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4)
關燈
小
中
大
沒有談,她也什麼都沒有問。
十七 維克托覺得十九世紀中期物理學家的想法太天真,亥姆霍茲[16]的觀點太天真,他把物理學的任務歸結為研究僅僅由于距離不同而産生的吸力和推力。
力場是物質的靈魂!能源波與物質微粒的聯系與統一……光粒度……是光滴簇射還是閃電式波? 量子理論提出以新的定律(即概率定律)代替有關物理個體的一些定律;這是一些特殊統計學的定律,這種統計學抛棄個體概念,隻承認總體。
維克托覺得十九世紀的物理學家很像是一些染了胡子、身穿硬領硬袖口服裝、聚集在台球桌周圍的人。
這些好深思的男子手拿尺子和懷表,皺着濃濃的眉毛,在計算速度與加速度,測量活躍在綠絨世界空間中的有彈性的小球的質量。
但是,用金屬棒測量好的空間、用精密的懷表測定的時間忽然開始變異、拉長和收縮。
空間與時間的穩定,不是科學的可靠基礎,而是禁锢科學的牢獄。
嚴厲審判的時刻來臨了,幾千年來的真理被宣判為迷誤。
真理就像在蠶繭裡一樣,在由來已久的偏見、謬誤和失誤中沉睡了許多世紀。
世界已是非歐幾裡得時代,世界的幾何特點已經是用質量及其速度來表示了。
世界一旦被愛因斯坦從絕對時間與空間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科學就以空前的高速度發展起來。
兩股潮流:一股潮流是探索宇宙,另一股潮流是深入探索原子核的奧秘,這兩股潮流各自朝前奔馳,而彼此又不失去聯系,雖然一股潮流在秒差距世界中奔跑,另一股則以毫微米為計算單位。
物理學家對原子核的研究越深入,越能明白星體發光的規律。
在遙遠星系的光譜中觀察到紅移現象,才産生了宇宙在無垠的空間漸漸擴散的概念。
但是,隻要認定空間是有限的、透鏡狀的,而且被速度和質量所扭曲,就可以設想是銀河系之外的空間本身在擴張。
維克托毫不懷疑:世界上沒有人比科學家幸福……有時候,比如早晨上班的路上,在晚上散步時,或者今天夜裡這樣思考自己的論文的時候,他充滿了幸福、甯靜、欣喜的感覺。
使銀河系充滿微弱的星光的力量,是在氫變為氦的過程中釋放出來的…… 戰前兩年,兩個年輕的德國人用中子分裂了重原子核,蘇聯物理學家在自己的研究中用另外的辦法得到了相似的結果,忽然體會到十萬年前穴居的人類第一次生起火堆時的心情…… 不用說,在二十世紀,物理學決定着主要方向……就像在一九四二年,斯大林格勒已成為世界大戰各條戰線中的主攻方向。
但是,在維克托·施特魯姆身後,緊緊跟随着他的是懷疑、煎熬和不信。
十八 維佳[17],我相信我的信能到你手裡,雖然我在戰線這邊,在圍了鐵蒺藜的猶太人隔離區裡。
你的回信我是永遠收不到的,我要死了。
我希望你能知道我最後一些日子的情形,帶着這種希望我會更輕松地離開人世。
維佳呀,真正了解人是很難的……七月七日,德國人進了城。
在市公園裡,無線電在廣播最新的消息,我給病人看完病以後從門診部出來,站下來聽一聽,女播音員在用烏克蘭語播送一篇評論戰事的文章。
我聽到遠處的槍聲,接着就有一些人從公園裡跑過去,我便朝家裡走去,感到驚訝不解,為什麼我沒有聽到空襲警報笛聲。
我忽然看到一輛坦克,并且有人喊:‘德國佬打進來啦!’ 我說:“别制造慌亂!”前一天我還去找過市蘇維埃秘書,問他什麼時候撤離,他生氣地說:“這事兒還早得很,我們連名冊還沒造呢。
