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爾文山
關燈
小
中
大
“你得承認,那女的和哈格·弗雷澤真是天生一對。
機不可失。
” “你倒好,給自己找樂子,”瑪吉推開我,走到廚房裡去。
“我可得住在這裡。
” “那又怎麼樣?聽着,你再也不會見到那兩個德國佬了。
而要是哈格·弗雷澤知道我們把她的旅館介紹給過路的遊客,她還有什麼好抱怨的?” 瑪吉搖搖頭,可是這次不再闆着一張臉了。
* 德國夫婦走了以後店裡安靜了許多,後來傑夫回來了,我覺得自己已經做了超出我應做的份兒,就上樓去了。
我回到房間,拿出吉他坐在窗台上,開始全神貫注地繼續想一首寫到一半的歌。
可後來——好像才沒過多久——我就聽見樓下來喝下午茶的客人漸漸多起來了。
若又像平時一樣客人太多,瑪吉肯定會叫我下去的。
我決定我最好偷偷溜出去,到山上繼續寫歌。
我從後門出去,沒有遇到一個人,一出來就感到到外面來太好了。
天還很熱,特别是我背着吉他箱,但是微風習習、沁人心脾。
我朝上周發現的一處地方走去。
這個地方在餐廳後面,要先爬一段陡峭的小路,再走一段較平緩的斜坡,走幾分鐘,就來到了這條長椅跟前。
我精心挑選了這個地方,不單單因為這裡風景好,還因為這裡不在山路的交界處,沒有大人帶着筋疲力盡的小孩氣喘籲籲地走過來坐在你旁邊。
但另一方面,這裡也不是完全看不見人,偶爾會有散步的人經過,随意地跟你打聲招呼,有時還會拿我的吉他開個玩笑,但都不會停下腳步。
對此我并不介意。
這樣好像有聽衆,又好像沒有,給了我所需的想象空間。
我在長椅上待了大約半個小時,突然感覺到剛剛有人像平常一樣打了聲招呼走過去,但現在站在幾碼遠的地方不動了,看着我。
我惱了,略帶譏諷地說: “好了,你們不用給我錢。
” 隻聽一陣熟悉的開懷大笑,我擡起頭來,看見那對德國夫婦朝長椅這折回來。
我馬上想到可能他們去了哈格·弗雷澤的旅館,發現我騙了他們,現在回來找我算賬。
可我又看見不僅是那個男的,連那女的也笑嘻嘻的。
他們走回到我面前,那時太陽快落山了,所以有一會兒我隻能看見他們的輪廓,身後是一輪巨大的落日。
他們又走近了些,我看見兩個人都驚喜地看着我的吉他——我還在彈着——像在看着一個嬰孩。
更令人吃驚的是,那女的跟着我的節拍點着腳。
我突然覺得不好意思,便把手停下。
“嘿,接着彈!”那女的說。
“你彈得真好聽。
” “是啊,”男的說,“太好聽了!我們遠遠地聽到了。
”他指了指。
“剛才我們在那裡,在那個山脊上。
我對索尼娅說我聽見彈琴的聲音。
” “還有唱歌的聲音,”女的說。
“我對蒂洛說,聽,有人在唱歌。
我說對了,不是?剛剛你還唱了一小段。
” 我一時無法接受面前這個面帶微笑的女人就是中午刁難我們的那一個。
我把他倆又仔細地打量了一番,生怕認錯了人。
可是錯不了,他們還穿着剛才那身衣服,雖然那男的阿巴頭型被風吹得有點亂。
不管怎樣,隻聽那男的說道: “我想你是中午給我們做了好吃的那家餐廳裡的那位先生?” 我說是。
那女的又說: “你剛剛唱的那首曲子。
我們隐隐約約遠遠地聽到了。
我特别喜歡每一小節結束時的調子。
” “謝謝,”我說。
“這是我的新歌,還沒寫完。
