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10)
關燈
小
中
大
的猛獸,達維德就光着腳踩着五鬥櫃拉開的抽屜跨過去,鑽到媽媽被窩裡。
有一次他發高燒,反反複複做着同一個夢:他躺在海邊沙灘上,小指頭般細小的海浪沖得他的身體癢癢的。
忽然在天邊冒起一座藍藍的、無聲無息的水山,水山越來越高大,并且飛快地朝他沖來。
達維德躺在熱乎乎的沙灘上,藍黑色的水山朝他壓過來。
這比狼和紅狗更可怕。
早晨,媽媽去上班。
他走到黑黑的樓梯上,往一個蟹肉罐頭空盒子裡倒一碗牛奶,有一隻尾巴細長、鼻子灰白、眼睛流淚的讨飯的貓是知道來喝的。
有一天,鄰居家一位大嬸說,天亮時候來了幾個人,帶着一個小箱子,把讨人嫌的讨飯貓弄到研究所去了。
“我上哪兒去找那個研究所?這根本做不到嘛,你忘掉那隻倒黴的貓吧,”媽媽看着他那懇求的眼神說,“你以後在人世上怎麼過呀?心腸不能這樣軟。
” 媽媽想把他送進兒童夏令營,他哭,央求不去,絕望地揚着手臂叫道: “我可以去外婆家,就是不去那個營!” 他媽媽帶着他到烏克蘭找外婆,他在火車裡幾乎什麼也不吃:在人前吃熟雞蛋,或者撕開浸油的包裝紙吃肉餅,他覺得很不好意思。
媽媽陪達維德在外婆家裡住了五天,就準備回去上班。
他跟媽媽分别的時候,沒流眼淚,隻是使勁兒摟住媽媽的脖子,媽媽說: “傻孩子,摟得我喘不上氣來啦。
這兒有這麼多便宜的草莓,過兩個月我再來接你回去。
” 外婆羅莎家門口就有一個公共汽車站,這一條線的公共汽車是從城裡開往皮革工廠的。
去世的外公原是一位崩得分子,是一個有名的人物,過去住在巴黎。
外婆因此受到尊敬,也因此常常失去工作。
從開着的窗戶裡可以聽到無線電廣播:“基輔廣播電台開始播音……” 白天大街上空空蕩蕩,有時制革專科學校的男女學生們從大街上走過,隔着街互相叫喊:“别拉,你考及格了嗎?”“雅什卡,你來複習馬克思主義!”這時候大街上才熱鬧起來。
傍晚時候,皮革廠工人們,商店店員們,還有市廣播站修理工索洛卡紛紛回家。
外婆在一家門診所基層工會工作。
外婆不在家,達維德也不覺得寂寞。
外婆家旁邊,有一處沒有主兒的老果園,蘋果樹已經老得不結蘋果,老山羊在裡面吃草,帶記号的母雞在裡面打食兒,螞蟻不聲不響地在小草上爬。
城裡的鳥兒烏鴉和麻雀在果園裡鬧鬧嚷嚷,十分得意,達維德叫不出名字的一些田野的鳥兒飛進果園裡,感到十分膽怯,就像羞澀的鄉下姑娘。
他聽到了很多新詞兒:gletchik,dikt,kalyuzha,ryazhenka,ryaska,puzhalo,lyadache,koshenya。
[52]他聽出這些詞兒和他聽慣了的母語又一樣又不一樣。
他聽到了猶太話。
他感到驚訝的是,媽媽和外婆當着他的面也說起猶太話。
他從來沒有聽到媽媽說過這種他不懂的話。
外婆帶他走親戚,來到她的胖外甥女列維卡·布赫曼家。
達維德看到屋裡有很多編織的白色窗簾,十分吃驚。
身穿制服、腳蹬皮靴的國家銀行會計愛德華·伊薩科維奇·布赫曼走了進來。
“哈伊姆,”列維卡說,“這是咱們從莫斯科來的客人,拉娅的孩子。
”又轉身對達維德說:“來,見見愛德華姨父。
” 達維德向這位會計主任問道: “愛德華姨父,為什麼列維卡姨媽管您叫哈伊姆?” “哦,這問題有意思,”愛德華說,“難道你不知道,在英國哈伊姆就是愛德華?” 過了一會兒,有一隻貓在門上亂抓起來,等到貓終于把門抓開,就看到屋裡有一個小姑娘無精打采地坐在瓦罐上。
禮拜天達維德跟着外婆到市場上去。
他在路上看到的有披黑頭巾的老奶奶,有睡眼惺忪、愁眉苦臉的女列車員,有帶藍提包或紅提包的神氣活現的當地領導人的夫人,有穿高筒靴的農村婦女。
一些乞讨的猶太人用氣勢洶洶的粗大嗓門兒叫喊着,似乎别人對他們施舍不是出于憐憫,而是由于害怕。
在石子鋪的馬路上奔馳着集體農莊的噸半貨車,裝着一袋袋的土豆或麥麸,一籠籠的母雞,母雞在汽車颠簸的時候咕咕亂叫,就像一群病弱不堪的老奶奶。
最使他注意、使他難受和害怕的是肉貨攤。
達維德看到,有人從大車上拖下宰好的黃牛,那死牛半張着蒼白的嘴唇,脖子上那彎彎的白毛沾滿了血。
