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蛾之愛

關燈
,他們都會沒事的。

    大家庭對其中每個人而言都是祝福。

    我發現了這一點。

    ” 漢尼-梅維絲看着她,很驚訝。

    “你覺得我們很好相處?” “誰,你們家嗎?我覺得融入你們家很難,真的。

    ” 她輕笑了幾聲。

    “我和喬爾婚後,他一直這麼說來着:‘去參加懷德納家的聚會,就像跑了一趟中國。

    ’怎麼會這樣的?我們也沒什麼特别的啊。

    ” “我覺得每個家庭都有這事。

    對我來說,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融入你們家尤其困難。

    我知道,他和我這麼快就交往起來,肯定讓大家很吃驚。

    ” “是這麼回事。

    他那會兒總是逮住機會就往列克星敦跑,一開始,我們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瑪麗·埃德娜很擔心,怕他去賭馬。

    直到有一個禮拜天,懷德納家聚在一起吃晚飯,我記得那次是朱厄爾和我為大家做飯,他就坐在那邊那把椅子上說:‘下個禮拜天,你們将要見到世界上最最聰明、頂頂漂亮的女人,她已經同意做我的妻子了。

    ’那時候,我們都驚得合不上下巴。

    ” “我也挺吃驚的。

    ”盧薩輕輕地說道,腦子一片空白,“現在,倒成這樣了。

    ”她擡頭瞥了眼漢尼-梅維絲,“我繼承了這片土地。

    我也很理解你們家裡人為什麼恨我。

    ” 漢尼-梅維絲看着她。

    那眼神,盧薩認得出來——就是葬禮上那迷惘、無助的,藍色睫毛底下的眼神。

    她當時說,我也不知道沒了他,該怎麼辦。

    我們都和你一樣不知所措。

     “我們沒恨你。

    ”她說。

     盧薩搖了搖頭。

    “你們恨我繼承了這個農場。

    我知道的。

    我知道你們甚至找律師談過了。

    ” 漢尼-梅維絲看了看她,臉現憂色。

     “或者說有人恨我吧,”盧薩搪塞道,“我不知道是誰。

    ” 漢尼-梅維絲抽着煙,撫弄着塗了指甲油的指甲蓋邊緣,那兒和她的鞋子一樣紅,一樣閃閃發亮。

    “是瑪麗·埃德娜。

    ”她終于開了口,“我倒不覺得她認為你是個憂患。

    我們隻是想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你知道,在那之後。

    因為他沒留下任何遺囑。

    ” “你看,我不怪你們。

    我住在你們從小長大的這棟漂亮的老宅子裡,擁有你們家最好的土地,确實感覺像是從你們那兒把它偷走了似的。

    但我也不是沒有麻煩的。

    這座農場還背負着債務。

    我也沒料到我的人生會轉這麼大的彎。

    ” “沒人料到科爾會出事。

    ”她抽了會兒煙,任憑這個句子空懸在頭頂層層缭繞的藍色煙霧中。

    而後,她忽然問:“你想知道我的真實想法嗎?” “什麼?”盧薩心頭一驚。

     “爸爸很清楚他自己幹了什麼。

    他給女兒們各自留的那些地太少了,根本無法為生,他這也算是幫了我們。

    ” “你怎麼能那麼說?” “是實話!我們現在這樣更好。

    想想吧,我們中間到底有誰會願意待在這山上和這農場長相厮守?我們不想這樣,我和喬爾都不想——唉,他整天都是車,車,車。

    隻有那份工作才能讓他開心。

    我很不喜歡被綁在這兒。

    朱厄爾也不喜歡,她結婚成家、還沒生病的時候,就這樣想了。

    她比我們誰都更喜歡這宅子,但謝爾頓根本當不了農民。

    瑪麗·埃德娜和赫布有自己的奶牛場——現在過得還不錯,根本沒精力再管理一座農場。

    埃瑪琳和弗蘭克,我覺得他們現在有工作做,不用種田,就很開心。

    我都清楚。

    ” “洛伊絲和大裡奇呢?他們不還在種田。

    ” “大裡奇喜歡種田,那倒是真的。

    但他和你一樣,從沒想過要擁有這座農場。

    他是結了婚才過來的,和你一樣。

    ” “嗯,可洛伊絲就不想要嗎,他們還是能住在山上的。

    ” 漢尼-梅維絲像馬喘氣似的,從唇間吐出煙圈。

    “首先,洛伊絲不願意種番茄養活自己,她也不願意做罐頭。

    她最怕髒了。

    我覺得洛伊絲對這地方根本不在乎,千真萬确。

    她或許會裝腔作勢,顯得自己很在意。

    但我告訴你,要是她擁有了這農場,她就會把宅子推倒,建一座磚房,在院子裡擺滿塑料玩具鴨,再造一間能放三輛車的車庫。

    ” 這番場景在盧薩腦海裡一閃而過。

     “他們誰都不想要,真的。

    ”漢尼-梅維絲說得很懇切,“問題在于:他們隻是不想讓别人得到這地方。

    ” “你指的是我吧。

    ” “不,我指的不是你,親愛的。

    不過你看,我們都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一開始,我們以為你會離開,農場就會回到我們手上。

