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7)
關燈
小
中
大
樣安葬死者,問他是不是合葬,給死者穿什麼服裝,在墳地上是否緻悼詞的時候,他還是因為棺材木料太差而感到羞愧。
他感到不好意思,還因為他在出來之前曾跑到軍需倉庫一個朋友那裡去,喝了一小罐加水的藥用酒精,還就着大蔥吃了一塊面包。
使他感到難為情的,是汽車裡充滿了他呼出來的酒氣和大蔥氣味,可是,不論他多麼難為情,不呼吸是不行的。
他愁眉苦臉地望着挂在司機前面的反光鏡。
在這四四方方的小鏡子裡映照出司機那一雙帶笑的、使司務長感到慚愧的眼睛。
“司務長,你喝醉啦!”司機那一雙年輕而快活的眼睛不客氣地說。
所有的人在犧牲了兒子的母親面前都感到羞愧,而且,不論人類曆史多麼長久,想對她說明自己無愧,都是徒然的。
三十二 勞動營的士兵們正從卡車上往下卸棺材。
他們不聲不響,不慌不忙,可以看出他們幹這種活兒已經熟練和習慣了。
一個人站在車鬥裡,把棺材推到邊沿上,另一個人用肩膀接住,往外一拖,又一個人不聲不響地走過來,用肩膀接住棺材的另一邊。
他們咯吱咯吱地踩着上了凍的土地,把棺材擡到寬大的合葬墳裡,貼着墳坑的邊放好,又回到卡車跟前。
等到卸空了的卡車回城裡去了,士兵們便在墓穴旁的棺材上坐下來,拿出一疊廢紙和一丁點兒煙絲卷煙卷兒。
“今天好像空閑些。
”一個士兵說着,用裝配得很好的打火家什打起火來—細繩的火絨塞在銅彈殼裡,火石嵌在裡面。
這個士兵把火絨搖了兩下,就冒出煙來。
“司務長說,今天就一汽車,再沒有了。
”另一名士兵說着,噴了一大口煙,抽起煙卷兒。
“那咱們可以封墳啦。
” “過一會兒當然好些,他還要拿名單來,要檢查。
”另一名沒抽煙的士兵說着,從口袋裡掏出一塊面包,打了打灰,又輕輕吹了吹,便吃起來。
“你跟司務長說說,讓他給咱們發鐵釺。
這地凍了好幾尺厚,明天還要挖新墳,像這樣的地用鐵鍬能挖得動嗎?” 剛才在打火的那一名士兵,用手叭叭拍了兩下,把木頭煙嘴裡的煙灰拍出來,又輕輕地拿煙嘴在棺材蓋上敲了敲。
三個人都沒有說話,好像在聽什麼。
什麼聲音也沒有。
“聽說,要給勞動營發幹糧了,是真的嗎?”吃面包的士兵說。
他把嗓音放得很低,為的是不打攪棺材裡的死者,知道他們對這些話不感興趣。
另一個抽煙的士兵把煙灰從長長的蘆葦煙嘴裡吹出來,又對着亮光朝煙嘴裡看了看,搖了搖頭。
還是沒有什麼聲音。
“今天天氣不壞,就是有風。
” “聽,汽車來了,這一下子咱們要幹到中午了。
” “不對,這不是咱們的大汽車,是小汽車。
” 從小汽車裡走出他們熟悉的司務長,接着出來的是一位戴頭巾的婦女。
他們朝鐵欄杆那邊走去,在上個星期之前都是在那裡埋死人,後來因為已經沒有地方,就不在那裡挖墳了。
“埋葬軍人,沒有一個人送葬,”一名士兵說,“在和平時期,你要知道,一口棺材,後面上百人捧着鮮花。
” “也有人哭這個人的。
”一名士兵用厚厚的長圓形指甲很有禮貌地敲了敲棺材闆,指甲因為幹活兒磨得像海邊石子一樣光溜。
“隻不過那些眼淚咱們看不到……瞧,司務長一個人來了。
” 他們又抽起煙來,這一次三個人都抽了。
司務長走到他們跟前,和善地說: “同志們,咱們都抽煙,誰又替咱們幹活兒呢?” 他們一聲不響吐出三個煙團兒,接着,剛才打火的那個士兵說: “你也抽一口吧,聽,咱們的卡車又來了。
我從馬達聲能聽出來。
” 三十三 柳德米拉走到一個墳包前面,念了念寫在膠合闆上的兒子的姓名和軍銜。
她清楚地感覺到,在頭巾下面的她的頭發動了起來,不知是誰的冰冷的手指頭在撥弄她的頭發。
左邊,右邊,直到欄杆邊,全是灰灰的墳包,沒有青草,沒有鮮花,隻有插在墳土裡的一根根木杆。
木杆頂上釘着膠合闆,上面寫着一個人的姓名。
膠合闆有許多,密密麻麻,全都是一個樣子,很像田野裡長得很茂盛的莊稼。
她現在終于找到了托裡亞。
有多少次,她拼命猜想,他在哪兒,在幹什麼,想什麼,他是倚着戰壕的土壁打瞌睡,還是在路上走,是不是一隻手端着茶缸、另一隻手拿着糖塊喝茶,是不是冒着槍林彈雨在田野上奔跑……她很希望跟他在一起,他需要有媽媽—她可以給他斟茶,對他說:“再吃塊面包吧。
”她給他脫鞋,給他洗磨出泡的腳,給他脖子上圍圍巾……每次他走了,她都無法找到他。
現在她終于找到了托裡亞,可是他已經不需要她了。
稍遠處可以看到革命前的一些墳墓,墳前還有大理石十字架。
那些十字架就像是一群誰也不要、跟誰也沒有關系的老頭子—有些歪倒在一旁,有些軟弱無力地靠在樹上。
