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13)
關燈
小
中
大
六十一
謝廖沙·沙波什尼科夫在司令部警衛隊的掩蔽所裡過了兩個晝夜。
司令部的日子使他感到苦悶,他覺得這兒的人一天到晚沒有事幹,閑得難受。
他想起戰前他怎樣和奶奶一起在羅斯托夫等了八個鐘頭,等待開往索契的火車,他覺得今天的等待很像那一次等待換車。
後來他覺得,把去“6—1”号樓比作去索契療養院,簡直好笑。
他要求司令部少校警衛隊長放他走,但是警衛隊長沒得到将軍的指示,不敢讓他走。
将軍把沙波什尼科夫叫去後,隻問了兩個問題,就中斷了談話去接電話了。
警衛隊長決定暫時不讓小夥子走。
說不定将軍還要再叫他去呢。
警衛隊長一走進掩蔽所,就看到小夥子看着他,便說: “好的,我記着。
” 有時候小夥子懇求的目光使他生起氣來,他就說: “你在這兒有什麼不好?有什麼好吃的,給你吃什麼。
這兒又暖和。
幹嗎要急着回去叫人家打死?” 當一天到晚炮火連天,一個人整個沉入戰争的大鍋裡的時候,他往往無法理解、無法看到自己的生活;他需要朝旁邊哪怕跨上一步。
這時就像站到了岸上,能看到整條大河,就會想:難道我剛才就在這瘋狂的水裡,在浪濤裡遊過來的嗎? 謝廖沙覺得原來在民兵團裡的那段生活是很平靜的:夜晚在黑沉沉的草原上放哨,遠方天空閃着火光,民兵們在閑聊。
總共隻有三個民兵進入拖拉機廠的居住區。
波裡亞科夫很不喜歡琴佐夫,說: “整個民兵團就剩下一老一小,再加一個糊塗蟲。
” “6—1”号樓裡的生活遮沒了過去的一切。
盡管這種生活是令人難以想象的,但卻是唯一的現實,而過去的一切都成了虛幻。
隻是有時候在夜裡,腦海裡出現奶奶那灰白的頭,出現姑姑葉尼娅那帶笑的眼睛,一向被慈愛浸潤着的心就緊縮起來。
進入“6—1”号樓的頭幾天,他心裡想:如果格列科夫、科洛密釆夫、安齊費羅夫等人忽然闖入他的日常生活,那會是十分奇怪和荒誕的。
可是他現在有時候卻覺得,如果他的姑姑們、他的表妹和姑父維克托闖入他今天的生活,那就太可笑了。
啊,奶奶聽到謝廖沙這樣會罵娘,準會吓一大跳…… 格列科夫! 真不明白,是專門挑選了一些稀奇特别的人到“6—1”号樓裡來,還是一些普通人一進這座樓就變得很特别了…… 民兵隊長克裡亞金如果在這兒當領導,一天也幹不了。
還有琴佐夫,雖然大家都不喜歡他,卻依然待下去了。
但是他已經不像在民兵團裡那樣,已經改掉了行政機關的習性。
格列科夫!真是個剛強、勇敢、威風,卻又那麼平常的奇妙人物。
他記得戰前小孩子穿的鞋什麼價錢,清潔工和鉗工拿多少工資,在他叔叔所在的集體農莊裡每個勞動日能分到多少糧食和錢。
有時他談起戰前軍隊裡的清洗,談起授軍銜的情形,談起分配住房時怎樣走後門,還談到在一九三七年有些人寫了幾十次秘密報告,揭發臆造的人民敵人,因而得到将軍官銜。
有時候,他的力量似乎在于他的獅子般的勇猛,在于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樂觀,他就是那樣天不怕地不怕地從牆豁口裡跳出去,高聲喊着“狗雜種們,叫你們嘗嘗厲害的!”拿手榴彈朝攻上來的德國佬扔去。
