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1)
關燈
小
中
大
枕頭。
白色床罩上方貼着幾張小畫片,上面有穿着晚禮服的新年和聖誕節美人,還有剛剛要出雞蛋殼的小雞。
桌子上堆滿一卷一卷的繪圖紙,桌角上有一塊面包,半個幹蒜頭,還有一瓶素油。
“葉尼娅……”他說。
她的目光平常帶有嘲笑的意味和注視的神氣,這會兒卻顯得很特别,很奇怪。
她說: “您餓了吧,您是剛剛來到吧?” 她顯然是想破壞和打碎已經出現并且已經無法打碎的新東西。
他變得有些不同了,不是過去那樣了,這個人已經有權統率成百上千的人,統率陰森可怕的戰争機器,眼睛卻又流露着一個不幸的小夥子那種幽怨的神氣。
由于這種不相稱,她心慌意亂,很想對他抱着一種寬容,甚至憐憫,不去理睬他的魅力。
自由曾是她的幸福;現在自由正離她而去,可她也感到幸福。
突然,他開口說道: “怎麼,難道你還不明白!”說完,他又一次再也聽不見自己的話和她的話了。
他心中又出現了幸福感和一種與此有關的感情:哪怕馬上去死,也沒有什麼遺憾了。
她摟住他的脖子,她的頭發像溫暖的水,灑在他的額頭上,他的面頰上,他在這披散的黑發叢中看到了她的眼睛。
她的柔聲細語淹沒了戰争的聲音,淹沒了坦克的軋軋聲…… 晚上,他們喝開水,吃面包,葉尼娅說: “首長已經吃不慣黑面包啦。
” 她把放在窗外的一鍋荞麥飯端了進來。
已經冰涼的老大的荞麥粒已經變成紫色和藍色。
麥粒上還出了一層冷汗。
“真像波斯丁香花。
”葉尼娅說。
諾維科夫嘗了嘗這波斯丁香花,心想:“這東西真不好吃!” “首長已經吃不慣啦。
”她又說。
他心想:“幸虧沒有聽格特馬諾夫的話,幸虧沒有帶吃的東西來。
” 他說: “戰争開始的時候,我在布列斯特,在空軍集團軍裡。
飛行員們朝飛機場奔去,我聽到一個波蘭婦女高聲問:‘這是什麼人?’一個波蘭小孩子回答說:‘這是俄羅斯人,當兵的。
’這時候我特别強烈地感覺到:我是俄羅斯人,俄羅斯人……你要知道,我一直沒忘記我是俄羅斯人,可是這時候心裡怦怦跳起來:我是俄羅斯人,我是俄羅斯人。
說實在的,戰前可是用另外一種精神教育我們……今天,也就是這會兒,是我最好的日子,這會兒我看着你,又像那時候一樣—我痛苦、我幸福都因為我是俄羅斯人……這就是我想對你說的……”他問:“你怎麼了?” 她眼前仿佛閃過克雷莫夫那一頭亂發的頭。
天啊,難道她永遠和他分手了嗎?正是在這幸福時刻,她覺得永遠和他分手是難以忍受的。
有一會兒,似乎她就要把今天,把今天吻她的這個人的話同已經逝去的歲月連接起來,一下子弄清楚自己一生的真正出路,就要看到過去未能看清的東西—自己的心的深處。
正是心的深處在決定今後的命運。
“這間屋子是一位德國老奶奶的,”葉尼娅說,“是她讓我住在這兒的。
這張很潔淨的白白的床就是她的。
比她更随和、更老實的人我這一輩子還沒有見過……說也奇怪,就在和德國人打仗的時候,我還是相信,她是這個城市裡最善良的人。
奇怪嗎?” “她很快就要回來了吧?”他問。
“不,跟她打的仗已經打完了,把她送走了。
” “那也沒辦法。
”諾維科夫說。
她很想對他說說她是怎樣憐憫被她抛棄的克雷莫夫。
他連可以通通信的人都沒有了,也沒有人需要他去看望了,他隻有苦惱,無法排遣的苦惱,孤獨。
此外她還想談談裡蒙諾夫,談談沙爾戈羅茨基,談談與這兩個人有聯系的很有意思然而不易理解的一些新的說法。
想說說小時候亨利遜怎樣把沙波什尼科夫家的小孩子們說的一些好笑的話記下來,記錄這些話的筆記本就在桌子上,可以看一看。
很想說一說報戶口的經過,說一說那個戶籍股長。
但是她還不夠信任他,在他面前怕難為情。
