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蛾之愛
關燈
小
中
大
盧薩獨自蜷縮在扶手椅裡,偷偷摸摸地讀着書——沒想到,農夫的老婆隻能這樣讀書——這時,馥郁的芳香使她的思緒驟然停擺。
五月九日上午十一點,這難以磨滅的時刻即将改變一切,她正逐漸被推離自己原本的生活軌道。
她閉上眼睛,将臉轉向敞開的窗子,盡情地呼吸着那馥郁的香氣。
忍冬花。
盧薩合上書,用食指夾住。
查爾斯·達爾文對蛾子的論述讓她沉浸其間。
書中描述了剛破繭的雌性孔雀蛾散發的處女氣味,使得大量雄蛾瘋狂湧入,将囚住雌蛾的金屬絲鐘罩圍了個密不透風,更有好幾十隻飛蛾爬入達爾文先生的煙囪來找雌蛾。
盧薩的書都堆在地闆上,堆到了這把厚實軟和的扶手椅背後看不見的地方,這是她在這所房子裡唯一擁有的屬于自己的天地。
她剛搬到這裡時,就看上了這把鋪着老式綠色織錦軟墊的奇怪椅子。
她拖着它穿過寬敞的卧房,直至那扇高高的面南的大窗前,那裡光線充足。
而此刻,她窩在椅子裡,往前湊了湊,稍稍轉頭,隔着落滿灰塵的窗玻璃往外望去。
遠處,在飼草田的盡頭,她望見了科爾的白色T恤,繼而看到了整個人的輪廓——他往前弓着的身體。
他正從拖拉機座椅上探出身去,折斷了一根忍冬枝。
那枝條攀入了香柏圍成的樹籬,高懸于飼草田邊緣的上方。
也許那忍冬枝擋了他的道吧。
又或許他折下枝條,是想把它帶給盧薩。
她喜歡在廚房水槽上方的罐子裡養些新鮮的花枝。
隻要她還能讓空氣彌漫着芬芳,用恣意開放的野花那蓬勃的香氣将廚房裡那些可怕的女鬼打發走,就多了幾分在這兒生活下去的可能性。
科爾還在距離飼草田盡頭四分之一英裡的遠處,他在犁地。
不久,他們就要在那田地裡種上煙草。
不可思議的是,他折斷樹枝溢出的芳香,竟能一直綿延至她所在的宅子。
大概是當時微風輕拂,正好往她的方向吹吧。
阿巴拉契亞山區的山裡人堅信大山會呼吸。
這是真的:農舍後面陡峭的谷坡每天清晨都會悠悠地吸上一口氣,到了傍晚再緩緩吐出,讓氣息穿過他們敞開的窗子,掠過田野——深呼吸,每天隻此一次。
盧薩第一次來科爾家做客時,聽他說起大山的呼吸,隻是抱以寬容的微笑。
她尊重鄉下人詩情畫意的語言,卻對那些看法持懷疑态度:大山會呼吸;蛇隻有在太陽落山後才會死,即便已經斫下蛇頭也沒用;要是被烏龜咬住了,隻有等到打雷它才會松口。
但當她嫁給科爾,搬入這棟宅子之後,西布倫山的氣息每日拂曉都會撫摸她的臉龐,她才終于領悟。
她學會了用皮膚來感知時間,從清晨到下午,大山的呼吸會輕輕地吹拂她的後頸。
及至傍晚,大山的呼吸又似戀人的歎息,浸潤了潮濕樹林中的芬芳吹來,當她停下手中的廚事,撩開脖子上微汗的鬈發時,便能感受到一襲幽涼滑過頸背和肩膀。
她漸漸地将西布倫山視為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個男人,比她所知的任何伴侶更高大、更堅實。
而此時,她的丈夫正在田野彼端,折下忍冬枝,想要帶給她。
她可以斷定那是帶給她的花枝,因為他将枝條塞入了他的大腿和那台久保田拖拉機的厚墊座椅之間夾好。
他雙手握着方向盤,一颠一颠地駛過犁好的田地時,那芃芃開放如雲的白色花朵便簌簌亂顫起來。
下方的田地差不多就要犁完了。
