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15)
關燈
小
中
大
天,一些死去的人在車上跟活人一起待了很多天。
他說了說流浪者怎樣長途跋涉,女人還要抱着孩子。
媽媽也這樣跋涉過,在酷暑中走路的時候曾經昏過去。
說了說他們在冬天怎樣被帶到這裡,既沒有草棚,又沒有土屋,他們又是怎樣重新過起日子,怎樣生篝火,拿樹枝落葉當床鋪,在鍋裡熔化雪水,怎樣掩埋死者…… “這都是斯大林的主意呀。
”父親說。
他的話裡沒有憤怒,也沒有惱恨的意味。
老實人談到強大的、無法改變的命運時,都是這樣。
葉爾紹夫探親回來之後,寫了一份申請書給卡裡甯,要求格外開恩饒恕他無罪的父親,要求準許老人家上兒子這兒來。
可是申請書還沒有到莫斯科,葉爾紹夫就被上級叫了去,因為有信來告發他去烏拉爾的事。
葉爾紹夫被軍隊開除了。
他來到建築工地,打算掙些錢,再去看父親。
可是不久就從烏拉爾來了一封信,報告父親的死訊。
戰争開始後的第二天,預備役中尉葉爾紹夫便應召進了軍隊。
在羅斯拉夫利戰役中,他接替犧牲的團長,把潰散的人召集起來抗擊德軍,打退渡河的敵人,保證了統帥部後備重炮部隊的撤退。
壓在他肩上的擔子越重,他的肩膀越是強壯有力。
他原來也沒想到自己會是一個強者。
原來,馴順與他的天性格格不入。
壓迫越強,越兇狠,他的鬥志越強烈。
有時他問自己:為什麼他這樣痛恨弗拉索夫分子?弗拉索夫分子的号召書所寫的事,正是他的父親所說的。
他知道這都是真實的。
但是他知道,這些真實的東西到了德國人和弗拉索夫分子嘴裡就成了誣蔑。
他覺得道理很清楚,他和德國人鬥争,就是為蘇聯的自由生活而鬥争,戰勝希特勒,也就是戰勝導緻他的父母、姐妹早死的死亡營壘。
葉爾紹夫百感交集—在這兒,履曆表失去作用,他成了強者,别人都聽他的。
在這兒,高級頭銜、勳章、特種部隊、第一科、人事處、鑒定委員會、區委的電話、政治處副處長的意見,全沒有意義了。
莫斯托夫斯科伊有一天對他說: “這是海涅早就說過的:‘脫去自己的衣服,我們都是光光的身子……’但是,一個人脫去禮服,露出虛弱、可憐的身子,另外一些人卻被窄小的衣服束縛着,等他們把衣服脫去,才能看到,原來真正的力量在這兒!” 葉爾紹夫所幻想的,已成為今天要做的事情,于是他進一步考慮:該讓誰知道,讓誰參加。
他憑着自己所了解的一些人的長處和短處,逐一思索、掂量。
誰可以進入地下工作指揮部?在他的腦子裡出現了五個名字。
有些生活上的小缺點,性格上的小怪癖,一切都從新的角度出現在他的腦海裡,微不足道的事如今也重要起來。
古濟有将軍頭銜的威望,但是他優柔寡斷,膽小怕事,看樣子文化水平也不高,如果有聰明能幹的副手和參謀長,他才行。
他指望指揮員們服侍他,供養他,而且認為這種服侍是理所當然的,不必感謝。
他想念自己的廚師似乎比想念老婆孩子的時候多。
他常常談起打獵,又是野鴨,又是野鵝,回憶在高加索軍中打獵的情形,打野豬,打山羊。
看來他很愛喝酒,也很愛吹牛。
常常談起年的一些戰役,周圍的人都是不對的,左鄰的将軍不正确,右鄰的将軍也不正确,古濟将軍永遠正确。
他從來不會責怪最高軍事領導的失誤。
為人處事圓滑,精細,像一個很世故的小吏。
總而言之,如果依照葉爾紹夫的意見,他連一個團也不會交給古濟将軍指揮,更别說一個軍了。
旅政委奧西波夫很聰明。