” “你自己寫的歌?真是個天才!請把你的歌再唱一遍,像剛剛那個樣子。
” “知道嗎?”男的說,“你錄這首歌的時候,一定要告訴制作人你要這首歌聽起來是這種感覺。
像這樣!”他轉身指了指我們面前一望無際的赫裡福郡。
“你一定要告訴他你要像這樣的音響環境。
你要聽衆像我們今天這個樣子聽到這首歌,下山的時候,在風中隐約聽見……” “不過當然要清楚些才行,”女的說。
“不然聽衆就聽不清歌詞了。
但蒂洛說得對。
一定要讓人聯想到戶外、空氣、回聲。
” 兩個人越說越激動,仿佛在山上遇到了又一個埃爾加似的。
雖然我剛剛懷疑他們是來找我麻煩的,但現在禁不住熱情以待。
“這個嘛,”我說,“既然我這首歌大部分時間是在這裡寫的,歌裡有些這裡的感覺也不奇怪。
” “沒錯,”兩人一齊點點頭說道。
那女的又說:“别不好意思。
把你的歌拿出來跟我們分享。
很好聽。
” “好吧,”我随意撥弄着琴弦,說。
“好吧,你們真想聽的話,我就給你們唱一首。
不唱這首還沒寫完的。
唱另外一首。
但是,你們這樣子站在我面前我沒法唱。
” “當然了,”蒂洛說。
“是我們失禮了。
我和索尼娅經常要在很多奇奇怪怪的場合表演,都忘了要替别的樂手着想了。
” 他在小路旁找了塊矮草地坐下,背對着我,面朝風景。
索尼娅給了我一個鼓勵的微笑,在他身旁坐下。
她一坐下,蒂洛就把手搭在她的肩膀上,兩人偎依在一起,好像當我不存在了,隻是一對情意綿綿的夫婦在一起欣賞鄉村的黃昏。
“那好,我唱了,”說完,我彈起了試音時經常唱的那首歌。
我對着遠處的地平線唱歌,但眼睛不停地去瞅他們兩個。
雖然我看不見他們的臉,但看到他們一直緊緊地靠在一起,沒有絲毫不自在,我知道他們很享受我的音樂。
唱完以後,他們轉過來,笑容燦爛,還鼓起了掌,掌聲在群山間回蕩。
“太好聽了!”索尼娅說。
“真是天才!” “太棒了,太棒了,”蒂洛說。
我有點不好意思,假裝忙着擺弄吉他。
當我再次擡起頭來時,他們還坐在那裡,但把身子轉了過來,好跟我說話。
“那麼說你們是樂手咯?”我問。
“我是指職業樂手?” “對,”蒂洛說,“我想你可以說我們是職業的。
索尼娅和我表演二重奏。
在旅館啦、酒店啦、婚禮上啦、宴會上表演。
滿歐洲跑,但還是最喜歡在瑞士和奧地利演出。
我們以此為生,所以,對,可以說我們是職業的。
” “但是首先在于,”索尼娅說,“我們幹這行是因為我們相信音樂。
我看得出你也一樣。
” 我答道:“若有一天我不再相信音樂,我就撒手不幹了,就這樣。
”說完我補充道:“我也想成為職業樂手。
那種生活一定很棒。
” “是啊,是很棒,”蒂洛說。
“我們很慶幸自己能幹這一行。
” “對了,”我有點唐突地說道,“你們去了我說的那家旅館了嗎?” “我們真是太失禮了!”蒂洛驚呼道。
“我們被你的音樂吸引住了,壓根兒忘了要謝謝你。
是,我們去了,正是我們想要的旅館。
幸好還有空房間。
” “那旅館正合我們的意,”索尼娅說。
“謝謝你。
” 我又假裝忙着擺弄琴弦。
然後盡量裝出很随意的樣子,說道:“我突然想到我還知道一家旅館,比莫爾文旅館好些。
我想你們不妨換一下。
” “哦,可是我們已經安頓下來了,”蒂洛說。
“我們已經把行李都拿出來了,而且,那旅館正是我們想要的旅館。
” “是啊,但是……但是,之前,你們問我有沒有旅館的時候,我不知道你們是樂手。
