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13)
關燈
小
中
大
日夜夜在急切地、深深地想念着她。
德軍的重炮幾乎每天都在轟擊發電站。
德國人的技術很好,試射、發炮都很準,炮彈打在車間的牆壁上,一陣一陣的爆炸聲震顫着大地。
常常飛來一兩架零散的轟炸機,投擲炸彈。
有的敵機貼着地面飛,在從發電站上空飛過時,拿機槍掃射。
有時在遠處的山岡上出現德軍的坦克,這時能清楚地聽到機關炮的嗒嗒聲。
斯皮裡多諾夫似乎已經習慣了炮擊與轟炸,發電站的其他工作人員好像同樣也習慣了。
不過,不論是他還是他們,習慣歸習慣,同時卻漸漸失去積蓄起來的精神力量。
有時斯皮裡多諾夫就感到疲憊無力,很想躺到床上,拿棉襖把頭蒙上,靜靜地躺着,一動也不動,也不睜眼睛。
有時他拼命地喝酒。
有時他想跑到伏爾加河岸上,渡過河去,在對岸的草原上走一走,再不回頭看這發電站,甯願蒙受當逃兵的羞恥,隻要不再聽到德軍炮彈和炸彈的可怕的呼嘯聲。
有一次,他通過附近的六十四集團軍司令部的高頻電話和莫斯科通話,副人民委員說: “斯皮裡多諾夫同志,轉達莫斯科方面的敬意,向您領導的英雄集體緻敬。
” 這時他感到很難為情:哪兒談得上英雄呀?此外,還一直有一種傳聞,說是德軍正準備對發電站進行密集襲擊,要用巨型的炸彈把發電站摧毀。
聽到這些傳聞,手腳都發冷。
白天,眼睛一直瞅着灰色的天空,看是不是有敵機飛來。
夜裡,他有時忽然跳起來,因為仿佛聽到越來越近的大批敵機沉悶而密集的隆隆聲。
胸前和背後常常吓出冷汗。
顯然,不隻是他一個人神經緊張。
總工程師有一天對他說: “一點力氣也沒有啦,好像有什麼妖魔鬼怪跟着我,我常常看着公路,想:能跑掉就好啦。
” 黨委書記尼古拉耶夫晚上到他這兒來,說: “給我拿酒來,這些天我離了這種防彈劑就睡不着覺。
” 他一面給尼古拉耶夫斟酒,一面說: “真是‘活到老,學到老’。
應當學會一門技術,能夠輕而易舉地把設備轉移,要不然,你瞧,渦輪機留在這兒,咱們也隻好陪着。
别的工廠的人早就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大街上溜達了。
” 有一天,他在勸薇拉走的時候說: “我真不理解,我們這兒的人天天上我這兒來,拿出種種理由要求離開這兒,可是我實心實意勸你走,你卻不走。
要是準許我走的話,我一分鐘也不耽擱。
” “我因為你才留在這兒,”她粗聲粗氣地回答說,“沒有我,你會變成酒鬼。
” 不過,當然,不能說斯皮裡多諾夫一味地在德軍炮火面前發抖。
發電站的人也很勇敢,也擔負着艱巨的工作,也笑,也說笑話,對于嚴峻的命運也有滿不在乎的感覺。
薇拉一直在為孩子擔心。
孩子生下來會不會健康?她住在這悶人的、充滿煙氣的地下室裡,每天大地都被炸得不住地顫動,這對孩子有沒有影響?近來她常常覺得惡心,頭暈。
她這個當母親的天天看到的是瓦礫堆、戰火、被炸得坑坑窪窪的大地、盤旋在灰色天空的黑十字飛機,會生出多麼悲傷、膽小、憂愁的孩子?也許,孩子甚至能聽見可怕的爆炸聲,也許,聽到炸彈呼嘯聲,那蜷縮着的小小身體連動也不敢動,小小的頭縮進肩膀裡了。
常常有身穿肮髒油污的大衣,腰系士兵帆布帶的人從她身邊跑過,一面跑一面揮手,微笑,喊叫:“薇拉,日子過得怎樣?薇拉,想我嗎?”她感覺到大家對她這個未來的母親的親熱。
也許,小東西也能感覺到這種親熱,他的心将是純潔而善良的。
她有時候到機械車間去,現在這裡在修理坦克,過去維克托羅夫曾經在這裡工作過。
她在猜:哪兒是他的車床呀?她使勁兒想象他穿着工裝或者飛行服的樣子,但是他卻總是穿着軍醫院的傷員服出現在她的腦海裡。
