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10)
關燈
小
中
大
四十六
人群往前走着,前面出現了一座巨大的城市。
城市的西邊沉沒在霧氣中。
遠處工廠煙囪裡冒出來的黑煙和霧氣混合在一起,像棋盤一樣的一排排棚屋罩着輕煙,一條條筆直的集中營街道和霧氣合在一起,顯得很奇怪。
東北方升起高高的黑紅色火光,似乎是潮濕的秋日天空燃燒過以後,還在發紅。
有時從潮濕的火光中冒出火焰,又慢,又不清晰,緩緩地爬動着。
旅途困頓的人們來到寬闊的廣場上。
廣場中央有一座用木頭搭起的高台,在大衆遊藝場上常常有這樣的高台。
上面站着幾十個人。
這是樂隊。
這些人就像他們的樂器一樣,模樣個個不同。
有些人打量着漸漸走近的人群。
但是有一個身穿淺色外套的白頭發的人說了一句什麼話,于是在高台上的人一齊拿起自己的樂器。
就好像有一隻鳥又膽怯又放肆地叫了起來,于是,被鐵絲網和警笛聲撕得支離破碎、散發着臭味和油煙味的空氣裡充滿了音樂聲。
就好像一陣被太陽曬得暖和的夏日的好雨,光閃閃地落到大地上。
集中營裡的人、監獄裡的人、沖出監獄的人,乃至走向刑場的人,都能感受音樂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誰也不像進過集中營和監獄的人,不像走向死亡的人對音樂的感受那樣強烈。
音樂聲一觸及瀕臨死亡的人,在人們心中突然重新喚醒的不是思想,不是希望,而隻是一種模糊而強烈的生命奇迹。
人群隊伍裡響起一片号哭聲。
似乎一切都變了樣子,一切都合成一個整體,一切分散的,房屋,天地,童年,道路,車輪聲,饑渴,恐怖和這罩在霧中的城市,這暗紅色的火光,這一切一下子全都彙合起來了,不是彙合在腦海裡,不是在畫面上,而是彙合在過往生活的一種模糊、熱烈、醉心的感情中。
在這裡,在火化爐的火光中,在集中營的廣場上,人們感覺到,生命大于幸福,因為生命也是痛苦。
自由不光是幸福。
自由是艱難的,有時也是痛苦的,因為自由就是生命。
音樂挑起心靈的最後震動,使得心靈在模模糊糊的心的深處将一生中感受到的一切,将生的歡樂與痛苦,與這霧茫茫的早晨、這頭頂上的火光彙合到一起。
但也許不是這樣。
也許,音樂隻是一把開啟人的感情的鑰匙,不是音樂充滿了人的心靈,而是它在這個可怕的時刻把人的内心打了開來。
有時候,一支兒歌能夠使一個老頭子哭起來。
但這不是老頭子為兒歌哭,兒歌隻是一把鑰匙,打開了心靈在尋找的東西。
人們還在廣場上畫着弧形,從集中營的大門裡出來一部奶油色小汽車。
一名身穿皮領軍大衣、戴眼鏡的黨衛軍軍官從汽車裡走出來,打了一個不耐煩的手勢,正在注視着他的樂隊指揮馬上忙不疊地把手垂了下來,樂隊演奏一下子停止了。
廣場上很多聲音一連聲地叫喊: “立正!” 軍官從一排排的人旁邊走過。
他用手指頭指着誰,押隊的人就把那人從隊伍裡拉出來。
軍官用冷冷的目光打量着被拉出來的人,押隊的頭頭兒生怕妨礙了軍官思考,用小聲問着: “年齡?職業?” 被挑出來的有三十來個人。
一排一排的人群旁邊響起另一口令: “内科醫生,外科醫生,出列!” 沒有人應聲。
“内科醫生,外科醫生,出列!” 依然沒有人應聲。
那軍官對站在廣場上的上千人失去了興趣,便朝汽車走去。
挑出來的人五人一排,命令他們轉過身去,朝着帶有标語牌的集中營大門,标語牌上寫着:“勞動使人自由。
”[20] 人群隊伍裡有一個小孩子叫起來,一些婦女像發了瘋似的尖聲叫起來。
被挑出來的人垂着頭,一聲不響地站着。
可是,誰又能描寫出一個人放開妻子的手時那種心情,最後一次匆匆看一眼親人的臉的那種目光?想起在默默吿别的時候,你的眼睛在一瞬間眨巴着,為了掩飾自己保得一命的可恥的竊喜。
人有過這種殘忍的記憶,以後還怎麼活下去呢? 妻子把小包袱交給丈夫,包袱裡有結婚戒指,還有幾塊糖和幹糧,這個時刻,他會忘記嗎?看到天空又閃起新的火光,知道那裡燒的是他吻過的手、他心醉的眼睛、他在黑暗中憑氣味也能聞出來的頭發,知道那是在燒他的孩子、妻子、母親,難道還能活下去嗎?難道他還會為了在棚屋裡得到更靠近爐火的鋪位而計較嗎?還能捧着飯缽去接長柄勺子舀來的一升灰黑的湯糊嗎?還能自己把掉下來的鞋掌釘到鞋上嗎?怎麼能拿鐵釺幹活兒?怎麼還能呼吸?還能喝水?孩子的叫聲、母親的哭号還在耳朵裡啊。