待他回到這棟房子裡享用午間咖啡與“正餐”——她還在努力适應這種對晌午餐食的稱謂——她便會将忍冬枝浸入水中。
到時候也許他們可以談談;又或許她最好還是把湯和面包放到桌子上,将一大清早就想好的惡言惡語囫囵吞下。
他們幾乎每天都會起争執,但今天是最糟的一次。
今天早上,吃早餐時她差點就要摔門走了。
今天早上,他也想讓她離開。
他們惡語相向、咆哮謾罵。
此刻,她閉上眼睛,呼吸着。
她對這種山野藤蔓甚是偏愛,而農夫卻最見不得自家的樹籬叢中長出這樣的東西。
他要笑,就随他笑去吧。
這周報紙上的園藝專欄寫了如何鏟除忍冬。
而這成了他們争執的導火索。
“醒醒吧!這個項目需要重複使用大量的強效化學脫葉劑。
”她大聲嚷嚷着,誇張地模仿山裡人講話的喉音,聽起來愚蠢而荒唐,她很清楚這樣做會惹惱科爾。
可她怎麼控制得了呢?是縣裡的農業專員寫了《伊甸園裡的園藝》這篇令人瞠目結舌的文章。
日複一日,農業專員最關心的就是清除這個清除那個。
他們這些人似乎一心一意地想着如何才能将目力所及的每一樣活物斬草除根,實在令她忍無可忍。
把野薔薇連根挖走;把櫻桃樹上的冠藍鴉全都射殺;把東菲比霸鹟築在廊檐上的巢全都清走,免得雛鳥把走廊台階弄得一團糟。
這些就是西布倫縣的日常消遣,堪與春季大掃除媲美。
而他說:“你要是取笑西布倫縣,就等于在取笑我,盧薩。
” “這還用你來告訴我嗎?”她打斷他。
就算隻是坐在這間廚房裡,她也能感覺到他已故的母親就在這兒,擺出一副難以苟同的臉色。
她又如何能忘卻他的成長地呢。
科爾是家裡六個孩子中最小的,他的五個姐姐從未邁出過這山谷。
父親懷德納将土地以每人一英畝的份額轉讓給了五個女兒,使她們婚後可以在上面蓋房子。
餘下的六十英畝土地,他全都留給了唯一的兒子科爾。
家族的墓地就在果園後面的山坡上。
顯然,懷德納一家的宿命就是共同長眠于這塊土地,以至永恒。
對他們而言,所謂城鎮,就是指蛋叉鎮,附近的一個小村落住了千把來人,有九座教堂,還有一家克羅格連鎖超市。
盧薩反而成了個危險的外來者,盡管她隻是來自山那邊的列克星敦——那點距離近得可笑。
現如今,她在五個大姑子面前仿佛孤家寡人,就連走過沙礫地去郵筒取信,都引來她們一番側目。
戗了他那句話之後,房間裡便安靜了下來。
科爾默然地吃着早餐,她盯着他看了一會兒,便将那份惱人的報紙往桌上啪地一扔,站起身去忙自己的事了。
她走出廚房,去冷飕飕的後門廊察看昨天靜置的牛奶。
此時,她仍趿着拖鞋、穿着泡泡紗睡衣,他們起床還不到一小時,霧氣仍在溪流上方氤氲缭繞。
一隻玉米天蠶蛾伏在窗紗上。
這種蛾子在她心目中排名第二,其後翅竟然與她的發色一樣略呈玫瑰金色。
(她最喜歡的向來是月形天蠶蛾,它們習慣待在林中高樹上,如同虛無缥缈的綠色幽靈。
)“一晚上的覓愛之旅累壞了吧,”她數落道,“這就是你的下場。
”可它又有什麼辦法呢。
整個天蠶蛾科,包括她所欣賞的玉米天蠶蛾與月形天蠶蛾,都是隻在幼蟲時期吃東西,因為成蛾沒有口器。
盧薩想,這簡直就是一場無聲勝有聲的極緻浪漫——饑餓的蛾子與死亡賽跑,在暗夜中尋覓伴侶。
她小心翼翼地拎起奶桶,看來奶皮子凝得不錯,可以挑出來了。
牛奶滿打滿算隻有一加侖。
他們隻養了一頭奶牛,用它的奶來制作科爾愛吃的黃油和奶油,而且現在也隻在傍晚擠奶。
盧薩提議廢止淩晨四點擠奶這項極為不便的成規時,每個人都大吃一驚。
她會整夜地把奶牛和牛犢關在谷倉裡。