在車間裡,不僅是發電站的工人,而且集團軍基地的坦克手們也都認識她。
她卻無法辨别他們,因為幹活兒的工人和幹活兒的軍人十分相像,都是穿着油糊糊的棉襖,戴着皺巴巴的帽子,手都很髒。
薇拉時時刻刻想着維克托羅夫,想着孩子,日日夜夜都感覺到孩子的存在。
對于外婆、小姨葉尼娅、謝廖沙和托裡亞的擔心退到了次要地位,有時她想起他們,也隻是感到怅惘罷了。
夜裡,她想念母親,呼喚她,向她訴苦,向她求助,她低語着: “媽媽,好媽媽,幫幫我吧。
” 這會兒她覺得自己軟弱無力,一籌莫展,完全不像剛才那樣,還很沉着地對父親說: “别說了,我不走,哪兒也不去。
” 六十三 吃午飯的時候,娜佳随口說: “托裡亞喜歡吃煮土豆,不怎麼喜歡吃烤土豆。
” 柳德米拉說: “到明天他正好十九歲零七個月。
” 晚上,她說: “瑪露霞要是聽說了法西斯在亞斯納亞波利亞納[60]的暴行,會多麼傷心呀。
” 過了一會兒,弗拉基米羅芙娜在工廠裡開完大會回來了,維克托幫她脫大衣,她對維克托說: “維克托,天氣真好,空氣又幹,又冷。
你媽媽會說:像葡萄酒。
” 維克托回答說: “媽媽還說酸白菜像葡萄。
” 生活在流動着,好像漂遊在大海裡的大冰塊,在寒冷而昏暗的水中遊動的水下部分支持着水上部分,水上部分抗擊着波濤,聽着水的喧嚣與拍濺,散發着寒氣……每當朋友家的年輕人進入研究生院,論文答辯,戀愛,結婚,除了祝賀和家長裡短的議論之外,往往免不了幾聲慨歎。
每當維克托聽到熟識的人在戰争中犧牲,就好像他身上有一部分活的物質死了,臉上的血色也暗淡了。
不過死者的聲音依然在生活的喧嚣中回蕩着。
維克托的思緒和心靈所萦系着的時代是可怕的,它也波及了婦女和孩童。
在這段時間裡,他家裡死了兩個婦女、一個小夥子,這小夥子幾乎還是孩子。
維克托常常想起有一次他聽到索科洛夫的親戚、曆史學家馬季亞羅夫念的曼德爾施塔姆的兩行詩: 捕狼犬的時代向我撲來, 但我不是狼,生來就不是…… 不過這時代就是他的時代,他和這時代生活在一起,死後仍然聯系在一起。
維克托的研究工作依然進行得很不順利。
戰前早就開始的試驗,沒有得到理論所預測的結果。
盡管有各種各樣的試驗數據,盡管有決心打破現有的理論,但依然顯得淩亂、不合理,使人喪氣。
起初維克托認為,他失敗的原因在于試驗不完善,缺乏新的儀器設備。
他對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很生氣,似乎他們沒有把足夠的精力放在工作上,隻是關心生活瑣事。
可是,問題并不在于才華橫溢、樂觀而可愛的薩沃斯季揚諾夫天天想方設法去弄酒票買酒,不在于無所不知的馬爾科夫在工作時間發表長篇議論或者講解這個或那個院士享受什麼樣的供應,某某院士的供應要怎樣分配給兩位過去的夫人和一位現在的夫人,也不在于安娜·納烏莫芙娜天天唠叨她和女房東的關系。
薩沃斯季揚諾夫的思想很活躍,很清晰。
馬爾科夫照樣很贊賞維克托·施特魯姆知識淵博,善于進行精密的試驗,冷靜地進行推理。
安娜·納烏莫芙娜雖然住在寒冷而殘破的過道小屋裡,工作還是非常勤奮,非常踏實。
維克托照樣因為有索科洛夫和他在一起工作感到自豪。
不論多麼精确地安排試驗條件,不論怎樣檢查測定,不論怎麼校正計量器,都不能得出明确的結果。
在重金屬有機鹽在強輻射下受到的影響這一研究中,也出現了混亂現象。
有時維克托覺得這種鹽粒就像一個毫無禮貌和理性的小矮子,戴着耷拉在耳朵上的小圓帽,臉上搽着紅粉,對着理論的嚴肅面孔不停地做鬼臉,還做着下流動作和輕蔑的手勢。
參與提出這一理論的是世界上知名的物理學家。
數據計算是無可指摘的,德國與英國一些有名的實驗室裡幾十年來積累的試驗資料為理論提供了證據。
