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14)
關燈
小
中
大
怪:依然是幹枯的灰綠色野草,大路上依然飛舞着灰塵,真不知道,這草原是太陽曬幹的,還是寒風吹幹的。
也許因此這兒常常出現海市蜃樓,這時候空氣和大地、水和鹽堿地的界限模糊了。
這種幻景讓旅途中饑渴的人遇見,由于想象的操縱和思想的動向再度幻化,灼熱的空氣會變成蔚藍色的、輪廓整齊的石頭,光秃的大地會像靜靜的湖水似的晃動起來,一片片的棕榈樹一直鋪展到天邊,火辣辣的陽光和一團團灰塵混到一起,變成廟堂和宮殿的金燦燦的圓頂……人在疲憊的時刻自己也用天和地創造自己的理想世界。
汽車在大路上,在寂寞的草原上不停地奔馳着,奔馳着。
忽然之間,這空蕩蕩的草原世界以全新的、完全不同的姿态呈現在人的面前…… 卡爾梅克草原!你是大自然最古老、最高明的創作,其中沒有一絲矯飾的美,沒有任何生硬突兀的線條,這兒樸素而凄怆的藍灰色調可以和雄偉而悲壯的秋日俄羅斯森林媲美,這兒緩緩起伏的崗巒比高加索的高山更動人心魄,這兒的小湖積滿了黑郁郁的、甯靜的古老的水,似乎比所有的海洋更能表現水的實質。
一切都會過去,可是這暮霭中巨大的、鐵球般的、沉甸甸的太陽,這充滿野蒿苦味的風,不會被忘記。
還有這草原,将不再貧瘠可憐,必将繁茂富饒…… 到了春天,草原上生機盎然,到處是郁金香,草原成了海洋,不過不是波濤怒吼,而是繁花似錦。
兇惡的駱駝刺也披上綠裝,新生的尖刺還是柔軟的,還沒有變硬…… 夏日的夜晚,在草原上可以看到銀河系像摩天大樓一樣聳立着:底部是藍色、白色巨石般的星群,頂部是直插蒼茫的宇宙穹頂的一個個球狀星團…… 草原有一個特别了不起的特點。
它永遠保持這一本色,從不改變:不論冬天或是夏天,不論在黎明時候,還是在黑沉沉的風雨交加或者月明星稀的夜晚,草原總是首先對人說着自由……草原總是讓失去自由的人想起自由。
達林斯基走出汽車,看着走上山岡的一個騎馬人。
那人身穿長袍,腰上紮着繩子,騎在一匹長毛痩馬上,正回頭望着草原。
那是一個老人,一張臉已經像石頭一樣僵硬了。
達林斯基向老人家呼喚了一聲,走到他跟前,把煙盒遞過去。
老人家很快地在馬上轉過整個身子,那動作中既有年輕人的靈活,又有老年人的沉着,他打量了一下拿着煙盒的手,然後打量達林斯基的臉,然後打量他腰上的手槍、他那中校級的三道杠杠、他的漂亮的皮靴。
然後伸出細細的褐色手指頭,那指頭又細又小,簡直可以叫做小孩子手指頭,他拿了一支煙,在空中轉悠了一下。
這位卡爾梅克老漢那一張顴骨很高的、像石頭一樣僵硬的臉一下子全變了,縱橫交錯的皺紋裡露出兩隻善良而精明的眼睛。
這一雙栗色的老眼流露出來的目光同時帶有試探和信任的神氣,看樣子,這目光中包含着某種很好的東西。
達林斯基不由得快活起來,高興起來。
老漢的馬在達林斯基走近時不友好地豎起耳朵,這時也放下心來,好奇地側過一隻耳朵,後來又側過另一隻,随後那大牙齒的嘴巴和圓圓的大眼睛露出了笑意。
“謝謝。
”老人家用細細的嗓門兒說。
他拿手掌在達林斯基的肩膀上撫摩了一會兒,說: “我有兩個兒子,都在騎兵師裡,一個已經犧牲了,是大兒子。
” 他用手比了比,表示大兒子比馬頭還高。
“另一個兒子,就是小兒子,”他用手比着比馬頭低些的地方,“是機槍手,得了三個勳章啦。
