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蛾之愛

關燈


    赫布姨父每天都會給我們一加侖。

    我們家喝奶,但主要是我喝。

    ” “嗯,挺好的。

    我不像你,我不是喝牛奶長大的。

    ”盧薩擠完奶了。

    她打開拴牛欄,松開系在奶牛腦袋上的套架,小心翼翼地讓它往後退去。

    溫柔的老澤西奶牛慢悠悠地走到關小牛犢子的廄欄旁,盧薩放它進去,使勁拍了下它寬闊的側腹,算是再見。

    眼中又有眼淚湧上來了,她覺得實在難為情。

     “嗯,媽媽說你是個……人物。

    ” “她認為我是個人物嗎?不錯。

    ”盧薩撣了撣牛仔褲,把草屑從髒兮兮的白色工作襯衫下擺抖落,工作襯衫一直拖到了她的膝蓋處。

    這是科爾的一件襯衫,她拿來套在一件曾經覺得很好看的鏽色天鵝絨T恤外。

     “不是,我的意思是,國籍。

    ” “我知道你是這意思。

    裡奇,每個人都有國籍。

    ” “我沒有。

    我就是美國人。

    ” “那就是你把邦聯旗子插在卡車保險杠上的原因?因為邦聯曾經想要滅掉美國政府,你知道。

    ”[2] “那我就是個美國南方人。

    你是什麼?” “問得好。

    我覺得應該是波蘭-阿拉伯-美國人。

    ” “哈。

    你看上去不像。

    ” “不像嗎?那你覺得我看上去像什麼?”她站到燈光下,抱着胳膊,倚着拴牛欄的欄闆。

    空氣頗為潮濕,她的頭發卷曲而蓬松,在刺眼的燈光下,使她的臉龐四周泛起了一圈草莓金色的光暈。

    小小的白色蛾子撲棱着翅膀,正繞着頭頂的燈泡一個勁兒地打旋。

    裡奇彬彬有禮地端詳着她。

     “你看上去像個白人。

    ”他說。

     “我媽媽的父母是巴勒斯坦人,我爸爸的父母是波蘭猶太人。

    我是你家的一個異類,可就算這樣,我還是不願理會别人怎麼說,依舊把自己曬黑。

    這就說明,裡奇,不能隻看一眼封面就認定一本書好不好。

    ” “我聽媽媽和瑪麗·埃德娜姨媽說起過,說你是另一種基督徒。

    ” “我能想象她們是怎麼說的。

    ”她抄起平頭鏟,要去打掃擠奶間的地面,但裡奇從她手裡拿過了鏟子,撞到她的肩膀時,說了聲對不起。

    她完全不知道該怎麼看待這些鄉下孩子——粗魯又禮貌,融合得妙不可言。

    他将糞便刨攏成一小堆,然後每次一鏟,把糞便運到門外,倒在土堆上。

     “是在說你壞話,盧薩舅媽。

    ”他在黑暗中說了這句話,讓她心頭一震。

    已經很久沒人這麼大聲地叫出她的名字了。

    準确地說已經有二十八天了。

    這個家裡沒人這麼稱呼過她。

    裡奇貓腰回到了明亮的擠奶間。

    “她們也就說過這麼一次,說要是你和科爾舅舅有孩子,會怎麼樣。

    那時他還沒……” “他已經死了。

    那時候,在孩子這件事上,我們還可以有選擇。

    ” “是的。

    我覺得她們是在琢磨教堂那塊兒該怎麼辦。

    你知道的,這對科爾舅舅的孩子而言,應該挺為難。

    ” 她将平常用來擦洗澤西奶牛乳房的軟布和桶收拾在一起,把蓋子蓋在剛盛過奶水的不鏽鋼桶上。

    桶緣暖暖的。

     “就算我們是信仰上的混合家庭,對我而言也沒什麼為難。

    ”她說,“這麼說吧,我們都不算虔誠。

    我爸爸恨他的父親,在某種程度上算是背棄了自己的宗教。

    我也不是個好穆斯林,這一點是肯定的。

    如果我是,你就會見我這樣”——她在谷倉地窖裡慢慢地繞着圈走,尋找面東的方位——“轉過身,每天跪下來祈禱五次。

    ” “你要對着雞窩祈禱嗎?” “是面向麥加祈禱。

    ” “在哪兒,北卡羅來納嗎?” 她笑了。

    “在沙特阿拉伯。

    那裡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出生地,所以祈禱的時候應該朝着那個方向。