戰前不久在劍橋進行過一次試驗,可以證實理論所預言的粒子在特殊環境中的反應。
那次試驗的結果是理論上的重大成就。
可是維克托依然覺得那次,那次試驗是不夠實際的,就像證實相對論所預言的光線進入太陽磁場會出現偏斜的試驗。
觸動這一理論似乎是不可思議的,就好比一名士兵要撕掉元帥的金肩章。
可是小矮子依然在做鬼臉,在做輕蔑的動作,而且沒辦法叫他老實下來。
在柳德米拉去薩拉托夫之前不久,維克托想到,擴大理論探索範圍是可能的,當然,這就需要做出兩種任意的假設,需要大大加強數學計算。
新的方程式涉及索科洛夫所擅長的一個數學分支。
維克托覺得自己在這一數學領域沒有足夠的把握,便求助于索科洛夫。
索科洛夫很快地為擴展理論算出新的方程式。
問題似乎解決了,試驗數據不再與理論相矛盾了。
維克托為此感到高興,向索科洛夫祝賀,索科洛夫也向維克托祝賀,可是擔心和不滿意依然存在。
不久,維克托又苦悶起來。
他對索科洛夫說: “我發現,每天晚上柳德米拉一拿起毛線織補襪子,我的情緒就壞了。
這使我想起我和你,我和你在織補理論,粗糙的活兒,毛線的顔色也不一樣,是瞎折騰。
” 他喜歡擺出自己的疑慮,幸而他不會欺騙自己,因為他本能地感覺到,自我安慰隻能導緻失敗。
擴展理論沒有任何好處。
理論一旦經過織補,就失去内部的協調,任意的假設會使理論喪失其自主的力量和獨立的存在,其方程式會十分複雜,運用起來很不容易,理論就會帶有學究式的、空洞的、貧血的意味,仿佛失去了活的肌體。
才能出衆的馬爾科夫安排了一系列新的試驗,得出的結果又與算出的方程式産生了矛盾。
為了解釋這一新的矛盾,隻好提出另一種任意的假設,又要用火柴和碎木片支持理論。
“瞎折騰。
”維克托自己對自己說。
他明白了,他的做法很不對頭。
他收到克雷莫夫工程師一封信。
克雷莫夫告訴他,他所訂制的儀器的澆鑄和磨光工作要推遲一段時間,工廠正忙着生産軍用品,看樣子,所需要的儀器要
德軍的重炮幾乎每天都在轟擊發電站。
德國人的技術很好,試射、發炮都很準,炮彈打在車間的牆壁上,一陣一陣的爆炸聲震顫着大地。
常常飛來一兩架零散的轟炸機,投擲炸彈。
有的敵機貼着地面飛,在從發電站上空飛過時,拿機槍掃射。
有時在遠處的山岡上出現德軍的坦克,這時能清楚地聽到機關炮的嗒嗒聲。
斯皮裡多諾夫似乎已經習慣了炮擊與轟炸,發電站的其他工作人員好像同樣也習慣了。
不過,不論是他還是他們,習慣歸習慣,同時卻漸漸失去積蓄起來的精神力量。
有時斯皮裡多諾夫就感到疲憊無力,很想躺到床上,拿棉襖把頭蒙上,靜靜地躺着,一動也不動,也不睜眼睛。
有時他拼命地喝酒。
有時他想跑到伏爾加河岸上,渡過河去,在對岸的草原上走一走,再不回頭看這發電站,甯願蒙受當逃兵的羞恥,隻要不再聽到德軍炮彈和炸彈的可怕的呼嘯聲。
有一次,他通過附近的六十四集團軍司令部的高頻電話和莫斯科通話,副人民委員說: “斯皮裡多諾夫同志,轉達莫斯科方面的敬意,向您領導的英雄集體緻敬。
” 這時他感到很難為情:哪兒談得上英雄呀?此外,還一直有一種傳聞,說是德軍正準備對發電站進行密集襲擊,要用巨型的炸彈把發電站摧毀。
聽到這些傳聞,手腳都發冷。
白天,眼睛一直瞅着灰色的天空,看是不是有敵機飛來。
夜裡,他有時忽然跳起來,因為仿佛聽到越來越近的大批敵機沉悶而密集的隆隆聲。
胸前和背後常常吓出冷汗。
顯然,不隻是他一個人神經緊張。
總工程師有一天對他說: “一點力氣也沒有啦,好像有什麼妖魔鬼怪跟着我,我常常看着公路,想:能跑掉就好啦。
” 黨委書記尼古拉耶夫晚上到他這兒來,說: “給我拿酒來,這些天我離了這種防彈劑就睡不着覺。
” 他一面給尼古拉耶夫斟酒,一面說: “真是‘活到老,學到老’。