天空好像是真空的,好像有人把空氣抽光了,頭頂之上,空
他感到不好意思,還因為他在出來之前曾跑到軍需倉庫一個朋友那裡去,喝了一小罐加水的藥用酒精,還就着大蔥吃了一塊面包。
使他感到難為情的,是汽車裡充滿了他呼出來的酒氣和大蔥氣味,可是,不論他多麼難為情,不呼吸是不行的。
他愁眉苦臉地望着挂在司機前面的反光鏡。
在這四四方方的小鏡子裡映照出司機那一雙帶笑的、使司務長感到慚愧的眼睛。
“司務長,你喝醉啦!”司機那一雙年輕而快活的眼睛不客氣地說。
所有的人在犧牲了兒子的母親面前都感到羞愧,而且,不論人類曆史多麼長久,想對她說明自己無愧,都是徒然的。
三十二 勞動營的士兵們正從卡車上往下卸棺材。
他們不聲不響,不慌不忙,可以看出他們幹這種活兒已經熟練和習慣了。
一個人站在車鬥裡,把棺材推到邊沿上,另一個人用肩膀接住,往外一拖,又一個人不聲不響地走過來,用肩膀接住棺材的另一邊。
他們咯吱咯吱地踩着上了凍的土地,把棺材擡到寬大的合葬墳裡,貼着墳坑的邊放好,又回到卡車跟前。
等到卸空了的卡車回城裡去了,士兵們便在墓穴旁的棺材上坐下來,拿出一疊廢紙和一丁點兒煙絲卷煙卷兒。
“今天好像空閑些。
”一個士兵說着,用裝配得很好的打火家什打起火來—細繩的火絨塞在銅彈殼裡,火石嵌在裡面。
這個士兵把火絨搖了兩下,就冒出煙來。
“司務長說,今天就一汽車,再沒有了。
”另一名士兵說着,噴了一大口煙,抽起煙卷兒。
“那咱們可以封墳啦。
” “過一會兒當然好些,他還要拿名單來,要檢查。
”另一名沒抽煙的士兵說着,從口袋裡掏出一塊面包,打了打灰,又輕輕吹了吹,便吃起來。
“你跟司務長說說,讓他給咱們發鐵釺。
這地凍了好幾尺厚,明天還要挖新墳,像這樣的地用鐵鍬能挖得動嗎?” 剛才在打火的那一名士兵,用手叭叭拍了兩下,把木頭煙嘴裡的煙灰拍出來,又輕輕地拿煙嘴在棺材蓋上敲了敲。
三個人都沒有說話,好像在聽什麼。
什麼聲音也沒有。
“聽說,要給勞動營發幹糧了,是真的嗎?”吃面包的士兵說。
他把嗓音放得很低,為的是不打攪棺材裡的死者,知道他們對這些話不感興趣。
另一個抽煙的士兵把煙灰從長長的蘆葦煙嘴裡吹出來,又對着亮光朝煙嘴裡看了看,搖了搖頭。
還是沒有什麼聲音。
“今天天氣不壞,就是有風。
” “聽,汽車來了,這一下子咱們要幹到中午了。
” “不對,這不是咱們的大汽車,是小汽車。
” 從小汽車裡走出他們熟悉的司務長,接着出來的是一位戴頭巾的婦女。
他們朝鐵欄杆那邊走去,在上個星期之前都是在那裡埋死人,後來因為已經沒有地方,就不在那裡挖墳了。
“埋葬軍人,沒有一個人送葬,”一名士兵說,“在和平時期,你要知道,一口棺材,後面上百人捧着鮮花。
” “也有人哭這個人的。
”一名士兵用厚厚的長圓形指甲很有禮貌地敲了敲棺材闆,指甲因為幹活兒磨得像海邊石子一樣光溜。
“隻不過那些眼淚咱們看不到……瞧,司務長一個人來了。
” 他們又抽起煙來,這一次三個人都抽了。
司務長走到他們跟前,和善地說: “同志們,咱們都抽煙,誰又替咱們幹活兒呢?” 他們一聲不響吐出三個煙團兒,接着,剛才打火的那個士兵說: “你也抽一口吧,聽,咱們的卡車又來了。
我從馬達聲能聽出來。
” 三十三 柳德米拉走到一個墳包前面,念了念寫在膠合闆上的兒子的姓名和軍銜。
她清楚地感覺到,在頭巾下面的她的頭發動了起來,不知是誰的冰冷的手指頭在撥弄她的頭發。
左邊,右邊,直到欄杆邊,全是灰灰的墳包,沒有青草,沒有鮮花,隻有插在墳土裡的一根根木杆。
木杆頂上釘着膠合闆,上面寫着一個人的姓名。
膠合闆有許多,密密麻麻,全都是一個樣子,很像田野裡長得很茂盛的莊稼。
她現在終于找到了托裡亞。
有多少次,她拼命猜想,他在哪兒,在幹什麼,想什麼,他是倚着戰壕的土壁打瞌睡,還是在路上走,是不是一隻手端着茶缸、另一隻手拿着糖塊喝茶,是不是冒着槍林彈雨在田野上奔跑……她很希望跟他在一起,他需要有媽媽—她可以給他斟茶,對他說:“再吃塊面包吧。
”她給他脫鞋,給他洗磨出泡的腳,給他脖子上圍圍巾……每次他走了,她都無法找到他。
現在她終于找到了托裡亞,可是他已經不需要她了。
稍遠處可以看到革命前的一些墳墓,墳前還有大理石十字架。
那些十字架就像是一群誰也不要、跟誰也沒有關系的老頭子—有些歪倒在一旁,有些軟弱無力地靠在樹上。
天空好像是真空的,好像有人把空氣抽光了,頭頂之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