” 接着他又問: “你家裡還有人嗎?” “我母親還活着,父親已經死了。
” “唉,真可惜呀。
”老人家搖了搖頭。
達林斯基心想,老人家難過不是出于禮貌,而是聽到這位請他抽煙的俄羅斯中校死了父親,實心實意地表示同情。
後來老人家忽然吆喝一聲,大大咧咧地揚了揚手,那馬就極其敏捷、極其輕盈地沖下山岡。
這騎馬的老人家奔馳在草原上,想着什麼呢:是想着兒子,還是想着仍然待在破舊汽車旁邊的俄羅斯中校死了父親的事? 達林斯基注視着騎馬飛馳的老人家,覺得太陽穴裡不是血在沖打,而是有話要向外沖:“自由……自由……自由……” 他心裡不由得充滿了對那位卡爾梅克老人家的羨慕。
六十八 達林斯基是奉命長期出差,從方面軍司令部到位于左翼邊緣的集團軍去。
方面軍司令部的人都認為到這個集團軍裡去是一項特别苦的差事,最可怕的是缺水,駐地條件差,供應差,距離又遠,路又難走。
這一部分軍隊孤零零地駐紮在裡海與卡爾梅克草原之間的沙漠裡,方面軍司令部不了解他們的實際情況,所以把達林斯基派往該地區,交給他許多任務。
達林斯基在草原上走了幾百公裡之後,覺得煩悶起來。
這兒誰也不考慮進攻,被德國人趕到了天邊的這支部隊似乎已到了絕境……不久前司令部日日夜夜的緊張情形、對于近期發動進攻的揣測、後備兵力的調動,來來往往的密碼電報、司令部通訊中心晝夜不停的工作、北方開來的汽車隊和坦克隊……是不是夢中的事? 達林斯基聽着炮兵指揮員和其他兵種指揮員們灰心喪氣的話,看着技術裝備情況的資料,視察着各炮兵營和炮兵連,望着士兵和指揮員們無精打采的臉,望着人們慢慢地、懶洋洋地在草原灰塵中移動,漸漸染上此地的寂寞與煩悶。
他心想,這下俄羅斯到駱駝生活的草原上來了,來到荒蕪的沙丘上,疲憊無力地躺倒在貧瘠的土地上,再也爬不起來,站不起來了。
達林斯基來到集團軍司令部,來見高級領導人。
在寬敞而幽暗的房間裡,有一個圓臉、秃頂、身穿沒有領章的軍便服的小夥子正在同兩個穿軍裝的女人打牌。
這位中校走進來,小夥子和兩個戴尉官領章的女人沒有放下手裡的牌,隻是漫不經心地打量了他一眼,依然很帶勁兒地喊着: “不要王牌?J也不要?” 達林斯基等到一局結束,這才問道: “集團軍司令員住在這兒嗎?” 其中一個年輕女人回答說: “他到右翼去了,到傍晚才回來。
” 她用老練的軍事工作人員的目光打量了一下達林斯基,就問道: “中校同志,您大概是方面軍司令部來的吧?” “是的。
”達林斯基回答過,又輕輕使了個眼色,問:“那麼,請問,我可以見見軍委委員嗎?” “他和司令員一塊兒出去了,傍晚才回來。
”另一個女人回答過,又問:“您是從炮兵司令部來的吧?” “是的。
”達林斯基回答說。
達林斯基覺得回答有關司令員情況的第一個女人特别漂亮,雖然看樣子她比回答有關軍委委員情況的那個女人大得多。
這樣的女人有時顯得非常漂亮,有時候,比如偶然一轉頭,卻顯得憔悴,衰老,不好看。
這個女人就是這種類型的。
她的鼻子很端正,很秀氣,眼睛藍藍的,很不和善,說明這個女人知道别人以及自己的準确分量。
她的臉顯得非常年輕,看起來她頂多二十五歲,可是隻要一皺眉頭,沉思起來,嘴角上就露出皺紋,下巴底下的皮膚也耷拉下來,看起來就至少有四十五歲了。
不過那一雙穿着尺寸合适的鞣革皮靴的腳,實在好看。
這些情形要說是得說好一陣子的,可是達林斯基那老練的眼睛一眼就看清楚了。