應當學會一門技術,能夠輕而易舉地把設備轉移,要不然,你瞧,渦輪機留在這兒,咱們也隻好陪着。
别的工廠的人早就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大街上溜達了。
” 有一天,他在勸薇拉走的時候說: “我真不理解,我們這兒的人天天上我這兒來,拿出種種理由要求離開這兒,可是我實心實意勸你走,你卻不走。
要是準許我走的話,我一分鐘也不耽擱。
” “我因為你才留在這兒,”她粗聲粗氣地回答說,“沒有我,你會變成酒鬼。
” 不過,當然,不能說斯皮裡多諾夫一味地在德軍炮火面前發抖。
發電站的人也很勇敢,也擔負着艱巨的工作,也笑,也說笑話,對于嚴峻的命運也有滿不在乎的感覺。
薇拉一直在為孩子擔心。
孩子生下來會不會健康?她住在這悶人的、充滿煙氣的地下室裡,每天大地都被炸得不住地顫動,這對孩子有沒有影響?近來她常常覺得惡心,頭暈。
她這個當母親的天天看到的是瓦礫堆、戰火、被炸得坑坑窪窪的大地、盤旋在灰色天空的黑十字飛機,會生出多麼悲傷、膽小、憂愁的孩子?也許,孩子甚至能聽見可怕的爆炸聲,也許,聽到炸彈呼嘯聲,那蜷縮着的小小身體連動也不敢動,小小的頭縮進肩膀裡了。
常常有身穿肮髒油污的大衣,腰系士兵帆布帶的人從她身邊跑過,一面跑一面揮手,微笑,喊叫:“薇拉,日子過得怎樣?薇拉,想我嗎?”她感覺到大家對她這個未來的母親的親熱。
也許,小東西也能感覺到這種親熱,他的心将是純潔而善良的。
她有時候到機械車間去,現在這裡在修理坦克,過去維克托羅夫曾經在這裡工作過。
她在猜:哪兒是他的車床呀?她使勁兒想象他穿着工裝或者飛行服的樣子,但是他卻總是穿着軍醫院的傷員服出現在她的腦海裡。
在車間裡,不僅是發電站的工人,而且集團軍基地的坦克手們也都認識她。
她卻無法辨别他們,因為幹活兒的工人和幹活兒的軍人十分相像,都是穿着油糊糊的棉襖,戴着皺巴巴的帽子,手都很髒。
薇拉時時刻刻想着維克托羅夫,想着孩子,日日夜夜都感覺到孩子的存在。
對于外婆、小姨葉尼娅、謝廖沙和托裡亞的擔心退到了次要地位,有時她想起他們,也隻是感到怅惘罷了。
夜裡,她想念母親,呼喚她,向她訴苦,向她求助,她低語着: “媽媽,好媽媽,幫幫我吧。
” 這會兒她覺得自己軟弱無力,一籌莫展,完全不像剛才那樣,還很沉着地對父親說: “别說了,我不走,哪兒也不去。
” 六十三 吃午飯的時候,娜佳随口說: “托裡亞喜歡吃煮土豆,不怎麼喜歡吃烤土豆。
” 柳德米拉說: “到明天他正好十九歲零七個月。
” 晚上,她說: “瑪露霞要是聽說了法西斯在亞斯納亞波利亞納[60]的暴行,會多麼傷心呀。
” 過了一會兒,弗拉基米羅芙娜在工廠裡開完大會回來了,維克托幫她脫大衣,她對維克托說: “維克托,天氣真好,空氣又幹,又冷。
你媽媽會說:像葡萄酒。
” 維克托回答說: “媽媽還說酸白菜像葡萄。
” 生活在流動着,好像漂遊在大海裡的大冰塊,在寒冷而昏暗的水中遊動的水下部分支持着水上部分,水上部分抗擊着波濤,聽着水的喧嚣與拍濺,散發着寒氣……每當朋友家的年輕人進入研究生院,論文答辯,戀愛,結婚,除了祝賀和家長裡短的議論之外,往往免不了幾聲慨歎。
每當維克托聽到熟識的人在戰争中犧牲,就好像他身上有一部分活的物質死了,臉上的血色也暗淡了。
不過死者的聲音依然在生活的喧嚣中回蕩着。
維克托的思緒和心靈所萦系着的時代是可怕的,它也波及了婦女和孩童。
在這段時間裡,他家裡死了兩個婦女、一個小夥子,這小夥子幾乎還是孩子。
維克托常常想起有一次他聽到索科洛夫的親戚、曆史學家馬季亞羅夫念的曼德爾施塔姆的兩行詩: 捕狼犬的時代向我撲來, 但我不是狼,生來就不是…… 不過這時代就是他的時代,他和這時代生活在一起,死後仍然聯系在一起。
