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14)
關燈
小
中
大
玩笑的口吻說:
“瑪利亞,我發現,他所有的話都是當着您的面說的,您在廚房裡忙活的時候,他舍不得運用他的口才。
” 她臉朝門口站着,沒有作聲,就好像沒聽見馬季亞羅夫的話,過了一會兒才說: “列昂尼德,您怎麼啦,我在他眼裡隻是微不足道的女人。
彼得認為他不厚道,認為他可笑、高傲,因此同事們很不喜歡他,有些人還怕他。
可是我就不這樣看,我覺得他憨厚。
” “憨厚算不上,”馬季亞羅夫說,“他對什麼人都挖苦,什麼人的話他都不贊成。
不過他的思想是活潑的,沒有僵化。
” “不,他很憨厚,最沒有城府。
” “但是,應當承認,”馬季亞羅夫說,“彼得就是現在也不說一句多餘的話。
” 這時索科洛夫走了進來。
他聽見了馬季亞羅夫的話。
“列昂尼德,我對你有一點要求,”他說,“求你不要教訓我,還有,求你在我在場的時候不要談諸如此類的事情。
” 馬季亞羅夫說: “你要知道,彼得,你也不要教訓我。
我說的話我自己負責,你隻管你自己的話好啦。
” 看樣子,索科洛夫本想用很尖銳的話回答他,但是他忍住了,又從屋裡走了出去。
“好吧,也許我還是回家好些。
”馬季亞羅夫說。
瑪利亞說: “您太讓我難過了。
您該知道他的心是善良的。
他會難過得一夜都睡不好。
” 她解釋說,彼得·拉甫連季耶維奇的心靈是受過創傷的,他經曆過許多事情,一九三七年被抓去受到嚴厲審訊,審訊以後在精神病院住了四個月。
馬季亞羅夫一面聽着,一面點頭,然後說: “好吧,好吧,瑪利亞,我聽您的,不走了。
” 忽然他又生起氣來,說: “您這話當然有道理,不過,被抓過的不光是您的彼得。
還記得,把我關在盧賓卡,關了十一個月嗎?在那段時間裡,彼得隻給克拉娃打過一次電話。
這是對親妹妹的态度嗎?還有,他還不準您給她打電話。
克拉娃因為這事十分傷心……也許,他是很偉大的物理學家,不過他的心靈卻帶有奴性。
” 瑪利亞拿手捂住臉,一聲不響地坐着。
“誰也不了解,不了解我因為這事兒有多麼難受。
”她小聲說。
隻有她知道,他多麼痛恨一九三七年的事以及普遍推行集體化時的慘無人道,隻有她知道,他的心靈有多麼純潔。
但也隻有她知道,他的思想被束縛得多麼厲害,他對政府多麼順從,多麼俯首帖耳。
因此他在家裡非常任性,像老爺一樣,瑪利亞為他刷鞋子,天熱時為他擦汗,在别墅裡散步的時候用小樹枝兒為他趕蚊子。
維克托還是大學高年級學生的時候,有一次忽然對一位同班同學說:“真無法看下去,全是甜言蜜語,千篇一律。
”他說着,把一張《真理報》扔到地上。
他剛剛說過這話,就害怕起來。
他撿起報紙,抖了抖灰塵,非常可憐地笑了笑,很多年之後,他一想起那次低聲下氣的笑,就覺得臉上火辣辣的。
過了幾天,他又把一張《真理報》遞給那位同學,很帶勁兒地說: “格裡沙,你看看這社論,寫得真棒!” 那位同學接過報紙,用憐惜的口吻對他說: “可憐的維克托膽子太小啦。
你以為我會去彙報嗎?” 于是,維克托就在那時候發下誓言:要麼沉默,不說危險的話,要麼,說出來就不怕。
可是他沒有守住自己的誓言。
他常常失去謹慎,一沖動,就“亂說一氣”,一說出來,往往又失去勇氣,就想方設法撲滅自己燒起的火星。
