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蛾之愛

關燈
尖銳雜音。

    她和克麗絲從那機器上跳下,頭暈目眩地站了一會兒,直到眼睛和耳朵逐漸适應了谷倉裡幽暗蒙塵的寂靜。

    克麗絲看着上行的台階,它們連接着上層谷倉的地闆,那裡有一扇可以往上掀開的活闆門。

    那台階更像是一架固定的折疊梯,而非樓梯,已逾百齡的木架結構在日日夜夜的消磨中歪扭變形,如今已沒有一個階面的角度能與地心引力垂直。

    這情形總會使盧薩想起埃舍爾[3]的一幅畫,那是一組螺旋上升的階梯,每一級台階似乎都在以不同的方向呈現“向上”。

    眼前這架舊階梯看上去極其危險,她從未登着它上去過,盡管要繞道很遠才能到達開在山坡上與地面平行的另一個入口。

     “我們能上去嗎?” “當然。

    ”盧薩強咽下一抹恐懼,“這主意不錯。

    反正我們得去上面的儲藏室,拿捕蟲網和收集罐。

    ” 那女孩抓住搖搖晃晃的、已然開裂的木頭,開始循着“向上”的目标,沿着這階梯往各個方向攀爬。

    盧薩隻好也戰戰兢兢地跟着爬了上去。

    活闆門很容易就掀開了。

    她們在塵埃中舉起胳膊、盡力伸長,好似小雞伸展羽翼一般,然後扒住洞口将身體拉了上去,進到谷倉的主室。

    呼吸之間,盧薩聞到了香味,那是一種隐隐約約的嗆鼻的汽油味兒,但更像是陳年煙草散發出的柔和的甜味。

    這地方的每一處裂縫裡,都栖息着幹枯的葉子碎裂而成的棕色塵屑,一百多年來,懷德納家的人們就是在這兒把煙草剝開、挂起,再打成捆。

     儲藏室原是玉米透風倉,設在這谷倉的一個角落裡,為了防止老鼠一類齧齒動物的破壞,特意在這籠子似的玉米倉的每一寸側欄、底欄和頂欄之外仔仔細細地釘了一層鐵絲網。

    盧薩拉開門闩,看見堆了一整倉的布滿灰塵的設備,便悲從中來。

    這兒的每樣東西,都曾在某個時刻被科爾親手觸碰過。

    他搬動過,儲存過,修理過它們。

    許多東西她都不知該如何使用:噴霧臂和拖拉機附件,擱闆上擺着的一長溜化學制劑。

    汽車零件。

    還有些奇怪的東西:古舊的油爐,雜七雜八的一堆馬具和騾具,都是拖拉機出現之前的用具了。

    一架空蕩蕩的鋼琴立在那兒,隻剩下一副木殼子,内裡空空如也。

    盧薩将自己的東西都收在這間倉室裡,卻從未真正環顧過四周的物什。

    在此之前,這地方也根本不屬于她。

    她捏住鼻子,竭力壓下了一個正讓淚水溢滿她眼眶的噴嚏。

    她必須将迎面而來的無論何種悲哀擋于門外,這孩子受不了任何的自哀自憐。

    更何況,她才十歲就被迫接受了這麼多悲傷,又何必給她再添一分?盧薩從鋼琴架和幾大捆捆紮繩之間的過道擠了過去,彎腰将一台老舊機器碩大鐵殼上的灰塵吹落。

     “不會吧。

    快看這個,克麗絲。

    ” “那是什麼?” “谷物碾磨機。

    是老款——看,還裝着布帶呢。

    ”她琢磨着這機器該怎麼組裝起來。

    “我覺得肯定要把它挂在某種轉軸上,才能提供動力。

    也許還需要套上騾子,讓它繞圈拉動。

    ” “幹啥?” “沒電啊。

    這東西得有一百來歲了。

    說不定,還是你曾曾祖父那代人留下的。

    ” 克麗絲嗤之以鼻,好像盧薩太遲鈍,跟不上她的思路:“我的意思是,它們是幹什麼用的?” “一台磨子。

    用來磨粉的。

    ” 克麗絲往機器底下一蹲,擡頭往裡瞅。

    “磨發嗎?” 她把“粉”發成了“發”,盧薩聽得一頭霧水。

     “哦,不,是面粉。

    你知道的,做面包用的。

    以前,這兒所有人都用自己種的小麥和玉米來做面包,剩餘的谷物還能喂牲口。

    現在他們都從南方合作社買進飼料,再去克羅格超市買那種在另一個州烘焙了運過來的難吃透頂的面包。

    ” “為什麼?” “因為他們現在種不起谷物了。

    大型農場賣的劣質谷物更便宜,要比自家小農場裡種出的優質谷物便宜很多。

    ” “為什麼?” 盧薩斜倚在一隻五十五加侖的大桶上,桶底塗着的防腐用的雜酚油已經凝固了。

    “咳,那有點難回答。

    我想是因為人要的東西太多了,就不講究質量了。

    而且,誰家的東西最多,規則就越對誰有利,農夫們隻得聽他們的。

    你知道他們是怎麼打彈珠的吧,誰得的彈珠最多,就能把什麼都赢過來。

    ” “不是的。

    ” “不是嗎?” “我不打彈珠。

    ” “那你玩什麼?” “玩掌上遊戲機。

    ”克麗絲已經跑開,東摸摸西摸摸,在灰塵上畫圈圈,往桌子底下東看西看。

    “這是什麼?” “熏蜂器。

    ” 孩子笑了。