維克托的研究工作依然進行得很不順利。
戰前早就開始的試驗,沒有得到理論所預測的結果。
盡管有各種各樣的試驗數據,盡管有決心打破現有的理論,但依然顯得淩亂、不合理,使人喪氣。
起初維克托認為,他失敗的原因在于試驗不完善,缺乏新的儀器設備。
他對實驗室的工作人員很生氣,似乎他們沒有把足夠的精力放在工作上,隻是關心生活瑣事。
可是,問題并不在于才華橫溢、樂觀而可愛的薩沃斯季揚諾夫天天想方設法去弄酒票買酒,不在于無所不知的馬爾科夫在工作時間發表長篇議論或者講解這個或那個院士享受什麼樣的供應,某某院士的供應要怎樣分配給兩位過去的夫人和一位現在的夫人,也不在于安娜·納烏莫芙娜天天唠叨她和女房東的關系。
薩沃斯季揚諾夫的思想很活躍,很清晰。
馬爾科夫照樣很贊賞維克托·施特魯姆知識淵博,善于進行精密的試驗,冷靜地進行推理。
安娜·納烏莫芙娜雖然住在寒冷而殘破的過道小屋裡,工作還是非常勤奮,非常踏實。
維克托照樣因為有索科洛夫和他在一起工作感到自豪。
不論多麼精确地安排試驗條件,不論怎樣檢查測定,不論怎麼校正計量器,都不能得出明确的結果。
在重金屬有機鹽在強輻射下受到的影響這一研究中,也出現了混亂現象。
有時維克托覺得這種鹽粒就像一個毫無禮貌和理性的小矮子,戴着耷拉在耳朵上的小圓帽,臉上搽着紅粉,對着理論的嚴肅面孔不停地做鬼臉,還做着下流動作和輕蔑的手勢。
參與提出這一理論的是世界上知名的物理學家。
數據計算是無可指摘的,德國與英國一些有名的實驗室裡幾十年來積累的試驗資料為理論提供了證據。
戰前不久在劍橋進行過一次試驗,可以證實理論所預言的粒子在特殊環境中的反應。
那次試驗的結果是理論上的重大成就。
可是維克托依然覺得那次,那次試驗是不夠實際的,就像證實相對論所預言的光線進入太陽磁場會出現偏斜的試驗。
觸動這一理論似乎是不可思議的,就好比一名士兵要撕掉元帥的金肩章。
可是小矮子依然在做鬼臉,在做輕蔑的動作,而且沒辦法叫他老實下來。
在柳德米拉去薩拉托夫之前不久,維克托想到,擴大理論探索範圍是可能的,當然,這就需要做出兩種任意的假設,需要大大加強數學計算。
新的方程式涉及索科洛夫所擅長的一個數學分支。
維克托覺得自己在這一數學領域沒有足夠的把握,便求助于索科洛夫。
索科洛夫很快地為擴展理論算出新的方程式。
問題似乎解決了,試驗數據不再與理論相矛盾了。
維克托為此感到高興,向索科洛夫祝賀,索科洛夫也向維克托祝賀,可是擔心和不滿意依然存在。
不久,維克托又苦悶起來。
他對索科洛夫說: “我發現,每天晚上柳德米拉一拿起毛線織補襪子,我的情緒就壞了。
這使我想起我和你,我和你在織補理論,粗糙的活兒,毛線的顔色也不一樣,是瞎折騰。
” 他喜歡擺出自己的疑慮,幸而他不會欺騙自己,因為他本能地感覺到,自我安慰隻能導緻失敗。
擴展理論沒有任何好處。
理論一旦經過織補,就失去内部的協調,任意的假設會使理論喪失其自主的力量和獨立的存在,其方程式會十分複雜,運用起來很不容易,理論就會帶有學究式的、空洞的、貧血的意味,仿佛失去了活的肌體。
才能出衆的馬爾科夫安排了一系列新的試驗,得出的結果又與算出的方程式産生了矛盾。
為了解釋這一新的矛盾,隻好提出另一種任意的假設,又要用火柴和碎木片支持理論。
“瞎折騰。
”維克托自己對自己說。
他明白了,他的做法很不對頭。
他收到克雷莫夫工程師一封信。
克雷莫夫告訴他,他所訂制的儀器的澆鑄和磨光工作要推遲一段時間,工廠正忙着生産軍用品,看樣子,所需要的儀器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