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蛾之愛

關燈
奶。

    (會不會有科學家來考慮這些事呢?)等到盧薩想要牛奶了,隻需将牛犢趕往牧場,不讓它和母牛待在一起,那麼傍晚時母牛的乳房就會脹鼓鼓的。

    科爾的姐姐都不贊成這種取巧的方法,盧薩卻甚覺合意。

    如果她們從小勞碌慣了,一天要擠兩次奶,那和盧薩無關。

    她有自己的行事方式。

    不到一年,她就把農場裡的活計打理得井井有條。

    科爾最愛吃她做的飯菜,連他母親也被她比下去了。

    此刻,她站在水槽邊,将撇乳勺浸在牛奶裡,注視着細膩的乳脂緩緩溢過勺緣泛出若有若無的淡綠色,她靈光乍現:屋後菜園裡的菠菜已經長好待收,去摘一大棵,連同蘑菇片一起放黃油裡炒,再放上一片月桂葉;而這些乳脂可以做出香噴噴的湯,科爾就愛喝這湯。

    中午他回來吃飯的時候,這些菜都可以做好。

    所以,現在她得集中心思燒湯,最好别再和他争了。

     但科爾不願罷休。

    “盧薩,那你為什麼不給報紙寫園藝專欄呢?”他一邊吃早餐一邊激她,“正好可以教教我們這些傻頭傻腦的鄉巴佬。

    ” “科爾,我現在得專心幹活。

    我們還有必要吵嗎?” “是沒必要,親愛的。

    實在抱歉,”他說,但沒有絲毫抱歉的意思,“我沒在好地方待過,沒見過在房子裡養狗、在窗台花箱裡養花的那種世面。

    ” “你還有完沒完?列克星敦并不算好地方。

    隻是那兒的人會讀很多書、寫很多東西,而不是跑到樹籬裡幹掉忍冬。

    ” “他們用不着那麼做。

    他們根本就沒有樹籬。

    城裡人的院子,我也都見過,每家每戶的花草枝蔓不也都是齊刷刷地被平整的人行道給幹掉了嗎?” 達爾文觀察到,許多種類的蛾子,都是雄蛾喜歡栖息于開闊處,而雌蛾喜歡待在暗處。

    她和科爾不也正符合這種生物學上的陳規舊俗嗎?雄性和雌性不也都各自遵循着彼此的天性嗎?她将視線從瀑布般流瀉的乳脂上移開,擡起頭,琢磨着該如何平息他們之間的這場争執。

     “我并不是個純粹的城裡人,隻有某一部分算是吧。

    ”她平靜地說道。

    他們争來争去的那些話從沒說到點子上。

    他隻是一味地将她置于她根本無法選擇的那個陣營裡。

    他怎麼能理解,她的整個童年時光,在太陽下曬得皮膚黝黑、滿臉雀斑,雖隻能待在草坪上,卻一心向往牧場的夢想呢?他怎麼能理解,她小時候也熱衷于捉蝴蝶和捕蛾子,在彩圖書裡把它們的介紹看了又看、把那些圖片摸了又摸,滿心盼着能在荒野裡尋找和追逐它們的願望呢? 他把指節扳得咔咔響,舉起雙手抱住後腦勺。