    還得先洗手。

    ” 裡奇樂了。

    “祈禱前還要洗手?” “聽着,你沒見識過什麼叫虔誠。

    酒和香煙是碰都不能碰的,女人要從頭包到腳,隻露出眼睛。

    ”她以手遮面,然後透過指縫往外窺視,“要是男人看見了女人的腳,或者隻是看到了她的體形,男人就會想入非非,明白了嗎?那全都是女人的錯。

    ” “啊,好嚴厲啊。

    我覺得瑪麗·埃德娜姨媽也很嚴厲。

    你信仰這些嗎?” “我看上去像是會信仰這些的人嗎?當然不信,我媽媽甚至從不戴面紗。

    外公外婆離開加沙的時候,就已經相當西化了。

    但我的幾個堂姐妹還戴面紗。

    ” “真的?” “真的。

    在美國,穆斯林隻需要戴頭巾、穿長雨衣。

    以前,在紐約,和媽媽那一支的親戚一起去清真寺時,我就會穿成那樣。

    ” 他瞪大眼睛。

    “你去過紐約?” 她心想,不知紐約在他的心目中究竟是什麼樣的地方。

    那想象與現實情況的差異,應該就和她那些住在布朗克斯區的表親對鄉間谷倉的想象一樣離譜吧。

    “去過無數次了。

    ”她說,“我父母都是從那兒來的。

    每逢家庭節日,我們總得想方設法回去。

    我覺得媽媽和爸爸之間在宗教上達成的協議,就是幹脆忽略那些罪過和懲罰,隻要慶祝節日就好。

    簡單講,就是舉辦宴會。

    ”盧薩微微一笑,想起了表親家的幾個兄弟,想起了他們的音樂,想起了大家在小院草坪上的椅子間肆無忌憚地跳舞,那是彼此恩愛、相互融入的節日。

    “我從小到大吃的可都是你能想到的最美味的東西。

    ” “哈。

    我還以為不信上帝的人大多都是在崇拜魔鬼之類的東西。

    ” “哇,裡奇!”她輕輕笑了起來,坐回到擠奶凳上,“你難道不覺得在這兩者之間還有很多種選擇嗎?” 他尴尬地聳了聳肩。

    “也許吧。

    ” 她是想借這話把男孩打發走,讓他轉身回家。

    可然後呢?等着科爾去給家裡人解釋她的想法?她的身子因沉甸甸的孤獨而倍感疼痛。

    沒人會幫她做這種事了。

    她十指交叉,把雙手夾在膝間,擡頭看着他。

    “你是指誰不信上帝?猶太人信上帝。

    穆斯林信上帝。

    說實話,我所認識的大多數猶太人和所有穆斯林思考上帝的時間都比你們這兒的人要多。

    他們上教堂時絕對不會聊什麼八卦。

    ” “可有各種各樣的上帝,對不?和我們的上帝不同,就不是真上帝。

    ” “不,就是你們的上帝。

    都是同一個上帝。

    他的正式名稱叫耶和華,三個教派都承認這一點。

    隻是在哪個兒子繼沒繼承家産方面有一些分歧。

    這樣的故事自古以來就是如此。

    ” “哈。

    ”算是他的回答。

     “你知不知道,世界上大多數人都不是基督徒,裡奇?” “真是這樣嗎?”他歪着嘴笑道,就像一個被棘手問題難倒了的學童。

    然後,他又點了根煙,以挽回面子,接着将眉毛揚起,做出一副詢問的表情,确認這個問題是不是合适。

     “當然,繼續問吧。

    ” “你能說幾句猶太語嗎?” “嗯,你是指意第緒語吧。

    或是波蘭語。

    ” “對的。

    反正就是那種語言。

    ” “意第緒語和波蘭語,我不太會說。

    我的bubeleh去世之前一直和我們一起生活——就是我奶奶——但她有點,怎麼說,類似于被禁言了。

    在我們家,爸爸不讓她說英語之外的其他語言。

    等等,我想想。

    ”她在頭腦中複習了一遍那個句子,就大聲背了出來:“Kannstmirbloozinkaltehmillichintoochis.” “這是什麼意思?” “把冷牛奶倒我屁股上試試。

    ” 他哈哈大笑。

    “你阿嬷還教你這個?” “她是個暴脾氣老太太。

    她丈夫和一個在夜總會的衣帽寄存處當服務生的女孩私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