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2)
關燈
小
中
大
我隻把您送到街口。
”他看了看同伴的臉,又說:“雖然天氣這麼冷,我和您在大街上走一走,感到很愉快。
” “您不久就要回莫斯科了,咱們就要分别了。
我很珍惜你我的知遇。
” “是的,是的,是的,說實在的,我也是這樣。
”維克托說。
維克托朝家裡走去,竟沒有注意,有人喊他。
馬季亞羅夫拿黑黑的眼睛看着他。
他的大衣領子豎立着。
“怎麼回事兒?”他問道。
“咱們的盛會停止啦?您的影子也見不到啦,索科洛夫在生我的氣呢。
” “是啊,當然啦,很遺憾,”維克托說,“不過咱們在他家憑一時的激動胡亂說了不少。
” 馬季亞羅夫說:“誰又會注意憑一時激動說出的話呢?” 他把臉湊到維克托跟前,他那睜得大大的、神情憂愁的大眼睛顯得更憂愁了,他說: “咱們的聚會停止了,倒也好。
” 維克托問:“怎麼回事兒?” 馬季亞羅夫一面呼哧呼哧喘着,一面說: “應當告訴您,我覺得,卡裡莫夫老頭子是有任務的。
懂嗎?您好像跟他常常會面吧?” “胡扯,我永遠不會相信!”維克托說。
“您卻沒有想想,他所有的朋友,所有的朋友的朋友,已經化成灰土有十年了,跟他在一起的那一夥子連影子都沒有了,隻有他一個留下來,而且青雲直上,當了院士。
” “這有什麼?”維克托問。
“我也是院士,您也是院士嘛。
” “就是這話。
您想想這命運中的蹊跷吧。
我想,先生,您也不是小孩子。
” 十 “維克托,媽媽剛剛才回來。
”柳德米拉說。
弗拉基米羅芙娜披着披肩坐在桌旁。
她把一杯茶端到自己面前,卻馬上又推到一邊,說: “是這樣,我和一個人談了談。
那人在戰争開始前見過米佳。
” 她很激動,因此用分外平靜、從容的語氣說,她們車間實驗室有一位同事,鄰居家裡來了一位鄉親,要在這兒住幾日。
那位同事在來客面前偶然提到了弗拉基米羅芙娜的姓,那人就問,在這位弗拉基米羅芙娜家裡有沒有人叫米佳。
下班後,弗拉基米羅芙娜去了同事家裡。
才知道那人是不久前才從勞改營裡釋放出來的。
他原是報社的校對員。
排字工人在排一篇社論時,把斯大林同志的姓氏排錯了一個字母,他沒有校對出來,結果坐了七年牢。
戰前又以不守紀律為由,把他從科米自治共和國的勞改營轉押到遠東,那裡屬于湖泊區勞改營系統,是對外嚴格保密的勞改營。
在那裡和他住同一棚屋的有一個人姓沙波什尼科夫。
“一聽他的話,我就知道那是米佳。
他說:‘他躺在床鋪上,老是吹口哨:小黃雀,斑海雀,你在哪兒……’米佳在被捕前上我這兒來,我問他什麼,他總是笑笑,總是在吹口哨:‘小黃雀……’今天晚上那人就要搭載貨汽車上萊舍沃去了,他的家在那兒。
他說,米佳有病,是壞血病,心髒也不大好。
還說,米佳不相信自己能獲釋。
米佳跟他說過我,說過謝廖沙。
米佳在廚房裡幹活兒,這被認為是上等的工作。
” “是啊,要幹這種活兒,得上兩次大學呢。
”維克托說。
“這事兒可不能輕易相信,萬一是派的人來暗地裡試探呢?”柳德米拉說。
“誰需要試探一個老婆子?” “不過,維克托是在很重要的單位裡,自有人想知道他的情況。
” “算啦,柳德米拉,這是胡思亂想。
”維克托生氣地說。
“他為什麼得到釋放,他說了嗎?”娜佳問道。
“他說的一切,都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那裡有許許多多人,我覺得,那是個不可理解的世界。
他好像是從另一個國度來的。