他要不要聽她說的呢? 很奇怪……她就像重新在經曆她和克雷莫夫關系的破裂,她的心靈深處一直還以為可以破鏡重圓,恢複過去的一切。
這一點使她心裡得到安慰。
這會兒,當她感到有一股力量将她卷起時,她又痛苦,又惶恐:難道這就永遠、永遠不再恢複了嗎?可憐的克雷莫夫,真可憐啊!為什麼他這樣苦? “這算怎麼回事兒啊?”她說。
“你是我諾維科夫家的人啦。
”他随口說。
她笑起來,凝視着他的臉。
“你是陌生人,完全是陌生人嘛。
說真的,你是什麼人?” “這我不知道。
可是我知道,你是我的人了。
” 她已經身不由己了。
她一面給他往杯子裡倒開水,一面問: “還要面包嗎?” 忽然她又說: “如果克雷莫夫出什麼事,受重傷或者進監獄,我還要回到他身邊去。
這一點你要考慮。
” “他因為什麼要進監獄?”他正色問道。
“哼,進監獄還不容易嗎,他過去搞過共産國際,托洛茨基也認識他,看過他一篇文章之後,還說過:‘真精彩!’” “你試試看,要是再回去,他還要把你趕走呢。
” “你别操心。
那就是我的事了。
” 他對她說,戰後她将成為一座大房子的女主人,房子将是很漂亮的,房子後面還會有花園。
難道就這樣定了,就這樣一輩子嗎? 不知為什麼她很希望讓諾維科夫明白:克雷莫夫是一個聰明人,一個有才華的人,她對克雷莫夫是有感情的,應該說,是很愛他的。
她不希望諾維科夫因為她愛克雷莫夫而産生醋意,但是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不自覺地挑動他的醋意。
不過她把托洛茨基的話對他說了,這話克雷莫夫隻對她一個人說過,現在她也隻是對他一個人說。
“如果當時還有人知道這件事,克雷莫夫在一九三七年未必能逃脫。
”她既然愛諾維科夫,就應該高度信任他,于是,她把一個她對不起的人的命運交給了他。
她的腦子裡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想将來,想今天,想過去,她時而發呆,時而高興,羞澀,忐忑,愁悶,害怕,不知道母親、姐姐、侄子、薇拉,還有不少人會怎樣看待她生活中發生的這一變化。
如果諾維科夫和裡蒙諾夫談話,聽聽别人談詩歌和繪畫,又會怎樣呢?他不會感到羞慚的,雖然他不知道夏加爾和馬蒂斯……他是強者,強者,強者。
連她都服從了。
戰争會結束的。
難道,難道她再也見不到克雷莫夫了嗎?天啊,天啊,她幹的什麼事呀。
現在就不想這些吧。
因為還不知道今後一切會怎麼樣呢。
“現在我才明白:我還一點不了解你。
我不是開玩笑:你是陌生人。
房子、花園,幹嗎要說這些呀?你是當真的嗎?” “你要是願意,我就複員,到西伯利亞東部什麼地方去,到建築工地上去做一名工長。
咱們就住在帶家眷的棚屋裡。
” 這是真心話,他不是開玩笑。
“不一定住帶家眷的屋。
” “一定要住。
” “你簡直瘋啦。
為什麼要這樣?”她心裡想:“還有克雷莫夫呢。
” “怎麼為什麼?”他驚駭地問。
可是他既不想将來,也不想過去。
他覺得很幸福。
有時想到,過幾分鐘他們就要分别了,也不覺得可怕。
他和她坐在一起,他看着她……她是他諾維科夫的人了……他覺得很幸福。
他愛的不是她聰明、漂亮、年輕。
他确實一直在愛她。
起初他不敢幻想她會成為他的妻子。
後來他卻幻想了很多年。
但就是今天,他依然帶着腼腆和膽怯的神氣在看她的笑容,聽她的一些帶有譏笑意味的話。
不過,他看出來,新的情況出現了。
她看着他準備動身,便說: “到時候啦,斯捷潘·拉辛該回到沸沸揚揚的隊伍裡去,該把我扔進湧來的浪濤裡啦。
” 等到他開始告别的時候,他明白了,她并不是多麼剛強的,女人總歸是女人,哪怕她絕頂聰明,而且很會譏笑人。
“有多少話想說啊,可是什麼也沒有說。
”她說。