    “盧薩,親愛的,你能把那個女孩帶出城市,但你沒法将城市從那個女孩的心裡移走。

    ” “胡說!”她朗聲說道,火氣一下子就上來了。

    他還真以為自己很聰明?她一時沒控制好撇乳勺的角度,放得過低,都觸到桶底了,她剛剛撇好的乳脂又滑開來,融入了牛奶。

    得再花半天時間來分離了。

    她把撇乳勺往水槽裡一扔。

    “為了這一天,我在學校裡待了整整二十年。

    ”她轉身面對着他,“我很遺憾,我所受的教育并不能使我好好适應這裡的生活。

    這兒的動物隻有兩種下場,要麼被吃掉,要麼被當作靶子幹掉。

    ” “你忘了它們還能當‘誘餌’。

    ”他慢吞吞地說道。

     “說這話有意思嗎,科爾。

    我在這裡很孤單。

    你根本就不明白。

    ” 他拿起報紙,把它折到刊有牛肉價格信息的版面。

    好吧,合該這麼結束。

    她的孤單是她自己的問題,她心裡清楚。

    除了科爾,和她講過話的全都是列克星敦人。

    當他建議她在這兒多交朋友時,她腦中浮現的都是她在克羅格超市内見到的那些睜着天真的大眼睛、頂着誇張發型的女人。

    結果,她也隻能給以前實驗室的同事阿莉和哈爾打電話,聊點小鎮生活的八卦。

    但近來,他們也開始對盧薩有些不待見了,畢竟電話費有點高得離譜。

    到底怎麼啦?你不開心,那就走啊,你不也長腳了嗎。

    趁着還能重新拿到研究經費,趕緊回來吧。

     她着手給盛牛奶的器皿消毒,設法不去想阿莉和哈爾。

    她以前的生活和現在的生活太不一樣了,她甚至沒法一邊過着眼下的生活,一邊回想過去的另一種生活。

    就算隻是嘗試着回憶一會兒,她也會覺得局促不安。

    于是,她就通過反複默念那些古老禱文似的名目來讓自己平靜下來:Actiasluna、Hyalophoracecropia、Automerisio,月形天蠶蛾、刻克羅普斯蠶蛾、玉米天蠶蛾。

    這些天蠶蛾科的大蛾子有着柔軟如絲的翅翼,以諸神的名字[1]生活在西布倫山區的淺壑深谷和綿延高丘之間。

    這裡的大多數人根本就不知道在他們睡着的時候,是哪種蛾子的翅翼拍打了他們黑乎乎的窗棂。

     還有一件事,她沒法開口說——她的受教育水平遠超她的丈夫。

    科爾的标準玩笑模闆是:“我太熱愛上學了,所以每個年級都念了好幾遍。

    ”盧薩從來就沒把他的這種自輕自賤當真過。

    他們在肯塔基大學初次見面時,她就看出他也算是個自學成才的學者。

    當時科爾是去參加一個害蟲綜合管理培訓班。

    縣裡的一幫農夫籌措了一筆學費,将科爾派到了列克星敦。

    他們知道他并非嘩衆取寵之輩,相信他會帶回些真材實料。

    他們的這種信任很有道理。

    他并未随波逐流地認為盧薩博士後研究助理的地位有多了不起,倒是向她提了好多問題。

    他發現盧薩對麥蛾簡直了若指掌,這種蛾子是導緻谷倉裡谷物被蛀食的罪魁禍首。

    他那雙湛藍如夏日晴空的眼睛于是開始整天圍着她轉,讓她覺得既驚慌又受用,到底是哪種感覺連她自己也說不清楚。

    她帶他去參觀了實驗室以及她父親設于同一幢樓内的規模更大的研究室,她父親研究的是蘋果蠹蛾的費洛蒙[2]現象,這種蛾子是出了名的蘋果樹害蟲。

    實驗室裡的蛾子被關在玻璃盒内,一舉一動都受到監視。

    科學家們設法釋放出費洛蒙誘餌,幹擾雄蛾的求偶行為。

    于是,它們的處女新娘隻能徒然地在全球各地的蘋果樹上産下無害的空卵。

     後來(并非頻繁地),盧薩和科爾在她位于歐幾裡德路的家裡睡過幾次。

    科爾做起愛來像個農夫,但這不是在說他粗俗。

    相反,他在身體方面很有一套。

    他為她身上散發的泥土氣息沉湎着迷,他用毛茸茸的嘴唇搜尋着她的柔軟濕潤之所,翻轉她的身體如同翻動新鮮泥土,以使之迎接新生的榮耀。

    她總覺得自己身材矮小,曲線猶如沙漏,不會有人當真喜歡。

    但在這個靠雙手判斷動物哺養能力的男人懷中,她卻有了煥然一新之感。

    他終于讓她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也是性感撩人的。

     她告訴他動物會以氣味為線索來尋找和确定伴侶。

    就是費洛蒙。

    他聽了樂不可支。

    “那就是性喽。

    你們這些人整天待在實驗室裡,就是靠幹這個拿錢的啊。

    ” “罪過。

    ”她說,“我研究的是蛾子的愛情。

    ” 他對蛾子的愛情頗感興趣。

    她告訴他,現在看來就連人類的某些行為也是在費洛蒙的影響下做出的,盡管大多數人對其中的微妙關節并不在意,他卻覺得益發興味盎然。

    科爾應該會感興趣的,她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