我還以為你們是銀行職員什麼的。
” 兩個人都大笑起來,好像我說了一個很好笑的笑話。
接着,蒂洛說道: “不,不,我們不是銀行職員。
雖說我們常常希望自己是銀行職員!” “我意思是,”我說,“有其他的旅館更适合,嗯,搞藝術的人。
很難跟一個你完全不了解的陌生人推薦合适的旅館。
” “多謝你費心,”蒂洛說。
“可是請别再為我們操心了。
我們現在這樣很好。
再說了,人與人的差别沒那麼大。
銀行家也好,音樂家也罷,我們對生活的基本需求是一樣的。
” “我想你說的不全對,”索尼娅說道。
“我們這位年輕朋友,你瞧他沒有到銀行裡去謀職。
他的夢想很不一樣呢。
” “也許你說得對,索尼娅。
總之,我們覺得現在這個旅館很好。
” 我低頭随意彈了幾個小節,一時間沒有人說話。
過了一會兒,我問:“那你們演奏什麼類型的音樂呢?” 蒂洛聳聳肩。
“索尼娅和我都會幾種樂器。
我們都會彈鍵盤。
我喜歡單簧管。
索尼娅善于拉小提琴,還很會唱歌。
我想我們最喜歡演奏的是傳統的瑞士民歌,但是是用現代的方式來演繹。
有時都稱得上是激進的了。
我們從類似這樣做的大作曲家那裡吸取靈感。
比方說揚納切克。
你們英國的沃恩·威廉斯[3]。
” “但是我們現在不常表演這些了,”索尼娅說。
他們遞了一下眼色,我想這是緊張的暗示。
但轉眼蒂洛一貫的笑容又回到了臉上。
“是啊,就像索尼娅說的,在這個現實的世界,大部分時候,我們得演觀衆想聽的東西。
所以我們多演一些熱門歌曲。
披頭士啦,卡彭特啦。
也有新一點的歌。
觀衆們很喜歡。
” “那阿巴樂隊呢?”我脫口而出,馬上就後悔了。
但蒂洛好像并沒有聽出我話裡的調侃。
“啊,我們也唱阿巴的。
《舞
機不可失。
” “你倒好,給自己找樂子,”瑪吉推開我,走到廚房裡去。
“我可得住在這裡。
” “那又怎麼樣?聽着,你再也不會見到那兩個德國佬了。
而要是哈格·弗雷澤知道我們把她的旅館介紹給過路的遊客,她還有什麼好抱怨的?” 瑪吉搖搖頭,可是這次不再闆着一張臉了。
* 德國夫婦走了以後店裡安靜了許多,後來傑夫回來了,我覺得自己已經做了超出我應做的份兒,就上樓去了。
我回到房間,拿出吉他坐在窗台上,開始全神貫注地繼續想一首寫到一半的歌。
可後來——好像才沒過多久——我就聽見樓下來喝下午茶的客人漸漸多起來了。
若又像平時一樣客人太多,瑪吉肯定會叫我下去的。
我決定我最好偷偷溜出去,到山上繼續寫歌。
我從後門出去,沒有遇到一個人,一出來就感到到外面來太好了。
天還很熱,特别是我背着吉他箱,但是微風習習、沁人心脾。
我朝上周發現的一處地方走去。
這個地方在餐廳後面,要先爬一段陡峭的小路,再走一段較平緩的斜坡,走幾分鐘,就來到了這條長椅跟前。
我精心挑選了這個地方,不單單因為這裡風景好,還因為這裡不在山路的交界處,沒有大人帶着筋疲力盡的小孩氣喘籲籲地走過來坐在你旁邊。
但另一方面,這裡也不是完全看不見人,偶爾會有散步的人經過,随意地跟你打聲招呼,有時還會拿我的吉他開個玩笑,但都不會停下腳步。
對此我并不介意。
這樣好像有聽衆,又好像沒有,給了我所需的想象空間。
我在長椅上待了大約半個小時,突然感覺到剛剛有人像平常一樣打了聲招呼走過去,但現在站在幾碼遠的地方不動了,看着我。
