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12)
關燈
小
中
大
,挑動了他的怒火,使他的心亂了。
天啊,還有什麼疑問,他的一生垮了,日暮途窮了……當然,主要的不是葉尼娅看到他在物質方面毫無辦法。
她不在乎這個。
她是一個純潔的人。
她不愛他啦!不走運的人、垮台的人是不會有人愛的。
一個不榮耀的人。
是的,是的,他已經被打入另冊……再說,她純潔是純潔,物質條件對她也不是毫無意義的。
比如,她就不會嫁給一個窮藝術家,哪怕她把他亂塗的畫也看做天才的作品…… 克雷莫夫有許多這一類的想法可以對這位黃眼睛上校說說,但他隻能在心裡贊同這一點,嘴上不能苟同。
“您怎麼啦,上校同志,您把事情簡單化了。
戰前也不光是要看大叔有幾頭牛。
挑選幹部也不是單憑業務能力。
” 戰争不讓他們談論戰前的事情。
轟隆一聲爆炸的巨響,從硝煙與灰塵中冒出一名神情焦急的大尉。
師部接到團裡打來的電話,德國坦克朝該團團部開了火,德國步兵緊跟在坦克後面沖進了重炮營指揮人員所在的石砌樓房;指揮人員據守二樓,和德國人展開搏鬥。
坦克燒着了旁邊一座木頭樓房,伏爾加河上吹來的大風吹得火苗朝團長恰莫夫的指揮所直撲,恰莫夫和團部的人都嗆得喘不上氣,決定轉移指揮所。
但是,在炮火下,在對準了恰莫夫團的一挺挺重機槍的火力控制下,在大白天轉移指揮所是很難的。
這一切同時發生在該師的防禦地段上。
有的請示對策,有的請求炮火支援,有的請求準許轉移,有的在報告戰況,有的要了解情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所有的人隻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都在操心生與死的問題。
等到多少安靜下來,薩夫拉索夫向克雷莫夫問道: “政委同志,趁師長和政委上司令部還沒有回來,咱們是不是先吃飯?” 他不遵守師長和政委定的規矩,照樣喝酒。
所以他要單獨吃飯。
“古爾季耶夫是很好的戰将,”有些醉意的薩夫拉索夫說,“他有文化,忠實可靠,但有一點很糟:他是一個可怕的苦行僧!辦起修道院來啦。
可是我見了姑娘就饞得要命,像蜘蛛一樣,粘住就不放,我就喜歡這種事兒。
在古爾季耶夫面前,連個笑話都别想說。
不過,跟他在一起配合作戰,總的說還是很合拍子的。
可是政委就很不喜歡我,雖然論天性他這個修道士跟我差不多。
您以為,斯大林格勒使我老了嗎?那是我這些朋友們老了。
我在這兒卻相反,倒是過好。
” “我也是政委這種類型的呀。
”克雷莫夫說。
薩夫拉索夫搖了搖頭。
“你又是,又不是。
問題不在于這酒,而是在于這個……” 他先用手指頭敲了敲酒瓶,然後又敲了敲自己的額頭。
師長和政委從崔可夫的指揮所回來的時候,他們已經吃完了飯。
“有什麼新情況嗎?”古爾季耶夫打量了一下桌子,又快又嚴厲地問道。
“咱們的聯絡科長受傷了,德國人沖進來跟若盧傑夫打起來,恰莫夫和米哈廖夫的樓房被打着了火。
恰莫夫被煙嗆得夠受,不過總的說,沒什麼特殊情況。
”薩夫拉索夫回答說。
斯維林望着薩夫拉索夫喝得通紅的臉,拉長了聲音很親熱地說: “上校同志,咱們喝吧,再喝點。
” 五十八 師長向團長别廖茲金少校詢問“6—1”号樓房的情況:是不是最好把人從裡面撤出來? 别廖茲金建議師長不要把人撤出,雖然樓房有被包圍的危險。
樓房裡有對岸炮兵部隊的觀測點,可以提供有關敵人的重要情況。
樓房裡還有一個工兵排,可以阻止敵人坦克的運動。