他們有自己的風俗,自己的中世紀和新世紀曆史,自己的諺語…… “我問他為什麼獲釋,他很吃驚,說‘您怎麼不明白,給我定案啦’。
我還是不懂。
原來,放出來的都是些身體太弱、快要死的人。
他們勞改營内部有這樣的分類:有的是做苦力的,有的是糊塗蟲,有的是看守的狗腿……我問,一九三七年有許多人被判十年沒有通信自由,是怎麼回事兒?他說,他換過幾十個勞改營,沒遇到一個人是這樣判的。
那些人又到哪兒去了呢?他說,不知道,勞改營裡反正沒有。
“伐木,超期服刑,遷徙轉移……他說得我直心疼。
米佳也在那裡面,那裡有苦力、糊塗蟲、狗腿……他還說到了自殺的方法:在科雷馬沼地上,不吃東西,一連幾天光是喝水,就這樣死于水腫,他們把這叫做‘喝水’、‘開始喝水’,當然,心髒有毛病才用這種死法。
” 她注意到維克托神情緊張而痛苦,女兒眉頭緊皺。
她非常激動,覺得頭很疼,嘴裡發幹,但她繼續說下去: “他說,在路上和軍車裡,比在勞改營裡更可怕。
刑事犯作威作福,剝衣服,搶吃的東西,拿政治犯的性命當賭注,輸了就用刀殺人,被殺的人直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的命是别人的賭注。
還有更可怕的:勞改營裡刑事犯處處占據着領導地位,棚屋大組長、采伐隊長都是刑事犯,政治犯絲毫無權,拿他們不當人看,刑事犯還管米佳叫‘法西斯分子’。
” 弗拉基米羅芙娜放大了聲音,像對着人群講話一樣說: “後來,這個人又從米佳那個勞改營,轉押到瑟克特夫卡爾。
在戰争的第一年,中央派了一個姓卡什科津的人到米佳所在的那一類勞改營裡去,布置殺害了好幾萬犯人。
” “哎喲,我的天呀,”柳德米拉說,“我很想明白:斯大林是不是了解這種可怕的事?” “哎喲,我的天呀,”娜佳很氣憤地學着媽媽的語調說,“難道你不明白嗎?他們是斯大林下命令殺的呀。
” “娜佳,”維克托說,“住嘴!” 維克托就像有些人一樣,感覺内心的虛弱被旁人識破了似的,忽然發起火來,朝娜佳吼道: “你别忘了,斯大林是最高統帥,正率領軍隊同法西斯作戰,你的祖母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天都指望着斯大林,我們生活、呼吸,都因為有斯大林和紅軍……你還是先學學揩鼻涕,再去評論斯大林,是斯大林在斯大林格勒擋住了法西斯。
” “斯大林住在莫斯科,在斯大林格勒擋住法西斯的,你也知道是誰,”娜佳說,“真不知道你是怎麼一回事兒,你從索科洛夫家回來,也說過我說的這話……” 他對娜佳的氣更大了,他覺得這股氣一輩子都消不了。
“我從索科洛夫家回來,根本沒說過類似的話,你别胡扯。
”他說。
柳德米拉說:“就在蘇聯的孩子們紛紛為國戰死的時候,幹嗎要提這些可怕的事?” 但是娜佳也馬上說出她所理解到的爸爸心中的隐秘和弱點。
“哼,當然啦,你什麼也沒有說,”她說,“現在嘛,現在你在研究中取得了那樣的成就,在斯大林格勒也把德國人擋住了……” “你怎麼能,”維克托說,“你怎麼能懷疑爸爸虛僞!柳德米拉,你聽見沒有?” 他希望得到妻子的支持,但柳德米拉無動于衷。
“你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她說。
“你說的話她聽了不少。
這都是你和你那個卡裡莫夫說的,和那個讨人嫌的馬季亞羅夫說的。
瑪利亞也常對我說起你們談的話。
而且你自己在家裡也說了不少。
唉,還是快點兒回到莫斯科去吧。
” “夠啦,”維克托說,“我早就知道你要對我說什麼樣的痛快話了。