不過,倒也不是這樣。
決定人的一生的最重要的事,在他們相會的時
白色床罩上方貼着幾張小畫片,上面有穿着晚禮服的新年和聖誕節美人,還有剛剛要出雞蛋殼的小雞。
桌子上堆滿一卷一卷的繪圖紙,桌角上有一塊面包,半個幹蒜頭,還有一瓶素油。
“葉尼娅……”他說。
她的目光平常帶有嘲笑的意味和注視的神氣,這會兒卻顯得很特别,很奇怪。
她說: “您餓了吧,您是剛剛來到吧?” 她顯然是想破壞和打碎已經出現并且已經無法打碎的新東西。
他變得有些不同了,不是過去那樣了,這個人已經有權統率成百上千的人,統率陰森可怕的戰争機器,眼睛卻又流露着一個不幸的小夥子那種幽怨的神氣。
由于這種不相稱,她心慌意亂,很想對他抱着一種寬容,甚至憐憫,不去理睬他的魅力。
自由曾是她的幸福;現在自由正離她而去,可她也感到幸福。
突然,他開口說道: “怎麼,難道你還不明白!”說完,他又一次再也聽不見自己的話和她的話了。
他心中又出現了幸福感和一種與此有關的感情:哪怕馬上去死,也沒有什麼遺憾了。
她摟住他的脖子,她的頭發像溫暖的水,灑在他的額頭上,他的面頰上,他在這披散的黑發叢中看到了她的眼睛。
她的柔聲細語淹沒了戰争的聲音,淹沒了坦克的軋軋聲…… 晚上,他們喝開水,吃面包,葉尼娅說: “首長已經吃不慣黑面包啦。
” 她把放在窗外的一鍋荞麥飯端了進來。
已經冰涼的老大的荞麥粒已經變成紫色和藍色。
麥粒上還出了一層冷汗。
“真像波斯丁香花。
”葉尼娅說。
諾維科夫嘗了嘗這波斯丁香花,心想:“這東西真不好吃!” “首長已經吃不慣啦。
”她又說。
他心想:“幸虧沒有聽格特馬諾夫的話,幸虧沒有帶吃的東西來。
” 他說: “戰争開始的時候,我在布列斯特,在空軍集團軍裡。
飛行員們朝飛機場奔去,我聽到一個波蘭婦女高聲問:‘這是什麼人?’一個波蘭小孩子回答說:‘這是俄羅斯人,當兵的。
’這時候我特别強烈地感覺到:我是俄羅斯人,俄羅斯人……你要知道,我一直沒忘記我是俄羅斯人,可是這時候心裡怦怦跳起來:我是俄羅斯人,我是俄羅斯人。
說實在的,戰前可是用另外一種精神教育我們……今天,也就是這會兒,是我最好的日子,這會兒我看着你,又像那時候一樣—我痛苦、我幸福都因為我是俄羅斯人……這就是我想對你說的……”他問:“你怎麼了?” 她眼前仿佛閃過克雷莫夫那一頭亂發的頭。
天啊,難道她永遠和他分手了嗎?正是在這幸福時刻,她覺得永遠和他分手是難以忍受的。
有一會兒,似乎她就要把今天,把今天吻她的這個人的話同已經逝去的歲月連接起來,一下子弄清楚自己一生的真正出路,就要看到過去未能看清的東西—自己的心的深處。
正是心的深處在決定今後的命運。
“這間屋子是一位德國老奶奶的,”葉尼娅說,“是她讓我住在這兒的。
這張很潔淨的白白的床就是她的。
比她更随和、更老實的人我這一輩子還沒有見過……說也奇怪,就在和德國人打仗的時候,我還是相信,她是這個城市裡最善良的人。
奇怪嗎?” “她很快就要回來了吧?”他問。
“不,跟她打的仗已經打完了,把她送走了。
” “那也沒辦法。
”諾維科夫說。
她很想對他說說她是怎樣憐憫被她抛棄的克雷莫夫。
他連可以通通信的人都沒有了,也沒有人需要他去看望了,他隻有苦惱,無法排遣的苦惱,孤獨。
此外她還想談談裡蒙諾夫,談談沙爾戈羅茨基,談談與這兩個人有聯系的很有意思然而不易理解的一些新的說法。
想說說小時候亨利遜怎樣把沙波什尼科夫家的小孩子們說的一些好笑的話記下來,記錄這些話的筆記本就在桌子上,可以看一看。
很想說一說報戶口的經過,說一說那個戶籍股長。
但是她還不夠信任他,在他面前怕難為情。
他要不要聽她說的呢? 很奇怪……她就像重新在經曆她和克雷莫夫關系的破裂,她的心靈深處一直還以為可以破鏡重圓,恢複過去的一切。