敵人在消滅這個據點以前,未必會發動總攻,他們的活動規律是大家都清楚的。
隻要能得到一定的支援,“6—1”号樓房可以支持很久,就可以打亂德國人的部署。
因為聯絡人員隻能在夜間難得的時刻到達被困的大樓,電話線又一直無法修複,所以最好派一名無線電報話員過去。
師長同意别廖茲金的意見。
夜裡政治指導員索什金帶領一組士兵進入“6—1”号樓房,給樓房守衛者帶去幾箱子彈和手榴彈。
同時,索什金還将一位報話員姑娘和從聯絡點弄來的一部報話機帶到了“6—1”号樓房。
政治指導員天快亮時返回團部,說守衛隊隊長拒絕寫書面彙報,他還說:“我們沒工夫搞這些亂七八糟的文字玩意兒,我們要報吿就向德國佬報告。
” “反正他們那兒一切都跟别處不一樣,”索什金說,“大家都怕這個格列科夫,他跟他們稱兄道弟,橫七豎八地躺在一起,他也在他們中間,他們稱他‘你’,喊他的小名。
團長同志,那不是一個排的軍人,是一群烏合之衆。
” 别廖茲金搖着頭問道: “拒絕寫彙報?這個粗野漢子!” 後來,團政委皮沃瓦羅夫談起一些指揮員的遊擊作風。
别廖茲金心平氣和地說: “遊擊作風怎麼啦?有主動性,有獨立性,很好。
我有時候就在幻想:頂好我也落進包圍圈裡,暫時擺脫一下這些煩瑣的公文遊戲。
” “恰好,現在又要玩公文遊戲了,”皮沃瓦羅夫說,“您要寫一份詳細的報告,我去交給師政委。
” 師部裡把索什金報告的問題當做一件嚴肅的事情來對待。
師長吩咐皮沃瓦羅夫搞一份有關“6—1”号樓情況的詳細報告,并且要扭轉格列科夫的思想。
師政委馬上向集團軍軍委委員和政治部主任彙報了這個政治思想上的嚴重問題。
對索什金報告的問題,集團軍司令部比師裡看得更為嚴重。
師政委得到指示,要立即把被困的樓房裡的問題抓一抓。
擔任集團軍政治部主任的旅級政委向擔任前總政治部主任的師級政委寫了緊急報告。
報話員姑娘卡佳·文格羅娃夜裡進入“6—1”号樓。
早晨,她來見這座樓的頭頭兒格列科夫。
格列科夫一面聽這個有點兒駝背的姑娘的報告,一面凝視着她那慌亂、膽怯,同時又帶有嘲笑神氣的眼睛。
她的嘴很大,嘴唇的血色很淡。
格列科夫等了好幾秒鐘,沒有回答她的問題:“我可以走嗎?” 在這幾秒鐘裡,在他的頭腦裡出現了一些與軍事無關的想法:“真的,很漂亮……腿也很好看……她還怕呢……看樣子,是個嬌生慣養的姑娘。
她有多大,頂多十八歲。
我的小夥子們可别跟她亂搞……” 在格列科夫頭腦裡閃過的這些念頭,到末了忽然變成這樣的想法:“在這兒誰說了算,誰在這兒鬧得德國佬暈頭轉向?”然後他回答她的問話: “姑娘,您上哪兒去?就陪着您的報話機好啦。
咱們有辦法。
” 他用手指頭敲着報話機,側眼看了看天上,德國轟炸機在天上吼叫着。
“您是莫斯科來的吧,姑娘?”他問道。
“是的。
”她回答說。
“您請坐,我們這兒很随便,不講究。
” 姑娘朝一旁走去,碎磚塊在她的靴子下面咯吱咯吱響着,陽光照在機槍筒上,照在格列科夫繳來的黑黑的手槍上。
她蹲下來,看着堆在斷牆腳下的軍大衣。
有一會兒她覺得很奇怪的是,這情景她怎麼一點也不感到奇怪。
她知道,對着牆豁口的機槍是“傑格佳廖夫”型的;知道繳獲的“瓦爾德”式手槍彈夾裡裝八顆子彈,知道這種手槍發射力強,但準确性差;知道堆在角落裡的大衣是死者留下的,知道死者都埋得不深,因為焦土氣味中混雜着一種她已經聞慣了的氣味。
昨天夜裡交給她的報話機跟她在科特盧班岡腳下使用的報話機差不多,接收刻度盤一樣,開關也一樣。
她想起她在野外的時候,眼睛盯着電流表上蒙了塵土的玻璃,不住地撩着從船型軍帽裡溜出來的頭發。
誰也不和她說話,這樓房裡的狂暴而可怕的生活似乎跟她無關。