繼續活下去的人被趕着朝集中營的大門走去。
他們聽着後面的叫喊聲,他們自己也在叫喊,撕扯他們胸前的衣襟,前面是另一種生活等待着他們:通電的鐵絲網,架着機槍的混凝土守望塔,棚屋,臉色煞白的婦女在鐵絲網外面望着他們,他們胸前帶着紅的、黃的、藍的布條子标記,排着隊去幹活兒。
樂隊又演奏起來。
被挑出來為集中營幹活兒的人走進建築在沼地上的集中營。
黑糊糊的水陰沉無聲地在黏膩的水泥闆和沉甸甸的大石塊中間流着。
這水呈黑紅色,散發着腐爛的氣息。
這水裡有一團團綠色的化學物質的泡沫、一塊塊髒布、從集中營手術室裡扔出來的一塊塊血淋淋的肉。
這水流入集中營的地下,然後又鑽出地面,然後又流入地下。
不過,水是要繼續流下去的,這集中營裡出來的陰沉的水早晚會成為海浪,成為早晨的露水。
可是不幸的人們就要去死了。
四十七 索菲亞·奧西波芙娜走着均勻而沉重的步子,一個男孩子拉着她的手。
小孩子的另一隻手撫摩着口袋裡的火柴盒,火柴盒裡的髒棉花裡有一隻深褐色的蠶蛹,是在車廂裡剛剛從繭裡鑽出來的。
旁邊是鉗工拉薩爾·揚凱列維奇,一面走,一面嘟哝,他的妻子傑鮑拉·薩穆伊洛芙娜抱着一個小孩子。
列維卡·布赫曼在背後嘟哝着:“唉,上帝,唉,上帝,唉,上帝。
”這一排的第五個人是圖書管理員穆霞·鮑裡索芙娜。
她的頭發梳得好好的,衣領還顯得很白。
她在路上有幾次用她領到的面包換半鍋子溫水。
這個穆霞·鮑裡索芙娜從來不對誰抱怨什麼,在車廂裡大家都把她看作聖女,一些見過世面的老奶奶都在吻她的衣服。
前面的一排隻有四個人,因為那個軍官在挑人的時候一下子就挑出去兩個,就是斯列波依父子,他們在回答什麼職業問題的時候,一齊說:“牙科醫生。
”軍官點了點頭。
斯列波依父子猜到:可以保命了。
這一排裡留下來的三個人悠蕩着手,看來,他們的手沒有用場
城市的西邊沉沒在霧氣中。
遠處工廠煙囪裡冒出來的黑煙和霧氣混合在一起,像棋盤一樣的一排排棚屋罩着輕煙,一條條筆直的集中營街道和霧氣合在一起,顯得很奇怪。
東北方升起高高的黑紅色火光,似乎是潮濕的秋日天空燃燒過以後,還在發紅。
有時從潮濕的火光中冒出火焰,又慢,又不清晰,緩緩地爬動着。
旅途困頓的人們來到寬闊的廣場上。
廣場中央有一座用木頭搭起的高台,在大衆遊藝場上常常有這樣的高台。
上面站着幾十個人。
這是樂隊。
這些人就像他們的樂器一樣,模樣個個不同。
有些人打量着漸漸走近的人群。
但是有一個身穿淺色外套的白頭發的人說了一句什麼話,于是在高台上的人一齊拿起自己的樂器。
就好像有一隻鳥又膽怯又放肆地叫了起來,于是,被鐵絲網和警笛聲撕得支離破碎、散發着臭味和油煙味的空氣裡充滿了音樂聲。
就好像一陣被太陽曬得暖和的夏日的好雨,光閃閃地落到大地上。
集中營裡的人、監獄裡的人、沖出監獄的人,乃至走向刑場的人,都能感受音樂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誰也不像進過集中營和監獄的人,不像走向死亡的人對音樂的感受那樣強烈。
音樂聲一觸及瀕臨死亡的人,在人們心中突然重新喚醒的不是思想,不是希望,而隻是一種模糊而強烈的生命奇迹。
人群隊伍裡響起一片号哭聲。
似乎一切都變了樣子,一切都合成一個整體,一切分散的,房屋,天地,童年,道路,車輪聲,饑渴,恐怖和這罩在霧中的城市,這暗紅色的火光,這一切一下子全都彙合起來了,不是彙合在腦海裡,不是在畫面上,而是彙合在過往生活的一種模糊、熱烈、醉心的感情中。
在這裡,在火化爐的火光中,在集中營的廣場上,人們感覺到,生命大于幸福,因為生命也是痛苦。
自由不光是幸福。
自由是艱難的,有時也是痛苦的,因為自由就是生命。
音樂挑起心靈的最後震動,使得心靈在模模糊糊的心的深處将一生中感受到的一切,将生的歡樂與痛苦,與這霧茫茫的早晨、這頭頂上的火光彙合到一起。