有時他忽然會用嘲笑的口吻說在異國的領土上作戰要盡量少流血,流露出很悲觀的神氣。
可是過一個小時之後,他又十分堅決地批評起抱着懷疑态度的人,說教起來。
然而到第二天,他又會翕動着鼻孔,說: “真的,同志們,咱們飛得太高,太遠,太快啦,這樣是不切實際。
” 他說起戰争頭幾個月的失敗,說得很有道理,但并不感到痛心,就像一名棋手說起一局敗棋。
他和人說話很随便,毫不拘束,但他的坦率是假裝的,不是真正的同志間的坦率。
他真正感興趣的是跟柯季科夫談話。
這位旅政委為什麼對柯季科夫感興趣? 奧西波夫經驗豐富。
善于了解人。
這種經驗非常有用,地下工作指揮部少了奧西波夫不行。
不過他的經驗不光可以成事,也可以礙事。
有時奧西波夫說起一些著名軍事人物的可笑轶事,直呼他們的名字,如:謝苗·布瓊尼、安德柳什卡·葉廖緬科。
有一天,他對葉爾紹夫說:“圖哈切夫斯基、葉爾羅夫、布柳赫爾犯的錯誤,跟你我一樣。
” 可是基裡洛夫對葉爾紹夫說,在一九三七年奧西波夫擔任軍事學院副院長時,毫不留情地揭發過幾十個人,宣布他們是人民的敵人。
他很怕生病,常常摸摸自己的頭,把舌頭伸出來,側着眼睛看看,有沒有舌苔。
看樣子,他倒是不怕死。
茲拉托克雷列茨上校是一個郁郁寡歡的老實人,是戰鬥部隊的團長。
他認為,最高領導在一九四一年的撤退方面犯了錯誤。
大家都能感覺出他在戰鬥中的指揮能力和作戰能力。
他的身體十分強壯,聲音也剛強有力,這樣的聲音才能喝止逃跑,發動進攻。
他很喜歡罵娘。
他不喜歡解釋,喜歡幹脆利落地下命令。
很講義氣。
可以把飯盒裡的菜湯倒給士兵。
不過他太粗暴。
人們常常能感覺出他的厲害。
在工作中都要聽他的,他大喝一聲,誰也不敢不聽。
誰也别想糊弄他,他決不馬虎。
可以和他共事。
但是他太粗暴了! 基裡洛夫倒是個聰明人,但是思想上有些馬馬虎虎。
什麼問題他都能看得出來,可是對一切都懶得去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對一切很淡漠,對人沒什麼熱心,但是原諒人的缺點和卑劣。
他不怕死,有時候還很想死呢。
他說起撤退,說得似乎比誰都有道理。
他不是黨員,有一次他說: “我不相信共産黨會讓人變好。
在曆史上還沒有這樣的事。
” 他似乎對一切都十分淡漠,但是夜裡有時在床上哭,對葉爾紹夫的問話很久沒有回答,後來低聲說: “俄羅斯我是很愛的。
” 他是一個很容易打交道的人,很随和。
有一天他說: “啊,我多麼想聽聽音樂呀。
” 昨天他帶着傻笑的神氣說: “葉爾紹夫,您聽着,我來念一首小詩。
” 葉爾紹夫不喜歡這首詩,但他卻記住了這首詩,這首詩也不管好歹鑽進了他的腦子: 好同志,在要死的時候, 你不要向人呼救。
最好趁你的血還冒熱氣, 讓我在這血上暖暖手。
别像小孩子,别怕,别悲怆, 你隻是被打死,不是受傷。
最好把氈靴脫給我,我還要去打仗。
這詩是不是他自己寫的呢?不行,不行,基裡洛夫不能進指揮部。
他怎麼能帶動别人呀,他自己也未必能行。
還是莫斯托夫斯科伊!他學識淵博,意志堅強。
據說,在審訊中他始終剛強不屈。
不過,說也奇怪,沒有一個人是葉爾紹夫挑不出毛病的。
前幾天他就責備過莫斯托夫斯科伊: “莫斯托夫斯科伊同志,您幹嗎要跟那些騙子磨嘴皮,比如,跟那個綠眼睛的伊康尼科夫,跟那個逃亡的獨眼睛壞蛋,有什麼好說的?” 莫斯托夫斯科伊笑了笑,說:
他說了說流浪者怎樣長途跋涉,女人還要抱着孩子。
媽媽也這樣跋涉過,在酷暑中走路的時候曾經昏過去。
說了說他們在冬天怎樣被帶到這裡,既沒有草棚,又沒有土屋,他們又是怎樣重新過起日子,怎樣生篝火,拿樹枝落葉當床鋪,在鍋裡熔化雪水,怎樣掩埋死者…… “這都是斯大林的主意呀。
”父親說。
他的話裡沒有憤怒,也沒有惱恨的意味。
老實人談到強大的、無法改變的命運時,都是這樣。
葉爾紹夫探親回來之後,寫了一份申請書給卡裡甯,要求格外開恩饒恕他無罪的父親,要求準許老人家上兒子這兒來。
可是申請書還沒有到莫斯科,葉爾紹夫就被上級叫了去,因為有信來告發他去烏拉爾的事。
葉爾紹夫被軍隊開除了。
他來到建築工地,打算掙些錢,再去看父親。
可是不久就從烏拉爾來了一封信,報告父親的死訊。
戰争開始後的第二天,預備役中尉葉爾紹夫便應召進了軍隊。
在羅斯拉夫利戰役中,他接替犧牲的團長,把潰散的人召集起來抗擊德軍,打退渡河的敵人,保證了統帥部後備重炮部隊的撤退。
壓在他肩上的擔子越重,他的肩膀越是強壯有力。
他原來也沒想到自己會是一個強者。
原來,馴順與他的天性格格不入。
壓迫越強,越兇狠,他的鬥志越強烈。
有時他問自己:為什麼他這樣痛恨弗拉索夫分子?弗拉索夫分子的号召書所寫的事,正是他的父親所說的。
他知道這都是真實的。
但是他知道,這些真實的東西到了德國人和弗拉索夫分子嘴裡就成了誣蔑。
他覺得道理很清楚,他和德國人鬥争,就是為蘇聯的自由生活而鬥争,戰勝希特勒,也就是戰勝導緻他的父母、姐妹早死的死亡營壘。
葉爾紹夫百感交集—在這兒,履曆表失去作用,他成了強者,别人都聽他的。
在這兒,高級頭銜、勳章、特種部隊、第一科、人事處、鑒定委員會、區委的電話、政治處副處長的意見,全沒有意義了。
莫斯托夫斯科伊有一天對他說: “這是海涅早就說過的:‘脫去自己的衣服,我們都是光光的身子……’但是,一個人脫去禮服,露出虛弱、可憐的身子,另外一些人卻被窄小的衣服束縛着,等他們把衣服脫去,才能看到,原來真正的力量在這兒!” 葉爾紹夫所幻想的,已成為今天要做的事情,于是他進一步考慮:該讓誰知道,讓誰參加。
他憑着自己所了解的一些人的長處和短處,逐一思索、掂量。
誰可以進入地下工作指揮部?在他的腦子裡出現了五個名字。
有些生活上的小缺點,性格上的小怪癖,一切都從新的角度出現在他的腦海裡,微不足道的事如今也重要起來。
古濟有将軍頭銜的威望,但是他優柔寡斷,膽小怕事,看樣子文化水平也不高,如果有聰明能幹的副手和參謀長,他才行。
他指望指揮員們服侍他,供養他,而且認為這種服侍是理所當然的,不必感謝。
他想念自己的廚師似乎比想念老婆孩子的時候多。
他常常談起打獵,又是野鴨,又是野鵝,回憶在高加索軍中打獵的情形,打野豬,打山羊。
看來他很愛喝酒,也很愛吹牛。
常常談起年的一些戰役,周圍的人都是不對的,左鄰的将軍不正确,右鄰的将軍也不正确,古濟将軍永遠正确。
他從來不會責怪最高軍事領導的失誤。
為人處事圓滑,精細,像一個很世故的小吏。
總而言之,如果依照葉爾紹夫的意見,他連一個團也不會交給古濟将軍指揮,更别說一個軍了。
旅政委奧西波夫很聰明。
有時他忽然會用嘲笑的口吻說在異國的領土上作戰要盡量少流血,流露出很悲觀的神氣。
可是過一個小時之後,他又十分堅決地批評起抱着懷疑态度的人,說教起來。