甚至将母牛和牛犢一起放牧。
如果周末她要開車去列克星敦,便壓根兒不去擠
五月九日上午十一點,這難以磨滅的時刻即将改變一切,她正逐漸被推離自己原本的生活軌道。
她閉上眼睛,将臉轉向敞開的窗子,盡情地呼吸着那馥郁的香氣。
忍冬花。
盧薩合上書,用食指夾住。
查爾斯·達爾文對蛾子的論述讓她沉浸其間。
書中描述了剛破繭的雌性孔雀蛾散發的處女氣味,使得大量雄蛾瘋狂湧入,将囚住雌蛾的金屬絲鐘罩圍了個密不透風,更有好幾十隻飛蛾爬入達爾文先生的煙囪來找雌蛾。
盧薩的書都堆在地闆上,堆到了這把厚實軟和的扶手椅背後看不見的地方,這是她在這所房子裡唯一擁有的屬于自己的天地。
她剛搬到這裡時,就看上了這把鋪着老式綠色織錦軟墊的奇怪椅子。
她拖着它穿過寬敞的卧房,直至那扇高高的面南的大窗前,那裡光線充足。
而此刻,她窩在椅子裡,往前湊了湊,稍稍轉頭,隔着落滿灰塵的窗玻璃往外望去。
遠處,在飼草田的盡頭,她望見了科爾的白色T恤,繼而看到了整個人的輪廓——他往前弓着的身體。
他正從拖拉機座椅上探出身去,折斷了一根忍冬枝。
那枝條攀入了香柏圍成的樹籬,高懸于飼草田邊緣的上方。
也許那忍冬枝擋了他的道吧。
又或許他折下枝條,是想把它帶給盧薩。
她喜歡在廚房水槽上方的罐子裡養些新鮮的花枝。
隻要她還能讓空氣彌漫着芬芳,用恣意開放的野花那蓬勃的香氣将廚房裡那些可怕的女鬼打發走,就多了幾分在這兒生活下去的可能性。
科爾還在距離飼草田盡頭四分之一英裡的遠處,他在犁地。
不久,他們就要在那田地裡種上煙草。
不可思議的是,他折斷樹枝溢出的芳香,竟能一直綿延至她所在的宅子。
大概是當時微風輕拂,正好往她的方向吹吧。
阿巴拉契亞山區的山裡人堅信大山會呼吸。
這是真的:農舍後面陡峭的谷坡每天清晨都會悠悠地吸上一口氣,到了傍晚再緩緩吐出,讓氣息穿過他們敞開的窗子,掠過田野——深呼吸,每天隻此一次。
盧薩第一次來科爾家做客時,聽他說起大山的呼吸,隻是抱以寬容的微笑。
她尊重鄉下人詩情畫意的語言,卻對那些看法持懷疑态度:大山會呼吸;蛇隻有在太陽落山後才會死,即便已經斫下蛇頭也沒用;要是被烏龜咬住了,隻有等到打雷它才會松口。
但當她嫁給科爾,搬入這棟宅子之後,西布倫山的氣息每日拂曉都會撫摸她的臉龐,她才終于領悟。
她學會了用皮膚來感知時間,從清晨到下午,大山的呼吸會輕輕地吹拂她的後頸。
及至傍晚,大山的呼吸又似戀人的歎息,浸潤了潮濕樹林中的芬芳吹來,當她停下手中的廚事,撩開脖子上微汗的鬈發時,便能感受到一襲幽涼滑過頸背和肩膀。
她漸漸地将西布倫山視為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個男人,比她所知的任何伴侶更高大、更堅實。
而此時,她的丈夫正在田野彼端,折下忍冬枝,想要帶給她。
她可以斷定那是帶給她的花枝,因為他将枝條塞入了他的大腿和那台久保田拖拉機的厚墊座椅之間夾好。
他雙手握着方向盤,一颠一颠地駛過犁好的田地時,那芃芃開放如雲的白色花朵便簌簌亂顫起來。
下方的田地差不多就要犁完了。
待他回到這棟房子裡享用午間咖啡與“正餐”——她還在努力适應這種對晌午餐食的稱謂——她便會将忍冬枝浸入水中。
到時候也許他們可以談談;又或許她最好還是把湯和面包放到桌子上,将一大清早就想好的惡言惡語囫囵吞下。