一九三八年,在布哈林事件之後,他對克雷莫夫說: “不管怎麼說,我是了解布哈林的,我同他交談過兩次:他聰明過人,和藹可親,妙語橫生,總而言之,是一個非常純潔、非常有魅力的人。
” 可是他看到克雷莫夫那憂郁的目光,就覺得不安起來,馬上又說: “不過,鬼才知道,間諜,暗探,還有什麼純潔和魅力。
簡直是卑鄙!” 接着他又激動起來,因為克雷莫夫仍然像剛才聽他說話時那樣,帶着憂郁的神氣說: “因為咱們是親戚,我可以告訴您:說布哈林是暗探,我無法理解,永遠無法理解。
” 這時維克托忽然憤恨起自己,憤恨那種使人不能做人的力量,大聲叫道: “天呀,我才不相信這種可怕的事!這些事是我一生中的噩夢。
為什麼他們要承認,為什麼要承認呀?” 但是克雷莫夫不再說了,看樣子,他覺得已經說多了…… 啊,坦率地說話,說真話,這其中有多麼神奇、光明磊落的力量呀!有些人因為說了幾句大膽的、沒有多加考慮的話,付出了多麼可怕的代價! 有好幾次,維克托夜裡躺在床上,仔細聽着大街上的汽車聲。
柳德米拉光着腳走到窗前,撩開窗簾。
她看一陣子,等一陣子,然後輕悄悄地(她以為維克托睡着了)回到床上躺下。
第二天早晨,她問: “你睡得怎樣?” “謝謝,很好。
你呢?” “有點兒悶熱。
我到窗口去過。
” “噢,噢。
” 真不知如何表達夜晚這種無罪而又唯恐大禍臨頭的感覺。
“維克托,記住,你的話萬一有一句傳到那地方,你就完啦,我和孩子們也完啦。
” 還有一天她說: “我說不出很多道理,不過,看在上帝面上,你聽我的,對誰都不要說什麼。
維克托,咱們生活在可怕的時代,你什麼也算不上。
記住,維克托,什麼都别說,對誰都不要說……” 有時維克托面前會出現一個人的痛楚而困惑的眼神,這人是他從小就認識的,使人感到可怕的不是老朋友的話,而是那種欲言又止的神情,可怕的是,維克托不敢直截了當地問他:“他們傳訊你。
你是間諜嗎?” 他有時想起自己的助手的臉,有一次他當着這位助手的面很輕率地開玩笑說,斯大林在牛頓之前很久就發明了萬有引力定律。
“您什麼也沒有說,我什麼也沒聽見。
”年輕的助手爽快地說。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要開這種玩笑?不管怎麼樣,開這種玩笑是愚蠢的,就好比随便亂敲硝化甘油[64]瓶。
啊,自由而爽快地說話的力量呀!這力量就表現在一下子說出來而不害怕。
不論維克托是否了解今日自由交談的悲慘結果,這些談話的參與者都是痛恨法西斯、害怕法西斯的……為什麼在戰争已經打到伏爾加河上,他們都在經受着戰争失敗的痛苦,戰争失敗帶來可恨的法西斯奴役的時候,仍然沒有自由? 維克托一聲不響地同卡裡莫夫在一起走着。
“很奇怪,”他忽然說,“看外國的描寫知識分子的小說,比如海明威的小說,他筆下的知識分子在談話的時候不停地喝酒。
雞尾酒,威士忌,朗姆酒,白蘭地,然後又是雞尾酒,威士忌,各種牌子的白蘭地,俄羅斯知識分子的重要談話卻是在喝茶時進行的。
民意派、民粹派和社會民主黨人的許多事都是靠一杯上等的清茶談成的,列甯同戰友們商讨偉大的革命也是靠一杯清茶。
不錯,聽說,斯大林倒是喜歡白蘭地。
” 卡裡莫夫說: “是的,是的,是的。
如今的談話也都是在喝茶的時候。
您說得很對。
” “就是,就是。
馬季亞羅夫真有頭腦!真夠大膽!他說的那一番叫人十分聽不慣的話太有意思了。
