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6)
關燈
小
中
大
,他現在不能喝水,又告訴他,手術十分成功,完全可以複原。
她問他感覺如何,他回答說,背部和腰側都不怎麼疼痛。
她又試了試他的脈搏,往他的嘴上和額頭上敷了濕毛巾。
這時候衛生員麥德維傑夫走進病房,說外科主任普拉托諾夫醫生打電話找護士捷連季耶娃。
捷連季耶娃來到值班室裡,拿起話筒,向普拉托諾夫彙報說,病人已經醒了,就一個經過大手術的病人來說,情況完全正常。
護士捷連季耶娃要求派人接替她,她要上市軍委會去,因為給她丈夫的領款證的地址寫錯了。
普拉托諾夫答應讓她去,但叫她繼續觀察一會兒,等會兒普拉托諾夫親自來接替她。
護士捷連季耶娃回到病房。
病人依然躺着未動,還是她離開時那個樣子,但臉上的痛苦表情不那麼強烈了:嘴角擡上去了,臉色平靜,似乎在笑。
看樣子,一直很痛苦的表情使托裡亞的臉顯得蒼老,現在這一副笑臉使護士捷連季耶娃感到吃驚:那瘦小的臉,那蒼白而飽滿、微微撅起的嘴唇,沒有一絲皺紋的高高的額頭,似乎不是屬于一個成年人,甚至也不屬于一個大孩子,而是屬于一個小孩子的。
她問他感覺如何,他沒有回答,看樣子,是睡着了。
捷連季耶娃又看了看他臉上的氣色,有點兒不放心。
她抓起他的手,沒有摸到脈搏,手隻是多少有一點兒熱乎,這是勉強能感覺到的餘熱,就好比前一天生的爐子,早已熄滅,但到早晨還保留着一點兒微熱。
盡管護士捷連季耶娃一直生活在城市裡,可是她跪了下來,為了不驚動活着的人,輕輕地、像農村婦女那樣哭号起來:“我們的親人呀,最最心愛的人呀,你怎麼就走了呀?” 三十 軍醫院裡已經知道沙波什尼科夫中尉的母親來了。
接待死者母親的是軍醫院政委、營級政委希曼斯基。
他是一個漂亮男子,聽口音可以知道他是波蘭出生的。
他皺着眉頭等待柳德米拉到來,他以為她必然要流淚,也許還會昏過去。
他用舌頭舔着剛長出來的胡子,為死去的中尉、為死者的母親難過,并且因此也生起中尉和他媽媽的氣:如果每一個死去的尉官的媽媽都需要接待,神經怎麼能受得了呀? 希曼斯基請柳德米拉坐下,在開始談話之前,先遞給她一杯水。
于是她說: “謝謝您,我不渴。
” 她聽他談了手術前會診的情形(這位政委認為沒必要說有一人曾經反對做手術),談了這次手術的困難,談了這次手術進行得很好;又說,醫生們認為,對于沙波什尼科夫中尉這樣的重傷,應該做這種手術。
他說,沙波什尼科夫死于心髒麻痹,經過三級軍醫鮑爾德廖夫病理解剖,得出結論:這次突然變化,醫生是無法預測,也無法排除的。
接着政委又說到,軍醫院來的病人成百上千,可是很少有人像沙波什尼科夫中尉這樣受到醫護人員喜愛。
他又自覺,又文雅,又有禮貌,總是不好意思提什麼要求,怕麻煩醫護人員。
希曼斯基說,一個做媽媽的,養育出這樣一個忠誠無私地把生命獻給祖國的兒子,應當感到自豪。
然後,希曼斯基問她,對醫院領導有沒有什麼要求。
柳德米拉說,占用政委不少時間,請多原諒,接着她從小包裡抽出一張紙,念起自己的要求。
她要求把兒子的埋葬地點告訴她。
政委一聲不響地點了點頭,并在小本子上記下來。
她希望和麥捷爾醫生談一談。
政委說,麥捷爾醫生聽說她來了,也很想和她見見面。
她要求見見護士捷連季耶娃。
政委點點頭,又在小本子上記了一下。
她要求把兒子的遺物給她,作為紀念。
政委又記了記。
然後她要求把她給兒子帶來的禮物轉送給别的傷員,接着就把兩罐鲱魚罐頭和一包糖果放到桌子上。
她的眼睛和政委的眼睛相遇。
政委的眼睛遇到她那藍藍的大眼睛的光芒,不由得眯縫起來。
希曼斯基請柳德米拉第二天上午九點半到醫院來,她所有的要求都不成問題。
政委看了看已經關上的門,看了看柳德米拉要求轉送其他傷員的禮物,他摸了摸自己手上的脈搏,沒有找到脈搏,就把手一揮,喝起水來,這水便是開始談話前請柳德米拉喝的那一杯。