我惱了,略帶譏諷地說: “好了,你們不用給我錢。
” 隻聽一陣熟悉的開懷大笑,我擡起頭來,看見那對德國夫婦朝長椅這折回來。
我馬上想到可能他們去了哈格·弗雷澤的旅館,發現我騙了他們,現在回來找我算賬。
可我又看見不僅是那個男的,連那女的也笑嘻嘻的。
他們走回到我面前,那時太陽快落山了,所以有一會兒我隻能看見他們的輪廓,身後是一輪巨大的落日。
他們又走近了些,我看見兩個人都驚喜地看着我的吉他——我還在彈着——像在看着一個嬰孩。
更令人吃驚的是,那女的跟着我的節拍點着腳。
我突然覺得不好意思,便把手停下。
“嘿,接着彈!”那女的說。
“你彈得真好聽。
” “是啊,”男的說,“太好聽了!我們遠遠地聽到了。
”他指了指。
“剛才我們在那裡,在那個山脊上。
我對索尼娅說我聽見彈琴的聲音。
” “還有唱歌的聲音,”女的說。
“我對蒂洛說,聽,有人在唱歌。
我說對了,不是?剛剛你還唱了一小段。
” 我一時無法接受面前這個面帶微笑的女人就是中午刁難我們的那一個。
我把他倆又仔細地打量了一番,生怕認錯了人。
可是錯不了,他們還穿着剛才那身衣服,雖然那男的阿巴頭型被風吹得有點亂。
不管怎樣,隻聽那男的說道: “我想你是中午給我們做了好吃的那家餐廳裡的那位先生?” 我說是。
那女的又說: “你剛剛唱的那首曲子。
我們隐隐約約遠遠地聽到了。
我特别喜歡每一小節結束時的調子。
” “謝謝,”我說。
“這是我的新歌,還沒寫完。
” “你自己寫的歌?真是個天才!請把你的歌再唱一遍,像剛剛那個樣子。
” “知道嗎?”男的說,“你錄這首歌的時候,一定要告訴制作人你要這首歌聽起來是這種感覺。
像這樣!”他轉身指了指我們面前一望無際的赫裡福郡。
“你一定要告訴他你要像這樣的音響環境。
你要聽衆像我們今天這個樣子聽到這首歌,下山的時候,在風中隐約聽見……” “不過當然要清楚些才行,”女的說。
“不然聽衆就聽不清歌詞了。
但蒂洛說得對。
一定要讓人聯想到戶外、空氣、回聲。
” 兩個人越說越激動,仿佛在山上遇到了又一個埃爾加似的。
雖然我剛剛懷疑他們是來找我麻煩的,但現在禁不住熱情以待。
“這個嘛,”我說,“既然我這首歌大部分時間是在這裡寫的,歌裡有些這裡的感覺也不奇怪。
” “沒錯,”兩人一齊點點頭說道。
那女的又說:“别不好意思。
把你的歌拿出來跟我們分享。
很好聽。
” “好吧,”我随意撥弄着琴弦,說。
“好吧,你們真想聽的話,我就給你們唱一首。
不唱這首還沒寫完的。
唱另外一首。
但是,你們這樣子站在我面前我沒法唱。
” “當然了,”蒂洛說。
“是我們失禮了。
我和索尼娅經常要在很多奇奇怪怪的場合表演,都忘了要替别的樂手着想了。
” 他在小路旁找了塊矮草地坐下,背對着我,面朝風景。
索尼娅給了我一個鼓勵的微笑,在他身旁坐下。
她一坐下,蒂洛就把手搭在她的肩膀上,兩人偎依在一起,好像當我不存在了,隻是一對情意綿綿的夫婦在一起欣賞鄉村的黃昏。
“那好,我唱了,”說完,我彈起了試音時經常唱的那首歌。
我對着遠處的地平線唱歌,但眼睛不停地去瞅他們兩個。
雖然我看不見他們的臉,但看到他們一直緊緊地靠在一起,沒有絲毫不自在,我知道他們很享受我的音樂。
唱完以後,他們轉過來,笑容燦爛,還鼓起了掌,掌聲在群山間回蕩。