” 卡裡莫夫抓住維克托的胳膊。
“維克托,您是否發現,馬季亞羅夫有時把微不足道的事情說得過分嚴重?使我不放心的就是這一點。
要知道,他在一九三七年被捕過,關了幾個月,又放出來了。
那時候可沒有放過任何人。
無緣無故是不會放的。
明白嗎?” “明白,明白,當然明白,”維克托慢悠悠地說,“他是不是拿話來引話?” 他們在拐彎處分了手,維克托朝自己家走去。
“去他媽的,随他的便吧,”他想道,“真希望像人一樣說說話兒,不害怕,什麼都談,痛痛快快地談,不矯飾,不說假話,什麼都不在乎……” 幸虧像馬季亞羅夫這樣能獨立思考的人還有,還沒有完全滅絕。
而且卡裡莫夫在分手時對他說的一番話也沒有像往常一樣使他心裡發冷。
他心想,他又忘記對索科洛夫說說他收到的烏拉爾來信了。
他在黑沉沉、空蕩蕩的大街上走着。
忽然出現了一點想法。
他馬上毫無疑慮地認識到、感覺到這想法是對的。
他發現了對于一些似乎不能解釋的核現象的新解釋,全新的解釋,天塹忽然變成通途。
多麼簡單,多麼明了呀!這想法極其可親,極其可愛,似乎不是他想出的,而是自己随便而輕盈地冒出來的,就像一朵水生的白花兒一下子從靜靜的湖水中冒了出來,他看到這美麗的花兒,不禁贊賞起來…… 他忽然想:偏偏在他根本沒有想科學上的事,在他很感興趣的關于人生的争論成為一個自由的人的争論的時候,在他的話和交談者們的話受着苦澀的自由約束的時候,出現了這一想法,真是奇怪,真是意外。
六十七 當你第一次看到卡爾梅克草原的時候,當你坐在汽車上,焦慮不安,心事重重,眼睛漫不經心地看着一座座不高的山岡出現又消失,看着山岡緩緩地從地平線後面浮起來又緩緩地遊到地平線後面的時候,這生長着一片片羽茅草的草原似乎顯得異常寒碜,異常苦悶……達林斯基覺得,似乎隻是一座光秃秃的山岡在他面前一次又一次浮起來,隻是一段道路彎來彎去,一次又一次鑽到汽車輪胎底下。
草原上的騎馬人似乎也都是一個樣子,都是孤孤單單的,盡管騎馬人有的是沒有胡子的年輕人,有的是白胡子老頭兒,有的騎的是黃骠馬,有的騎的是青色的快馬…… 汽車經過一個個村落和放牧點,擦過一座座小屋,小屋都有小小的窗戶,窗戶裡都有密密的天竺葵,就像生長在玻璃缸裡一樣,看樣子,如果把窗玻璃打碎,如水一般的空氣就會向周圍流淌開去,天竺葵就會幹死;汽車擦過一座座圓圓的、抹了黃泥的氈房,穿過一片片毫無生氣的羽茅草、一片片帶刺的駱駝草、一片片鹽土,擦過一頭頭用小腿踢得灰塵亂飛的綿羊、一堆堆在風中搖曳的野火…… 從城裡驅車而來,輪胎裡充滿了帶着城市煙塵的空氣,這樣的人來到草原上,所看到的一切似乎一律是灰色的、寒碜的,一切都是單調的、一模一樣的……刺蓬,大薊,羽茅,菊苣,艾蒿……被漫長的時間巨輪壓平展了的一座座山岡散落在大平原上。
卡爾梅克東南部的這片草原正在漸漸變成沙漠,沙漠向東擴展,從埃利斯塔向雅什庫,直到伏爾加河口和裡海岸邊……這片草原具有一個驚人的特點:天與地彼此相望時間太久,以至于變得分不出彼此了,就好比在一起過了一輩子的夫妻,到後來十分相像了。
很難分清那一叢叢鋁灰色的羽茅是生長在寂寞的淡淡的草原藍天裡,還是草原泛起藍色的天光;有時旋起一陣輕輕的灰塵,就連天和地也分不清了。
看着巴茨湖和巴爾曼紮湖那濃重的湖水,就覺得那是鹽堿冒到了地面上;而看着那光秃秃的鹽堿地,又覺得那不是土地,是湖水…… 在十一月和十二月無雪的日子裡,卡爾梅克草原上的道路顯得很奇