有時候,他的力量又似乎在于他的純樸随和,在于跟大樓裡的人們的友誼。
他在戰前的生活沒有什麼引人注目的地方。
他在礦業中學上過十年級,後來當建築技術員,後來成為駐紮在明斯克附近的一支部隊的步兵大尉,在野外和軍營裡指導操練,進過明斯克的訓練班,晚上看書,喝酒,看電影,和朋友們打牌,和妻子吵嘴,妻子吃醋完全是有根據的,因為他和當地許多大姑娘小媳婦有關系。
這一切都是他自己說的。
于是他一下子在謝廖沙的心目中,而且不隻是謝廖沙的心目中,成為英雄,成為敢做敢當的好漢。
謝廖沙周圍來了許多新人,擠走了他心中最親近的人。
炮兵科洛密采夫原是基幹水兵,在軍艦上服務,三次在波羅的海落水。
謝廖沙很喜歡科洛密采夫常常用鄙夷的口氣談起那些不能用鄙夷的口氣議論的人,而對學者和作家卻表現出不同一般的尊敬。
在他看來,所有當官的,不論是什麼職位和頭銜,跟秃頂的洛巴切夫斯基[58]或者病歪歪的羅曼·羅蘭相比,都不算什麼。
有時科洛密采夫談起文學。
他完全不像琴佐夫那樣談文學的教育意義和愛國主義。
他很喜歡一位作家,不知是美國的,還是英國的。
盡管謝廖沙從來沒有讀過這位作家的作品,科洛密采夫也忘記了這位作家的名字,但是謝廖沙相信他的作品很好,因為科洛密采夫常常津津有味、興高采烈地誇獎他的作品,而且高興得直罵娘。
“我為什麼喜歡他?”科洛密采夫說。
“因為他不教訓我。
男子漢找娘們兒,找娘們兒就是找娘們兒;當兵的喝醉了,喝醉了就是喝醉了;老頭子的老伴兒死了,都寫得實實在在。
又好笑,又可憐,又有趣,反正不知道人為什麼活着。
” 偵察員瓦夏·克裡莫夫和科洛密采夫很要好。
有一次謝廖沙和克裡莫夫潛入德軍陣地,爬過鐵路路基,爬到德國炸彈炸出的一個大坑邊,坑裡坐着德軍一挺重機槍的幾個機槍手和一名觀測軍官。
他們貼在坑邊上,觀看德國兵的生活情形。
一個小夥子解開上衣,把一塊紅方格手帕塞到襯衣領子裡,刮起胡子。
謝廖沙聽到那沾滿灰塵的硬紮紮的胡子在剃刀底下哧啦啦直響。
另一個德國兵在吃扁平罐頭盒子裡的食品,謝廖沙在很短的一瞬間望着他的大臉,那張臉上流露出心滿意足的神情。
那名觀測軍官在上手表。
謝廖沙真想用低低的聲音(免得把他吓壞)問問他:“喂,請問,什麼時間啦?” 克裡莫夫把手榴彈的導火索一拉,将手榴彈扔進坑裡。
塵土在空中還沒有落下,克裡莫夫又扔出第二顆手榴彈,并且在爆炸之後立即跳進坑裡。
德國人全都死了,就好像在一分鐘之前也不曾生活在世界上。
克裡莫夫被硝煙和灰塵嗆得打着噴嚏,一面搜索他用得着的東西。
他拿起望遠鏡,卸下重機槍的槍栓,從軍官的熱乎乎的手上捋下手表,又把機槍手的證件從軍裝口袋裡小心翼翼地掏出來,免得沾上血。
他把得到的戰利品交了公,說了說事情的經過,請謝廖沙給他倒水洗了洗手,便挨着科洛密采夫坐下來,說: “現在咱們來抽支煙。
” 這時候,曾經說自己是“安分守己的梁贊老百姓,喜歡釣魚”的别爾菲裡耶夫跑來了。