” 娜佳沒有再說話。
她的臉變得像老太婆一樣委頓、難看,她扭過頭,背着爸爸,但是他還是看到了她的眼神,她用那樣痛恨的眼神看他,他吃了一驚。
氣氛顯得非常窒悶,空氣中包含了太多沉重的東西,讓人喘不過氣來。
幾乎在每一個家庭,一年年暗地生長着的東西,可能作怪,可能平息,但因為相愛和信任而被壓抑着的東西,現在沖了出來,浮到表面上,漫開去,充塞在生活中,似乎在父親、母親和女兒之間僅僅存在着不了解、懷疑、氣惱和責難了。
難道他們共同經曆的命運,産生的隻有分歧和隔閡嗎? “外婆!”娜佳喚道。
維克托和柳德米拉同時看了看弗拉基米羅芙娜。
她坐在那裡,用手緊緊按着額頭,好像頭疼得不得了。
她是那樣軟弱無力,似乎她和她的痛苦誰也不稀罕,隻能妨礙别人,使人生氣,使家裡人不和,她這個一輩子剛強、堅毅的人,這會兒坐在那裡,那樣孤單,那樣軟弱—這一切流露着一種說不出的可憐意味。
娜佳忽然跪下,把額頭貼到外婆的腿上,說: “外婆,親愛的外婆……” 維克托走到牆邊,打開收音機,硬紙闆做的喇叭嘶啞地響起來,發出呻吟和喘息。
好像廣播的是秋夜的雨雪天氣。
在戰場的前沿陣地,在戰火燒毀的村莊,在陣亡士兵的墳頭,在科雷馬和沃爾庫塔,在野戰機場,在冷雨和初雪打濕了的衛生營帆布篷頂,今夜将是一片雨急風狂、雪花漫舞的景象。
維克托看了看妻子愁眉不展的臉,便走到嶽母跟前,抓起她的手,吻起手來。
然後,他俯下身去,撫摩娜佳的頭。
似乎在這幾分鐘裡一切都沒有變化,房裡依然是這幾個人,他們依然十分痛苦,他們的命運依然如故。
隻有他們自己知道,他們的痛苦不堪的心在這幾分鐘裡充滿了多麼神奇的溫暖…… 忽然一個很響的聲音沖進房間: “一天來,我軍在斯大林格勒地區、圖阿普謝西北和納爾奇克地區同敵人繼續進行戰鬥。
其他戰線沒有任何變化。
”
”他看了看同伴的臉,又說:“雖然天氣這麼冷,我和您在大街上走一走,感到很愉快。
” “您不久就要回莫斯科了,咱們就要分别了。
我很珍惜你我的知遇。
” “是的,是的,是的,說實在的,我也是這樣。
”維克托說。
維克托朝家裡走去,竟沒有注意,有人喊他。
馬季亞羅夫拿黑黑的眼睛看着他。
他的大衣領子豎立着。
“怎麼回事兒?”他問道。
“咱們的盛會停止啦?您的影子也見不到啦,索科洛夫在生我的氣呢。
” “是啊,當然啦,很遺憾,”維克托說,“不過咱們在他家憑一時的激動胡亂說了不少。
” 馬季亞羅夫說:“誰又會注意憑一時激動說出的話呢?” 他把臉湊到維克托跟前,他那睜得大大的、神情憂愁的大眼睛顯得更憂愁了,他說: “咱們的聚會停止了,倒也好。
” 維克托問:“怎麼回事兒?” 馬季亞羅夫一面呼哧呼哧喘着,一面說: “應當告訴您,我覺得,卡裡莫夫老頭子是有任務的。
懂嗎?您好像跟他常常會面吧?” “胡扯,我永遠不會相信!”維克托說。
“您卻沒有想想,他所有的朋友,所有的朋友的朋友,已經化成灰土有十年了,跟他在一起的那一夥子連影子都沒有了,隻有他一個留下來,而且青雲直上,當了院士。
” “這有什麼?”維克托問。
“我也是院士,您也是院士嘛。
” “就是這話。
您想想這命運中的蹊跷吧。
我想,先生,您也不是小孩子。
” 十 “維克托,媽媽剛剛才回來。
”柳德米拉說。
弗拉基米羅芙娜披着披肩坐在桌旁。
她把一杯茶端到自己面前,卻馬上又推到一邊,說: “是這樣,我和一個人談了談。
那人在戰争開始前見過米佳。
” 她很激動,因此用分外平靜、從容的語氣說,她們車間實驗室有一位同事,鄰居家裡來了一位鄉親,要在這兒住幾日。