外婆買了一隻很嫩的花母雞,提着雞腿,雞腿用白布條子捆着。
達維德在旁邊走,
有一次他發高燒,反反複複做着同一個夢:他躺在海邊沙灘上,小指頭般細小的海浪沖得他的身體癢癢的。
忽然在天邊冒起一座藍藍的、無聲無息的水山,水山越來越高大,并且飛快地朝他沖來。
達維德躺在熱乎乎的沙灘上,藍黑色的水山朝他壓過來。
這比狼和紅狗更可怕。
早晨,媽媽去上班。
他走到黑黑的樓梯上,往一個蟹肉罐頭空盒子裡倒一碗牛奶,有一隻尾巴細長、鼻子灰白、眼睛流淚的讨飯的貓是知道來喝的。
有一天,鄰居家一位大嬸說,天亮時候來了幾個人,帶着一個小箱子,把讨人嫌的讨飯貓弄到研究所去了。
“我上哪兒去找那個研究所?這根本做不到嘛,你忘掉那隻倒黴的貓吧,”媽媽看着他那懇求的眼神說,“你以後在人世上怎麼過呀?心腸不能這樣軟。
” 媽媽想把他送進兒童夏令營,他哭,央求不去,絕望地揚着手臂叫道: “我可以去外婆家,就是不去那個營!” 他媽媽帶着他到烏克蘭找外婆,他在火車裡幾乎什麼也不吃:在人前吃熟雞蛋,或者撕開浸油的包裝紙吃肉餅,他覺得很不好意思。
媽媽陪達維德在外婆家裡住了五天,就準備回去上班。
他跟媽媽分别的時候,沒流眼淚,隻是使勁兒摟住媽媽的脖子,媽媽說: “傻孩子,摟得我喘不上氣來啦。
這兒有這麼多便宜的草莓,過兩個月我再來接你回去。
” 外婆羅莎家門口就有一個公共汽車站,這一條線的公共汽車是從城裡開往皮革工廠的。
去世的外公原是一位崩得分子,是一個有名的人物,過去住在巴黎。
外婆因此受到尊敬,也因此常常失去工作。
從開着的窗戶裡可以聽到無線電廣播:“基輔廣播電台開始播音……” 白天大街上空空蕩蕩,有時制革專科學校的男女學生們從大街上走過,隔着街互相叫喊:“别拉,你考及格了嗎?”“雅什卡,你來複習馬克思主義!”這時候大街上才熱鬧起來。
傍晚時候,皮革廠工人們,商店店員們,還有市廣播站修理工索洛卡紛紛回家。
外婆在一家門診所基層工會工作。
外婆不在家,達維德也不覺得寂寞。
外婆家旁邊,有一處沒有主兒的老果園,蘋果樹已經老得不結蘋果,老山羊在裡面吃草,帶記号的母雞在裡面打食兒,螞蟻不聲不響地在小草上爬。
城裡的鳥兒烏鴉和麻雀在果園裡鬧鬧嚷嚷,十分得意,達維德叫不出名字的一些田野的鳥兒飛進果園裡,感到十分膽怯,就像羞澀的鄉下姑娘。
他聽到了很多新詞兒:gletchik,dikt,kalyuzha,ryazhenka,ryaska,puzhalo,lyadache,koshenya。
[52]他聽出這些詞兒和他聽慣了的母語又一樣又不一樣。
他聽到了猶太話。
他感到驚訝的是,媽媽和外婆當着他的面也說起猶太話。
他從來沒有聽到媽媽說過這種他不懂的話。
外婆帶他走親戚,來到她的胖外甥女列維卡·布赫曼家。
達維德看到屋裡有很多編織的白色窗簾,十分吃驚。
身穿制服、腳蹬皮靴的國家銀行會計愛德華·伊薩科維奇·布赫曼走了進來。
“哈伊姆,”列維卡說,“這是咱們從莫斯科來的客人,拉娅的孩子。
”又轉身對達維德說:“來,見見愛德華姨父。
” 達維德向這位會計主任問道: “愛德華姨父,為什麼列維卡姨媽管您叫哈伊姆?” “哦,這問題有意思,”愛德華說,“難道你不知道,在英國哈伊姆就是愛德華?” 過了一會兒,有一隻貓在門上亂抓起來,等到貓終于把門抓開,就看到屋裡有一個小姑娘無精打采地坐在瓦罐上。
禮拜天達維德跟着外婆到市場上去。
他在路上看到的有披黑頭巾的老奶奶,有睡眼惺忪、愁眉苦臉的女列車員,有帶藍提包或紅提包的神氣活現的當地領導人的夫人,有穿高筒靴的農村婦女。
一些乞讨的猶太人用氣勢洶洶的粗大嗓門兒叫喊着,似乎别人對他們施舍不是出于憐憫,而是由于害怕。
在石子鋪的馬路上奔馳着集體農莊的噸半貨車,裝着一袋袋的土豆或麥麸,一籠籠的母雞,母雞在汽車颠簸的時候咕咕亂叫,就像一群病弱不堪的老奶奶。
最使他注意、使他難受和害怕的是肉貨攤。
達維德看到,有人從大車上拖下宰好的黃牛,那死牛半張着蒼白的嘴唇,脖子上那彎彎的白毛沾滿了血。
外婆買了一隻很嫩的花母雞,提着雞腿,雞腿用白布條子捆着。
達維德在旁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