”總而言之,是德國人來了。
整個夜裡,鄰居們互相串來串去,最安靜的是我和小孩子們。
我打定主意:大家怎樣,我就怎樣。
起初我很害怕,知道我再也見不到你了,多麼想再看你一眼,吻吻你那額頭和眼睛,可是後來我想,你在安全的地方,這是幸運。
天快亮的時候,我睡着了。
等我醒來,感到非常苦惱。
我在自己的屋裡,在自己的被窩裡,可是感到自己猶如身在異國,孤孤單單,舉目無親。
在蘇維埃政權年代裡我忘記了自己是猶太人,這天早晨,又使我想了起來。
德國人站在汽車上到處大喊大叫:“打倒猶太佬!” 接着,有些鄰居也叫我想起這一點。
門房的老婆站在我窗前對一位女鄰居說:“謝天謝地,這一下猶太佬完啦。
”這是怎麼回事兒呀?她的兒子娶的還是猶太女人,這個老奶奶常常去看兒子,還對我誇過她的孫子呢。
還有一個女鄰居,是個寡婦,有一個六歲的女兒阿列娜,一雙很美的藍眼睛,過去我在給你的信裡提到過的;她來到我這裡,對我說:‘安娜·謝苗諾芙娜,請您把東西搬出去,今天晚上我搬到你屋裡來。
’‘好,我搬到你屋裡去。
’‘不,您搬到廚房後面那個小貯藏室裡去。
’ 我沒有同意。
那個小貯藏室既沒有窗戶,又沒有爐子。
我上門診所去了。
等我回來,一看:我的房門被砸開了,東西被扔到小貯藏室裡。
女鄰居對我說:“我把沙發床留在我這兒了,反正您的新房間放不下。
” 很奇怪,她還是職業學校畢業的,她去世的丈夫是一位會計,是一個很好、很老實的人。
她說:“您是黑人口了。
”那口氣好像是在說:這對她是有利的。
可是她的阿列娜整個晚上都坐在我這兒,我給她講故事。
這是我的新居,她不肯回去睡覺,是媽媽把她抱走的。
後來,我們的診所又開了,我和另一位猶太醫生被解職了。
我要求付給我本月的工資,可是新的所長對我說:“您在蘇維埃政權下幹的,讓斯大林付給您工資吧,您可以寫信到莫斯科向他要去。
”護士瑪露霞摟住我,小聲哭起來:“天啊,您怎麼辦呀,你們怎麼辦呀。
”特卡喬夫大夫也握了握我的手。
我不知道,是幸災樂禍,還是憐憫一個要死的渾身癞皮的老貓,那目光使人受不了。
沒想到我會有這一天。
有很多人使我吃驚。
不光是沒有知識、沒有文化、得罪過的人。
就像一位退休的七十五歲的老教師,過去常常問起你,要我轉達他的問候,說你是“我們的光榮”。
可是在這些可恨的日子裡,他一見到我就轉過臉去,連招呼也不打了。
後來有人告訴我,他在警備司令部召開的大會上說:“空氣清潔了,沒有大蒜氣味了。
”他幹嗎要這樣,這些話有損他的聲譽。
在那次大會上,有多少人在诽謗猶太人啊……不過,維佳,你自然會想到,不是所有的人都去參加那次大會。
很多人沒有去。
你要知道,在我的印象中,從沙皇時代起,反猶太主義是跟“米哈伊爾天使長同盟”的克瓦斯愛國主義聯系着的。
在這兒我看到,那些叫喊把猶太人趕出俄羅斯的人,在德國人面前低聲下氣,奴顔婢膝,随時準備以三十個德國銀币的代價把俄羅斯賣掉。
郊區有些壞人來搶房子,搶衣服被褥;當年霍亂暴動時有些人殺死醫生,大概就是這樣的。
有一些沒骨氣的人,對一切壞事都唯唯稱是,生怕有人懷疑他們反對當局。
朋友們不斷跑來報告消息,他們的眼睛像瘋子的眼睛,人好像在迷迷糊糊的說胡話的狀态中。
出現了一句很奇怪的常用語:“轉藏東西。
”似乎藏在鄰居家要保險些。
我覺得轉藏東西就像做遊戲。
很快就貼出勒令猶太人搬遷的通告。
隻準許帶十五公斤的東西。
牆上到處張貼着黃色的通告:“一九四一年七月十五日下午六時以前,所有居民必須遷往老城區。