另一個女人是年輕的,但是已經發胖了,身體很肥大。
她的一切分别看來都不怎麼美:頭發稀稀的,顴骨很寬大,眼睛顔色藍不藍、棕不棕;但她卻顯得很年輕、很有風韻,即使瞎子來到她跟前,也會感覺到她那娴雅的風韻。
這一點達林斯基也是在轉瞬間看出來的。
不但如此,他還以某種方式在這一瞬間掂量了回答有關司令員情況的第一個女子和回答有關軍委委員情況的第二個女子的分量,并且做出那樣一種沒有實際意義的選擇,男人看到女人時差不多總要做這種選擇的。
達林斯基一直在操心怎樣才能找到司令員,司令員是不是給他提供應有的條件,在哪兒吃飯,在哪兒睡覺,到右翼邊緣的師裡去的路是不是很遠,路是不是難走,這時候他還漫不經心、同時也不是那麼漫不經心地考慮了一番:“就這個女的吧!” 這麼一來,他就沒有馬上去找集團軍參謀長取所需要的材料,而是坐下來玩牌了。
在玩牌的時候(他是那位藍眼睛女子的配手)弄清了許多事情:他的配手叫阿拉·謝爾蓋耶芙娜,另一位年輕些的女子在司令部醫療站工作,沒戴領帶的圓臉小夥子名叫沃洛佳,看樣子,和司令部的什麼人有親戚關系,所以在軍委會食堂做炊事員。
達林斯基馬上就覺察到阿拉·謝爾蓋耶芙娜是有權勢的,這是從進來的一些人對待她的态度上看出來的。
看樣子,集團軍司令員是她的合法丈夫,不過,達林斯基開頭以為他們是恩愛夫妻,實際上卻根本不是這樣。
起初他弄不清楚,為什麼沃洛佳對她的态度那樣随便。
但是後來達林斯基恍然大悟,一下子猜出來:大概,沃洛佳是司令員前妻的弟弟。
當然,還不完全清楚,司令員的前妻是否還活着,是不是辦理過離婚手續。
年輕的女子克拉芙季娅顯然同軍委委員不是合法夫妻。
阿拉·謝爾蓋耶芙娜在對她說話的時候微微流露出傲慢和寬容的語氣,那意思似乎是:“當然啦,咱們在一塊兒打牌,彼此以‘你’相稱,不過,咱們是在參加戰争,還得注意一點兒影響。
” 但是克拉芙季娅在阿拉·謝爾蓋耶芙娜面前也有某種優越感。
達林斯基覺得她的優越感大概是這樣:雖然我不是合法夫人,而是戰時情侶,但我對我的軍委委員是忠實的,你雖然是合法夫人,可是你的一些事情我們都知道。
你要是敢叫我“破鞋”,那就試試看…… 沃洛佳很喜歡克拉芙季娅,他毫不掩飾這一點。
他對她的态度大概可以這樣來表達:我的愛情是沒有希望的,我這個炊事員怎麼能跟軍委委員比高低……不過,雖然我是炊事員,我是真心誠意愛你的,你自己也能感覺出來;隻要能得到你的青睐就行,至于軍委委員為什麼愛你,我才不管呢。
達林斯基打牌技術很不高明,阿拉·謝爾蓋耶芙娜很注意照顧他。
她很喜歡這位瘦瘦的中校:他常常說“謝謝您”,在分牌的時候他們的手碰到了,他還慢條斯理地說“對不起”;如果沃洛佳用手指揩鼻涕,然後又用手帕擦手的話,他總要帶着發愁的神氣看看沃洛佳;别人說俏皮話,他都很有禮貌地笑一笑,他說起俏皮話都要使人捧腹。
聽了達林斯基說的一個笑話之後,她說: “真的,我一下子沒有聽懂。
在這草原上過了這麼久,腦子變鈍啦。
” 她說這話說得很低,好像是要讓他明白,或者讓他感覺到,他們可以單獨談談,談談隻有他們兩人能談的話,那種使人心跳的話,那種特别的、頂頂重要的男人和女人的話。
達林斯基還是常常出錯牌,她就給他糾正,而這時候他們玩起另一種牌戲,在這種牌戲中達林斯基就不出錯牌了,因為他精于此道……雖然在他們之間,除了說“把小黑桃打出來嘛”、“墊上嘛,墊上嘛,别