“喂,克裡莫夫,你幹嗎在這兒坐着?”别爾菲裡耶夫喊道。
“樓長找你,還要再上德國人住的樓房裡去一趟。
” “馬上就去,就去。
”克裡莫夫用歉疚的語調說着,就開始收拾自己的家當:一支自動步槍和一帆布袋的手榴彈。
他收拾這些東西很小心,似乎很怕把它們碰疼了。
他對很多人稱“您”,從來不罵娘。
“你不是洗禮派教徒吧?”有一次波裡亞科夫老頭子問他,雖然他已經打死一百一十個人了。
克裡莫夫不是寡言少語的人,特别喜歡聊自己的童年。
他父親是普濟洛夫工廠的工人。
克裡莫夫自己是萬能車工,戰前在工廠技術學校當教師。
克裡莫夫說,技術學校裡有一個學生被一顆螺絲釘卡住,喘不上氣來,臉發了青,克裡莫夫趕去搶救,拿平口鉗把螺絲釘從學生喉嚨裡拔了出來,謝廖沙聽了覺得十分好笑。
但是有一次謝廖沙看見克裡莫夫喝了不少繳獲來的酒,他的樣子很可怕,格列科夫見到他似乎都有點兒膽怯了。
“6—1”号樓裡最邋遢的人是巴特拉科夫中尉。
他從來不刷洗靴子,走起路來就有一個靴後跟吧嗒吧嗒直響,别人不用轉頭,就知道這位炮兵中尉來了。
不過他每天都要用一塊麂皮把眼鏡擦幾十次,鏡片度數不适合他的視力,所以他老以為灰塵和硝煙把他的鏡片弄模糊了。
克裡莫夫好幾次摘下被打死的德國人的眼鏡送給他。
可是他很不走運:眼鏡框很漂亮,鏡片卻不合适。
戰前巴特拉科夫在技術學校教數學,其特點是自信心很強,常常用傲慢的語調說學生水平太低。
他曾經出數學題考謝廖沙,謝廖沙丢了臉。
大家都笑起來,說要讓謝廖沙留級,待到明年。
有一天空襲的時候,敵機像發了瘋的錘工,用沉重的大錘砸在泥土、石頭和鋼筋上。
格列科夫看到巴特拉科夫坐在殘破的樓梯上,在讀一本書。
格列科夫說: “德國佬什麼也搞不到。
他們拿這樣的傻瓜有什麼辦法?” 德國人所幹的一切,非但沒有讓“6—1”号樓裡的人感到恐怖,倒是引來他們的嘲笑和輕蔑。
“嘿,德國佬上勁兒啦。
” “瞧,瞧,這些下流坯想的好主意……” “真是笨蛋,瞧你把炸彈扔到哪兒去啦?” 巴特拉科夫和工兵排長安齊費羅夫很要好。
安齊費羅夫四十歲上下,喜歡談自己的慢性病,前線上這種現象是少見的。
胃潰瘍和神經根炎,在炮火下一般都能自動痊愈。
不過在斯大林格勒鏖戰中安齊費羅夫依然經受着很多疾病的折磨,疾病已經在他胖大的身體中紮了根。
德國醫生沒有治好他的病。
這個長着圓滾滾的秃頭、圓臉和圓眼睛的人,在渾身被可怕的戰火照得通亮的時候,依然悠閑自在地跟他手下的工兵們一起喝茶,那樣子真是古怪離奇。
他一般都是光着腳坐着,因為他腳上有雞眼,一穿鞋就難受;他常常不穿制服,因為總覺得很熱。
他愛用一個藍花碗喝滾熱的茶,一面拿大手帕擦秃頭上的汗,又歎氣,又笑,朝茶碗吹氣,頭上纏着繃帶的戰士裡亞霍夫時不時地用一個熏黑的大茶壺往茶碗裡倒燒得滾開的陳水。
有時安齊費羅夫不穿靴子,腳被硌得哼哧着,爬到碎磚堆上去,看看周圍的情形。
他光腳站着,不穿軍服,不戴軍帽,就像一個農民在狂風暴雨時候走出來站到門檻上,要看一看自己院子裡的家當。
戰前他擔任工程主任。
現在他的建築經驗用到了相反的方面。
