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捕食者
關燈
小
中
大
泛着黑色光澤的堅硬的蘋果籽,這讓她很吃驚。
接着又發現了好幾粒。
一年中的這個時候,五月末,會有蘋果籽?谷底的蘋果樹才剛剛花落。
要吃到山下野地裡仍懸在樹上的野蘋果,得冒很大的風險。
更有可能的是,這家夥潛入了果園,不知是誰的果園裡還種着以前那種赤褐色的冬季蘋果,自冬至春,這種果樹的果子就這麼一直挂在枝頭。
要不就是它潛入了某戶人家的根菜地窖,偷吃了存在蒲式耳籃子裡剛剛放甜的阿肯色州黑蘋果。
對此,迪安娜頗有些同道之喜。
小時候,她也偷蘋果。
爸爸的煙草農場,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實在乏善可陳,沒什麼樂趣。
但當父女倆分别發現了南妮·羅利和她的果園後,迪安娜便找到了極樂世界。
南妮是個慷慨的女人,她從來不會待客人離開後再去給阿肯色州黑蘋果點一遍數。
迪安娜覺得腿有些疼,但她還是繼續蹲了一會兒,用小樹枝仔細地将那糞便完全展平、切開。
又有一樣東西讓她吃驚不已:粟子,有紅有白。
據她所知,山的這一側并不長粟,山下的農場也沒有種粟的。
紅粟和白粟一起出現更是蹊跷,在任何一家農場都不可能見到這樣的組合。
最合理的解釋便是,它們是摻雜在某種混合谷種商品裡的,被人拿來喂鳥。
或許,就是她自己撒的鳥食。
她站起身,眨了眨眼睛,視線穿過樹幹的間隙往山下瞅了瞅,若有所思。
還有誰會在這兒喂山雀呢? “你這淘氣鬼,”她大聲說道,笑了起來,“狗崽子,真是太聰明了。
原來你一直在監視我。
” 下午,她心不在焉,坐立難安,蜷縮在那把破破爛爛的綠色織錦扶手椅裡,椅子抵着門廊屋檐下的原木外牆。
她在墊于膝頭的野外記事本上羅列着那糞便的成分,那足迹的尺寸和出現的位置,以及今天聽見紋胸林莺鳴聲時的方位。
然後,她開始在記憶裡搜尋第一次聽見紋胸林莺時的情景,還有其他一些之前沒能記錄下來的事情。
他留宿的九天裡,她完全沒去碰記事本。
即便現在,她仍覺得自己焦躁得有些反常,想吃東西,想去查找資料,想去核實信息。
她一個勁兒地罵自己,就像在訓一個小孩。
她得沉住氣,坐下來集中精神。
她瞪視着記事本上一張張編了頁碼的空白頁。
空空如也的紙頁終于在編了今天日期的頁碼終結,五月十九日。
一想到自己如此懶散、如此心神渙散,厭惡感便油然而生。
那麼些日子,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或生或死,而她都錯過了。
她在這座山上的發現,是個稍縱即逝的機會,不管對誰來說都是:重要的犬科捕食動物重出江湖,各個物種之間的秩序将會重新洗牌。
如果能證明郊狼就是R.T.佩因所說的關鍵種捕食者,那就來得尤其重要。
她反複讀過佩因于上世紀六十年代起開展的各種有名的實驗。
他曾把潮池裡的海星全部清走,發現其中的生物多樣性由此急劇降低。
海星捕食贻貝。
若無海星,贻貝就會大肆繁殖,它們吃掉一些生物,同時又使另一些生物因為缺乏适宜空間或食物而被排擠出局。
之前,沒人知道食肉動物對那些一直被它們捕食的生物有多重要。
當然,這一類型的實驗總是在無意中被無止無休地複制着。
比如,大峽谷的美洲獅被清走後,那裡的生物群落變得單一。
大量繁殖卻不得不挨餓的鹿比其他所有食草動物加起來還要多,它們将植被豐茂的環境啃噬成了如今的花崗岩地貌。
許多人都觀察并記錄過從某個生态系統中清走捕食者後發生的災難。
他們也在注視着這片她心愛的山區,這兒是北美最豐饒的生物家園,如今卻正随着植物、鳥類、魚類、哺乳動物、蛾子和石蠅的一一滅絕逐步喪失其豐饒。
尤其是河裡的生物,她小心地把它們的名字搜集起來,好似收存散落的珠子——糖匙珠蚌、叉殼珠蚌、橡子珠蚌、曲殼珠蚌。
六十五種贻貝,如今二十種已永遠離去。
它們死去的因由有數百種——殺蟲劑滲入了河流,耕地導緻的爛泥淤塞,牧畜對溪水的破壞。