也許因此這兒常常出現海市蜃樓,這時候空氣和大地、水和鹽堿地的界限模糊了。
這種幻景讓旅途中饑渴的人遇見,由于想象的操縱和思想的動向再度幻化,灼熱的空氣會變成蔚藍色的、輪廓整齊的石頭,光秃的大地會像靜靜的湖水似的晃動起來,一片片的棕榈樹一直鋪展到天邊,火辣辣的陽光和一團團灰塵混到一起,變成廟堂和宮殿的金燦燦的圓頂……人在疲憊的時刻自己也用天和地創造自己的理想世界。
汽車在大路上,在寂寞的草原上不停地奔馳着,奔馳着。
忽然之間,這空蕩蕩的草原世界以全新的、完全不同的姿态呈現在人的面前…… 卡爾梅克草原!你是大自然最古老、最高明的創作,其中沒有一絲矯飾的美,沒有任何生硬突兀的線條,這兒樸素而凄怆的藍灰色調可以和雄偉而悲壯的秋日俄羅斯森林媲美,這兒緩緩起伏的崗巒比高加索的高山更動人心魄,這兒的小湖積滿了黑郁郁的、甯靜的古老的水,似乎比所有的海洋更能表現水的實質。
一切都會過去,可是這暮霭中巨大的、鐵球般的、沉甸甸的太陽,這充滿野蒿苦味的風,不會被忘記。
還有這草原,将不再貧瘠可憐,必将繁茂富饒…… 到了春天,草原上生機盎然,到處是郁金香,草原成了海洋,不過不是波濤怒吼,而是繁花似錦。
兇惡的駱駝刺也披上綠裝,新生的尖刺還是柔軟的,還沒有變硬…… 夏日的夜晚,在草原上可以看到銀河系像摩天大樓一樣聳立着:底部是藍色、白色巨石般的星群,頂部是直插蒼茫的宇宙穹頂的一個個球狀星團…… 草原有一個特别了不起的特點。
它永遠保持這一本色,從不改變:不論冬天或是夏天,不論在黎明時候,還是在黑沉沉的風雨交加或者月明星稀的夜晚,草原總是首先對人說着自由……草原總是讓失去自由的人想起自由。
達林斯基走出汽車,看着走上山岡的一個騎馬人。
那人身穿長袍,腰上紮着繩子,騎在一匹長毛痩馬上,正回頭望着草原。
那是一個老人,一張臉已經像石頭一樣僵硬了。
達林斯基向老人家呼喚了一聲,走到他跟前,把煙盒遞過去。
老人家很快地在馬上轉過整個身子,那動作中既有年輕人的靈活,又有老年人的沉着,他打量了一下拿着煙盒的手,然後打量達林斯基的臉,然後打量他腰上的手槍、他那中校級的三道杠杠、他的漂亮的皮靴。
然後伸出細細的褐色手指頭,那指頭又細又小,簡直可以叫做小孩子手指頭,他拿了一支煙,在空中轉悠了一下。
這位卡爾梅克老漢那一張顴骨很高的、像石頭一樣僵硬的臉一下子全變了,縱橫交錯的皺紋裡露出兩隻善良而精明的眼睛。
這一雙栗色的老眼流露出來的目光同時帶有試探和信任的神氣,看樣子,這目光中包含着某種很好的東西。
達林斯基不由得快活起來,高興起來。
老漢的馬在達林斯基走近時不友好地豎起耳朵,這時也放下心來,好奇地側過一隻耳朵,後來又側過另一隻,随後那大牙齒的嘴巴和圓圓的大眼睛露出了笑意。
“謝謝。
”老人家用細細的嗓門兒說。
他拿手掌在達林斯基的肩膀上撫摩了一會兒,說: “我有兩個兒子,都在騎兵師裡,一個已經犧牲了,是大兒子。
” 他用手比了比,表示大兒子比馬頭還高。
“另一個兒子,就是小兒子,”他用手比着比馬頭低些的地方,“是機槍手,得了三個勳章啦。
” 接着他又問: “你家裡還有人嗎?” “我母親還活着,父親已經死了。
” “唉,真可惜呀。
”老人家搖了搖頭。