”不搬遷者,格殺勿論。
于是,維佳,我也準備搬遷了。
我帶了一個枕頭、幾件衣服、你送給我的一個碗、一把調羹、一把小刀、兩個碟子。
一個人不也夠了嗎?我又帶了幾樣醫療器械。
帶了你的信和一些照片,有去世的媽媽和達維德舅舅的照片,還有你和爸爸睡在一起的那張照片,帶了普希金選集、都德的《磨坊書簡》、莫泊桑的《一生》、一本小字典,還帶了一本契诃夫的小說集,裡面有《沒意思的故事》和《黑衣教士》這兩篇,這樣,我的籃子就裝滿了。
在這屋頂下,我給你寫過多少信,夜晚在這裡哭過多少回呀,現在我可以對你說說我的孤單了。
我向房子告别,向小園告别,在樹下坐了幾分鐘,又向鄰居告别。
有些人實在奇怪。
兩個女鄰居就當着我的面争論起誰要我的椅子,誰要我的書桌,等我跟她們告别,兩個人都哭了起來。
我懇求巴桑柯家的人,如果戰後你來打聽我的情況,請他們對你說詳細一點兒,他們也答應了。
最使我感動的是看家狗托比克,最後一個晚上它跟我特别親熱。
以後你要是來了,好好喂喂它,感謝它對我這樣一個老婆子的親熱情誼。
等我收拾好了,就想:我怎麼能把網籃提到老城呢?這時候,我的病人舒金來了。
他平時愁眉苦臉,我之前覺得他是一個硬心腸的人。
他幫我提東西,給了我三百盧布,并說每星期要給我送一次面包。
他在印刷廠工作,因為眼病沒有讓他上前線。
戰前他在我那裡看過病。
以前如果有人要我說說哪些人心腸好,富有同情心,我會說出幾十個名字,可是說不到他。
你要知道,維佳,他來過以後,我才又感到自己是一個人,就是說,拿我當人待的不光是看院子的狗呢。
他對我說,市印刷廠裡正在印通令:禁止猶太人在人行道上走;猶太人必須在胸前佩戴六角星黃色标記;猶太人不得乘車乘船,不能到澡堂洗澡,不能上醫院、電影院
十七 維克托覺得十九世紀中期物理學家的想法太天真,亥姆霍茲[16]的觀點太天真,他把物理學的任務歸結為研究僅僅由于距離不同而産生的吸力和推力。
力場是物質的靈魂!能源波與物質微粒的聯系與統一……光粒度……是光滴簇射還是閃電式波? 量子理論提出以新的定律(即概率定律)代替有關物理個體的一些定律;這是一些特殊統計學的定律,這種統計學抛棄個體概念,隻承認總體。
維克托覺得十九世紀的物理學家很像是一些染了胡子、身穿硬領硬袖口服裝、聚集在台球桌周圍的人。
這些好深思的男子手拿尺子和懷表,皺着濃濃的眉毛,在計算速度與加速度,測量活躍在綠絨世界空間中的有彈性的小球的質量。
但是,用金屬棒測量好的空間、用精密的懷表測定的時間忽然開始變異、拉長和收縮。
空間與時間的穩定,不是科學的可靠基礎,而是禁锢科學的牢獄。
嚴厲審判的時刻來臨了,幾千年來的真理被宣判為迷誤。
真理就像在蠶繭裡一樣,在由來已久的偏見、謬誤和失誤中沉睡了許多世紀。
世界已是非歐幾裡得時代,世界的幾何特點已經是用質量及其速度來表示了。
世界一旦被愛因斯坦從絕對時間與空間的桎梏中解放出來,科學就以空前的高速度發展起來。
兩股潮流:一股潮流是探索宇宙,另一股潮流是深入探索原子核的奧秘,這兩股潮流各自朝前奔馳,而彼此又不失去聯系,雖然一股潮流在秒差距世界中奔跑,另一股則以毫微米為計算單位。
物理學家對原子核的研究越深入,越能明白星體發光的規律。
在遙遠星系的光譜中觀察到紅移現象,才産生了宇宙在無垠的空間漸漸擴散的概念。
但是,隻要認定空間是有限的、透鏡狀的,而且被速度和質量所扭曲,就可以設想是銀河系之外的空間本身在擴張。