那位同事在來客面前偶然提到了弗拉基米羅芙娜的姓,那人就問,在這位弗拉基米羅芙娜家裡有沒有人叫米佳。
下班後,弗拉基米羅芙娜去了同事家裡。
才知道那人是不久前才從勞改營裡釋放出來的。
他原是報社的校對員。
排字工人在排一篇社論時,把斯大林同志的姓氏排錯了一個字母,他沒有校對出來,結果坐了七年牢。
戰前又以不守紀律為由,把他從科米自治共和國的勞改營轉押到遠東,那裡屬于湖泊區勞改營系統,是對外嚴格保密的勞改營。
在那裡和他住同一棚屋的有一個人姓沙波什尼科夫。
“一聽他的話,我就知道那是米佳。
他說:‘他躺在床鋪上,老是吹口哨:小黃雀,斑海雀,你在哪兒……’米佳在被捕前上我這兒來,我問他什麼,他總是笑笑,總是在吹口哨:‘小黃雀……’今天晚上那人就要搭載貨汽車上萊舍沃去了,他的家在那兒。
他說,米佳有病,是壞血病,心髒也不大好。
還說,米佳不相信自己能獲釋。
米佳跟他說過我,說過謝廖沙。
米佳在廚房裡幹活兒,這被認為是上等的工作。
” “是啊,要幹這種活兒,得上兩次大學呢。
”維克托說。
“這事兒可不能輕易相信,萬一是派的人來暗地裡試探呢?”柳德米拉說。
“誰需要試探一個老婆子?” “不過,維克托是在很重要的單位裡,自有人想知道他的情況。
” “算啦,柳德米拉,這是胡思亂想。
”維克托生氣地說。
“他為什麼得到釋放,他說了嗎?”娜佳問道。
“他說的一切,都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那裡有許許多多人,我覺得,那是個不可理解的世界。
他好像是從另一個國度來的。
他們有自己的風俗,自己的中世紀和新世紀曆史,自己的諺語…… “我問他為什麼獲釋,他很吃驚,說‘您怎麼不明白,給我定案啦’。
我還是不懂。
原來,放出來的都是些身體太弱、快要死的人。
他們勞改營内部有這樣的分類:有的是做苦力的,有的是糊塗蟲,有的是看守的狗腿……我問,一九三七年有許多人被判十年沒有通信自由,是怎麼回事兒?他說,他換過幾十個勞改營,沒遇到一個人是這樣判的。
那些人又到哪兒去了呢?他說,不知道,勞改營裡反正沒有。
“伐木,超期服刑,遷徙轉移……他說得我直心疼。
米佳也在那裡面,那裡有苦力、糊塗蟲、狗腿……他還說到了自殺的方法:在科雷馬沼地上,不吃東西,一連幾天光是喝水,就這樣死于水腫,他們把這叫做‘喝水’、‘開始喝水’,當然,心髒有毛病才用這種死法。
” 她注意到維克托神情緊張而痛苦,女兒眉頭緊皺。
她非常激動,覺得頭很疼,嘴裡發幹,但她繼續說下去: “他說,在路上和軍車裡,比在勞改營裡更可怕。
刑事犯作威作福,剝衣服,搶吃的東西,拿政治犯的性命當賭注,輸了就用刀殺人,被殺的人直到死也不知道自己的命是别人的賭注。
還有更可怕的:勞改營裡刑事犯處處占據着領導地位,棚屋大組長、采伐隊長都是刑事犯,政治犯絲毫無權,拿他們不當人看,刑事犯還管米佳叫‘法西斯分子’。
” 弗拉基米羅芙娜放大了聲音,像對着人群講話一樣說: “後來,這個人又從米佳那個勞改營,轉押到瑟克特夫卡爾。
在戰争的第一年,中央派了一個姓卡什科津的人到米佳所在的那一類勞改營裡去,布置殺害了好幾萬犯人。
” “哎喲,我的天呀,”柳德米拉說,“我很想明白:斯大林是不是了解這種可怕的事?” “哎喲,我的天呀,”娜佳很氣憤地學着媽媽的語調說,“難道你不明白嗎?他們是斯大林下命令殺的呀。