他們幾乎每天都會起争執,但今天是最糟的一次。
今天早上,吃早餐時她差點就要摔門走了。
今天早上,他也想讓她離開。
他們惡語相向、咆哮謾罵。
此刻,她閉上眼睛,呼吸着。
她對這種山野藤蔓甚是偏愛,而農夫卻最見不得自家的樹籬叢中長出這樣的東西。
他要笑,就随他笑去吧。
這周報紙上的園藝專欄寫了如何鏟除忍冬。
而這成了他們争執的導火索。
“醒醒吧!這個項目需要重複使用大量的強效化學脫葉劑。
”她大聲嚷嚷着,誇張地模仿山裡人講話的喉音,聽起來愚蠢而荒唐,她很清楚這樣做會惹惱科爾。
可她怎麼控制得了呢?是縣裡的農業專員寫了《伊甸園裡的園藝》這篇令人瞠目結舌的文章。
日複一日,農業專員最關心的就是清除這個清除那個。
他們這些人似乎一心一意地想着如何才能将目力所及的每一樣活物斬草除根,實在令她忍無可忍。
把野薔薇連根挖走;把櫻桃樹上的冠藍鴉全都射殺;把東菲比霸鹟築在廊檐上的巢全都清走,免得雛鳥把走廊台階弄得一團糟。
這些就是西布倫縣的日常消遣,堪與春季大掃除媲美。
而他說:“你要是取笑西布倫縣,就等于在取笑我,盧薩。
” “這還用你來告訴我嗎?”她打斷他。
就算隻是坐在這間廚房裡,她也能感覺到他已故的母親就在這兒,擺出一副難以苟同的臉色。
她又如何能忘卻他的成長地呢。
科爾是家裡六個孩子中最小的,他的五個姐姐從未邁出過這山谷。
父親懷德納将土地以每人一英畝的份額轉讓給了五個女兒,使她們婚後可以在上面蓋房子。
餘下的六十英畝土地,他全都留給了唯一的兒子科爾。
家族的墓地就在果園後面的山坡上。
顯然,懷德納一家的宿命就是共同長眠于這塊土地,以至永恒。
對他們而言,所謂城鎮,就是指蛋叉鎮,附近的一個小村落住了千把來人,有九座教堂,還有一家克羅格連鎖超市。
盧薩反而成了個危險的外來者,盡管她隻是來自山那邊的列克星敦——那點距離近得可笑。
現如今,她在五個大姑子面前仿佛孤家寡人,就連走過沙礫地去郵筒取信,都引來她們一番側目。
戗了他那句話之後,房間裡便安靜了下來。
科爾默然地吃着早餐,她盯着他看了一會兒,便将那份惱人的報紙往桌上啪地一扔,站起身去忙自己的事了。
她走出廚房,去冷飕飕的後門廊察看昨天靜置的牛奶。
此時,她仍趿着拖鞋、穿着泡泡紗睡衣,他們起床還不到一小時,霧氣仍在溪流上方氤氲缭繞。
一隻玉米天蠶蛾伏在窗紗上。
這種蛾子在她心目中排名第二,其後翅竟然與她的發色一樣略呈玫瑰金色。
(她最喜歡的向來是月形天蠶蛾,它們習慣待在林中高樹上,如同虛無缥缈的綠色幽靈。
)“一晚上的覓愛之旅累壞了吧,”她數落道,“這就是你的下場。
”可它又有什麼辦法呢。
整個天蠶蛾科,包括她所欣賞的玉米天蠶蛾與月形天蠶蛾,都是隻在幼蟲時期吃東西,因為成蛾沒有口器。
盧薩想,這簡直就是一場無聲勝有聲的極緻浪漫——饑餓的蛾子與死亡賽跑,在暗夜中尋覓伴侶。
她小心翼翼地拎起奶桶,看來奶皮子凝得不錯,可以挑出來了。
牛奶滿打滿算隻有一加侖。
他們隻養了一頭奶牛,用它的奶來制作科爾愛吃的黃油和奶油,而且現在也隻在傍晚擠奶。
盧薩提議廢止淩晨四點擠奶這項極為不便的成規時,每個人都大吃一驚。
她會整夜地把奶牛和牛犢關在谷倉裡。
甚至将母牛和牛犢一起放牧。
如果周末她要開車去列克星敦,便壓根兒不去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