但是在一個白頭發的
天啊,還有什麼疑問,他的一生垮了,日暮途窮了……當然,主要的不是葉尼娅看到他在物質方面毫無辦法。
她不在乎這個。
她是一個純潔的人。
她不愛他啦!不走運的人、垮台的人是不會有人愛的。
一個不榮耀的人。
是的,是的,他已經被打入另冊……再說,她純潔是純潔,物質條件對她也不是毫無意義的。
比如,她就不會嫁給一個窮藝術家,哪怕她把他亂塗的畫也看做天才的作品…… 克雷莫夫有許多這一類的想法可以對這位黃眼睛上校說說,但他隻能在心裡贊同這一點,嘴上不能苟同。
“您怎麼啦,上校同志,您把事情簡單化了。
戰前也不光是要看大叔有幾頭牛。
挑選幹部也不是單憑業務能力。
” 戰争不讓他們談論戰前的事情。
轟隆一聲爆炸的巨響,從硝煙與灰塵中冒出一名神情焦急的大尉。
師部接到團裡打來的電話,德國坦克朝該團團部開了火,德國步兵緊跟在坦克後面沖進了重炮營指揮人員所在的石砌樓房;指揮人員據守二樓,和德國人展開搏鬥。
坦克燒着了旁邊一座木頭樓房,伏爾加河上吹來的大風吹得火苗朝團長恰莫夫的指揮所直撲,恰莫夫和團部的人都嗆得喘不上氣,決定轉移指揮所。
但是,在炮火下,在對準了恰莫夫團的一挺挺重機槍的火力控制下,在大白天轉移指揮所是很難的。
這一切同時發生在該師的防禦地段上。
有的請示對策,有的請求炮火支援,有的請求準許轉移,有的在報告戰況,有的要了解情況。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所有的人隻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都在操心生與死的問題。
等到多少安靜下來,薩夫拉索夫向克雷莫夫問道: “政委同志,趁師長和政委上司令部還沒有回來,咱們是不是先吃飯?” 他不遵守師長和政委定的規矩,照樣喝酒。
所以他要單獨吃飯。
“古爾季耶夫是很好的戰将,”有些醉意的薩夫拉索夫說,“他有文化,忠實可靠,但有一點很糟:他是一個可怕的苦行僧!辦起修道院來啦。
可是我見了姑娘就饞得要命,像蜘蛛一樣,粘住就不放,我就喜歡這種事兒。
在古爾季耶夫面前,連個笑話都别想說。
不過,跟他在一起配合作戰,總的說還是很合拍子的。
可是政委就很不喜歡我,雖然論天性他這個修道士跟我差不多。
您以為,斯大林格勒使我老了嗎?那是我這些朋友們老了。
我在這兒卻相反,倒是過好。
” “我也是政委這種類型的呀。
”克雷莫夫說。
薩夫拉索夫搖了搖頭。
“你又是,又不是。
問題不在于這酒,而是在于這個……” 他先用手指頭敲了敲酒瓶,然後又敲了敲自己的額頭。
師長和政委從崔可夫的指揮所回來的時候,他們已經吃完了飯。
“有什麼新情況嗎?”古爾季耶夫打量了一下桌子,又快又嚴厲地問道。
“咱們的聯絡科長受傷了,德國人沖進來跟若盧傑夫打起來,恰莫夫和米哈廖夫的樓房被打着了火。
恰莫夫被煙嗆得夠受,不過總的說,沒什麼特殊情況。
”薩夫拉索夫回答說。
斯維林望着薩夫拉索夫喝得通紅的臉,拉長了聲音很親熱地說: “上校同志,咱們喝吧,再喝點。
” 五十八 師長向團長别廖茲金少校詢問“6—1”号樓房的情況:是不是最好把人從裡面撤出來? 别廖茲金建議師長不要把人撤出,雖然樓房有被包圍的危險。
樓房裡有對岸炮兵部隊的觀測點,可以提供有關敵人的重要情況。
樓房裡還有一個工兵排,可以阻止敵人坦克的運動。
敵人在消滅這個據點以前,未必會發動總攻,他們的活動規律是大家都清楚的。
隻要能得到一定的支援,“6—1”号樓房可以支持很久,就可以打亂德國人的部署。