然而到第二天,他又會翕動着鼻孔,說: “真的,同志們,咱們飛得太高,太遠,太快啦,這樣是不切實際。
” 他說起戰争頭幾個月的失敗,說得很有道理,但并不感到痛心,就像一名棋手說起一局敗棋。
他和人說話很随便,毫不拘束,但他的坦率是假裝的,不是真正的同志間的坦率。
他真正感興趣的是跟柯季科夫談話。
這位旅政委為什麼對柯季科夫感興趣? 奧西波夫經驗豐富。
善于了解人。
這種經驗非常有用,地下工作指揮部少了奧西波夫不行。
不過他的經驗不光可以成事,也可以礙事。
有時奧西波夫說起一些著名軍事人物的可笑轶事,直呼他們的名字,如:謝苗·布瓊尼、安德柳什卡·葉廖緬科。
有一天,他對葉爾紹夫說:“圖哈切夫斯基、葉爾羅夫、布柳赫爾犯的錯誤,跟你我一樣。
” 可是基裡洛夫對葉爾紹夫說,在一九三七年奧西波夫擔任軍事學院副院長時,毫不留情地揭發過幾十個人,宣布他們是人民的敵人。
他很怕生病,常常摸摸自己的頭,把舌頭伸出來,側着眼睛看看,有沒有舌苔。
看樣子,他倒是不怕死。
茲拉托克雷列茨上校是一個郁郁寡歡的老實人,是戰鬥部隊的團長。
他認為,最高領導在一九四一年的撤退方面犯了錯誤。
大家都能感覺出他在戰鬥中的指揮能力和作戰能力。
他的身體十分強壯,聲音也剛強有力,這樣的聲音才能喝止逃跑,發動進攻。
他很喜歡罵娘。
他不喜歡解釋,喜歡幹脆利落地下命令。
很講義氣。
可以把飯盒裡的菜湯倒給士兵。
不過他太粗暴。
人們常常能感覺出他的厲害。
在工作中都要聽他的,他大喝一聲,誰也不敢不聽。
誰也别想糊弄他,他決不馬虎。
可以和他共事。
但是他太粗暴了! 基裡洛夫倒是個聰明人,但是思想上有些馬馬虎虎。
什麼問題他都能看得出來,可是對一切都懶得去問,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他對一切很淡漠,對人沒什麼熱心,但是原諒人的缺點和卑劣。
他不怕死,有時候還很想死呢。
他說起撤退,說得似乎比誰都有道理。
他不是黨員,有一次他說: “我不相信共産黨會讓人變好。
在曆史上還沒有這樣的事。
” 他似乎對一切都十分淡漠,但是夜裡有時在床上哭,對葉爾紹夫的問話很久沒有回答,後來低聲說: “俄羅斯我是很愛的。
” 他是一個很容易打交道的人,很随和。
有一天他說: “啊,我多麼想聽聽音樂呀。
” 昨天他帶着傻笑的神氣說: “葉爾紹夫,您聽着,我來念一首小詩。
” 葉爾紹夫不喜歡這首詩,但他卻記住了這首詩,這首詩也不管好歹鑽進了他的腦子: 好同志,在要死的時候, 你不要向人呼救。
最好趁你的血還冒熱氣, 讓我在這血上暖暖手。
别像小孩子,别怕,别悲怆, 你隻是被打死,不是受傷。
最好把氈靴脫給我,我還要去打仗。
這詩是不是他自己寫的呢?不行,不行,基裡洛夫不能進指揮部。
他怎麼能帶動别人呀,他自己也未必能行。
還是莫斯托夫斯科伊!他學識淵博,意志堅強。
據說,在審訊中他始終剛強不屈。
不過,說也奇怪,沒有一個人是葉爾紹夫挑不出毛病的。
前幾天他就責備過莫斯托夫斯科伊: “莫斯托夫斯科伊同志,您幹嗎要跟那些騙子磨嘴皮,比如,跟那個綠眼睛的伊康尼科夫,跟那個逃亡的獨眼睛壞蛋,有什麼好說的?” 莫斯托夫斯科伊笑了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