達林斯基心想,老人家難過不是出于禮貌,而是聽到這位請他抽煙的俄羅斯中校死了父親,實心實意地表示同情。
後來老人家忽然吆喝一聲,大大咧咧地揚了揚手,那馬就極其敏捷、極其輕盈地沖下山岡。
這騎馬的老人家奔馳在草原上,想着什麼呢:是想着兒子,還是想着仍然待在破舊汽車旁邊的俄羅斯中校死了父親的事? 達林斯基注視着騎馬飛馳的老人家,覺得太陽穴裡不是血在沖打,而是有話要向外沖:“自由……自由……自由……” 他心裡不由得充滿了對那位卡爾梅克老人家的羨慕。
六十八 達林斯基是奉命長期出差,從方面軍司令部到位于左翼邊緣的集團軍去。
方面軍司令部的人都認為到這個集團軍裡去是一項特别苦的差事,最可怕的是缺水,駐地條件差,供應差,距離又遠,路又難走。
這一部分軍隊孤零零地駐紮在裡海與卡爾梅克草原之間的沙漠裡,方面軍司令部不了解他們的實際情況,所以把達林斯基派往該地區,交給他許多任務。
達林斯基在草原上走了幾百公裡之後,覺得煩悶起來。
這兒誰也不考慮進攻,被德國人趕到了天邊的這支部隊似乎已到了絕境……不久前司令部日日夜夜的緊張情形、對于近期發動進攻的揣測、後備兵力的調動,來來往往的密碼電報、司令部通訊中心晝夜不停的工作、北方開來的汽車隊和坦克隊……是不是夢中的事? 達林斯基聽着炮兵指揮員和其他兵種指揮員們灰心喪氣的話,看着技術裝備情況的資料,視察着各炮兵營和炮兵連,望着士兵和指揮員們無精打采的臉,望着人們慢慢地、懶洋洋地在草原灰塵中移動,漸漸染上此地的寂寞與煩悶。
他心想,這下俄羅斯到駱駝生活的草原上來了,來到荒蕪的沙丘上,疲憊無力地躺倒在貧瘠的土地上,再也爬不起來,站不起來了。
達林斯基來到集團軍司令部,來見高級領導人。
在寬敞而幽暗的房間裡,有一個圓臉、秃頂、身穿沒有領章的軍便服的小夥子正在同兩個穿軍裝的女人打牌。
這位中校走進來,小夥子和兩個戴尉官領章的女人沒有放下手裡的牌,隻是漫不經心地打量了他一眼,依然很帶勁兒地喊着: “不要王牌?J也不要?” 達林斯基等到一局結束,這才問道: “集團軍司令員住在這兒嗎?” 其中一個年輕女人回答說: “他到右翼去了,到傍晚才回來。
” 她用老練的軍事工作人員的目光打量了一下達林斯基,就問道: “中校同志,您大概是方面軍司令部來的吧?” “是的。
”達林斯基回答過,又輕輕使了個眼色,問:“那麼,請問,我可以見見軍委委員嗎?” “他和司令員一塊兒出去了,傍晚才回來。
”另一個女人回答過,又問:“您是從炮兵司令部來的吧?” “是的。
”達林斯基回答說。
達林斯基覺得回答有關司令員情況的第一個女人特别漂亮,雖然看樣子她比回答有關軍委委員情況的那個女人大得多。
這樣的女人有時顯得非常漂亮,有時候,比如偶然一轉頭,卻顯得憔悴,衰老,不好看。
這個女人就是這種類型的。
她的鼻子很端正,很秀氣,眼睛藍藍的,很不和善,說明這個女人知道别人以及自己的準确分量。
她的臉顯得非常年輕,看起來她頂多二十五歲,可是隻要一皺眉頭,沉思起來,嘴角上就露出皺紋,下巴底下的皮膚也耷拉下來,看起來就至少有四十五歲了。
不過那一雙穿着尺寸合适的鞣革皮靴的腳,實在好看。
這些情形要說是得說好一陣子的,可是達林斯基那老練的眼睛一眼就看清楚了。
另一個女人是年輕的,但是已經發胖了,身體很肥大。
她的一切分别看來都不怎麼美:頭發稀稀的,顴骨很寬大,眼睛顔色藍不藍、棕不棕;但她卻顯得很年輕、很有風韻,即使瞎子來到她跟前,也會感覺到她那娴雅的風韻。