    現在看來你是想留下。

    那好,沒問題,你留下了。

    可……” 漢尼-梅維絲伸手拿了張紙巾,仔細擦了擦眼角,桌子上的白色紙球大軍又多了一個成員。

    盧薩看得出來,她接下來要說的話,不管是什麼,總之難于啟齒。

     “什麼?”她輕輕問道,心裡覺得害怕。

     “嗯,再過個幾年,你就會跟這裡的某個人結婚。

    這農場就歸那人了。

    ” 盧薩咬緊的牙縫裡蹦出幾個字:“真荒唐。

    ” “不,不荒唐。

    沒人說你不該再婚。

    你一定會的,那是順理成章。

    可農場就會給那人的孩子繼承。

    這裡就再也不是我們的老家宅了。

    不是懷德納家的了。

    ” 盧薩驚得目瞪口呆。

    她從沒想過是這個問題。

    “你們怎麼會這麼想?” “什麼這麼想?” “我不知道,你們竟然想得這麼多。

    我在這裡還會再嫁給哪個人?” “親愛的,親愛的,你還不到三十歲。

    我們都很愛科爾,但沒人認為你下半輩子就該為他守寡。

    ” 盧薩低頭看向茶水喝幹的茶杯杯底,一片白淨,沒有剩下的茶渣,沒有未來可以讀取。

    “我得好好想想這事,白天的時候。

    ”她說,“我現在不知道說什麼好。

    我真的沒想到。

    ” 漢尼-梅維絲歪過腦袋。

    “我不是存心讓你難受的。

    ” “不,你沒有。

    我之前覺得問題出在我自己身上。

    我沒意識到這問題——你說這應該叫什麼?傳宗接代。

    家族延續。

    ” “嗯,先這樣吧。

    ”她說着,雙手拍了拍桌子,“都已經大半夜了。

    今天我已經夠累的了。

    ” “我覺得已經是第二天了。

    ” “哎呀,都這麼晚了。

    我得回家喂貓了,我敢肯定喬爾會把這事兒忘得一幹二淨,然後我得再去朱厄爾家看看。

    ”她把桌上的紙巾球收攏,塞進自己包裡。

    盧薩不清楚這是否算是鄉下的習俗,離開時把自己的分泌物一并帶走。

    她們相對而立,愣怔了一瞬,終于互相抱了抱,準備告别。

     “請告訴朱厄爾,這兩個孩子,我很樂意再照顧一天。

    不管她需要什麼,任何事情、任何東西,盡管開口——我是認真的。

    你一個人也忙不過來。

    你也得休息休息。

    ” “我會的,親愛的。

    要是洛厄爾願意過來,我也會告訴洛伊絲帶他過來。

    謝謝你,親愛的。

    ” “叫我盧薩吧。

    ”盧薩說,“現在我也是你的妹妹了。

    你們是沒法甩掉我的,所以你們都直接叫我的名字吧。

    ” 已經走到過道裡的漢尼-梅維絲停下腳步,轉過身,撫着連衣裙的衣袖。

    她吞吞吐吐的,似乎有話要講。

    “我們都很害怕做錯事,所以都沒問……那是列克星敦的名字嗎?” 盧薩笑了起來。

    “是波蘭語的名字。

    其實就是伊麗莎白的簡稱。

    ” “哦,那好,我也想呢,應該是外國名。

    ” “這名字發音倒不難。

    ”盧薩緊接着問,“漢尼-梅維絲是什麼名字?” 漢尼-梅維絲笑了笑,搖搖頭。

    “是個怪名字,親愛的。

    真的挺怪的。

    爸爸是這兒土生土長的人,媽媽不認字。

    你怎麼想都行。

    ” 早晨,盧薩再一次被驚醒,又是車輪碾過車道石子路面的聲音。

    她從床上坐起身,看了看窗口的光亮,又看了一眼時鐘。

    她很晚才睡。

    不管來的人是誰,要是看見她這副模樣——十點鐘還穿着睡衣,在鄉下,這可是十惡不赦的大罪。

     但她緊接着又聽見關車門的聲音和輪胎緩緩滾動往山下駛遠的聲音。

    她聽見腳步聲連續而快速向宅子走來。

    隔壁房間也響起腳步聲,是光着腳踩在過道地毯上的悶悶的聲音,也是極快地,轉眼便已到樓下。

    盧薩站起身,悄悄地走入過道,但什麼都沒聽見。

    過了一會兒,傳來說話聲,有人在悄聲說話。

    她往欄杆下望去,臉龐一下變得滾燙,繼而冷靜下來。

    他們又來了,肩并肩緊挨着坐在倒數第二級台階上。

    是一個小男孩和一個大點的女孩,女孩摟着男孩的肩膀,仿佛在世界面前護着他。

    并不是她永生永世都會記得的那個小男孩,而年紀稍長的女孩也并非他的姐姐朱厄爾。

     不是朱厄爾和科爾。

    是克麗絲和洛厄爾。

     [1]美國人的迷信,認為打碎鏡子會導緻靈魂受損,之後的七年都會遭遇厄運。

     [2]指個體或群體僅對其同類或親屬表現出的利他行為。

     [3]莫裡茨·科内利斯·埃舍爾(1898-1972),荷蘭版畫藝術家,以其錯視藝術作品而知名。

     [4]1932年起,美國授予作戰負傷的軍人的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