因為聯絡人員隻能在夜間難得的時刻到達被困的大樓,電話線又一直無法修複,所以最好派一名無線電報話員過去。
師長同意别廖茲金的意見。
夜裡政治指導員索什金帶領一組士兵進入“6—1”号樓房,給樓房守衛者帶去幾箱子彈和手榴彈。
同時,索什金還将一位報話員姑娘和從聯絡點弄來的一部報話機帶到了“6—1”号樓房。
政治指導員天快亮時返回團部,說守衛隊隊長拒絕寫書面彙報,他還說:“我們沒工夫搞這些亂七八糟的文字玩意兒,我們要報吿就向德國佬報告。
” “反正他們那兒一切都跟别處不一樣,”索什金說,“大家都怕這個格列科夫,他跟他們稱兄道弟,橫七豎八地躺在一起,他也在他們中間,他們稱他‘你’,喊他的小名。
團長同志,那不是一個排的軍人,是一群烏合之衆。
” 别廖茲金搖着頭問道: “拒絕寫彙報?這個粗野漢子!” 後來,團政委皮沃瓦羅夫談起一些指揮員的遊擊作風。
别廖茲金心平氣和地說: “遊擊作風怎麼啦?有主動性,有獨立性,很好。
我有時候就在幻想:頂好我也落進包圍圈裡,暫時擺脫一下這些煩瑣的公文遊戲。
” “恰好,現在又要玩公文遊戲了,”皮沃瓦羅夫說,“您要寫一份詳細的報告,我去交給師政委。
” 師部裡把索什金報告的問題當做一件嚴肅的事情來對待。
師長吩咐皮沃瓦羅夫搞一份有關“6—1”号樓情況的詳細報告,并且要扭轉格列科夫的思想。
師政委馬上向集團軍軍委委員和政治部主任彙報了這個政治思想上的嚴重問題。
對索什金報告的問題,集團軍司令部比師裡看得更為嚴重。
師政委得到指示,要立即把被困的樓房裡的問題抓一抓。
擔任集團軍政治部主任的旅級政委向擔任前總政治部主任的師級政委寫了緊急報告。
報話員姑娘卡佳·文格羅娃夜裡進入“6—1”号樓。
早晨,她來見這座樓的頭頭兒格列科夫。
格列科夫一面聽這個有點兒駝背的姑娘的報告,一面凝視着她那慌亂、膽怯,同時又帶有嘲笑神氣的眼睛。
她的嘴很大,嘴唇的血色很淡。
格列科夫等了好幾秒鐘,沒有回答她的問題:“我可以走嗎?” 在這幾秒鐘裡,在他的頭腦裡出現了一些與軍事無關的想法:“真的,很漂亮……腿也很好看……她還怕呢……看樣子,是個嬌生慣養的姑娘。
她有多大,頂多十八歲。
我的小夥子們可别跟她亂搞……” 在格列科夫頭腦裡閃過的這些念頭,到末了忽然變成這樣的想法:“在這兒誰說了算,誰在這兒鬧得德國佬暈頭轉向?”然後他回答她的問話: “姑娘,您上哪兒去?就陪着您的報話機好啦。
咱們有辦法。
” 他用手指頭敲着報話機,側眼看了看天上,德國轟炸機在天上吼叫着。
“您是莫斯科來的吧,姑娘?”他問道。
“是的。
”她回答說。
“您請坐,我們這兒很随便,不講究。
” 姑娘朝一旁走去,碎磚塊在她的靴子下面咯吱咯吱響着,陽光照在機槍筒上,照在格列科夫繳來的黑黑的手槍上。
她蹲下來,看着堆在斷牆腳下的軍大衣。
有一會兒她覺得很奇怪的是,這情景她怎麼一點也不感到奇怪。
她知道,對着牆豁口的機槍是“傑格佳廖夫”型的;知道繳獲的“瓦爾德”式手槍彈夾裡裝八顆子彈,知道這種手槍發射力強,但準确性差;知道堆在角落裡的大衣是死者留下的,知道死者都埋得不深,因為焦土氣味中混雜着一種她已經聞慣了的氣味。
昨天夜裡交給她的報話機跟她在科特盧班岡腳下使用的報話機差不多,接收刻度盤一樣,開關也一樣。
她想起她在野外的時候,眼睛盯着電流表上蒙了塵土的玻璃,不住地撩着從船型軍帽裡溜出來的頭發。
誰也不和她說話,這樓房裡的狂暴而可怕的生活似乎跟她無關。
但是在一個白頭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