“太好聽了!”索尼娅說。
“真是天才!” “太棒了,太棒了,”蒂洛說。
我有點不好意思,假裝忙着擺弄吉他。
當我再次擡起頭來時,他們還坐在那裡,但把身子轉了過來,好跟我說話。
“那麼說你們是樂手咯?”我問。
“我是指職業樂手?” “對,”蒂洛說,“我想你可以說我們是職業的。
索尼娅和我表演二重奏。
在旅館啦、酒店啦、婚禮上啦、宴會上表演。
滿歐洲跑,但還是最喜歡在瑞士和奧地利演出。
我們以此為生,所以,對,可以說我們是職業的。
” “但是首先在于,”索尼娅說,“我們幹這行是因為我們相信音樂。
我看得出你也一樣。
” 我答道:“若有一天我不再相信音樂,我就撒手不幹了,就這樣。
”說完我補充道:“我也想成為職業樂手。
那種生活一定很棒。
” “是啊,是很棒,”蒂洛說。
“我們很慶幸自己能幹這一行。
” “對了,”我有點唐突地說道,“你們去了我說的那家旅館了嗎?” “我們真是太失禮了!”蒂洛驚呼道。
“我們被你的音樂吸引住了,壓根兒忘了要謝謝你。
是,我們去了,正是我們想要的旅館。
幸好還有空房間。
” “那旅館正合我們的意,”索尼娅說。
“謝謝你。
” 我又假裝忙着擺弄琴弦。
然後盡量裝出很随意的樣子,說道:“我突然想到我還知道一家旅館,比莫爾文旅館好些。
我想你們不妨換一下。
” “哦,可是我們已經安頓下來了,”蒂洛說。
“我們已經把行李都拿出來了,而且,那旅館正是我們想要的旅館。
” “是啊,但是……但是,之前,你們問我有沒有旅館的時候,我不知道你們是樂手。
我還以為你們是銀行職員什麼的。
” 兩個人都大笑起來,好像我說了一個很好笑的笑話。
接着,蒂洛說道: “不,不,我們不是銀行職員。
雖說我們常常希望自己是銀行職員!” “我意思是,”我說,“有其他的旅館更适合,嗯,搞藝術的人。
很難跟一個你完全不了解的陌生人推薦合适的旅館。
” “多謝你費心,”蒂洛說。
“可是請别再為我們操心了。
我們現在這樣很好。
再說了,人與人的差别沒那麼大。
銀行家也好,音樂家也罷,我們對生活的基本需求是一樣的。
” “我想你說的不全對,”索尼娅說道。
“我們這位年輕朋友,你瞧他沒有到銀行裡去謀職。
他的夢想很不一樣呢。
” “也許你說得對,索尼娅。
總之,我們覺得現在這個旅館很好。
” 我低頭随意彈了幾個小節,一時間沒有人說話。
過了一會兒,我問:“那你們演奏什麼類型的音樂呢?” 蒂洛聳聳肩。
“索尼娅和我都會幾種樂器。
我們都會彈鍵盤。
我喜歡單簧管。
索尼娅善于拉小提琴,還很會唱歌。
我想我們最喜歡演奏的是傳統的瑞士民歌,但是是用現代的方式來演繹。
有時都稱得上是激進的了。
我們從類似這樣做的大作曲家那裡吸取靈感。
比方說揚納切克。
你們英國的沃恩·威廉斯[3]。
” “但是我們現在不常表演這些了,”索尼娅說。
他們遞了一下眼色,我想這是緊張的暗示。
但轉眼蒂洛一貫的笑容又回到了臉上。
“是啊,就像索尼娅說的,在這個現實的世界,大部分時候,我們得演觀衆想聽的東西。
所以我們多演一些熱門歌曲。
披頭士啦,卡彭特啦。
也有新一點的歌。
觀衆們很喜歡。
” “那阿巴樂隊呢?”我脫口而出,馬上就後悔了。
但蒂洛好像并沒有聽出我話裡的調侃。
“啊,我們也唱阿巴的。
《舞