” “娜佳,”維克托說,“住嘴!” 維克托就像有些人一樣,感覺内心的虛弱被旁人識破了似的,忽然發起火來,朝娜佳吼道: “你别忘了,斯大林是最高統帥,正率領軍隊同法西斯作戰,你的祖母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天都指望着斯大林,我們生活、呼吸,都因為有斯大林和紅軍……你還是先學學揩鼻涕,再去評論斯大林,是斯大林在斯大林格勒擋住了法西斯。
” “斯大林住在莫斯科,在斯大林格勒擋住法西斯的,你也知道是誰,”娜佳說,“真不知道你是怎麼一回事兒,你從索科洛夫家回來,也說過我說的這話……” 他對娜佳的氣更大了,他覺得這股氣一輩子都消不了。
“我從索科洛夫家回來,根本沒說過類似的話,你别胡扯。
”他說。
柳德米拉說:“就在蘇聯的孩子們紛紛為國戰死的時候,幹嗎要提這些可怕的事?” 但是娜佳也馬上說出她所理解到的爸爸心中的隐秘和弱點。
“哼,當然啦,你什麼也沒有說,”她說,“現在嘛,現在你在研究中取得了那樣的成就,在斯大林格勒也把德國人擋住了……” “你怎麼能,”維克托說,“你怎麼能懷疑爸爸虛僞!柳德米拉,你聽見沒有?” 他希望得到妻子的支持,但柳德米拉無動于衷。
“你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她說。
“你說的話她聽了不少。
這都是你和你那個卡裡莫夫說的,和那個讨人嫌的馬季亞羅夫說的。
瑪利亞也常對我說起你們談的話。
而且你自己在家裡也說了不少。
唉,還是快點兒回到莫斯科去吧。
” “夠啦,”維克托說,“我早就知道你要對我說什麼樣的痛快話了。
” 娜佳沒有再說話。
她的臉變得像老太婆一樣委頓、難看,她扭過頭,背着爸爸,但是他還是看到了她的眼神,她用那樣痛恨的眼神看他,他吃了一驚。
氣氛顯得非常窒悶,空氣中包含了太多沉重的東西,讓人喘不過氣來。
幾乎在每一個家庭,一年年暗地生長着的東西,可能作怪,可能平息,但因為相愛和信任而被壓抑着的東西,現在沖了出來,浮到表面上,漫開去,充塞在生活中,似乎在父親、母親和女兒之間僅僅存在着不了解、懷疑、氣惱和責難了。
難道他們共同經曆的命運,産生的隻有分歧和隔閡嗎? “外婆!”娜佳喚道。
維克托和柳德米拉同時看了看弗拉基米羅芙娜。
她坐在那裡,用手緊緊按着額頭,好像頭疼得不得了。
她是那樣軟弱無力,似乎她和她的痛苦誰也不稀罕,隻能妨礙别人,使人生氣,使家裡人不和,她這個一輩子剛強、堅毅的人,這會兒坐在那裡,那樣孤單,那樣軟弱—這一切流露着一種說不出的可憐意味。
娜佳忽然跪下,把額頭貼到外婆的腿上,說: “外婆,親愛的外婆……” 維克托走到牆邊,打開收音機,硬紙闆做的喇叭嘶啞地響起來,發出呻吟和喘息。
好像廣播的是秋夜的雨雪天氣。
在戰場的前沿陣地,在戰火燒毀的村莊,在陣亡士兵的墳頭,在科雷馬和沃爾庫塔,在野戰機場,在冷雨和初雪打濕了的衛生營帆布篷頂,今夜将是一片雨急風狂、雪花漫舞的景象。
維克托看了看妻子愁眉不展的臉,便走到嶽母跟前,抓起她的手,吻起手來。
然後,他俯下身去,撫摩娜佳的頭。
似乎在這幾分鐘裡一切都沒有變化,房裡依然是這幾個人,他們依然十分痛苦,他們的命運依然如故。
隻有他們自己知道,他們的痛苦不堪的心在這幾分鐘裡充滿了多麼神奇的溫暖…… 忽然一個很響的聲音沖進房間: “一天來,我軍在斯大林格勒地區、圖阿普謝西北和納爾奇克地區同敵人繼續進行戰鬥。
其他戰線沒有任何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