對迪安娜來說,每一個死亡的物種都是拼圖中的一小片拼闆,需要經年累月地研究才能弄明白其中原因。
瀕危貝類水生動物的主要捕食者是麝鼠。
在過去五十年裡,麝鼠在河流兩岸過度繁殖、泛濫成災。
從曆史上看,遏制麝鼠的是水貂(如今大部分都變成了貂皮大衣)、水獺(也幾近滅絕),當然,還有紅狼。
現在誰也無法确知,在缺席兩百年後,這種饑餓的大型犬科動物将如何修複此地的生态系統使其恢複穩定。
稀有物種、瀕危物種——不僅僅是河中的水生生物,還有被過度啃食的植被及為之授粉的昆蟲——皆可重燃生機。
也有可能,郊狼會成為害獸,就像那些被新引進的物種那樣。
也許,農夫的射殺也有道理——她不得不承認有這樣的可能。
但她内心并不真的這樣想。
她相信郊狼的出現隻有一個原因:它們正在悄悄溜入并接管兩百年前紅狼騰出的地盤。
這兩種捕食者很難區分:紅狼可能是灰狼和郊狼的雜交。
和郊狼一樣,紅狼也是靠氣味來捕獵的,即使是漆黑一片的夜晚它也能追蹤獵物,不像那些大型貓科動物,要靠視覺捕獵。
它們就像是借郊狼複生了,其體格也頗為相近。
事實上,從她發現的蹤迹來判斷,出現在這兒的郊狼和紅狼的個頭幾乎一般大,或許經過數代以後還能更大——它們暗暗地潛入這片土地上粗糙的洞穴中,這些洞穴也正好需要它們來填補。
滅絕已久的動物的幽靈正悄無聲息地返回這片曾經栖息過的地形複雜的密林,好似跳動的心髒又返回了胸腔。
她相信這一切就是自己将要看到的,隻要她密切注視着,隻要她别太懶散、大意,别把獵殺者引向狼穴,她就能看到一場神奇的承上啟下的交接儀式:王者歸來。
她皺起眉頭,絞盡腦汁地回想着,她記得有紅粟和白粟。
她考慮着自己是否該多做些什麼以幫助推進這個實驗。
她咬着鋼筆,力圖集中精神。
這樣工作的時間越長,她就越是感覺到身體想要活動活動,結果就徹底走了神。
她想吃點東西,最好是溫熱的、特别的。
她不想去說穿這是什麼欲望,就姑且稱之為食欲吧。
通常來說,在這裡生活,食欲這東西根本不值得多想——她總是餓了就吃,吃什麼都成。
但今天一整天,她的身體卻老是讓她覺得不自在:大腿疼,腹中空。
也許可
接着又發現了好幾粒。
一年中的這個時候,五月末,會有蘋果籽?谷底的蘋果樹才剛剛花落。
要吃到山下野地裡仍懸在樹上的野蘋果,得冒很大的風險。
更有可能的是,這家夥潛入了果園,不知是誰的果園裡還種着以前那種赤褐色的冬季蘋果,自冬至春,這種果樹的果子就這麼一直挂在枝頭。
要不就是它潛入了某戶人家的根菜地窖,偷吃了存在蒲式耳籃子裡剛剛放甜的阿肯色州黑蘋果。
對此,迪安娜頗有些同道之喜。
小時候,她也偷蘋果。
爸爸的煙草農場,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實在乏善可陳,沒什麼樂趣。
但當父女倆分别發現了南妮·羅利和她的果園後,迪安娜便找到了極樂世界。
南妮是個慷慨的女人,她從來不會待客人離開後再去給阿肯色州黑蘋果點一遍數。
迪安娜覺得腿有些疼,但她還是繼續蹲了一會兒,用小樹枝仔細地将那糞便完全展平、切開。
又有一樣東西讓她吃驚不已:粟子,有紅有白。
據她所知,山的這一側并不長粟,山下的農場也沒有種粟的。
紅粟和白粟一起出現更是蹊跷,在任何一家農場都不可能見到這樣的組合。
最合理的解釋便是,它們是摻雜在某種混合谷種商品裡的,被人拿來喂鳥。
或許,就是她自己撒的鳥食。
她站起身,眨了眨眼睛,視線穿過樹幹的間隙往山下瞅了瞅,若有所思。
還有誰會在這兒喂山雀呢? “你這淘氣鬼,”她大聲說道,笑了起來,“狗崽子,真是太聰明了。
原來你一直在監視我。
” 下午,她心不在焉,坐立難安,蜷縮在那把破破爛爛的綠色織錦扶手椅裡,椅子抵着門廊屋檐下的原木外牆。
她在墊于膝頭的野外記事本上羅列着那糞便的成分,那足迹的尺寸和出現的位置,以及今天聽見紋胸林莺鳴聲時的方位。
然後,她開始在記憶裡搜尋第一次聽見紋胸林莺時的情景,還有其他一些之前沒能記錄下來的事情。
他留宿的九天裡,她完全沒去碰記事本。
即便現在,她仍覺得自己焦躁得有些反常,想吃東西,想去查找資料,想去核實信息。