    “把蜜蜂當煙抽?能抽嗨嗎?” 盧薩不曉得這孩子是怎麼知道什麼嗨不嗨的,但決定還是别表現得大驚小怪。

    “不是。

    其實是用它制造煙霧,把蜜蜂熏倒。

    等到蜜蜂被熏得暈暈乎乎,你就可以打開蜂箱頂蓋,偷走蜂蜜。

    ” “哦。

    ”克麗絲往後一靠,借助身後靠牆立放着的彈簧床墊向前回彈,“蜂蜜就從那兒來的?還有人去偷?” 這女孩竟連這都不知道,盧薩大為驚訝——也許她這一代的孩子都對此一無所知吧。

    “人們養蜜蜂就是為了取蜜。

    這兒的人以前都養過,這我敢肯定。

    看看這裡随處可見的壞掉的舊蜂箱就知道了。

    ” “現在蜂蜜都是裝在玻璃罐子裡的。

    ” “是啊,”盧薩同意道,“現在蜂蜜都是從阿根廷這些地方運來的。

    這跟我說的很遠地方的大農場取代這兒的小農場是一個道理,讓人難過,覺得不公平,怪糟心的。

    ”她往那台古老的谷物碾磨機的側臂上坐下去,機器稍稍挪動了一兩英寸,把盧薩吓了一跳。

    “不過,也沒有人在乎就是了。

    我以前住在城市裡,告訴你吧,城市裡的人并不覺得這是他們的問題。

    他們覺得食物都從超市來。

    而且一直如此、總會如此。

    ” 克麗絲繼續側着身子往彈簧床墊上彈來彈去。

    “我媽媽就在克羅格超市上班。

    她很不喜歡。

    ” “我知道。

    ”盧薩環顧四周,望着這個廢舊設備的遺骨場,滿心絕望,不單單——或者說并非特别——為了自己失去了丈夫,也為了人們曾經為自己耕種和創造的所有物質,現在他們都脫離了各自的食物生産鍊,成了寡婦。

     “她很不喜歡,因為那兒一直讓她累。

    他們不給她休息日。

    ” “我知道。

    總之是休息得不夠。

    ” “媽媽病了。

    ” “我知道。

    ” “我再也不能在洛伊絲姨媽家住了。

    洛厄爾可以,但我不能住了。

    你知道為什麼嗎?” “為什麼?” 克麗絲不再将身體往彈簧床上撞了。

    她小心地踩進一隻破開的捆紮繩紙箱裡,又從另一側開口走了出來。

     “為什麼,克麗絲?”盧薩又問了一遍。

     “她老是讓我穿傻了吧唧的裙子。

    都是珍妮弗和路易絲穿剩下的。

    ” “是嗎?這事兒我還從沒聽說過。

    ” “她說我必須穿那些衣服。

    它們都太醜了。

    ” “也許都過時了吧。

    珍妮弗和路易絲比你大太多了。

    ” 克麗絲聳了聳肩,确切地說是飛快地、很不樂意地抽動了一下。

    她在一隻拖拉機輪胎上坐了下來,将腳伸到裡面,背對着盧薩。

    “好蠢。

    ” “誰?” “那些裙子。

    ” “不過,故意把洛伊絲姨媽家的小擺設給打碎,可不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 “她讓我去浴室,等我想要穿衣服的時候,衣服卻被她拿走了。

    你知道她做了什麼嗎?用剪刀把我的燈芯絨褲子和格子襯衫全都剪壞,好讓我沒辦法穿回自己的衣服。

    ” 盧薩震驚不已。

    她盯着那孩子的後腦勺,感到自己悲傷的心正向這垂頭喪氣的小家夥敞開。

    這孩子稻草一樣的頭發支棱着,好似豪豬的棘刺。

    “我覺得這麼做很不好。

    ”盧薩終于說道,“沒人對我說過這事兒。

    那些都是你很喜歡的衣服,很有感情了,對嗎?我印象中往常就沒見你穿過其他衣服,就是那條燈芯絨褲子和那件襯衫。

    ” 克麗絲又聳了聳肩,沒吭聲。

     “那接下來呢?你還是不得不穿上一條裙子吧。

    ” 她搖了搖頭。

    “我光身子從那房子裡跑出來了。

    就穿了内褲。

    我跑進谷倉,躲了起來。

    ” “那祈禱之手小雕像又是怎麼回事?怎麼打碎的?” “我不知道。

    ” “就那樣打碎了,在你出門的時候?” 豪豬腦袋點了點頭。

     “我覺得那也挺公平。

    她的寶貝換你的寶貝。

    ” 盧薩看見那女孩腦後的頭發微微地動了動,是肌肉組織牽動了頭皮。

    猜得沒錯的話,她在笑。

     “我不是說這麼做有助于解決問題。

    ”盧薩更正道,“這樣反而使你和姨媽之間的關系變得緊張,你媽媽也不會好過。

    你現在最要考慮的就是媽媽。

    我這麼說,是因為我很理解你的憤怒。

    ” “我跟耶稣說好了,要是我每天都穿那身衣服,他就會讓媽媽好起來。

    現在,衣服都被洛伊絲姨媽剪碎,扔進了垃圾袋,媽媽也要死了。

    ” “這樣想并不代表就會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