她問他感覺如何,他回答說,背部和腰側都不怎麼疼痛。
她又試了試他的脈搏,往他的嘴上和額頭上敷了濕毛巾。
這時候衛生員麥德維傑夫走進病房,說外科主任普拉托諾夫醫生打電話找護士捷連季耶娃。
捷連季耶娃來到值班室裡,拿起話筒,向普拉托諾夫彙報說,病人已經醒了,就一個經過大手術的病人來說,情況完全正常。
護士捷連季耶娃要求派人接替她,她要上市軍委會去,因為給她丈夫的領款證的地址寫錯了。
普拉托諾夫答應讓她去,但叫她繼續觀察一會兒,等會兒普拉托諾夫親自來接替她。
護士捷連季耶娃回到病房。
病人依然躺着未動,還是她離開時那個樣子,但臉上的痛苦表情不那麼強烈了:嘴角擡上去了,臉色平靜,似乎在笑。
看樣子,一直很痛苦的表情使托裡亞的臉顯得蒼老,現在這一副笑臉使護士捷連季耶娃感到吃驚:那瘦小的臉,那蒼白而飽滿、微微撅起的嘴唇,沒有一絲皺紋的高高的額頭,似乎不是屬于一個成年人,甚至也不屬于一個大孩子,而是屬于一個小孩子的。
她問他感覺如何,他沒有回答,看樣子,是睡着了。
捷連季耶娃又看了看他臉上的氣色,有點兒不放心。
她抓起他的手,沒有摸到脈搏,手隻是多少有一點兒熱乎,這是勉強能感覺到的餘熱,就好比前一天生的爐子,早已熄滅,但到早晨還保留着一點兒微熱。
盡管護士捷連季耶娃一直生活在城市裡,可是她跪了下來,為了不驚動活着的人,輕輕地、像農村婦女那樣哭号起來:“我們的親人呀,最最心愛的人呀,你怎麼就走了呀?” 三十 軍醫院裡已經知道沙波什尼科夫中尉的母親來了。
接待死者母親的是軍醫院政委、營級政委希曼斯基。
他是一個漂亮男子,聽口音可以知道他是波蘭出生的。
他皺着眉頭等待柳德米拉到來,他以為她必然要流淚,也許還會昏過去。
他用舌頭舔着剛長出來的胡子,為死去的中尉、為死者的母親難過,并且因此也生起中尉和他媽媽的氣:如果每一個死去的尉官的媽媽都需要接待,神經怎麼能受得了呀? 希曼斯基請柳德米拉坐下,在開始談話之前,先遞給她一杯水。
于是她說: “謝謝您,我不渴。
” 她聽他談了手術前會診的情形(這位政委認為沒必要說有一人曾經反對做手術),談了這次手術的困難,談了這次手術進行得很好;又說,醫生們認為,對于沙波什尼科夫中尉這樣的重傷,應該做這種手術。
他說,沙波什尼科夫死于心髒麻痹,經過三級軍醫鮑爾德廖夫病理解剖,得出結論:這次突然變化,醫生是無法預測,也無法排除的。
接着政委又說到,軍醫院來的病人成百上千,可是很少有人像沙波什尼科夫中尉這樣受到醫護人員喜愛。
他又自覺,又文雅,又有禮貌,總是不好意思提什麼要求,怕麻煩醫護人員。
希曼斯基說,一個做媽媽的,養育出這樣一個忠誠無私地把生命獻給祖國的兒子,應當感到自豪。
然後,希曼斯基問她,對醫院領導有沒有什麼要求。
柳德米拉說,占用政委不少時間,請多原諒,接着她從小包裡抽出一張紙,念起自己的要求。
她要求把兒子的埋葬地點告訴她。
政委一聲不響地點了點頭,并在小本子上記下來。
她希望和麥捷爾醫生談一談。
政委說,麥捷爾醫生聽說她來了,也很想和她見見面。
她要求見見護士捷連季耶娃。
政委點點頭,又在小本子上記了一下。
她要求把兒子的遺物給她,作為紀念。
政委又記了記。
然後她要求把她給兒子帶來的禮物轉送給别的傷員,接着就把兩罐鲱魚罐頭和一包糖果放到桌子上。
她的眼睛和政委的眼睛相遇。
政委的眼睛遇到她那藍藍的大眼睛的光芒,不由得眯縫起來。
希曼斯基請柳德米拉第二天上午九點半到醫院來,她所有的要求都不成問題。
政委看了看已經關上的門,看了看柳德米拉要求轉送其他傷員的禮物,他摸了摸自己手上的脈搏,沒有找到脈搏,就把手一揮,喝起水來,這水便是開始談話前請柳德米拉喝的那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