他的腦子時時在考慮如何破壞房屋、牆壁和地下工事。
巴特拉科夫和他談的主要話題是哲
司令部的日子使他感到苦悶,他覺得這兒的人一天到晚沒有事幹,閑得難受。
他想起戰前他怎樣和奶奶一起在羅斯托夫等了八個鐘頭,等待開往索契的火車,他覺得今天的等待很像那一次等待換車。
後來他覺得,把去“6—1”号樓比作去索契療養院,簡直好笑。
他要求司令部少校警衛隊長放他走,但是警衛隊長沒得到将軍的指示,不敢讓他走。
将軍把沙波什尼科夫叫去後,隻問了兩個問題,就中斷了談話去接電話了。
警衛隊長決定暫時不讓小夥子走。
說不定将軍還要再叫他去呢。
警衛隊長一走進掩蔽所,就看到小夥子看着他,便說: “好的,我記着。
” 有時候小夥子懇求的目光使他生起氣來,他就說: “你在這兒有什麼不好?有什麼好吃的,給你吃什麼。
這兒又暖和。
幹嗎要急着回去叫人家打死?” 當一天到晚炮火連天,一個人整個沉入戰争的大鍋裡的時候,他往往無法理解、無法看到自己的生活;他需要朝旁邊哪怕跨上一步。
這時就像站到了岸上,能看到整條大河,就會想:難道我剛才就在這瘋狂的水裡,在浪濤裡遊過來的嗎? 謝廖沙覺得原來在民兵團裡的那段生活是很平靜的:夜晚在黑沉沉的草原上放哨,遠方天空閃着火光,民兵們在閑聊。
總共隻有三個民兵進入拖拉機廠的居住區。
波裡亞科夫很不喜歡琴佐夫,說: “整個民兵團就剩下一老一小,再加一個糊塗蟲。
” “6—1”号樓裡的生活遮沒了過去的一切。
盡管這種生活是令人難以想象的,但卻是唯一的現實,而過去的一切都成了虛幻。
隻是有時候在夜裡,腦海裡出現奶奶那灰白的頭,出現姑姑葉尼娅那帶笑的眼睛,一向被慈愛浸潤着的心就緊縮起來。
進入“6—1”号樓的頭幾天,他心裡想:如果格列科夫、科洛密釆夫、安齊費羅夫等人忽然闖入他的日常生活,那會是十分奇怪和荒誕的。
可是他現在有時候卻覺得,如果他的姑姑們、他的表妹和姑父維克托闖入他今天的生活,那就太可笑了。
啊,奶奶聽到謝廖沙這樣會罵娘,準會吓一大跳…… 格列科夫! 真不明白,是專門挑選了一些稀奇特别的人到“6—1”号樓裡來,還是一些普通人一進這座樓就變得很特别了…… 民兵隊長克裡亞金如果在這兒當領導,一天也幹不了。
還有琴佐夫,雖然大家都不喜歡他,卻依然待下去了。
但是他已經不像在民兵團裡那樣,已經改掉了行政機關的習性。
格列科夫!真是個剛強、勇敢、威風,卻又那麼平常的奇妙人物。
他記得戰前小孩子穿的鞋什麼價錢,清潔工和鉗工拿多少工資,在他叔叔所在的集體農莊裡每個勞動日能分到多少糧食和錢。
有時他談起戰前軍隊裡的清洗,談起授軍銜的情形,談起分配住房時怎樣走後門,還談到在一九三七年有些人寫了幾十次秘密報告,揭發臆造的人民敵人,因而得到将軍官銜。
有時候,他的力量似乎在于他的獅子般的勇猛,在于他天不怕地不怕的樂觀,他就是那樣天不怕地不怕地從牆豁口裡跳出去,高聲喊着“狗雜種們,叫你們嘗嘗厲害的!”拿手榴彈朝攻上來的德國佬扔去。
有時候,他的力量又似乎在于他的純樸随和,在于跟大樓裡的人們的友誼。
