡面穿衣的房間和對着試衣服的鏡子。
出了車廂的人擠成一堆一堆的,緊緊地靠在一起,就有一種習慣的、可以使人放心的氣氛;在熟悉的氣味、熟悉的熱氣和熟悉的痛苦的臉上和眼睛裡,在從四十二節貨車車廂裡走出來、緊緊靠在一起的巨大人群中,洋溢着這樣的氣氛。
兩名穿長大衣的黨衛軍巡邏兵慢慢走着,那釘了鐵掌的靴子敲得水泥地當當響。
他們帶着一副傲慢和沉思的神氣,不看那兩個擡出一個白臉上披着白發的死老婆子的猶太小夥子,不看那個趴着在水窪裡喝水的卷發小矮子,也不看那個掀起裙子系褲帶的駝背女人。
兩名黨衛軍士兵有時交換一下眼色,說一兩句話。
他們在水泥地上走着,那神氣就像太陽在天上走。
太陽并不注視風、雲彩、海浪和樹葉的動靜,但是它在從容自若的移動中知道,大地上因為有了陽光,一切事情在正常地進行着。
一些身穿藍色工裝、頭戴大檐便帽、袖子上帶着白色臂章的人在叫喊着,催促從車上下來的人,他們用的是奇怪的語言,是俄語、德語、猶太語、波蘭語和烏克蘭語的大雜燴。
穿藍色工裝的人快速、熟練地調理着站台上的人群,挑出站也站不住的人,讓比較強壯的人把這些半死不活的人擡上汽車,讓亂糟糟的人群站成隊伍,讓隊伍移動,指明移動的方向和目的。
隊伍中每排有六個人,在隊伍裡傳着一個消息: “上澡堂去,先上澡堂去!” 似乎慈悲的上帝再也想不出更慈善的主意了。
“好啦,猶太人,咱們走吧。
” 一個頭戴便帽的押解隊的頭頭兒叫喊着,一面打量着人群。
男人和女人們都提起包裹,孩子們抓住媽媽的裙子或父親的衣襟。
“上澡堂去……上澡堂去……” 這話催眠般地填滿人的意識。
那個戴便帽的大個子身上有一股平易近人、招人喜歡的神氣,似乎他和這些不幸的人親近,而不是和那些身穿灰大衣、頭戴鋼盔的人親近。
一個老奶奶帶着祈禱時的小心神氣用指尖撫摩着他的工裝袖子,問: “是去洗澡嗎?” “是的,是的,大娘,是去洗澡!” 他忽然用嘶啞的嗓門大聲發出口令: “開步走!” 站台空了,一些穿工裝的人在打掃水泥地上的破布片、繃帶、有人扔掉的破套鞋、孩子們丢下的拼字方塊,還有人在轟隆轟隆地關車廂的門。
一節節車廂上的鋼鐵叮叮當當響動起來,像波浪似的擴展開去。
空空的列車動了,前去消毒。
服務隊幹完了活兒,經過公務大門回到集中營裡。
東方來的列車是最糟糕的,在裡面最多的是死人、病人,在車廂裡可以找到的是虱子,可以聞到的是臭氣。
這些列車跟匈牙利或者荷蘭,或者比利時來的列車不同,在裡面找不到一瓶香水、一包可可、一聽煉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