” 她臉朝門口站着,沒有作聲,就好像沒聽見馬季亞羅夫的話,過了一會兒才說: “列昂尼德,您怎麼啦,我在他眼裡隻是微不足道的女人。
彼得認為他不厚道,認為他可笑、高傲,因此同事們很不喜歡他,有些人還怕他。
可是我就不這樣看,我覺得他憨厚。
” “憨厚算不上,”馬季亞羅夫說,“他對什麼人都挖苦,什麼人的話他都不贊成。
不過他的思想是活潑的,沒有僵化。
” “不,他很憨厚,最沒有城府。
” “但是,應當承認,”馬季亞羅夫說,“彼得就是現在也不說一句多餘的話。
” 這時索科洛夫走了進來。
他聽見了馬季亞羅夫的話。
“列昂尼德,我對你有一點要求,”他說,“求你不要教訓我,還有,求你在我在場的時候不要談諸如此類的事情。
” 馬季亞羅夫說: “你要知道,彼得,你也不要教訓我。
我說的話我自己負責,你隻管你自己的話好啦。
” 看樣子,索科洛夫本想用很尖銳的話回答他,但是他忍住了,又從屋裡走了出去。
“好吧,也許我還是回家好些。
”馬季亞羅夫說。
瑪利亞說: “您太讓我難過了。
您該知道他的心是善良的。
他會難過得一夜都睡不好。
” 她解釋說,彼得·拉甫連季耶維奇的心靈是受過創傷的,他經曆過許多事情,一九三七年被抓去受到嚴厲審訊,審訊以後在精神病院住了四個月。
馬季亞羅夫一面聽着,一面點頭,然後說: “好吧,好吧,瑪利亞,我聽您的,不走了。
” 忽然他又生起氣來,說: “您這話當然有道理,不過,被抓過的不光是您的彼得。
還記得,把我關在盧賓卡,關了十一個月嗎?在那段時間裡,彼得隻給克拉娃打過一次電話。
這是對親妹妹的态度嗎?還有,他還不準您給她打電話。
克拉娃因為這事十分傷心……也許,他是很偉大的物理學家,不過他的心靈卻帶有奴性。
” 瑪利亞拿手捂住臉,一聲不響地坐着。
“誰也不了解,不了解我因為這事兒有多麼難受。
”她小聲說。
隻有她知道,他多麼痛恨一九三七年的事以及普遍推行集體化時的慘無人道,隻有她知道,他的心靈有多麼純潔。
但也隻有她知道,他的思想被束縛得多麼厲害,他對政府多麼順從,多麼俯首帖耳。
因此他在家裡非常任性,像老爺一樣,瑪利亞為他刷鞋子,天熱時為他擦汗,在别墅裡散步的時候用小樹枝兒為他趕蚊子。
維克托還是大學高年級學生的時候,有一次忽然對一位同班同學說:“真無法看下去,全是甜言蜜語,千篇一律。
”他說着,把一張《真理報》扔到地上。
他剛剛說過這話,就害怕起來。
他撿起報紙,抖了抖灰塵,非常可憐地笑了笑,很多年之後,他一想起那次低聲下氣的笑,就覺得臉上火辣辣的。
過了幾天,他又把一張《真理報》遞給那位同學,很帶勁兒地說: “格裡沙,你看看這社論,寫得真棒!” 那位同學接過報紙,用憐惜的口吻對他說: “可憐的維克托膽子太小啦。
你以為我會去彙報嗎?” 于是,維克托就在那時候發下誓言:要麼沉默,不說危險的話,要麼,說出來就不怕。
可是他沒有守住自己的誓言。
他常常失去謹慎,一沖動,就“亂說一氣”,一說出來,往往又失去勇氣,就想方設法撲滅自己燒起的火星。
一九三八年,在布哈林事件之後,他對克雷莫夫說: “不管怎麼說,我是了解布哈林的,我同他交談過兩次:他聰明過人,和藹可親,妙語橫生,總而言之,是一個非常純潔、非常有魅力的人。