他在戰前的生活沒有什麼引人注目的地方。
他在礦業中學上過十年級,後來當建築技術員,後來成為駐紮在明斯克附近的一支部隊的步兵大尉,在野外和軍營裡指導操練,進過明斯克的訓練班,晚上看書,喝酒,看電影,和朋友們打牌,和妻子吵嘴,妻子吃醋完全是有根據的,因為他和當地許多大姑娘小媳婦有關系。
這一切都是他自己說的。
于是他一下子在謝廖沙的心目中,而且不隻是謝廖沙的心目中,成為英雄,成為敢做敢當的好漢。
謝廖沙周圍來了許多新人,擠走了他心中最親近的人。
炮兵科洛密采夫原是基幹水兵,在軍艦上服務,三次在波羅的海落水。
謝廖沙很喜歡科洛密采夫常常用鄙夷的口氣談起那些不能用鄙夷的口氣議論的人,而對學者和作家卻表現出不同一般的尊敬。
在他看來,所有當官的,不論是什麼職位和頭銜,跟秃頂的洛巴切夫斯基[58]或者病歪歪的羅曼·羅蘭相比,都不算什麼。
有時科洛密采夫談起文學。
他完全不像琴佐夫那樣談文學的教育意義和愛國主義。
他很喜歡一位作家,不知是美國的,還是英國的。
盡管謝廖沙從來沒有讀過這位作家的作品,科洛密采夫也忘記了這位作家的名字,但是謝廖沙相信他的作品很好,因為科洛密采夫常常津津有味、興高采烈地誇獎他的作品,而且高興得直罵娘。
“我為什麼喜歡他?”科洛密采夫說。
“因為他不教訓我。
男子漢找娘們兒,找娘們兒就是找娘們兒;當兵的喝醉了,喝醉了就是喝醉了;老頭子的老伴兒死了,都寫得實實在在。
又好笑,又可憐,又有趣,反正不知道人為什麼活着。
” 偵察員瓦夏·克裡莫夫和科洛密采夫很要好。
有一次謝廖沙和克裡莫夫潛入德軍陣地,爬過鐵路路基,爬到德國炸彈炸出的一個大坑邊,坑裡坐着德軍一挺重機槍的幾個機槍手和一名觀測軍官。
他們貼在坑邊上,觀看德國兵的生活情形。
一個小夥子解開上衣,把一塊紅方格手帕塞到襯衣領子裡,刮起胡子。
謝廖沙聽到那沾滿灰塵的硬紮紮的胡子在剃刀底下哧啦啦直響。
另一個德國兵在吃扁平罐頭盒子裡的食品,謝廖沙在很短的一瞬間望着他的大臉,那張臉上流露出心滿意足的神情。
那名觀測軍官在上手表。
謝廖沙真想用低低的聲音(免得把他吓壞)問問他:“喂,請問,什麼時間啦?” 克裡莫夫把手榴彈的導火索一拉,将手榴彈扔進坑裡。
塵土在空中還沒有落下,克裡莫夫又扔出第二顆手榴彈,并且在爆炸之後立即跳進坑裡。
德國人全都死了,就好像在一分鐘之前也不曾生活在世界上。
克裡莫夫被硝煙和灰塵嗆得打着噴嚏,一面搜索他用得着的東西。
他拿起望遠鏡,卸下重機槍的槍栓,從軍官的熱乎乎的手上捋下手表,又把機槍手的證件從軍裝口袋裡小心翼翼地掏出來,免得沾上血。
他把得到的戰利品交了公,說了說事情的經過,請謝廖沙給他倒水洗了洗手,便挨着科洛密采夫坐下來,說: “現在咱們來抽支煙。
” 這時候,曾經說自己是“安分守己的梁贊老百姓,喜歡釣魚”的别爾菲裡耶夫跑來了。
“喂,克裡莫夫,你幹嗎在這兒坐着?”别爾菲裡耶夫喊道。
“樓長找你,還要再上德國人住的樓房裡去一趟。
” “馬上就去,就去。
”克裡莫夫用歉疚的語調說着,就開始收拾自己的家當:一支自動步槍和一帆布袋的手榴彈。