維克托毫不懷疑:世界上沒有人比科學家幸福……有時候,比如早晨上班的路上,在晚上散步時,或者今天夜裡這樣思考自己的論文的時候,他充滿了幸福、甯靜、欣喜的感覺。
使銀河系充滿微弱的星光的力量,是在氫變為氦的過程中釋放出來的…… 戰前兩年,兩個年輕的德國人用中子分裂了重原子核,蘇聯物理學家在自己的研究中用另外的辦法得到了相似的結果,忽然體會到十萬年前穴居的人類第一次生起火堆時的心情…… 不用說,在二十世紀,物理學決定着主要方向……就像在一九四二年,斯大林格勒已成為世界大戰各條戰線中的主攻方向。
但是,在維克托·施特魯姆身後,緊緊跟随着他的是懷疑、煎熬和不信。
十八 維佳[17],我相信我的信能到你手裡,雖然我在戰線這邊,在圍了鐵蒺藜的猶太人隔離區裡。
你的回信我是永遠收不到的,我要死了。
我希望你能知道我最後一些日子的情形,帶着這種希望我會更輕松地離開人世。
維佳呀,真正了解人是很難的……七月七日,德國人進了城。
在市公園裡,無線電在廣播最新的消息,我給病人看完病以後從門診部出來,站下來聽一聽,女播音員在用烏克蘭語播送一篇評論戰事的文章。
我聽到遠處的槍聲,接着就有一些人從公園裡跑過去,我便朝家裡走去,感到驚訝不解,為什麼我沒有聽到空襲警報笛聲。
我忽然看到一輛坦克,并且有人喊:‘德國佬打進來啦!’ 我說:“别制造慌亂!”前一天我還去找過市蘇維埃秘書,問他什麼時候撤離,他生氣地說:“這事兒還早得很,我們連名冊還沒造呢。
”總而言之,是德國人來了。
整個夜裡,鄰居們互相串來串去,最安靜的是我和小孩子們。
我打定主意:大家怎樣,我就怎樣。
起初我很害怕,知道我再也見不到你了,多麼想再看你一眼,吻吻你那額頭和眼睛,可是後來我想,你在安全的地方,這是幸運。
天快亮的時候,我睡着了。
等我醒來,感到非常苦惱。
我在自己的屋裡,在自己的被窩裡,可是感到自己猶如身在異國,孤孤單單,舉目無親。
在蘇維埃政權年代裡我忘記了自己是猶太人,這天早晨,又使我想了起來。
德國人站在汽車上到處大喊大叫:“打倒猶太佬!” 接着,有些鄰居也叫我想起這一點。
門房的老婆站在我窗前對一位女鄰居說:“謝天謝地,這一下猶太佬完啦。
”這是怎麼回事兒呀?她的兒子娶的還是猶太女人,這個老奶奶常常去看兒子,還對我誇過她的孫子呢。
還有一個女鄰居,是個寡婦,有一個六歲的女兒阿列娜,一雙很美的藍眼睛,過去我在給你的信裡提到過的;她來到我這裡,對我說:‘安娜·謝苗諾芙娜,請您把東西搬出去,今天晚上我搬到你屋裡來。
’‘好,我搬到你屋裡去。
’‘不,您搬到廚房後面那個小貯藏室裡去。
’ 我沒有同意。
那個小貯藏室既沒有窗戶,又沒有爐子。
我上門診所去了。
等我回來,一看:我的房門被砸開了,東西被扔到小貯藏室裡。
女鄰居對我說:“我把沙發床留在我這兒了,反正您的新房間放不下。
” 很奇怪,她還是職業學校畢業的,她去世的丈夫是一位會計,是一個很好、很老實的人。
她說:“您是黑人口了。
”那口氣好像是在說:這對她是有利的。
可是她的阿列娜整個晚上都坐在我這兒,我給她講故事。
這是我的新居,她不肯回去睡覺,是媽媽把她抱走的。
後來,我們的診所又開了,我和另一位猶太醫生被解職了。
我要求付給我本月的工資,可是新的所長對我說:“您在蘇維埃政權下幹的,讓斯大林付給您工資吧,您可以寫信到莫斯科向他要去。
”護士瑪露霞摟住我,小聲哭起來:“天啊,您怎麼辦呀,你們怎麼辦呀。