” 可是他看到克雷莫夫那憂郁的目光,就覺得不安起來,馬上又說: “不過,鬼才知道,間諜,暗探,還有什麼純潔和魅力。
簡直是卑鄙!” 接着他又激動起來,因為克雷莫夫仍然像剛才聽他說話時那樣,帶着憂郁的神氣說: “因為咱們是親戚,我可以告訴您:說布哈林是暗探,我無法理解,永遠無法理解。
” 這時維克托忽然憤恨起自己,憤恨那種使人不能做人的力量,大聲叫道: “天呀,我才不相信這種可怕的事!這些事是我一生中的噩夢。
為什麼他們要承認,為什麼要承認呀?” 但是克雷莫夫不再說了,看樣子,他覺得已經說多了…… 啊,坦率地說話,說真話,這其中有多麼神奇、光明磊落的力量呀!有些人因為說了幾句大膽的、沒有多加考慮的話,付出了多麼可怕的代價! 有好幾次,維克托夜裡躺在床上,仔細聽着大街上的汽車聲。
柳德米拉光着腳走到窗前,撩開窗簾。
她看一陣子,等一陣子,然後輕悄悄地(她以為維克托睡着了)回到床上躺下。
第二天早晨,她問: “你睡得怎樣?” “謝謝,很好。
你呢?” “有點兒悶熱。
我到窗口去過。
” “噢,噢。
” 真不知如何表達夜晚這種無罪而又唯恐大禍臨頭的感覺。
“維克托,記住,你的話萬一有一句傳到那地方,你就完啦,我和孩子們也完啦。
” 還有一天她說: “我說不出很多道理,不過,看在上帝面上,你聽我的,對誰都不要說什麼。
維克托,咱們生活在可怕的時代,你什麼也算不上。
記住,維克托,什麼都别說,對誰都不要說……” 有時維克托面前會出現一個人的痛楚而困惑的眼神,這人是他從小就認識的,使人感到可怕的不是老朋友的話,而是那種欲言又止的神情,可怕的是,維克托不敢直截了當地問他:“他們傳訊你。
你是間諜嗎?” 他有時想起自己的助手的臉,有一次他當着這位助手的面很輕率地開玩笑說,斯大林在牛頓之前很久就發明了萬有引力定律。
“您什麼也沒有說,我什麼也沒聽見。
”年輕的助手爽快地說。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要開這種玩笑?不管怎麼樣,開這種玩笑是愚蠢的,就好比随便亂敲硝化甘油[64]瓶。
啊,自由而爽快地說話的力量呀!這力量就表現在一下子說出來而不害怕。
不論維克托是否了解今日自由交談的悲慘結果,這些談話的參與者都是痛恨法西斯、害怕法西斯的……為什麼在戰争已經打到伏爾加河上,他們都在經受着戰争失敗的痛苦,戰争失敗帶來可恨的法西斯奴役的時候,仍然沒有自由? 維克托一聲不響地同卡裡莫夫在一起走着。
“很奇怪,”他忽然說,“看外國的描寫知識分子的小說,比如海明威的小說,他筆下的知識分子在談話的時候不停地喝酒。
雞尾酒,威士忌,朗姆酒,白蘭地,然後又是雞尾酒,威士忌,各種牌子的白蘭地,俄羅斯知識分子的重要談話卻是在喝茶時進行的。
民意派、民粹派和社會民主黨人的許多事都是靠一杯上等的清茶談成的,列甯同戰友們商讨偉大的革命也是靠一杯清茶。
不錯,聽說,斯大林倒是喜歡白蘭地。
” 卡裡莫夫說: “是的,是的,是的。
如今的談話也都是在喝茶的時候。
您說得很對。
” “就是,就是。
馬季亞羅夫真有頭腦!真夠大膽!他說的那一番叫人十分聽不慣的話太有意思了。
” 卡裡莫夫抓住維克托的胳膊。
“維克托,您是否發現,馬季亞羅夫有時把微不足道的事情說得過分嚴重?使我不放心的就是這一點。
要知道,他在一九三七年被捕過,關了幾個月,又放出來了。