他收拾這些東西很小心,似乎很怕把它們碰疼了。
他對很多人稱“您”,從來不罵娘。
“你不是洗禮派教徒吧?”有一次波裡亞科夫老頭子問他,雖然他已經打死一百一十個人了。
克裡莫夫不是寡言少語的人,特别喜歡聊自己的童年。
他父親是普濟洛夫工廠的工人。
克裡莫夫自己是萬能車工,戰前在工廠技術學校當教師。
克裡莫夫說,技術學校裡有一個學生被一顆螺絲釘卡住,喘不上氣來,臉發了青,克裡莫夫趕去搶救,拿平口鉗把螺絲釘從學生喉嚨裡拔了出來,謝廖沙聽了覺得十分好笑。
但是有一次謝廖沙看見克裡莫夫喝了不少繳獲來的酒,他的樣子很可怕,格列科夫見到他似乎都有點兒膽怯了。
“6—1”号樓裡最邋遢的人是巴特拉科夫中尉。
他從來不刷洗靴子,走起路來就有一個靴後跟吧嗒吧嗒直響,别人不用轉頭,就知道這位炮兵中尉來了。
不過他每天都要用一塊麂皮把眼鏡擦幾十次,鏡片度數不适合他的視力,所以他老以為灰塵和硝煙把他的鏡片弄模糊了。
克裡莫夫好幾次摘下被打死的德國人的眼鏡送給他。
可是他很不走運:眼鏡框很漂亮,鏡片卻不合适。
戰前巴特拉科夫在技術學校教數學,其特點是自信心很強,常常用傲慢的語調說學生水平太低。
他曾經出數學題考謝廖沙,謝廖沙丢了臉。
大家都笑起來,說要讓謝廖沙留級,待到明年。
有一天空襲的時候,敵機像發了瘋的錘工,用沉重的大錘砸在泥土、石頭和鋼筋上。
格列科夫看到巴特拉科夫坐在殘破的樓梯上,在讀一本書。
格列科夫說: “德國佬什麼也搞不到。
他們拿這樣的傻瓜有什麼辦法?” 德國人所幹的一切,非但沒有讓“6—1”号樓裡的人感到恐怖,倒是引來他們的嘲笑和輕蔑。
“嘿,德國佬上勁兒啦。
” “瞧,瞧,這些下流坯想的好主意……” “真是笨蛋,瞧你把炸彈扔到哪兒去啦?” 巴特拉科夫和工兵排長安齊費羅夫很要好。
安齊費羅夫四十歲上下,喜歡談自己的慢性病,前線上這種現象是少見的。
胃潰瘍和神經根炎,在炮火下一般都能自動痊愈。
不過在斯大林格勒鏖戰中安齊費羅夫依然經受着很多疾病的折磨,疾病已經在他胖大的身體中紮了根。
德國醫生沒有治好他的病。
這個長着圓滾滾的秃頭、圓臉和圓眼睛的人,在渾身被可怕的戰火照得通亮的時候,依然悠閑自在地跟他手下的工兵們一起喝茶,那樣子真是古怪離奇。
他一般都是光着腳坐着,因為他腳上有雞眼,一穿鞋就難受;他常常不穿制服,因為總覺得很熱。
他愛用一個藍花碗喝滾熱的茶,一面拿大手帕擦秃頭上的汗,又歎氣,又笑,朝茶碗吹氣,頭上纏着繃帶的戰士裡亞霍夫時不時地用一個熏黑的大茶壺往茶碗裡倒燒得滾開的陳水。
有時安齊費羅夫不穿靴子,腳被硌得哼哧着,爬到碎磚堆上去,看看周圍的情形。
他光腳站着,不穿軍服,不戴軍帽,就像一個農民在狂風暴雨時候走出來站到門檻上,要看一看自己院子裡的家當。
戰前他擔任工程主任。
現在他的建築經驗用到了相反的方面。
他的腦子時時在考慮如何破壞房屋、牆壁和地下工事。
巴特拉科夫和他談的主要話題是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