這一點達林斯基也是在轉瞬間看出來的。
不但如此,他還以某種方式在這一瞬間掂量了回答有關司令員情況的第一個女子和回答有關軍委委員情況的第二個女子的分量,并且做出那樣一種沒有實際意義的選擇,男人看到女人時差不多總要做這種選擇的。
達林斯基一直在操心怎樣才能找到司令員,司令員是不是給他提供應有的條件,在哪兒吃飯,在哪兒睡覺,到右翼邊緣的師裡去的路是不是很遠,路是不是難走,這時候他還漫不經心、同時也不是那麼漫不經心地考慮了一番:“就這個女的吧!” 這麼一來,他就沒有馬上去找集團軍參謀長取所需要的材料,而是坐下來玩牌了。
在玩牌的時候(他是那位藍眼睛女子的配手)弄清了許多事情:他的配手叫阿拉·謝爾蓋耶芙娜,另一位年輕些的女子在司令部醫療站工作,沒戴領帶的圓臉小夥子名叫沃洛佳,看樣子,和司令部的什麼人有親戚關系,所以在軍委會食堂做炊事員。
達林斯基馬上就覺察到阿拉·謝爾蓋耶芙娜是有權勢的,這是從進來的一些人對待她的态度上看出來的。
看樣子,集團軍司令員是她的合法丈夫,不過,達林斯基開頭以為他們是恩愛夫妻,實際上卻根本不是這樣。
起初他弄不清楚,為什麼沃洛佳對她的态度那樣随便。
但是後來達林斯基恍然大悟,一下子猜出來:大概,沃洛佳是司令員前妻的弟弟。
當然,還不完全清楚,司令員的前妻是否還活着,是不是辦理過離婚手續。
年輕的女子克拉芙季娅顯然同軍委委員不是合法夫妻。
阿拉·謝爾蓋耶芙娜在對她說話的時候微微流露出傲慢和寬容的語氣,那意思似乎是:“當然啦,咱們在一塊兒打牌,彼此以‘你’相稱,不過,咱們是在參加戰争,還得注意一點兒影響。
” 但是克拉芙季娅在阿拉·謝爾蓋耶芙娜面前也有某種優越感。
達林斯基覺得她的優越感大概是這樣:雖然我不是合法夫人,而是戰時情侶,但我對我的軍委委員是忠實的,你雖然是合法夫人,可是你的一些事情我們都知道。
你要是敢叫我“破鞋”,那就試試看…… 沃洛佳很喜歡克拉芙季娅,他毫不掩飾這一點。
他對她的态度大概可以這樣來表達:我的愛情是沒有希望的,我這個炊事員怎麼能跟軍委委員比高低……不過,雖然我是炊事員,我是真心誠意愛你的,你自己也能感覺出來;隻要能得到你的青睐就行,至于軍委委員為什麼愛你,我才不管呢。
達林斯基打牌技術很不高明,阿拉·謝爾蓋耶芙娜很注意照顧他。
她很喜歡這位瘦瘦的中校:他常常說“謝謝您”,在分牌的時候他們的手碰到了,他還慢條斯理地說“對不起”;如果沃洛佳用手指揩鼻涕,然後又用手帕擦手的話,他總要帶着發愁的神氣看看沃洛佳;别人說俏皮話,他都很有禮貌地笑一笑,他說起俏皮話都要使人捧腹。
聽了達林斯基說的一個笑話之後,她說: “真的,我一下子沒有聽懂。
在這草原上過了這麼久,腦子變鈍啦。
” 她說這話說得很低,好像是要讓他明白,或者讓他感覺到,他們可以單獨談談,談談隻有他們兩人能談的話,那種使人心跳的話,那種特别的、頂頂重要的男人和女人的話。
達林斯基還是常常出錯牌,她就給他糾正,而這時候他們玩起另一種牌戲,在這種牌戲中達林斯基就不出錯牌了,因為他精于此道……雖然在他們之間,除了說“把小黑桃打出來嘛”、“墊上嘛,墊上嘛,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