那時候可沒有放過任何人。
無緣無故是不會放的。
明白嗎?” “明白,明白,當然明白,”維克托慢悠悠地說,“他是不是拿話來引話?” 他們在拐彎處分了手,維克托朝自己家走去。
“去他媽的,随他的便吧,”他想道,“真希望像人一樣說說話兒,不害怕,什麼都談,痛痛快快地談,不矯飾,不說假話,什麼都不在乎……” 幸虧像馬季亞羅夫這樣能獨立思考的人還有,還沒有完全滅絕。
而且卡裡莫夫在分手時對他說的一番話也沒有像往常一樣使他心裡發冷。
他心想,他又忘記對索科洛夫說說他收到的烏拉爾來信了。
他在黑沉沉、空蕩蕩的大街上走着。
忽然出現了一點想法。
他馬上毫無疑慮地認識到、感覺到這想法是對的。
他發現了對于一些似乎不能解釋的核現象的新解釋,全新的解釋,天塹忽然變成通途。
多麼簡單,多麼明了呀!這想法極其可親,極其可愛,似乎不是他想出的,而是自己随便而輕盈地冒出來的,就像一朵水生的白花兒一下子從靜靜的湖水中冒了出來,他看到這美麗的花兒,不禁贊賞起來…… 他忽然想:偏偏在他根本沒有想科學上的事,在他很感興趣的關于人生的争論成為一個自由的人的争論的時候,在他的話和交談者們的話受着苦澀的自由約束的時候,出現了這一想法,真是奇怪,真是意外。
六十七 當你第一次看到卡爾梅克草原的時候,當你坐在汽車上,焦慮不安,心事重重,眼睛漫不經心地看着一座座不高的山岡出現又消失,看着山岡緩緩地從地平線後面浮起來又緩緩地遊到地平線後面的時候,這生長着一片片羽茅草的草原似乎顯得異常寒碜,異常苦悶……達林斯基覺得,似乎隻是一座光秃秃的山岡在他面前一次又一次浮起來,隻是一段道路彎來彎去,一次又一次鑽到汽車輪胎底下。
草原上的騎馬人似乎也都是一個樣子,都是孤孤單單的,盡管騎馬人有的是沒有胡子的年輕人,有的是白胡子老頭兒,有的騎的是黃骠馬,有的騎的是青色的快馬…… 汽車經過一個個村落和放牧點,擦過一座座小屋,小屋都有小小的窗戶,窗戶裡都有密密的天竺葵,就像生長在玻璃缸裡一樣,看樣子,如果把窗玻璃打碎,如水一般的空氣就會向周圍流淌開去,天竺葵就會幹死;汽車擦過一座座圓圓的、抹了黃泥的氈房,穿過一片片毫無生氣的羽茅草、一片片帶刺的駱駝草、一片片鹽土,擦過一頭頭用小腿踢得灰塵亂飛的綿羊、一堆堆在風中搖曳的野火…… 從城裡驅車而來,輪胎裡充滿了帶着城市煙塵的空氣,這樣的人來到草原上,所看到的一切似乎一律是灰色的、寒碜的,一切都是單調的、一模一樣的……刺蓬,大薊,羽茅,菊苣,艾蒿……被漫長的時間巨輪壓平展了的一座座山岡散落在大平原上。
卡爾梅克東南部的這片草原正在漸漸變成沙漠,沙漠向東擴展,從埃利斯塔向雅什庫,直到伏爾加河口和裡海岸邊……這片草原具有一個驚人的特點:天與地彼此相望時間太久,以至于變得分不出彼此了,就好比在一起過了一輩子的夫妻,到後來十分相像了。
很難分清那一叢叢鋁灰色的羽茅是生長在寂寞的淡淡的草原藍天裡,還是草原泛起藍色的天光;有時旋起一陣輕輕的灰塵,就連天和地也分不清了。
看着巴茨湖和巴爾曼紮湖那濃重的湖水,就覺得那是鹽堿冒到了地面上;而看着那光秃秃的鹽堿地,又覺得那不是土地,是湖水…… 在十一月和十二月無雪的日子裡,卡爾梅克草原上的道路顯得很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