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關燈
格羅斯曼通過作品中人物的言語和思想發表了極其深刻、極其樸素的見解。

    是的,極其深刻,又極其樸素、極其簡單。

    譯者原來以為,深刻總是高深、深奧、複雜的同義語,是樸素、簡單的反義詞。

    譯過這部作品之後,才懂得了:原來最深刻的道理也就是最樸素、最簡單的道理。

    比如,一個國家與政黨是不是進步的,要看是否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是否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的自由。

    這個道理多麼樸素、多麼簡單! 格羅斯曼本來就是一位有膽有識的作家。

    斯大林去世,蘇共二十大以後,蘇聯知識界思想漸漸得到解放,格羅斯曼,則是走在思想解放運動的最前列。

    因此寫作第二部時的思想深度又與寫作第一部時大不相同。

    第二部中雖然有些人物仍是第一部中的人物,但事實上已經是另一部作品了。

     作品以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為中軸,以沙波什尼科夫一家的活動為主線,描繪出從前線到後方、從戰前到戰後、從城市到鄉村、從高層到基層、從莫斯科到柏林、從希特勒的集中營到斯大林的勞改營……的廣闊社會生活畫面。

    正因為作家有敏銳的目光、無所畏懼的膽量和深厚的功力,他所描繪的畫卷是真實的。

    評論者稱《風雨人生》是當代的《戰争與和平》,就是說,和托爾斯泰的《戰争與和平》一樣,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幅真實的當代社會生活畫卷。

     作者運用的是傳統的手法。

    用真正的現實主義精神和現實主義手法寫出的作品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真正的現實主義是有強大的生命力的。

    那些粉飾苦難現實的作品不是現實主義的作品。

     當人民處在苦難中的時候,特别需要作家的真誠和勇氣! 格羅斯曼和廣大人民一起經曆了集體化時期,經曆了1937年的所謂肅反運動,經曆了偉大的衛國戰争,眼見廣大人民用鮮血換得勝利之後,依然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作家灑着眼淚書寫曆史事實,探索苦難根源。

     我和老友冀剛合作翻譯了《日瓦戈醫生》,現在我又翻譯了《風雨人生》。

    這是兩部最著名的反思作品。

    但我覺得,這兩部作品有很大的不同。

    帕斯捷爾納克是真誠的,是有良心的作家,但他寫作《日瓦戈醫生》,隻是一種歎息和悲傷,談不到反思。

    格羅斯曼則不僅有真誠和良知,而且更有勇氣,更有認識的勇氣、面對現實的勇氣。

    他寫作《風雨人生》,不僅旨在創作真實的社會生活畫卷,而且旨在進行深沉的反思。

    在所有的反思作品中,《風雨人生》是最應該稱作反思作品的。

     格羅斯曼的觀點并非今日蘇共領導的觀點。

    而《風雨人生》今天能夠在蘇聯出版,任憑評論界和廣大讀者評說、贊譽,這說明今天蘇共領導的開明。

    如果一個政黨是真心實意為人民服務的,而不是實際的法西斯獨裁者的話,是不應該壓制不同意見的。

    人民的天下,人民可以對任何問題進行随意的探讨,這是理所當然的事。

    這也許是鑒别人民政府與獨裁政府的主要标志之一。

     我一生譯過不少蘇聯作品,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兩部,一部是《靜靜的頓河》,另一部便是這部作品了。

    這部作品并無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但處處扣人心弦。

     親愛的讀者,讀讀這部作品吧!它使人清醒,使人覺悟,使人知道自己是一個人,使人知道怎樣做一個人! 力 岡 1989年6月10日于安徽師大 [1]格羅斯曼畢業于莫斯科大學,化學專業。

    —編者注 [2]本書1991年版譯名為《風雨人生》,譯者序中保留。

    —編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