但也許不是這樣。
也許,音樂隻是一把開啟人的感情的鑰匙,不是音樂充滿了人的心靈,而是它在這個可怕的時刻把人的内心打了開來。
有時候,一支兒歌能夠使一個老頭子哭起來。
但這不是老頭子為兒歌哭,兒歌隻是一把鑰匙,打開了心靈在尋找的東西。
人們還在廣場上畫着弧形,從集中營的大門裡出來一部奶油色小汽車。
一名身穿皮領軍大衣、戴眼鏡的黨衛軍軍官從汽車裡走出來,打了一個不耐煩的手勢,正在注視着他的樂隊指揮馬上忙不疊地把手垂了下來,樂隊演奏一下子停止了。
廣場上很多聲音一連聲地叫喊: “立正!” 軍官從一排排的人旁邊走過。
他用手指頭指着誰,押隊的人就把那人從隊伍裡拉出來。
軍官用冷冷的目光打量着被拉出來的人,押隊的頭頭兒生怕妨礙了軍官思考,用小聲問着: “年齡?職業?” 被挑出來的有三十來個人。
一排一排的人群旁邊響起另一口令: “内科醫生,外科醫生,出列!” 沒有人應聲。
“内科醫生,外科醫生,出列!” 依然沒有人應聲。
那軍官對站在廣場上的上千人失去了興趣,便朝汽車走去。
挑出來的人五人一排,命令他們轉過身去,朝着帶有标語牌的集中營大門,标語牌上寫着:“勞動使人自由。
”[20] 人群隊伍裡有一個小孩子叫起來,一些婦女像發了瘋似的尖聲叫起來。
被挑出來的人垂着頭,一聲不響地站着。
可是,誰又能描寫出一個人放開妻子的手時那種心情,最後一次匆匆看一眼親人的臉的那種目光?想起在默默吿别的時候,你的眼睛在一瞬間眨巴着,為了掩飾自己保得一命的可恥的竊喜。
人有過這種殘忍的記憶,以後還怎麼活下去呢? 妻子把小包袱交給丈夫,包袱裡有結婚戒指,還有幾塊糖和幹糧,這個時刻,他會忘記嗎?看到天空又閃起新的火光,知道那裡燒的是他吻過的手、他心醉的眼睛、他在黑暗中憑氣味也能聞出來的頭發,知道那是在燒他的孩子、妻子、母親,難道還能活下去嗎?難道他還會為了在棚屋裡得到更靠近爐火的鋪位而計較嗎?還能捧着飯缽去接長柄勺子舀來的一升灰黑的湯糊嗎?還能自己把掉下來的鞋掌釘到鞋上嗎?怎麼能拿鐵釺幹活兒?怎麼還能呼吸?還能喝水?孩子的叫聲、母親的哭号還在耳朵裡啊。
繼續活下去的人被趕着朝集中營的大門走去。
他們聽着後面的叫喊聲,他們自己也在叫喊,撕扯他們胸前的衣襟,前面是另一種生活等待着他們:通電的鐵絲網,架着機槍的混凝土守望塔,棚屋,臉色煞白的婦女在鐵絲網外面望着他們,他們胸前帶着紅的、黃的、藍的布條子标記,排着隊去幹活兒。
樂隊又演奏起來。
被挑出來為集中營幹活兒的人走進建築在沼地上的集中營。
黑糊糊的水陰沉無聲地在黏膩的水泥闆和沉甸甸的大石塊中間流着。
這水呈黑紅色,散發着腐爛的氣息。
這水裡有一團團綠色的化學物質的泡沫、一塊塊髒布、從集中營手術室裡扔出來的一塊塊血淋淋的肉。
這水流入集中營的地下,然後又鑽出地面,然後又流入地下。
不過,水是要繼續流下去的,這集中營裡出來的陰沉的水早晚會成為海浪,成為早晨的露水。
可是不幸的人們就要去死了。
四十七 索菲亞·奧西波芙娜走着均勻而沉重的步子,一個男孩子拉着她的手。
小孩子的另一隻手撫摩着口袋裡的火柴盒,火柴盒裡的髒棉花裡有一隻深褐色的蠶蛹,是在車廂裡剛剛從繭裡鑽出來的。
旁邊是鉗工拉薩爾·揚凱列維奇,一面走,一面嘟哝,他的妻子傑鮑拉·薩穆伊洛芙娜抱着一個小孩子。
列維卡·布赫曼在背後嘟哝着:“唉,上帝,唉,上帝,唉,上帝。
”這一排的第五個人是圖書管理員穆霞·鮑裡索芙娜。
她的頭發梳得好好的,衣領還顯得很白。
她在路上有幾次用她領到的面包換半鍋子溫水。
這個穆霞·鮑裡索芙娜從來不對誰抱怨什麼,在車廂裡大家都把她看作聖女,一些見過世面的老奶奶都在吻她的衣服。
前面的一排隻有四個人,因為那個軍官在挑人的時候一下子就挑出去兩個,就是斯列波依父子,他們在回答什麼職業問題的時候,一齊說:“牙科醫生。
”軍官點了點頭。
斯列波依父子猜到:可以保命了。
這一排裡留下來的三個人悠蕩着手,看來,他們的手沒有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