這一點使她心裡得到安慰。
這會兒,當她感到有一股力量将她卷起時,她又痛苦,又惶恐:難道這就永遠、永遠不再恢複了嗎?可憐的克雷莫夫,真可憐啊!為什麼他這樣苦? “這算怎麼回事兒啊?”她說。
“你是我諾維科夫家的人啦。
”他随口說。
她笑起來,凝視着他的臉。
“你是陌生人,完全是陌生人嘛。
說真的,你是什麼人?” “這我不知道。
可是我知道,你是我的人了。
” 她已經身不由己了。
她一面給他往杯子裡倒開水,一面問: “還要面包嗎?” 忽然她又說: “如果克雷莫夫出什麼事,受重傷或者進監獄,我還要回到他身邊去。
這一點你要考慮。
” “他因為什麼要進監獄?”他正色問道。
“哼,進監獄還不容易嗎,他過去搞過共産國際,托洛茨基也認識他,看過他一篇文章之後,還說過:‘真精彩!’” “你試試看,要是再回去,他還要把你趕走呢。
” “你别操心。
那就是我的事了。
” 他對她說,戰後她将成為一座大房子的女主人,房子将是很漂亮的,房子後面還會有花園。
難道就這樣定了,就這樣一輩子嗎? 不知為什麼她很希望讓諾維科夫明白:克雷莫夫是一個聰明人,一個有才華的人,她對克雷莫夫是有感情的,應該說,是很愛他的。
她不希望諾維科夫因為她愛克雷莫夫而産生醋意,但是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不自覺地挑動他的醋意。
不過她把托洛茨基的話對他說了,這話克雷莫夫隻對她一個人說過,現在她也隻是對他一個人說。
“如果當時還有人知道這件事,克雷莫夫在一九三七年未必能逃脫。
”她既然愛諾維科夫,就應該高度信任他,于是,她把一個她對不起的人的命運交給了他。
她的腦子裡有各種各樣的想法,想将來,想今天,想過去,她時而發呆,時而高興,羞澀,忐忑,愁悶,害怕,不知道母親、姐姐、侄子、薇拉,還有不少人會怎樣看待她生活中發生的這一變化。
如果諾維科夫和裡蒙諾夫談話,聽聽别人談詩歌和繪畫,又會怎樣呢?他不會感到羞慚的,雖然他不知道夏加爾和馬蒂斯……他是強者,強者,強者。
連她都服從了。
戰争會結束的。
難道,難道她再也見不到克雷莫夫了嗎?天啊,天啊,她幹的什麼事呀。
現在就不想這些吧。
因為還不知道今後一切會怎麼樣呢。
“現在我才明白:我還一點不了解你。
我不是開玩笑:你是陌生人。
房子、花園,幹嗎要說這些呀?你是當真的嗎?” “你要是願意,我就複員,到西伯利亞東部什麼地方去,到建築工地上去做一名工長。
咱們就住在帶家眷的棚屋裡。
” 這是真心話,他不是開玩笑。
“不一定住帶家眷的屋。
” “一定要住。
” “你簡直瘋啦。
為什麼要這樣?”她心裡想:“還有克雷莫夫呢。
” “怎麼為什麼?”他驚駭地問。
可是他既不想将來,也不想過去。
他覺得很幸福。
有時想到,過幾分鐘他們就要分别了,也不覺得可怕。
他和她坐在一起,他看着她……她是他諾維科夫的人了……他覺得很幸福。
他愛的不是她聰明、漂亮、年輕。
他确實一直在愛她。
起初他不敢幻想她會成為他的妻子。
後來他卻幻想了很多年。
但就是今天,他依然帶着腼腆和膽怯的神氣在看她的笑容,聽她的一些帶有譏笑意味的話。
不過,他看出來,新的情況出現了。
她看着他準備動身,便說: “到時候啦,斯捷潘·拉辛該回到沸沸揚揚的隊伍裡去,該把我扔進湧來的浪濤裡啦。
” 等到他開始告别的時候,他明白了,她并不是多麼剛強的,女人總歸是女人,哪怕她絕頂聰明,而且很會譏笑人。
“有多少話想說啊,可是什麼也沒有說。
”她說。
不過,倒也不是這樣。
決定人的一生的最重要的事,在他們相會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