”特卡喬夫大夫也握了握我的手。
我不知道,是幸災樂禍,還是憐憫一個要死的渾身癞皮的老貓,那目光使人受不了。
沒想到我會有這一天。
有很多人使我吃驚。
不光是沒有知識、沒有文化、得罪過的人。
就像一位退休的七十五歲的老教師,過去常常問起你,要我轉達他的問候,說你是“我們的光榮”。
可是在這些可恨的日子裡,他一見到我就轉過臉去,連招呼也不打了。
後來有人告訴我,他在警備司令部召開的大會上說:“空氣清潔了,沒有大蒜氣味了。
”他幹嗎要這樣,這些話有損他的聲譽。
在那次大會上,有多少人在诽謗猶太人啊……不過,維佳,你自然會想到,不是所有的人都去參加那次大會。
很多人沒有去。
你要知道,在我的印象中,從沙皇時代起,反猶太主義是跟“米哈伊爾天使長同盟”的克瓦斯愛國主義聯系着的。
在這兒我看到,那些叫喊把猶太人趕出俄羅斯的人,在德國人面前低聲下氣,奴顔婢膝,随時準備以三十個德國銀币的代價把俄羅斯賣掉。
郊區有些壞人來搶房子,搶衣服被褥;當年霍亂暴動時有些人殺死醫生,大概就是這樣的。
有一些沒骨氣的人,對一切壞事都唯唯稱是,生怕有人懷疑他們反對當局。
朋友們不斷跑來報告消息,他們的眼睛像瘋子的眼睛,人好像在迷迷糊糊的說胡話的狀态中。
出現了一句很奇怪的常用語:“轉藏東西。
”似乎藏在鄰居家要保險些。
我覺得轉藏東西就像做遊戲。
很快就貼出勒令猶太人搬遷的通告。
隻準許帶十五公斤的東西。
牆上到處張貼着黃色的通告:“一九四一年七月十五日下午六時以前,所有居民必須遷往老城區。
”不搬遷者,格殺勿論。
于是,維佳,我也準備搬遷了。
我帶了一個枕頭、幾件衣服、你送給我的一個碗、一把調羹、一把小刀、兩個碟子。
一個人不也夠了嗎?我又帶了幾樣醫療器械。
帶了你的信和一些照片,有去世的媽媽和達維德舅舅的照片,還有你和爸爸睡在一起的那張照片,帶了普希金選集、都德的《磨坊書簡》、莫泊桑的《一生》、一本小字典,還帶了一本契诃夫的小說集,裡面有《沒意思的故事》和《黑衣教士》這兩篇,這樣,我的籃子就裝滿了。
在這屋頂下,我給你寫過多少信,夜晚在這裡哭過多少回呀,現在我可以對你說說我的孤單了。
我向房子告别,向小園告别,在樹下坐了幾分鐘,又向鄰居告别。
有些人實在奇怪。
兩個女鄰居就當着我的面争論起誰要我的椅子,誰要我的書桌,等我跟她們告别,兩個人都哭了起來。
我懇求巴桑柯家的人,如果戰後你來打聽我的情況,請他們對你說詳細一點兒,他們也答應了。
最使我感動的是看家狗托比克,最後一個晚上它跟我特别親熱。
以後你要是來了,好好喂喂它,感謝它對我這樣一個老婆子的親熱情誼。
等我收拾好了,就想:我怎麼能把網籃提到老城呢?這時候,我的病人舒金來了。
他平時愁眉苦臉,我之前覺得他是一個硬心腸的人。
他幫我提東西,給了我三百盧布,并說每星期要給我送一次面包。
他在印刷廠工作,因為眼病沒有讓他上前線。
戰前他在我那裡看過病。
以前如果有人要我說說哪些人心腸好,富有同情心,我會說出幾十個名字,可是說不到他。
你要知道,維佳,他來過以後,我才又感到自己是一個人,就是說,拿我當人待的不光是看院子的狗呢。
他對我說,市印刷廠裡正在印通令:禁止猶太人在人行道上走;猶太人必須在胸前佩戴六角星黃色标記;猶太人不得乘車乘船,不能到澡堂洗澡,不能上醫院、電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