她一個勁兒地罵自己,就像在訓一個小孩。
她得沉住氣,坐下來集中精神。
她瞪視着記事本上一張張編了頁碼的空白頁。
空空如也的紙頁終于在編了今天日期的頁碼終結,五月十九日。
一想到自己如此懶散、如此心神渙散,厭惡感便油然而生。
那麼些日子,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或生或死,而她都錯過了。
她在這座山上的發現,是個稍縱即逝的機會,不管對誰來說都是:重要的犬科捕食動物重出江湖,各個物種之間的秩序将會重新洗牌。
如果能證明郊狼就是R.T.佩因所說的關鍵種捕食者,那就來得尤其重要。
她反複讀過佩因于上世紀六十年代起開展的各種有名的實驗。
他曾把潮池裡的海星全部清走,發現其中的生物多樣性由此急劇降低。
海星捕食贻貝。
若無海星,贻貝就會大肆繁殖,它們吃掉一些生物,同時又使另一些生物因為缺乏适宜空間或食物而被排擠出局。
之前,沒人知道食肉動物對那些一直被它們捕食的生物有多重要。
當然,這一類型的實驗總是在無意中被無止無休地複制着。
比如,大峽谷的美洲獅被清走後,那裡的生物群落變得單一。
大量繁殖卻不得不挨餓的鹿比其他所有食草動物加起來還要多,它們将植被豐茂的環境啃噬成了如今的花崗岩地貌。
許多人都觀察并記錄過從某個生态系統中清走捕食者後發生的災難。
他們也在注視着這片她心愛的山區,這兒是北美最豐饒的生物家園,如今卻正随着植物、鳥類、魚類、哺乳動物、蛾子和石蠅的一一滅絕逐步喪失其豐饒。
尤其是河裡的生物,她小心地把它們的名字搜集起來,好似收存散落的珠子——糖匙珠蚌、叉殼珠蚌、橡子珠蚌、曲殼珠蚌。
六十五種贻貝,如今二十種已永遠離去。
它們死去的因由有數百種——殺蟲劑滲入了河流,耕地導緻的爛泥淤塞,牧畜對溪水的破壞。
對迪安娜來說,每一個死亡的物種都是拼圖中的一小片拼闆,需要經年累月地研究才能弄明白其中原因。
瀕危貝類水生動物的主要捕食者是麝鼠。
在過去五十年裡,麝鼠在河流兩岸過度繁殖、泛濫成災。
從曆史上看,遏制麝鼠的是水貂(如今大部分都變成了貂皮大衣)、水獺(也幾近滅絕),當然,還有紅狼。
現在誰也無法确知,在缺席兩百年後,這種饑餓的大型犬科動物将如何修複此地的生态系統使其恢複穩定。
稀有物種、瀕危物種——不僅僅是河中的水生生物,還有被過度啃食的植被及為之授粉的昆蟲——皆可重燃生機。
也有可能,郊狼會成為害獸,就像那些被新引進的物種那樣。
也許,農夫的射殺也有道理——她不得不承認有這樣的可能。
但她内心并不真的這樣想。
她相信郊狼的出現隻有一個原因:它們正在悄悄溜入并接管兩百年前紅狼騰出的地盤。
這兩種捕食者很難區分:紅狼可能是灰狼和郊狼的雜交。
和郊狼一樣,紅狼也是靠氣味來捕獵的,即使是漆黑一片的夜晚它也能追蹤獵物,不像那些大型貓科動物,要靠視覺捕獵。
它們就像是借郊狼複生了,其體格也頗為相近。
事實上,從她發現的蹤迹來判斷,出現在這兒的郊狼和紅狼的個頭幾乎一般大,或許經過數代以後還能更大——它們暗暗地潛入這片土地上粗糙的洞穴中,這些洞穴也正好需要它們來填補。
滅絕已久的動物的幽靈正悄無聲息地返回這片曾經栖息過的地形複雜的密林,好似跳動的心髒又返回了胸腔。
她相信這一切就是自己将要看到的,隻要她密切注視着,隻要她别太懶散、大意,别把獵殺者引向狼穴,她就能看到一場神奇的承上啟下的交接儀式:王者歸來。
她皺起眉頭,絞盡腦汁地回想着,她記得有紅粟和白粟。
她考慮着自己是否該多做些什麼以幫助推進這個實驗。
她咬着鋼筆,力圖集中精神。
這樣工作的時間越長,她就越是感覺到身體想要活動活動,結果就徹底走了神。
她想吃點東西,最好是溫熱的、特别的。
她不想去說穿這是什麼欲望,就姑且稱之為食欲吧。
通常來說,在這裡生活,食欲這東西根本不值得多想——她總是餓了就吃,吃什麼都成。
但今天一整天,她的身體卻老是讓她覺得不自在:大腿疼,腹中空。
也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